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社会发展观的生态学发展新路向
2017-03-11吴思明
吴思明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西安 710021)
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家也认识到了资源环境遭到破坏为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因此便将环境保护作为生产过程中的基本保证。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也经历了将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基本保证这一阶段,所以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也逐渐转向了以人为本。因此促进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也逐步成为了其发展的新路向。
1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由于经历了抗战以及内战,导致国家极为贫穷,百废待兴,为了在短时间内将我国经济建设起来,实现农业到工业的转型,第一代领导人经过对国情的分析以后,提出了将力量集中在发展生产力上,使我国的工业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随着人民急于脱贫的愿望不断升温,早期由领导人制定出的适合国情发展的规划被人们理解错误,逐渐被左倾冒进的赶超式发展观代替,与原定的规划路线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为破坏自然环境埋下了伏笔。尤其是后期人们受到大跃进思想以及人定胜天等激进思想的影响,虽然在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化的发展,但是却对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很多地区的人们对树木进行大量的砍伐,对草场进行开垦,肆意掠夺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围湖造田等直接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1]。由于其已经背离了国家改造计划的初衷,同时缺乏科学的规划以及技术上的支撑,直接导致改造存在着极大的片面性,因此造成了短短几年间我国经济的严重失调,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直至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经济发展不能靠短时间的跨越实现,需要台阶式跃进,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调整,待可行之后再继续迈进。其有效制止了左倾思想带来的弊端,但由于我国的发展路线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也出现对规划理解错误的现象,比如某些地区将发展片面的理解成了经济发展,因此为追求经济发展牺牲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直接造成了极大的自然资源破坏[2]。而产生该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属于后起的现代化国家,因此在发展工业、经济的过程中对资源有着极大的需求,此不仅会对生态资源带来巨大的破坏,同时也会产生极大的资源浪费。除此之外,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后,各个国家工业企业的大量涌入虽然带动了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也致使众多高污染的企业在我国得到了发展,进而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新路向
2.1 深化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概述。由于我国现阶段人口众多,因此资源的供应相对匮乏,基于此,党和政府组织将对环境保护列为国家以及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前几年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口生产理论的应用,也是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深化,进而维持人与自然平衡,促进社会发展。早期将经济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概念被邓小平同志制止,其强调建设现代化技术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须要保证各个方面均衡发展,一面独大的发展只会为我国的经济带来反面的影响。其强调我国在对发展战略进行规划时,必须要结合实际的国情来发展,注重人口、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并将其纳入到我国的发展规划中。这也直接显示出,在第二代党领导人的认知中,发展的领域不仅局限于经济,同时还包含有环境、文化、社会以及道德等多方面因素[3]。
2.2 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新路向
我国自进入1990年以后,人口剧增以及环境破坏的问题日益凸显,使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的协调关系成为了当时首要解决的问题,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组织以马克思自然主义观作为发展方针,制定出了一系列立足于环境保护问题上的生态发展新规划、新理念,有效解决了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江泽民直接指出了环境资源与生产力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此外,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通过各届领导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马克思自然发展观也逐渐朝着生态化方向转型。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谈到自然资源的保护问题时,首次提出了“生命共同体”的观念,其强调在对生命共同体进行保护时,必须要依照自然规律进行,不能违背生态资源的自然法则,不然不仅不能实现预期的保护目标,还会直接破坏到生态系统。而这一思想充分凸显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将生态保护看作是自己该要履行的责任感[4]。
3 社会发展观的发展新路向
3.1 实施确立科学发展观
21世纪以来,社会以及经济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因此为了实现经济的转型,党和政府树立了坚定的决心以及高度的责任心。早在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与传统发展观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传统发展观在衡量国家生产力时主要且唯一的标准为国民生产总值,其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准确的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环境破坏以及自然消耗情况,因此与实际的发展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准确对国家发展情况进行衡量,必须要确立实施科学发展观,其也是社会发展观的发展新路向。此种发展观以生态系统的协调为发展基础,以绿色发展为主要目的,进而保证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发展。
3.2 生态文明社会理想的建设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党和政府也出台了针对性的政策进行了积极的应对,胡锦涛书记对新的国内以及国际环境分析以后,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以此来实现文明转型,充分显示出了国家领导人对生态文明的重视。此外,十七大已经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且关键的目标,要将其落实到每一个事业单位,每一个家庭,是每一个公民都能将其作为自己的责任。同样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构想,该战略规划的提出,是对我党在新时代兴国理念上的创新,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进而实现国家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我国早期由于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急于求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随着各届领导人不断对政策进行调整,有效地实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以及社会发展观从单一经济建设到多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转型。我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现已经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将其变成了自身的使命。但是党和政府也不能止步于此,还应该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结合国情对其进行不断地调整,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宋林泽.有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之比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6):643-648.
[2]仇竹妮,徐德斌.人与自然之间的控制与服从——威廉·莱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批判逻辑[J].理论导刊,2016(6):107-113.
[3]李世书.马克思自然观与生态学——马克思自然观在当代遭遇的批评与马克思主义的回应[J].国外理论动态,2016(8):65-71.
[4]刘正刚,李晓,田军.融合生态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初议[J].生态经济:中文版,2017,33(2):16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