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性民营养老机构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2017-03-11李媛

辽宁经济 2017年4期
关键词:敬老院社会性居家

◎李媛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性民营养老机构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李媛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传统的社会性民营养老机构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本文针对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性民营养老机构如何把握住客户需求及创新发展提出建议,以期能够帮助提升民营养老机构的市场竞争力。

新时代 民营养老机构 创新发展

据全国老龄委统计,截至2013年底,民营养老机构在中国的数量已达5000多家。然而,由于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资金不足、管理不善等原因,在基础设施、收费标准、人事配备等方面,民营养老机构几乎无法与公办机构竞争。中国的民营养老发展质量和水平相对较低,这与新时代背景下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存在着较大矛盾。

一、社会性民营养老的背景情况分析

目前,国内专家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对我国城市居民的养老方式进行了分类,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的核心是家庭,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予老年人关心与爱护。居家式养老模式的出现一方面加强了老年人与熟悉的老朋友或是与自己生活在一个圈子的新朋友交流,缓解老年人孤独、寂寞的负面情绪,使他们能够保持心情上的愉悦;另一方面居家式养老模式也为正在为工作、生活打拼的子女们减轻了一定负担,使他们能够安心、放心地去工作,实现了双赢。从目前来看,“居家养老”最重要的是能满足老年人对家庭亲情的需求。但是,这种形式仍存在很多现实问题,由于社会配套性服务措施未能及时跟进,老年人还是得不到很好的照顾,未能充分发挥居家养老的优势。

(二)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照料居家老年人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不需要“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和熟悉的环境,早晨出门在社区可以与一帮老伙伴们娱乐聊天,体力不支时一日三餐可以在那里解决,开心过完一天后回家美美睡个大觉,这就是“社区养老”的真实写照。此种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由社区提供除了居家养老之外的其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活动。这种养老模式使得家庭中的大部分后顾之忧可以基本解除,许多具有亲情感和归属感的老年人的需求在“社区养老”的一些服务活动中能够得到满足。

(三)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指让老年人入住到民营养老机构进行养老的一种养老方式,主要针对那些家庭无法提供护理,但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老年人。机构养老是一种商业化养老与市场化养老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产品形式主要分为两种:即公寓型和社区型。这些机构主要包括养老院、敬老院、民营养老机构等。由于身体机能衰弱,许多老年人身体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加之家庭不能给予相应的护理,因此这些老年人需要入住到条件设施、人员配备相对完善的民营养老机构满足护理需求,机构养老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从我国现有的情况来看,政府除在资金上给予民营养老机构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外,还提倡和鼓励老年人到专门的民营养老机构养老,接受其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二、社会性民营养老机构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定位,拓展民营养老机构服务功能

借鉴以往海内外和港、澳、台等相关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有关“人员分级护理标准”“分级护理的项目和内容”等规章制度,建议民营养老机构按照其收养老年人需要照料的级别不同分类护理。一是重度护理敬老院,收养需要一级护理或专门护理的老人;二是中度护理敬老院,收养需要二级护理的老人;三是轻度护理敬老院,收养需要三级护理或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与“混合式敬老院”相似的民营养老机构可以重新进行科学定位,根据工作人员配置和设施的不同等要求具体落实各区域的功能,核定重度、中度、轻度护理部的床位数。如果民营养老机构在类别和功能上发生了重大转型,则应该重新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接受评估和审核。在民营养老机构进行了明确的功能定位之后,也就给予了老年人明确的养老服务信息,这样更方便老年人选择合适的民营养老机构。

(二)创新服务方式,延伸民营养老机构服务触角

1.创新服务理念和意识。为了让老人获得更为舒适的晚年生活,要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始终,在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和运营中,要时刻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推动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提升,为老年人提供各种高质量和高标准的服务。尤其是在饮食方面,应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征、病史情况、口味爱好、民族习惯甚至宗教信仰等综合考虑,制定出适宜、合理的个性化菜单。

2.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养老机构的经营管理不仅仅涉及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问题,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要依据客户导向理论,创新养老机构的经营模式,把自身利益与客户需求紧密结合,将产业经营与老年人生活紧密结合,探索“互联网+”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等新兴媒体服务模式,永远将老年人的需要放在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首要因素,在满足老年人日常基本生活需求以外,还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及时帮助有问题的老年人疏导不良情绪,进行心理治疗。

3.吸引社会力量支持养老机构。应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团体、社会性中介组织、群众个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老年养老服务事业中来。可以向社会开放已有的老年服务设施,如卫生、体育和文化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优惠的服务;向社会征集为老年人义务服务的志愿者,实现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营造全民“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4.强化“家庭”的养老责任。广大民营养老机构要确立社会责任感,监督或督促那些孝心、孝道不足的子女多关心、关怀老年人。扩大宣传力度,倡导“敬老爱老是做人的美德”。除了督促其子女及时补交老年人医疗费用不足的部分以外,在情感关怀方面要尽可能让子女们了解,那些敬老院中的高龄老人常常感到孤独和寂寞,发病后精神和情绪异常,这其中很大一方面因素是由于子女的关怀不到位。因此,要经常督促他们的晚辈应尽可能多的抽出一些时间和老人聊聊天、谈谈心,陪陪老人,要让他们知道,这也是为人子女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5.培养人才,启动“养老专业人才库”战略。养老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是困扰养老事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必须引起包括政府及社会在内各方的关注。目前,由于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养老专业人才人数过少,工资待遇又相对较高,不少民营养老机构不得不雇佣那些并未受过专业培训的社会务工人员为老年人服务,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阻碍其发展。因而,急需建立“养老专业人才库”。具体措施为:广大民营养老机构可以将自身作为教学单位,聘请专业的养老人才培训师进行护理教学和演示,通过一系列传帮带活动,打造“养老人才教学培养实训基地”,通过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大规模的公益性养老人才培训,此举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民营养老机构自身的养老人员问题,还可以提升其地区影响力和社会价值。

总之,广大民营养老机构要重新思考自身的目标和定位,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关注“顾客满意度”等重要因素,提升理念、创新发展,从而逐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永辉

猜你喜欢

敬老院社会性居家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居家》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敬老院老人遭虐待:乡镇敬老院出路何在
staycation居家假期
敬老院的微笑
爱心送到敬老院
火场救人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