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声振主编《中日关系史》(卷一)评介
2017-03-11陈佳美思
陈佳美思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张声振主编《中日关系史》(卷一)评介
陈佳美思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张声振先生主编的《中日关系史》卷一部分在宏观上将两千多年来中日关系史的历史发展脉络重新做了细致的梳理与划分。该书首创式的编纂了一部完整的古代及近代前期中日关系交流史,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学术界在中日关系通史方面研究的空白。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如文献的选取、对不同历史事件叙述略有偏重以及学术研究的时代特色等。文章在《中日关系史》一书对两国交流史上重大事件及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科技等内容创新整合的基础上,以历代交往关系的性质及主要基调为根据,将中日关系史沿革进行了重新分期论述。
中日关系史;张声振;交流往来;分期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日关系史研究日趋活跃,各类研究队伍勃然崛起。国内研究基础较好的高校及社科系统纷纷成立日本问题以及中日关系史研究方面的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如吉林大学日本所、东北师范大学外国问题研究所、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等。在此基础上,各阶段和方向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国内学术界对于中日关系史的研究也不断成熟、完善,逐渐出现了一批颇有见地的研究成果。张声振主编的《中日关系史》一书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应运而生,成为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研究中日关系史方面部头最大的学术著作。[1]
《中日关系史》卷一部分分为两篇,共五章。卷一主要是对于从汉代中日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事件开始,到中国辛亥革命为止中日关系史的论述。第一篇是古代中世纪时期的中日关系,是自中国历史文献中所载中日间的最早往来至清代中前期的中日关系史。将中日两国建立友好关系的开端及发展、隋唐双方关系的发展、宋元时期的中日关系、明代及清代中前期中日关系分章论述,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交往中,尽管其中也有不愉快的时候,但主流是友好交往史。在两国友好交往中,双方互有借鉴、互有促进,但日本向中国学习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和特点。第二篇是近代时期的中日关系,着重叙述了近代开端后中日关系的演变,这一时期虽然双方的关系仍在向前发展,但就其主流来讲,却发生了逆转,中日两国为友好交往作出的努力与日本军国主义不断加深对中国的蚕食与侵略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
一
本书从体例上是以时间脉络为线索,从纵向上对历史上各朝代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做了详细的史实堆砌后又从横向上铺开,从政治、贸易、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全面介绍。阅读本书可以从宏观上深刻且全面的奠定中日关系史的背景知识。现按照个人的理解及观点对本书涉及到的时期内的中日关系史进行简要的总结及重新分期:
第一阶段:自双方有交往以来——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也是双方关系的滥觞及发展阶段。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这种两国相邻的地理位置使中日在距今两千多年前就建立了交往关系。中国比日本更早地形成了国家,所以作者认为“中日两国人民间的最初交往,是在汉族的经济、文化影响下实现的”。[2](P3)关于两国交往的肇始,后汉王充认为在周成王时就有“倭人贡畅”。[3](P206)到汉帝国时与倭人国家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乐浪郡来实现的,同时形成了国家间往来的雏形。东汉王朝赐奴国“汉倭奴国王”金印,[4](P2821)成为两国建立往来的最早实物记录,也标志着双方此时建立了正式的政府间外交关系。一直到隋唐以后,由于中国的动乱,除了齐梁二代对倭王武有过册封以外,双方并无官方往来。
第二阶段:隋唐时期,这是双方友好往来的高潮时期。此时中国结束了割据战乱,建立了强盛的大一统王朝。日本圣德太子改革,倭国实力和中央王权大增,遂开始大规模、频繁的向隋唐两朝派遣使团。公元600年,圣德太子首次向隋帝国派出以小野妹子为首使节。隋炀帝大业三年发生了著名的“国书事件”,炀帝看到国书中“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末处天子”[5](P1827)的词句时认为极其不符礼节,但他只下达了“勿复以闻”[5](P1827)的命令,并未影响到两国的关系。唐建国后,倭国国内以中大兄皇子为首的改革派效仿唐制改革,并积极派出遣唐使与唐建立外交关系。唐朝前期三十年间,倭国共派出四次遣唐使,后由于围绕朝鲜半岛问题而引发的军事冲突被迫中止。
不久,东北亚局势发生巨变,高句丽与百济联合进攻新罗,同时百济与倭国交好,企图包围新罗,新罗不得已向唐王朝求救,高宗出兵进攻百济,以解新罗之危。显庆五年百济为唐所灭,但百济人民并未投降,转而向倭国求救,唐军与倭军处于对峙状态,随后于白江口交战,由于倭国海军缺乏作战经验,且战船较小不利于攻坚,战斗开始不久就被唐军包围,士兵大乱,驻扎在百济境内的倭军遂撤回本国,白江口之战以唐军胜利告终。
战后双方交流进入了寒冰期,直到日本天武帝时期,日本朝廷才正式派出第二期遣唐使,[6](P669)以便完备正在推行的律令制度。到894年,日本停派遣唐使。唐朝文化在双方几百年间的交流中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如对日本字母的产生、建筑形式、天文历法、科学技术、艺术形式等均提供了借鉴,唐朝时两国间极其活跃的文化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日本的文化体系与模式。
第三阶段:宋元明及清前期。此阶段可以说是双方交往的转冷冰霜期。唐亡国后的五十年间,北方黄河流域的五个王朝递相兴衰、南方长江流域的十国各自为政,均无力发展对日关系。唯独吴越与日互维持通商,长期保持友好往来。
北宋年间,双方都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建立同彼此的外交关系。宋朝主要恢复经济生产以及文化繁荣,没有主动恢复唐代以来的对日关系。另一方面,日本从此时开始了百余年的摄关政治,此时执政的藤原氏也无意与宋建立外交关系,但双方贸易关系从未中断。
南宋以后,宋日两国虽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但在处理日常外事问题时互相尊重、平等对待。在贸易方面,宋代货币成为日本国内流通的主要货币,这使得日本统治者更加重视同宋朝的贸易往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铜钱的大量外流使得南宋政府开始限制对日贸易。同时幕府也因谷物和其他物资外流过甚而减少日商船出海的船只。双方贸易逐渐走向衰落。
到了元朝,两国关系甚至是以武力征伐为基调。成吉思汗建立起横跨欧亚二洲的大蒙古帝国后,于1259年迫使高丽投降,蒙古势力遂于日本隔海相望。忽必烈在位前期几次派使者前往日本,表示君临欧亚的帝国皇帝愿与日本国建立对等关系,以期实现“四海一家”的愿望。[7](P4625)但天皇政府表示不能接受国书。自此,忽必烈开始大规模准备对日战争。几次征日战争虽进行了积极的备战,但都因台风等因素战败。1294年,忽必烈去世,征日计划也就束之高阁。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此时双方在政治外交层面的交流呈现出疲软状态,但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世祖一心想迫使日本通好,所以一直准许日商入元互市。而日本方面由于想要获取铜钱以及满族上层的腐朽生活,也长期坚持对元贸易。双方贸易不断发展,形成具有半官方性质的天龙寺船贸易。[2](P607)
到了明清时期,除了明永乐年间及后续一段时期内双方因协商一致有过定期的外交贸易以外,其他时期则基本因海禁等原因断绝了各方面的往来。即使存在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是极小规模的。此外,还因倭患或日本方面蓄意挑起战争等原因爆发过大规模的抗倭剿倭战争和壬辰抗倭战争,所以,这时期的中日关系处于转冷及断交阶段。
第四阶段: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是双方关系的逆转阶段。进入近代,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双方现代化进程中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正是这种不同,为近代以来两国关系史变革埋下了伏笔。鸦片战争后,日本也面临西方殖民入侵的危险,“佩里叩关”后,日本知识界开始反思以往以朱子学和儒家思想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华夷观”,并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等,社会转型初见端倪。[8]当然,在这场转型中,中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清末魏源等有识之士的思想和著作被引入日本,并受到重视;汉译西书大量流入日本为日本学习西方技术提供了便利条件;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力衰微也给日本敲响了警钟。这些都为日本明治维新、社会转型提供了养分。
日本随后强大起来,从台湾、琉球等地开始逐渐侵占中国领土。19世纪70年代对台湾的战争虽未达到全面占领,但在外交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日本废藩置县后,废琉球王为藩,结束了琉球两属的形态并强行接管琉球的司法权,琉球国名存实亡。在中日就琉球问题协商时,日本又向朝鲜出兵,不重视琉球问题的清政府等于默许了日本对琉球的吞并。
1893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吁请清政府出兵剿灭。日本也出兵朝鲜,战而不宣的挑起甲午战争。战争经过平壤会战、威海卫战役等几次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宣告清军战败。4月,双方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因此跻身列强瓜分中国的前列,此甲午战争以后,双方的关系由日本侵华占据主导地位。
在内忧外患之际,中国人开始“向日本学习”。日本明治维新后而国力大增,触动了国内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积极研究日本改革以来的措施及成就,并往日本派遣留学。甚至一些改革派在明治维新的影响下,在国内也做了相应的尝试,这就是著名的“戊戌变法”。同时,日本对近代教育、医学、文学、出版业甚至是近代汉语方面都颇具影响。这可以看作是两国交流两千多年来日本文化对中国的逆向影响。总之,这一阶段中日关系的主动权完全落入日本手中,也是中日交流史上不和谐的篇章之一。
二
总体而言,《中日关系史》可以算得上是20世纪80年代中日关系史方面研究中的上乘佳作之一。在国内学术界开始重视研究对外关系和中日关系史的阶段,本书的问世无疑是符合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及潮流的,也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在了解到本书成书的背景、条件并完整研读之后,应当给本书一个客观且全面的定位及评价。首先,完成《中日关系史》一书的编纂意义重大,该书是从宏观上介绍了两千多年来中日关系通史性著作。对整个古代及近代前期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做了相对全面的概括及论述,是了解中日关系史知识背景的佳作。同时,本书成书于20世纪80年代,在此之前,国内全面介绍中日关系史的著作相对较少,所以本书的出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学术界在此方面的研究空白,也为后来有意从事中日关系史学习、研究的人们提供了入门学习的便利条件及基础知识的汇总。
第二,作者对于史料的充分运用体现了其扎实的史料功底。在《中日关系史》行文过程中,对历史上重大事件的论述除了从二十四史、《高丽史》《三国史记》《日本书纪》《日本战史》等中日朝三国可靠性极高的原始文献中寻找证据外,还参考了如《倭寇和勘合贸易》《倭奴遗事》《日中文化交流史》《中日交涉史研究》等许多中日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在论述一个事件时,为力求全面、真实,往往会参照不同史书对于同一事件的记录。这体现了作者对于庞杂史料的熟悉程度,以及作者严以治学的学风。
第三,《中日关系史》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基础上,认识到中日两国在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军事战争、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关系是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前提下发生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遂在总结、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上述各方面的关系有机结合起来,撰成本书,并对每一历史阶段中日关系的发展脉络进行分述,总结其内在关联与规律。这种论述方法,不仅使全书结构框架严密而完整,内容也十分全面。
尽管如此,笔者认为《中日关系史》仍存在一些微小的瑕疵。首先,作者在叙述过程中为了对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分别论述,在个别情况下强行将完整的历史事件割裂开来,不免在行文过程中留下了断裂或是重复的痕迹。其次,书中在一些时期对某些历史事件的叙述上有所偏重,例如近代以来的论述过程中,仅对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影响等就有一百页左右的详细描述,[2](P373-495)而对这一时期经济文化等方面互动关系的论述就稍显薄弱,仅寥寥几句带过。这样的论述方式未免显得有所偏废。再者,虽然《中日关系史》是通史性著作,但著者在叙史之余若略加一些对于事件的看法、评价,或是简要一下前人及其他学者的观点综述等,则使该书在内容上更加充实,更具引导意义。同时,由于时代和资料的限制,加上受到中日关系史通史研究方式局限性的影响,该书的许多研究理念和方法论在现今看来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具体的细致论述上也有一些粗陋之处。最后,中日两国是近邻,自古以来便有多条往来路线,且和平交往年代均有多次遣史往来。对此,作者一般都是语言叙述,若加上一些地图、图表等辅助说明,也许可以更加直观,便于理解,在叙述方式上也会更具多样性。
三
研读《中日关系史》之时,笔者还参照了同时期日本学者藤家礼之助关于中日关系史的研究著作《日中交流二千年》,现就个人的理解将两书做简单的对比。首先,《中日关系史》对两千多年来中日关系发展做了完整和细致的论述,对历史上各朝代中日交往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关系性质进行了细细梳理和罗列。而《日中交流二千年》不是将有关史实的部分细大不捐的堆砌,而是在掌握主要线索的前提下,结合每个时期两国发展的具体状况考察当时中日交往的状态。所以,两书首先在篇幅上就存在很大差别。其次,张声振先生的《中日关系史》是一部叙史性的通史著作,在梳理史料的基础上,用史证结合的方法为我们呈现了完整的中日关系史。虽然也偶有作者对某一事件的态度表述,但基本没有大篇幅的论述作者的观点及研究。而藤家礼之助则更多的是对中日交往以来的重大问题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猜想,或是对遗留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考证。同时对于日本学界在古代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些主要争论一一作了必要的介绍,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因此,《日中交流二千年》更像是作者就中日关系史问题的研究和思考综述,读来饶有兴趣,同时颇具启发性。再次,中日两位学者严以治学的学术风范令人钦佩。在此之前,无论是国内,还是日本方面关于两国交流的通史性著作可谓是凤毛麟角,而在回顾关系史中种种应核实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史料零散的制约,两位学者知难而上,对史料的挖掘可谓是十分充实与完善的。同时,藤家礼之助还非常注重对出土实物、考古发现和对交通路线、遗难问题等的考辨。最后,两位学者虽然站在不同的国家立场、背景上,但都对历史上两国发生过的战争与摩擦给出了客观的看法与评价。
[1]刁书仁,李筱平.中国关于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中日关系史研究综述[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4,(1).
[2]张声振.中日关系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3]王充.论衡:卷十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4]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6]欧阳修.新唐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王家骅.幕末日本人西洋关的变迁[J].历史研究,1980,(6).
责任编辑:魏乐娇
A Book Review on “The History of China and Japan Vol. 1” (Zhang Shengzhen Ed.)
CHEN Jia-mei-si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The History of China and Japan Vol. 1” (Zhang Shengzhen Ed.) is an elegant summary on the two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of China and Japan in a macro sense. It is the first complete China-Japan communication history including both ancient and modern period,which fills in the blank in this field to some extent. There,however,are some flaws in this book such as the selection of literature,unbalanced emphasis for various historical events,and the time features of the studies. Based on the innovative combination of the key events,politically and militarily,economic diplomacy,cultural and technological communication,and other content,the period of the relation development is divided again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and key tone.
the history of China-Japan relation;Zhang Shengzhen;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period of stages
2016-09-08
陈佳美思(1993-),女,兰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外关系史、东北史、辽金史研究。
1004—5856(2017)07—0102—04
K207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0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