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东北中学
2017-03-11张文凯
张文凯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信阳 464000)
抗战时期的东北中学
张文凯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信阳 464000)
东北中学是抗战时期建立起来的一所私立中学,初为东北学院,后更名东北中学。它在空前的民族危机时刻成立,几经易址,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东北中学自强不息,自1931年至1941年,历经十年光辉,东北中学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张学良 东北中学 抗战 爱国活动
K265
A
2017-08-01
东北中学是在张学良的支持下创办的,主要由流亡北平的东北青年学生组成。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侵略,东北中学也像其他学校一样选择内迁,在此期间东北中学师生坚持抗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目前,学界对东北中学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主要有高峰的《抗战时期的东北中学》,沈智群的《张学良和东北中学》,张万杰的《王化一与东北中学的抗战教育》等,其他的文献资料多为回忆录。与东北中学有关的资料和文献多为通俗性的描述,关于东北中学及学生的爱国活动的学术性研究成果尚不为多。本文就东北中成立的时代背景、迁移历程做一简单论述,并对学生的抗日爱国活动进行分析,展现其内在精神。不足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一、东北中学成立的时代背景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很快沦陷。日本侵略者就开始对东北地区的学校教育进行破坏和摧残,关闭了东北地区所有的教育机构,并对师生进行残酷的镇压,以此来消灭青年学子的爱国思想和行动。正如时人所指出:“东北沦陷后,我原兴办之各学校,日人积极摧残,以期消灭民族思想,而作攻心之毒计。”[1]东北地区各级学校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当时东北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约有幼稚园及各级小学校13777余校,中学校194所。职业学校67校,高等院校13所[2]47。众多的东北青年学生没有学校可上,他们选择逃亡关内,继续学习,一时间北平的街头处处可见东北流亡的青年学生。当时北平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负责收容东北流亡民众,为了解决青年学生的上学问题,总会向张学良进行了汇报,决定筹建东北学院后改名为东北中学。
张学良从小就接受了较好的教育,深受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深深扎根于张学良幼小的心灵;此外少年时期的张学良跟随父亲到奉天,又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形成了真诚、直率的性格;此外他还热衷于举办公益活动,参加各种救济会和义卖活动;以及其父在办东北大学时,对教育的支持力度,良师郭松龄的教诲以及名家张伯苓的引导。这些都对张学良教育救国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正是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张学良对东北中学的兴办极为重视,给予了大量的支持。
二、东北中学的建校经过
东北三省沦陷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根本无暇顾及这些逃亡的青年学生。张学良不忘故土,关心东北人民,想办法筹办收容救济,并指示辽宁省教育会会长王化一来负责具体事宜。历经周折,王化一最终在北平西单皮库胡同24号找到儿童习艺工厂厂址作为收容所,经过简单的清理布置,于1931年10月初开始收容学生。最初以为人数较少,救急时间不会太长。但是,后来人数越来越多,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决定成立东北学院,实行救济与教育并举。邀请了王卓然、阎宝航、高崇民、李猛兴、赵雨时等北平的东北各界名流十余人组成董事会,推王卓然为董事长,聘王化一为校长,李梦兴为总务主任,孙一民为教务主任,崔笠堂为训育主任,积极进行筹备建校工作。
东北学院于1931年12月18日正式开学,当时招收的学生既有大学生和高中生,也有小学生,所以学校取名为东北学院。后来大学部有了新的校址迁出,并恢复东北大学名称。东北学院此时只剩下高中部和初中部,其中的小学部编为补习班作为中学的预备,于是在正式立案时,名称为私立东北中学,东北中学由此而诞生。
开学时,学校极其简陋,只有几间简单的办公室、教室、宿舍和饭堂,没有其他的设备。学生宿舍也非常简陋,只有草席,一个通间往往要住上百人。后来经过不断努力,设备才逐渐丰富起来。先后设立了图书馆、体育室、运动场供师生们学习和锻炼。理发室、诊疗室、洗衣房等生活设施也建立了起来,方便了师生的生活。军训时使用的是真枪实弹,学生们全副武装,设备齐全,这些在当时的公私立学校中是独具特色的。
学校筹建时就确立了“以救国为目的,以读书为工具”的教学方针,校徽、校旗、校训也明显体现着创校救国的宗旨。东北中学校徽是圆形黄边,中央画着东三省的地形图,沿黄边内缘上方写着“东北中学校”五个字,下面有两个五星,中间写着一个“干”字。校旗是黄色,一面写着东北中学,一面也是画着东北三省地形图。校训的标志是个“干”字,有八句训词“能力集中、方向化一、矢勤矢勇、不懈不惧、沉机观变、发愤为雄、精金百炼、众志成城”。校徽圆形是要求全体师生精诚团结,校徽和校旗上的地形图式,表示不忘失地,蓄志收复。校训的“干”字,是表示必须实际行动才能有所成就,达到雪耻复仇目的,办好学校要干,学习也要干,收复失地更要干。
三、东北中学的迁徙过程
1.迁址鸡公山。东北中学初开学时,有八个班,四百多名学生,后来人数不断增多,达到上千人,班级数量也随之增多。学校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始终坚持育人救国的宗旨,在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取得的成绩也是非常显著的,东北中学在当时北平各中学行列里,每次会考的成绩,总是排在前列。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进一步出卖华北主权,于1935年与日本侵略者签订了《何梅协定》,禁止国内一切排日活动,带有反日色彩的团体、学校都要迁出华北。东北中学是在张学良的支持下创办的,高举着“收复失地”“打回老家去”的旗帜,自然不会安稳地待在北平。1935年东北中学被迫迁往湖北、河南交界处的鸡公山,以北洋军阀政府国务总理靳云鄂修建的靳家大楼为校址,当时称之为河南鸡公山东北中学。
2.迁址湖南。东北中学在鸡公山期间得到一定的发展。鸡公山是有名的避暑胜地,自然环境优美,每当暑期多有武汉的国民党高官显贵、巨商富贾以及外国人在此居住。东北中学师生和教学设备全部迁到了鸡公山,教学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学生在鸡公山上不忘国耻,刻苦学习。
1935年“一二·九”运动兴起,对身在鸡公山的东北中学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1936年2月19日,东北中学学生发起了罢课请愿斗争,并取得了胜利。随后,各年级各班自发选举学生代表,于1936年8月正式成立了学生会。此后东北中学学生权益都由学生会来当家做主,学生活动也得到了学校当局的允许、支持,抗日救亡活动广泛开展。
南京陷落后,国民党军队连连败退,湖北六安、河南潢川相继失守,武汉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东北中学在鸡公山的处境也很危险,于是在1938年夏末,东北中学经过武汉,迁往湖南省昭阳县的桃花坪。
3.迁址四川。在湖南桃花坪期间,办学条件十分艰难。桃花坪只是一个小村庄,人烟稀少,房屋破旧不堪,根本容纳不下一所中学,学校在当地的村民手中购买到两排民房作为师生宿舍,宿舍内没有床,师生只能睡在地上。几间破房屋为教师和食堂,没有座椅,条件极为困难,学习和生活条件极差。
在长沙不足一年,日军又逼近长沙,长沙岌岌可危,后来发生“长沙大火”,学校无法继续在桃花坪继续待下去。于是十二月十日决定继续向西,迁往四川。这次西迁,路途遥远,道路艰辛,走过了两千五百里,历时近八个月,经过湘黔川三个省,一路上过河翻山,还不断遭受日军轰炸的威胁,师生们历经千辛,最终在1939年秋到达四川省自流井静宁寺。
4.被迫解散。因国民党派系权力斗争,东北中学到达静宁寺不到两年就被国民党当局宣布解散。1939年秋开学后,从北京师大来了化学教员王焕彬。他反对“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政治上很反动,在东北中学组织了三青团,进行反共活动。后来又来了CC派校长杨予秀和训育主任徐公振,两个派系相互争斗。1941年,三青团借改善伙食为名闹事,驱逐校长杨予秀,扣押训育主任。后来教育部派督学调解未果,于是督学带来保安团武装,鸣枪进校。学生上房揭瓦与之对抗,期间督学被打。教育部宣布解散学校,东北中学初中部并入国立东北中山中学,高中部并入三台国立十八中学。颠簸十载的东北中学,最后以被解散而告终[3]12。
四、东北中学学生的爱国活动
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在抗战期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东北中学自建校以来,进步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有一天能够打回老家去,赶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同学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面对反动势力的压迫,有的同学则直接选择参军。当听到傅作义将军在华北百灵庙抗战大捷的消息后,同学们非常兴奋,主动缩减伙食费,捐赠百元现金慰问战士。在鸡公山期间,同学们利用节假日,奔赴信阳、孝感、武胜关、开封、广水等县市和附近的火车站如京汉铁路沿线车站,通过发传单、演讲等形式来宣传抗日。当学校内部出现反动势力时候,同学们不畏强暴与之作斗争,使东北中学一直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东北中学学生的爱国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抗战宣传。抗战宣传活动,贯穿抗战始终。内迁期间,东北中学学生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进行抗战宣传,对扩大抗战影响,鼓舞士兵斗志,提高民众的反抗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宣传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办壁报。在抗战期间,办壁报是当时青年学生表达内心想法,与侵略者和反动势力做斗争的一种普遍方式。这些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创作出来的抗战宣传壁画,不仅题材多样,内容广泛,而且主题鲜明,形象醒目,集鼓动、讽刺、揭露、鞭挞于一体[4]。东北中学学生一直坚持办壁报的优良传统。通过壁报,向民众表达抗战必胜的信念,提高民众的抗战意识。特别是在从桃花坪到自流井的两千多里的艰难路途中,同学们感到一般民众对抗战的认识不足,对抗战胜利的信念还比较模糊,于是决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进行宣传,那就是办壁报。壁报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激发爱国思想及动员保卫乡土的文字,也有一些简单易懂的漫画,以及一些抗战故事等。一路上同学们不仅要忍受饥饿和劳累,还要时刻提防着日军的轰炸,即使这样,同学们依然坚持着抗日宣传,出了一期又一期的壁报。一些民众还主动给同学们投稿,表达对前线战士的关心和爱国热情。通过壁报宣传抗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既提高了民众对抗战的认知和反抗意识,同时也鼓舞了抗战士兵们的斗志,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歌咏活动。东北中学以歌咏来宣传抗战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形式,东北中学在学生会的组织下成立了歌咏团,由阎述诗老师教唱。歌咏团最初名为“新月歌咏团”,后改名为“先锋歌咏团”,领队是李剑白,成立之初就有20多人参加,后来人数又逐渐增加。歌咏团在不同的时期传唱不同风格的歌曲,起初唱一些古战歌和一些别母出征的歌曲,后来唱一些外国歌曲像《伏尔加船夫曲》、《工人之歌》、《快乐的人们》等,抗日救亡进步歌曲有《铁蹄下的歌女》、《大陆歌》、《毕业歌等》等,当政府对日屈辱投降时,东北中学学生唱出了《五月的鲜花》、《松花江上》、《救亡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打回老家去》等。先锋歌咏团的人数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他们声音响亮,歌声回荡在整个校园,整个乡村小道,他们用歌声向民众表达强烈的爱国情怀。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东北中学被河南绥靖公署包围,学校里的枪支弹药全部被收缴,学生既不能上课,也不能随意乱跑,于是阎宝航将大家组织起来,学唱《沙泥河》,歌词说的是一个被贩卖到美国的黑人,思念家乡的河流,以此来比喻这些失去东北家乡的东北中学学生的苦楚。东北中学学生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自己所经历的苦难,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用歌声来呼唤群众的觉醒。
演话剧。演话剧是东北中学学生向群众宣传抗战最直接的一种形式,通过演话剧既可以扩大宣传抗战,又可以通过卖票获得收入,来慰问附近伤病医院里的士兵。东北中学学生组织成立了话剧社,其中“九月剧团”的影响力比较大。途径至溆浦县时,恰逢“一二八”,溆浦县的教育界人士和东北中学进行了联欢。学生在学校公演了《放下你们的鞭子》、《八百壮士》、《民族公敌》、《飞将军阎海文》等四个话剧,不仅获得了观众的好评,还获得了一百八十余元的门票收入,悉数交给了附近的医院。在静宁寺时,东北中学还表演了《雷雨》、《日出》、《升官图》等优秀的剧目。还应威远县政府的邀请,话剧社在县城演出两天,首场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演出前就已经座无虚席,过道里都站满了人。开场前剧团导演皋兰先生做了开场白,内容慷慨激昂,观众们潸然泪下,全都站了起来,与剧团社长一起振臂高呼:“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接着剧团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当看到狠心的老汉无情地鞭打香姐时,观众又都怒不可遏,高声喝道:“放下鞭子,放下鞭子。”通过简单易懂的话剧,向民众们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残暴,激发了民众对抗战的热情。
老舍曾说过:“歌曲图画的宣传力量,在今日,实远胜于文字。文字宣传品尽管力求通俗,怎奈大家目不识丁,还是没用;百分之八十的同胞是不识字的。”[5]127在内迁期间,东北中学学生在艰苦的条件下通过办壁报、歌咏活动和演话剧等简易直白的方式进行抗战宣传,不仅表达了学生们抗战必胜的信念,也使一部分民众认识到抗战的重要性,同时也鼓舞了前线的战士们奋勇杀敌,保卫祖国河山。”
2.同反动分子作斗争。东北中学成立的宗旨是为了培养流亡北平的东北青年学生的抗日救亡思想,为了有一天能打回东北老家,收复失地,这是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主义完全相反的。东北中学成立之初,就被各种党派所注意,有国家主义派和国社党的分子,有国民党的CC派与复兴社,这些反动势力一直想控制东北中学,扩大势力范围。东北中学学生为了坚持学校正确的发展方向,坚守建校救国的宗旨,与反动势力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反对国社党的斗争。国社党通过各种渠道和组织机构以各种形式对中学生进行政治上,思想上的控制和迫害。东北中学一成立,青年党头目霍维周就插了进来,在师生中大肆发展青年党组织。后来青年党发生内斗,霍维周被刺,后改名为国社党,迁至鸡公山时又改名为礼社。当时的教务主任魏益新和训育主任谭克都是国社党派系的,东北中学学生要求进行抗日救亡宣传等活动,都遭到反对。他们随随便便就开除学生,纵容国社党同学胡作非为,教师随便体罚学生。在这种压迫下,学生奋起反抗,先是同学们在食堂用窝窝头砸教务主任魏益新,后是吴铎同学暴打国社党同学。因为打架事件,魏益新开除了高五即将毕业的学生,由此引起了全校学生的公愤,进行罢课;魏益新便宣布全部开除各班罢课代表和高五、高六的同学,全体同学一起罢课,去湖北教育厅和湖北省国民党党部请愿,要求解散国社党。东北中学是张学良创办的,湖北政府不会插手东北中学的事务,校长王化一也怕事情进一步扩大无法向张学良交代,所以选择了妥协,通过谈判,解散了国社党,由芦馨阶任教务主任,马献图任训育主任。东北中学学生反对国社党取得了胜利,随后各班选举学生代表,组成年级学生代表,与1936年3月正式成立了学生会,由学生会来保障学生应有的各项权利,抗日救亡活动也得到学校的允许和支持。随后东北中学又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来指导学生会的各项活动。
反对CC分子接管学校。1937年7月,湖北省教育厅厅长、CC分子周天放,趁校长孙恩元和教务主任陈荫堂去庐山受训期间,委托赵雨时为东北中学校长,去接管东北中学。赵雨时也是CC分子。当赵雨时接收学校时,学生们关起大门,对他说:“孙校长不在校不能交,东北中学在北平成立时曾立过案,私立中学,学校有董事会,如果交出必须由校董会同意。”[6]赵雨时在鸡公山挂出了国立东北中学的牌子,后来又请湖北省保安队强行接校,都没有成功。1938年新年,赵雨时再次让保安队包围了学校,抓走了教育主任陈荫棠,强行劫收了东北中学,当天夜里全体同学冒着大雪从小路逃离鸡公山,去了武汉,赵雨时接收的不过是一所空校舍。面对强势的CC派分子,学生们没有妥协,他们宁愿无奈选择离校,继续坚持抗战,也不愿向反动势力低头。
反对三青团的斗争。1939年秋天,学校来了化学教员王焕彬,他是北师大新联分子,非常反动。王焕彬到校之后就网络一些学生组建了三青团,利用各种手段,威逼利诱学生加入三青团,发展三青团组织。三青团分子公开在学校内出壁报污蔑八路军,诋毁中国共产党;组织歌咏大队唱三青团歌和吹捧国民党的歌曲;撕毁学生自治会办的进步壁报;殴打“九月剧团”的指导高兰老师。王焕彬诬陷剧团学生乱搞男女关系,扬言要收回剧团办公室。还随意找理由开除进步学生。进步学生也进行了一系列反抗斗争。王焕彬带枪去上课,在课堂上威胁学生,于永昌就从座位上站起来,把匕首啪的一声放到了课桌上,高声说:“你带枪上课,我就带匕首上课,你要怎么干,我就奉陪到底!”[7]235王焕彬一句话也没说,灰溜溜地走出了教室。面对三青团倒行逆施、胡作非为,学生许衍椒写了一首名为《谁说小丑不会跳梁》,登在壁报上,批评那些搬弄是非,制造事端的三青团分子们。正月十五,三青团想利用灯谜会来迷惑学生,学生陈锡等就利用东北传统活动扭秧歌与之对抗,结果同学们都去扭秧歌了,没人去灯谜会。
面对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压迫,东北中学学生不畏强暴,坚持斗争。建立自己的学生组织学生会和民先小队来与之对抗,即使反动势力再强大,也不向反动势力妥协。他们宁愿放弃学校,继续迁移,虽然路途艰辛,但学生们从未想过放弃,继续坚持抗日斗争。
东北中学创立于危难之际,虽只有十年光阴,但这十年正是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和国内政治局势发生大变化的时期,国际国内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都影响着东北中学的发展。东北中学的青年学生始终坚信有一天能打回老家去,迁移路途中他们不怕艰辛,从东北到北平,从北平到鸡公山,最后再到四川。从南到北,跨越我国大半个版图。一路上他们忍受着艰难困苦,刻苦学习,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办壁报、演话剧来宣传抗战思想,坚持不懈地与反动势力作斗争,体现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从东北中学也走出了一批革命家、政治家、教育家。东北中学不应该就此淹没在历史中,东北中学学子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应该为我们所铭记。
[1]国难中的东北教育[N].申报,1934-07-19.
[2]余子侠,冉春.抗日战争与蝇华民族复兴:丛书.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教育研究[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5.
[3]李剑白主编.流亡青年的脚步[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4]王飞.论曲艺在抗战中的宣传动员作用——以陇东抗日民主根据地为例[J].陇东学院学报,2010(4):74-77.
[5]老舍著.老舍文艺评论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辽宁文史资料 第10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7]李剑白主编.流亡青年的脚步[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24.28
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7-DXSZD-017)。
张文凯,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