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7-03-11王亚男张予云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学专业云南昆明65050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理学院师范大学云南

□王亚男 张予云(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学专业云南昆明650504)

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王亚男 张予云(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学专业云南昆明650504)

近几年国家教育部关于就业率的发布越来越多,成为诸多媒体讨论的热点话题。作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由于体育教育专业面向就业渠道的局限性,体育对口就业选择余地十分有限,造成了目前就业压力情况。随着毕业人数的逐渐增加,原毕业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没有找到工作,导致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于我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不仅可以加强专业建设,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还可以不断提高体育专业毕业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和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对学生的就业和体育学院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调查与对策研究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中国的基本国情。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择业问题现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大学毕业生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而体育教育专业又有特殊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剧增。由于体育学院成立时间短,教育教学存在许多不足,带来了学生就业压力大。本文选取了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2届1 5 7名学生是我校第二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男生人数1 2 9,占总调查人数的8 2.1 7%,女生2 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 7.8 3%,进行就业压力现状问题的调查和分析。对缓解就业压力、如何让大学毕业生了解现在面临的就业问题等,给广大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提供参考意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情况,并进行1 5 7人的问卷调查。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资料的阅读,查阅了大量的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压力及就业意向方面的文章及资料。

(2)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调查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压力及就业意向现状。发放问卷1 5 7份,回收率1 0 0%,有效率1 0 0%。其中男生人1 2 9,占总调查人数的8 2.1%,女生2 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 7.8%

(3)数理统计法。

运用常规的数据统计法整理所有资料上的数据,然后对问卷调查进行归纳整理、统计处理和对比分析。

(4)访谈法。

通过访谈,了解鲁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情况,并把实际情况记录下来,作为论文的参考依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多元化发展的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得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目前已经出现总量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并存的矛盾。一方面,存在大学生供大于求的现象,大学生供给超过了经济增长带来的对大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由于专业结构、地区结构不合理,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以及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就业机制不完善,产生结构性失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改善需要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大学生、市场、高校三者的协调与合作。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 1 1万人,到2010年6月份,有2 7 5万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为4 5%。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 3 1万人,2011年6 7 1万人。而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6 8 0万人,创历史新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同时由于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创新高,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又不旺盛,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毕业生的素质不能满足需求等种种因素,致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教育部发布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应聘毕业生总量将达到7 4 9万左右,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同样也受到了限制,而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只有3 0%多,在各类院系中排最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社会竞争中遇到了空前的挑战。

2.2、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据调查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分析得出,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四学生存在就业压力明显的学生所占比例为7 9.8 7%,其中一般压力所占比例为2 0.0 3%,数据充分反应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四毕业生基本都能够认识到就业困难的问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踏入社会、面对就业其压力比较大,而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毕业后便要开始独自承受生活、经济的压力,虽然读了十几年的书,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而且还有自己与亲戚、家庭、好友之间的定位与自己的期望又存在一定的差异,绝大部分学生就业压力较大。

(1)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表1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表(n=157)

根据调查,可以看出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选择意愿上首选的是比较稳定的学校及科研所,大多数学生希望自己大学辛苦所学的只是能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去。随着国家对教师的重视,教师待遇喝福利水平都在不断地提高,越来越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体育本科生的就业范围比较窄,如果是对口专业的话,只能考虑学校及科研所等。从数据看出除了学校及科研所,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成了较多人的选择,主要愿意是政府机关单位公务员工作比较稳定、待遇也较好。选择参加基层服务项目、国有企业、部队、非政府社会组织、自主创业相对较少,与这些岗位不稳定、待遇低、上岗难度大等因素有关。以上数据说明学生先把自己的眼光和视野放在教师和公务员上,但教师和公务员的职业是有限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随之而来。所以学校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扩宽就业思路,还要在课程上与时俱进,增加学生就业范围,减少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压力,为学生的就业提前做好准备。

2.3、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原因分析

(1)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的就业期望值要求偏高。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专业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期望值要求偏高,期望值越高,所接受的就业范围越小,就业问题越多,就业压力越大。

(2)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课程设置的缺陷。

很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匮乏。是由于各大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的单位,不参与市场竞争,又没有中学升学压力,所以在自身的建设中不重视教学质量,不及时的更新体育教育专业的相关教学内容,还存在学科与术科之间的矛盾,实践环节明显不足,课堂知识陈旧,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较差,严重影响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增加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3)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自身对就业单位选择要求上过高。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有大多数人会选择教育系统,选择在中小学当体育教师的人数较少,毕业生在择业时一心只想到高等院校工作、大城市和富裕地区谋求职位,很少考虑到需要人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就业单位要求过高,结果造成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就业压力日益增大。

3、解决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方法与策略

3.1、限制体育教育专业扩招规模,提高人才质量,减少就业压力

教育部相关部门应根据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加大审查力度,对各高校设置的体育教育专业进行合格评估,采取优胜劣汰机制,减少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年偏低的现象。通过这些强有力的措施限制办学规模,缓解供需矛盾,减轻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3.2、学校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管理

各高校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主动出击,努力开拓就业市场,不断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相关单位的就业信息,推荐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去实践和面试,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3.3、学校应提倡自主创业,鼓励学生把就业压力转换成创业动力

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鼓励把就业压力转换成创业动力,实现自身价值。加大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创新创业训练力度,通过自主创业可以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提供社会实践的锻炼机会和兼职就业平台,全面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并改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就业现状,从而减轻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4、结论

(1)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存在就业压力明显;

(2)反应了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状态大部分处于悲观状态,对求职过程的不自信。

[1]黄文德.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J].学理论,2010.

[2]崔贺成.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现状浅谈[J].文教资料,2005.

[3]陈晓星.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

[4]许超.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准备现状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3.

[5]叶成万.大学生就业难和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理性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08).

[6]邓万金.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研究与改革综述[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06.

[7]施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

[8]梁洁.培养模式、就业力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

[9]巴音道尔吉.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5.

[10]伍妞,张小山.当代大学生现实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地区3所高校为例[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

G80

A

1006-8902-2017-(02)-ZQ

猜你喜欢

文理学院师范大学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作品选登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作品
黑夜的献诗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西安文理学院高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