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情绪变化对安全生产和队伍稳定的影响及对策
2017-03-11焦殿忠
焦殿忠
(哈尔滨铁路局农林管理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现代管理】
职工情绪变化对安全生产和队伍稳定的影响及对策
焦殿忠
(哈尔滨铁路局农林管理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工作的效率和应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影响。讲究心理卫生,保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对保证安全生产有密切的关联。只有尽可能地营造一个职工心理感受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职工的心理时刻处于健康状态,情绪稳定,才能更好地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和生产任务的完成。
职工容易诱发和引起不健康的心理主要取决于情绪的变化。情绪是人类心理生活中的因素,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所有方面,并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发生深刻影响,积极的情绪是推动职工去探索新事物、攻取难关的强大动力,是各项工作巨大的推动力。每一名职工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每天都接触大量的新事物,有些事令人激动、高兴,有些事令人愤怒、忧伤,从而表现出了“喜、怒、哀、乐、忧、惧、悲”等不同情绪和情感,这些具体而又现实的问题,应成为我们各级管理人员思索和关注的焦点。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工作效率和应变能力都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尽可能地营造职工心理感到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更好的保证铁路安全和队伍稳定。
一、职工情绪变化对安全生产和队伍稳定的影响
1.快乐情绪是保证安全生产和队伍稳定的先决条件。快乐是一种追求并达到所盼望的目的时所产生的情绪。“人逢喜事精神爽”,快乐的程度取决于愿望的满足意外程度。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职工受到表彰奖励、工作受到领导和大家的肯定、获得丰厚的报酬、工友和谐相处、青工恋爱顺利、家庭生活幸福美满、新改善了住房、子女高考榜上有名等,都有可能成为引发快乐情绪的原因。总的来说,快乐的情绪将会产生一种良好的积极愉快的心境,它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意气风发,充分发挥人的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安全运输生产。所以说快乐的情绪是保证安全运输生产的先决条件。但任何事情都有极限,物极则反,如果因为快乐变成狂喜,出现“范进中举”而引起癫狂现象,同样可能出现不良后果。
2.愤怒情绪是影响安全生产和队伍稳定的隐患。愤怒时因为妨碍目的的达到,也就是自己所期望的希望值幻灭或者效果不佳,从而由紧张积累而产生一种情绪,愤怒往往是呈从弱到强的程度递进变化:轻微不满—愠—忿—激怒—大怒—暴怒。引起愤怒的原因有多种,大到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比如:社会的腐败现象,治安不稳定、分配不当……都会激起职工的气愤情绪。小到直接影响和妨碍现实个人目的和利益的原因。比如:一些职工因为工作环境不理想,想调动又不成;一些职工没有住房,久而得不到解决;一些职工子女在家待业,找工作难等也会使职工由不满意逐步升级到愤怒。在愤怒情绪状态下,将会出现“意识狭窄”,即认识范围小,因而常常失去理智,不能自控,意气用事,做出鲁莽的行为,十分不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3.恐惧情绪是影响安全生产和队伍稳定的一大祸根。恐惧情绪往往源于缺乏处理可怕情景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职工所以出现恐惧,往往是因为职工所存在的精神高度紧张,对突发事件束手无策、恐惧万分,造成职工神经过于紧张,产生恐惧情绪。比如:一些职工由于过去在安全生产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受到领导批评和组织的处分,在工作中,神经就容易引起紧张,往往在关键时刻就慌了神。还有的职工由于业务、技术不熟练,作业程序心中无数,遇到突发性事件,就变得十分紧张,而产生恐惧,引起事故的发生。再则,在抓安全生产中,有时抓得过紧、喊得过凶,超过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易造成生产者的压抑感和恐惧感,使其心理处于极不平衡状态。有时事故常在“安全月”和短期目标的最后几天暴出,就是职工心理过度紧张而引起的恐惧所致。安全生产的保证是需要生产者的心理状态处于极佳的情况下作业,才能安然无恙。人的过分紧张心理状态会导致人的拘谨、迟钝、注意力狭窄、动作僵化、灵敏性差、接受信息能力降低,从而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差错,以致酿成事故。
4.悲哀情绪是影响安全生产和队伍稳定的祸首。悲哀情绪源于对自己所追求的愿望破灭所产生的情绪。悲哀也有强度的差异,从失望、遗憾、难过到悲伤、哀痛。事业上的失败,爱情上的失意,家庭中的不和睦,工友间、上下级关系不协调,受到意外灾祸与不幸,或者看到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丑恶现象及在评先、奖金分配上的不尽人意等都可能给人造成悲哀的情绪。悲哀情绪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和各自承受能力的大小分暂时的、阶段性的和较持久的过程。悲哀情绪会引发消极悲观心境和冷漠厌世的心境。可以使人消沉、感到绝望、工作缺乏动力、无精打采、降低工作效率,从而出现消极怠工、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差等现象,影响运输安全生产。
二、解决职工不良情绪的对策
1.解决不良情绪要在共性上找准切入点
职工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在很多问题上,由于受特定的环境影响,使职工具有共性的心理反应。因此,我们应注意在“共性”上找切入点,以保证职工队伍的整体心理健康。作为我们铁路的林业部门,由于特定的工作性质,我单位职工每天巡护铁路两侧防护林,每天风吹日晒干的是重复、单调的工作。这样的艰苦的工作环境,极容易给人心理产生压抑和失落感。因此,要稳定职工思想情绪,仅仅停留在解决衣、食、住等起码的生活需求上,已不适应社会和人们思想变化的新形势了,我们各级管理者,必须要在想方设法为职工营造一个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上下功夫,既要从减轻职工劳动强度入手,又要在充实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上使劲,使职工感到虽然身处于偏僻的地区,也同样能享受到现代科技文化成果的乐趣,从而使职工减少来自外界的刺激,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心境,这样会对稳定职工队伍起到积极作用,保证安全生产。
要改变传统的安全教育方法,在安全教育中,应将你讲我听的陈旧教育套路变为群众性的自我教育,最大程度地减少职工的抵触情绪。可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易于接受的演讲、录像、幻灯片、智力抢答赛,在娱乐中达到教育的效果。组织工人理论小组成员深入班组对安全生产中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进行座谈、开展辩论,澄清模糊认识。同时,要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刺激性大的、火药味浓的宣传教育方式,比如“事故就是杀人、事故就是自杀”等口号,而应用“亲人盼您平安返回!高高兴兴上班来,安安全全回家去!”等平缓的但却渗透着情感、温馨的宣传口号。这样既可以减轻职工心理压力,又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再者,在安全教育中要讲究领导工作方法。因为不同的领导方法,会给职工的情绪造成不同的影响。一个单位要保证安全生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的发挥,不能什么都靠“钱管、钱转、钱干”以此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这样重经济手段,轻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只能导致短期行为。现在我们很多干部都有“五定”定量任务,往往对职工的违章违纪现象,动辄扣奖、罚款、处分,在某种程度上,这样做或许起一定作用,但若不以强有力地思想政治工作为后盾,长此以往职工势必会出现逆反心理。
另外,融洽的人际关系也是理顺职工情绪的最有效办法。每一名职工在生活、工作中都免不了与他人的接触,如果人际关系紧张,在个人情绪上极易产生波动。人际关系紧张,不仅影响团结,分散集体力量,影响运输安全生产,对个人身体也是十分有害的。对这类情况,我们各级管理者应引起重视,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好疏导工作,化解矛盾,加强思想教育,消除不良情绪,增强职工队伍的整体合力、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
2.解决不良情绪要在个性上找准关键点
激发不同的能力素质的职工内在潜力,发挥每名职工个性专长是理顺职工情绪之有效的方法。在职工队伍中,有人善谈、有人善书、有人善操作、有人先天聪慧、有人反应迟缓等,这些都是能力的差异。在一个集体中,因个人素质不一样,有的职工能力强,有的能力弱,有的工作效率高,有的工作效率低,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都是人之常情。作为管理者,如果不讲究方法,只重视、亲近能力强的,轻视、疏远能力弱的,不仅不利于团结,还将挫伤更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能力弱者更加丧失信心,感到悲观、失望、泄气。一个集体中的工作成绩,归根结底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创造,只靠少数“尖子”支撑是难以长久的。我们每个职工都有自己擅长的一方面长处的,如果能从他们的特点、长处入手,充分发挥他们的内在潜力,用其所长激发他们钻研业务、学习技术的干劲和工作热情,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发挥不同性格职工的创造力,也是理顺职工情绪的有效措施。人的性格的形成,既有生理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的社会环境因素,特别是后天社会生活环境更具有重要的作用。每一个人的性格就像每一个人的脸型,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模样,有的勤劳朴实、有的懒惰狡猾、有的固执、有的懦弱、有的优柔寡断、有的活泼勇敢。不同性格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表现出的情绪反应的弱强程度、快慢起伏程度、保持时间的长短和主导心境的性质都是不相同的。性格是决定人的行为倾向、行为方式的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工作性质和要求如果适应职工的性格特点,就能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反之,则会使职工感到心理负担过重,造成职工消极情绪,影响工作效率和安全生产。在进行思想工作时,要针对不同性格的人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展工作。比如:性格具有独立性的人往往有自己独到见解,工作能力强,自尊心也强,在做他的思想工作时,就应说理透彻,具有不容否定的事实根据,才能使他心悦诚服;而意志薄弱性的人,遇事胆小怯懦,不敢负责任,在行为中主动性差,自制力弱,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则需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则重在增强自信心、鼓励斗志上入手。只有正确把握职工不同性格的特点,摸准他们的思想脉搏,才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化解职工情绪中的不良因素,充分发挥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解决不良情绪要在原则上找准着力点
坚持心相一致原则,将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统一起来。所谓的心相一致,我认为就是职工在一个机体内,全体成员为了实现集体的目标而同心同德、共同努力,使集体的目标和个人的目标协调一致,这是我们理顺职工情绪最主要、最核心的原则。运用心相一致的原则,使职工情绪快乐,使每名职工在实现集体目标的过程中,同时获得个人需要的满足和能力的发展,随着个人快乐的情绪的产生,全体成员就会产生一种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认同的心理力量,全力以赴确保安全生产。
坚持心理平衡的原则,提高职工对领导决策的理解力和执行力。消除职工不良情绪的基本条件是维持心理平衡,要维持每名职工的心理平衡,作为管理者首先应该重视、尊重每名职工,使每名职工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受尊重和信任的。其次要发挥每个人的才能,使每个职工都感到在本段、本岗位有用武之地,看到自己的发展前途,相信只要自己做出成绩,都会得到肯定和赞扬的,从而激发每个人的工作热情。再次领导者要注意在情绪上做好“核心”人物的工作,这些“核心”人物往往在集体中是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代表人物,他们所代表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制约作用,理顺好这些人的思想情绪,将会对一批人产生心理影响。最后是管理者自身要坚持原则,关心群众,以身作则,在表彰奖惩、晋升提级等关键的问题上做到平等公正,只有每名职工心理情绪都处于平衡状态,才能使每名职工对领导的决策都能理解和支持,才能同心协力推动各方面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作者系哈尔滨铁路局农林管理所办公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周宗伟〕
F530.69
B
1006-8279(2017)03-00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