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性交流双方学习和语言注意特征的比较
2017-03-11张恒超
张恒超
(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心理系,天津 300134)
参照性交流双方学习和语言注意特征的比较
张恒超
(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心理系,天津 300134)
研究采用参照性交流学习范式,以大学生为被试,创设虚拟学习材料,通过对功能预测中学习双方成绩和语言的分析,探查比较参照性交流学习过程中双方学习成绩和选择性注意的特点。结果显示:(1)学习阶段1~2,高分组和低分组间成绩差异不显著,学习阶段3~10,高分组显著更高;高分组在学习阶段1~3成绩上升较快,学习阶段3~10表现出稳步上升特点,低分组在学习阶段1~5成绩上升缓慢,学习阶段6~10成绩无显著变化。(2)成绩组间语言描述的维度数量差异不显著;学习阶段3~6语言描述的维度数量存在变化性。结果表明:参照性交流学习过程中,学习双方学习成绩表现出不平衡性特点;学习双方选择性注意水平表现出一致性特点;学习者学习成绩和选择性注意的整体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
参照性交流;选择性注意;语言
1 引言
学习认知过程的探查传统上是在单人操作中进行的。现实社会情境中,学习过程经常发生于个体间的合作互动过程。“参照性交流学习”是这一互动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具有共同学习目标导向性、语言参与性、团体成绩奖励性、个体责任性等特征。交流学习双方学习中分别担任“指导者和操作者”身份,合作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1]。Markman和Makin对“参照性交流”典型实验范式做了归纳:参照性交流双方轮流担任“指导者和操作者”,指导者语言描述共同任务对象,操作者根据描述完成特定操作,直至共同任务结束[2]。
在学习心理研究中,学习成绩和选择性注意是两个重要的研究指标。学习成绩可以直接显示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的效率特点,是重要的学习行为指标;选择性注意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激活和维护学习心理状态,将注意指向并集中于有关学习的信息上,是学习水平高低的重要认知指标[3]。参照性交流学习的以往研究,对其学习效率、效果和选择性注意特点做了一定的探查。参照性交流学习中双方为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需要彼此不断评估与特定同伴的共有知识、信念等,相应地不断调整学习行为,即参照性交流学习中的“听者设计”。这一过程中双方会形成针对特定学习对象的特定语言交流形式(参照惯例),以实现彼此对于学习对象的共同理解和解释[4-6]。
当前,关于参照性交流学习有两种解释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参照性交流学习联合、集中了学习者的认知资源,有助于认知协调和学习效率效果的提高[7-9]。参照惯例作为交流双方对于学习对象的特定语言解释,可以最小化彼此对对象共同注意、共同解释的认知努力,并且参照惯例在特定学习者间的重复使用,能够减少语言的变化性,保证彼此理解的一致性[10-13];Yoon,Koh和Brown-Schmidt发现,参照性交流双方对于对象语言解释的变化,将引起对方对对象选择性注意指向的变化,同时,当交流情境中与对象具有比较性的刺激发生变化时,描述者会相应通过语言变化来引导对方对于对象的重新选择性注意[14];Brennan,Chen,Dickinson,Neider和Zelinsky的研究发现,与单人比较,参照性交流双方行为的协调源于特定语言约定,双方依此指导对方保持不重复搜索自己已经搜索的对象,表现得比单人更有效率[15];张恒超研究发现,类概念的学习中,参照性交流学习比个人学习效果显著更好;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类概念学习中,参照性交流学习者的选择性注意水平高于个人学习者,主要表现为指向性水平更高,并且这一选择性注意优势不受学习材料复杂性的影响[16,17];参照性交流中学习双方表现出的概念同质性,是群体活动中趋同思维的一种反映。语言心理研究证实,该同质性源于双方语言交流中对概念特定特征或特征关系吸引区的共同注意[18]。另一种观点认为,参照性交流学习以消耗双方一定的认知资源为代价,当任务、对象等特点发生一定变化时,特定学习中语言交流带来的认知损耗可能抑制学习的效率、效果[19,20]。语言作为学习双方的认知媒介,主要通过深思熟虑过程驱动,表现为特定语言的精心设计,对对方观念、假设的推测等。双方认知、行为、语言的有意识协调过程对认知资源要求较高,完全特定同伴信息的解释体现了认知资源的大量需求,彼此注意水平、工作记忆容量差异影响学习过程的特点[21-23]。Brennan等比较了无语言的共享注视 (被试在自己屏幕中能看到同伴的眼动光标)和共享注视、声音两种条件,发现共享注视的任务效率效果优于共享注视和语言——语言招致了较高的协调“成本”[15]。张恒超和阴国恩研究发现,与个人学习相比,语言对于学习双方认知和行为协调带来的“收益”和“损耗”,受到学习材料复杂性的影响。随着学习材料复杂性不断增高,双方认知和行为协调的难度不断增大,“损耗”不断增加,学习效率、效果不断降低[24]。两种观点的对立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参照性交流学习中双方认知和行为互动的复杂性。随着研究的深入,部分研究者进一步指出,这种复杂性还表现在参照性交流学习中包含了许多非语言因素和特定的交流情境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特定参照性交流学习中语言、行为和认知的独特表现[25-29]。
已有研究和争论表明,参照性交流学习具有学习行为和认知复杂性特点,研究角度和目的的不同是研究分歧的一个重要来源。同时,以往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相对缺乏语言分析,尤其是参照性交流学习中语言变化特点的分析。参照性交流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语言的参与性,语言内容可以直接反映学习者对于学习对象的注意特点,而先前研究倾向于关注学习的效率效果,从学习行为和认知变化中讨论学习特点和语言作用。其次,以往研究关注参照性交流学习和个人学习的比较性研究,忽略了参照性交流双方的比较分析,即将交流双方作为一个学习个体与个人学习者做比较探查。如上所述,参照性交流学习的复杂性决定了双方学习过程中在行为和认知方面可能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对于参照性交流学习的探查需要更为细致地比较分析学习双方在学习中行为和认知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变化特点。再次,各研究分别从参照性交流学习行为指标和认知指标的角度做了一定探查,而对于参照性交流学习的完整理解需要进一步在同一研究中同时将学习行为和认知变化特点做比较探讨。
基于以上的分析,研究拟探查比较参照性交流学习过程中双方学习成绩和选择性注意特点。具体采用参照性交流学习范式,创设虚拟学习材料,通过对交流学习过程中双方学习成绩和交流语言内容的分析,在同一学习过程中,同时比较分析双方学习成绩和选择性注意的变化特点。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实验被试为招募的高校在读大学生,根据实验特点,招募了54名,6名(4男、2女)因误操作和未遵守实验要求而退出。有效被试中男女各半,一至四年级分别为10、11、16、11名。
2.2 实验器材
实验程序由聘请的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编写。实验电脑:HP微机,17吋液显,刷新率85Hz,分辨率1024×768。实验中被试视线与显示器中央齐平,约50cm距离。
实验材料为虚拟生物:4个身体特征维度,各维度2个值:手(二—三指);眼(横—竖);脚(粗—细);口(大—小)。在3个维度中设立2种功能:“吸收水分”“产生电流”。吸水是生物产电的基础。维度4以“有/无”的方式呈现,与功能没有关系。4个维度与4个特征的对应关系安排了4种轮换:①眼脚口手②脚口手眼③口手眼脚④手眼脚口。具体见表1。
表1 材料样例值
2.3 实验程序
实验学习任务为功能预测任务,采用参照性交流学习范式:首先将被试同性别随机配对(24对,每对为1个学习个体),学习任务个别进行,分为10个学习阶段 (block),1个学习阶段中8个样例将随机呈现2次,每对中的两个被试在学习任务中分别担任生物“描述者”和生物功能“判断者”,通过网线将彼此的电脑互联,实验程序可以互应。实验过程中生物逐一随机呈现,描述者对其语言描述,此时判断者电脑中呈现的是按键说明,需要据描述判断生物功能。该过程限时20秒,判断者操作后,两台电脑同时反馈 “生物功能和正确按键”并保持4秒后自动消失,下一次两人身份互换,电脑相应地轮流互换呈现内容,直至任务结束。按键要求:“吸水,但不产电”“吸水,并产电”“不吸水,也不产电”分别按“,”“.”和“/”键。程序自动记录刺激呈现与反应,并录音。
m时刻背景均值估计由m-1时刻的背景均值估计和m时刻的回波数据递归得到。随着探测时间的积累,该算法的背景估计值精度随之增高。但是对于探测场景中背景出现起伏的情况下,更新背景速度缓慢。这是由于在该算法中每个回波的权重值一样,无法重点突出最新回波数据,使得当前的回波数据对整个背景估计值影响贡献小,导致出现拖尾现象。
2.4 实验设计
以block10中双方成绩为标准,将参照性交流双方分入“高分组”“低分组”。学习任务为2(成绩组)×10(学习阶段)的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
因变量指标:功能预测正确率(被试每个学习阶段的正确率等于其该阶段中的正确判断数量除以16,再乘100)、语言描述中的维度平均数(即被试每个学习阶段描述的维度平均数;维度数量计算方法:描述1个与功能相关的维度计+1,反之,描述1个无关维度计-1,再相加)。功能预测正确率为学习成绩指标;语言描述中的维度平均数为学习中选择性注意指标,学习中的选择性注意是学习者心理活动对学习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指学习者对与学习有关信息的注意,集中性指学习者对与学习无关信息的排除或抑制,即学习者注意集中于与学习有关信息的程度[3,17]。
对功能预测正确率和语言描述中的维度平均数分别做2×10方差分析,使用SPSS16.0 for windows软件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参照性交流学习过程中双方功能预测正确率的分析
双方功能预测正确率结果的平均数、标准差见表2。
表2 双方功能预测正确率
结果显示:成绩组主效应显著,F(1,46)=21.81,p<0.01,学习阶段主效应显著,F(9,414)=45.70,p<0.01,。交互作用显著,F(9,414)=2.71,p<0.01。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学习阶段1和2,成绩组间功能预测正确率差异不显著,学习阶段3~10,高分组均显著高于低分组;高分组条件下,学习阶段1~3依次显著增高,学习阶段3~10相邻阶段间差异均不显著,但相隔阶段间差异均显著;低分组条件下,学习阶段1、2间差异不显著,学习阶段1与3~4间差异显著,学习阶段2~4两两彼此间差异不显著,学习阶段5显著高于学习阶段4,学习阶段5和6间差异不显著,学习阶段6~10两两彼此间差异均不显著。
双方语言描述中维度数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3。
表3 语言描述中的维度数量
分析表明:成绩组主效应不显著,F(1,46)= 0.02,p>0.05;学习阶段主效应显著,F(9,414)= 7.13,p<0.01。事后检验表明:学习阶段1~3两两彼此间语言描述的维度数量差异不显著,学习阶段4显著多于学习阶段3,学习阶段4~6相邻两两间差异不显著,学习阶段6~10两两彼此间差异均不显著。成绩组和学习阶段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9,414)=0.19,p>0.05。
4 讨论
4.1 参照性交流学习过程中双方学习成绩的比较
结果分析表明:学习阶段1~2,高分组和低分组间差异不显著,学习阶段3~10,高分组显著优于低分组;高分组在学习阶段1~3成绩上升较快,学习阶段3~10表现出稳步上升特点,低分组在学习阶段1~5成绩上升缓慢,学习阶段6~10成绩无显著变化。研究发现:参照性交流双方在学习成绩上表现出不平衡性特点,差异出现于学习过程的前期;学习过程中高分组成绩稳步持续上升,低分组学习过程前期相对缓慢上升,后期不表现出显著提高。
以往研究将参照性交流双方作为一个学习个体与个人学习比较,仅仅是将双方的平均学习趋势、学习成绩与个人学习做了粗略对照[1,15,24]。本研究结果显示,从学习阶段前期看,成绩组间差异不显著。参照性交流前期,当学习者面对陌生的学习对象时,更倾向于以自我信念、期望、假设等作为参照中心,表现为一种“一般性”认知过程,该过程在不同交流者间具有共同性[12,30,31],但是这种认知相似性特点并不代表双方认知的协调性;之后随着交流进程的不断发展,交流者不断有意识地参照情境中的各种信息线索,高分组逐渐表现出对各种信息利用的显著有效性,学习成绩相应表现为高于低分组。该结果补充丰富了已有研究结论,参照性交流中双方通过语言媒介不断努力协调彼此的学习行为[10-13]。但是实现双方行为的完全协调对认知资源要求较高[21,22],并不是一次完成不再变化的。很明显,在双方实现对于学习对象完全正确理解之前,双方互动过程中行为和认知既表现出有意识协调的共性特征,同时又表现出彼此对于对象理解上的独特性特征。这种独特性或差异性表达既可以向对方传递理解上的不同期望和假设,又可以激发对方思维的发散性,因此,参照性交流学习过程中双方学习成绩表现出不平衡性,与双方各自的认知独特性、互动中动机水平、彼此不同的启发性、学习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彼此对于情境理解性的差异等均存在一定关联性。双方不同层次和方面的差异性,导致学习中彼此成绩变化特点和水平高低的不同。概言之,在参照性交流学习者完全正确理解学习对象之前,参照性交流互动学习中始终伴随着双方学习行为、认知的共同性和独特性。从结果看,参照性交流学习过程可以理解为双方行为认知协调性逐渐形成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双方分歧矛盾运动过程,这决定双方彼此学习过程在特定学习条件下学习成绩变化趋势特点具有多样性。
参照性交流双方学习成绩上表现出的不平衡性特点,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前文所述两种观点之争。一方面,参照性交流学习中,共同学习目标的导向性、团体成绩的奖励性、个体的责任性等特征,决定了双方需要联合、集中彼此的认知资源,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7,9];另一方面,该互动过程中彼此认知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必然以消耗双方一定的认知资源为代价,认知损耗可能抑制学习的效率、效果[19,20]。本实验条件下,该抑制性主要表现于低分组被试成绩变化中、学习全过程中,低分组学习阶段1~5,成绩上升缓慢,学习阶段6~10不再表现出显著变化;而高分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均表现出持续稳定的上升。从学习阶段10的成绩看,低分组为64.58,高分组为90.63。参照性交流对于双方学习成绩的促进和抑制特点差异,可能与彼此的认知差异以及特定情境中的反应差异存在密切关联。该研究发现的重要启示是,以往研究仅从参照性交流学习的互动依赖性、目标责任共同性等角度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认知特点是相对不够完整和准确的,对于参照性交流学习的完整理解还应该包含对于双方互动中分歧性、差异性的探查和解释,这有助于从动态性、发展性角度洞察参照性交流学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4.2 参照性交流学习过程中双方选择性注意的比较
语言内容分析表明:成绩组间差异不显著,学习阶段3~6语言描述的维度数量存在变化性,学习阶段1~3、6~10保持了相对稳定。结果显示,参照性交流学习中,双方选择性注意水平差异不显著。
研究发现,参照性交流学习过程中,学习双方选择性注意和学习成绩的差异特点和变化特点表现出不一致性。成绩组间的无差异性表明,在相同的学习阶段,参照性交流双方语言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在不同学习程度下表现出稳定性。一致性特征证实了学习过程中交流双方对于学习对象共同特定的语言解释,有助于保持彼此对对象的共同注意,而语言的不断变化性,倾向于加大彼此理解上的分歧和混乱性。交流学习中对同一对象语言描述的变化,将引起对方对对象选择性注意指向的变化,导致对方对于对象的重新选择性注意,即一致性体现了认知节省性原则和“听者设计”特点[4,5,10,12-14]。 这显示出参照性交流学习的典型特征之一,交流双方对于学习对象的语言解释表现出 “同伴敏感性”[32]。Brown-Schmidt的研究通过创设真实参照性交流 (人与人)和非真实参照性交流(人与录音)两种情境,比较发现,真实情境中,交流者的语言考虑了彼此的身份特征、曾经的交流经历等,语言内容具有一致性特征;而非真实情境中被试语言未出现特定同伴解释模式,即真实交流中交流者对于彼此身份特征是敏感的[33]。
参照性交流双方从学习阶段1就表现出选择性注意的一致性特征,证实了语言交流中“特定同伴”信息在交流的开始时刻就自觉影响到语言加工决策过程[34]。该结果证实了语言加工基于交流限制的观点,语言交流受到众多限制因素的制约,引导着交流者的语言加工决策,如交流情境信息[32]、与特定对象关联的信息[35,36]、交流同伴身份特征[33]等。同时,研究结果中学习阶段主效应显著,进一步表明,相同学习阶段下,参照性交流双方语言的一致性是“特定同伴性”的表现。而不同学习阶段下,语言的变化性则表明交流学习过程中“特定同伴性”具有“动态调整性”特征,该调整性是学习程度或学习对象理解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体现出被试学习中选择性注意水平的不断提高。具体而言,学习阶段3~6表现出不断提高的特点,学习阶段1~3和6~10具有相对稳定性。如上所述,学习初期学习者面对陌生对象彼此认知过程具有一般性特征,而中期随着对象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选择性注意水平不断提高,中期以后彼此对于学习对象有一定的理解基础,选择性注意水平保持了相对稳定,而从学习成绩变化趋势看,这主要可能受到低分组对于学习对象理解水平较低的影响。
综上,从成绩组选择性注意水平的比较结果而言,学习双方选择性注意和学习成绩的差异特点和变化特点表现出不一致性;从选择性注意在学习阶段上的显著效应分析,与学习成绩学习阶段主效应显著的结果又是一致的。本研究发现,参照性交流学习中学习双方学习成绩和选择性注意的差异特点明显不同,而参照性交流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和选择性注意的整体变化趋势又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参照性交流学习中行为和认知指标的心理含义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在同一学习过程中又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
5 结论
参照性交流学习过程中,学习双方学习成绩表现出不平衡性特点;学习双方选择性注意水平表现出一致性特点;学习者学习成绩和选择性注意的整体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
1 Krauss R M, Weinheimer S.Changes in reference phrases as a function of frequency of usage in social interaction:A preliminary study.Psychonomic Science,1964,1:113-114.
2 Markman A B,Makin V S.Referential communication and category acquisi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998,127(4):331-354.
3 沈德立,白学军.实现高效率学习的认知心理学基础研究.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5-27.
4 张恒超.参照性交流中的 “听者设计”.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29(5):552-560.
5 Frobenius M.Audience design in monologues:How vloggers involve their viewers.Journal of Pragmatics,2014,72:59-72.
6 Tillas A,Trafford J.Communicating content.Language&Communication,2015,40:1-13.
7 Araban S,Zainalipour H,Saadi R H R,et al.Study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effects on self-efficac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english less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Journal of Basic and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2012,2(9):8524-8526.
8 Sidera F,Serrat E,Serrano J,et al.Let’s share perspectives! Mentalistic skills involved in cooper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3,2(3):325-352.
9 Tyl′en K,Weed E,Wallentin M,et al.Language as a tool for interacting minds.Mind&Language,2010,25(1):3-29.
10 Heller D,Gorman K S,Tanenhaus M K.To name or to describe:Shared knowledge affects referential form.Topics in Cognitive Science,2012,4(2):290-305.
11 Jacquette D.Collective referential intentionality in thesemantics of dialogue.Studies in Logic,Grammar and Rhetoric,2014,36(49):143-159.
12 Kronmüller E,Barr D J.Perspective-free pragmatics:Broken precedents and the recovery-from-preemption hypothesis.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7,56(3):436-455.
13 Mills G J.The emergence of procedural conventions in dialogue//In Proceedings of the 33rd Annual Conference of Cog Sci.Boston.USA,2011:471-476.
14 Yoon S O,Koh S,Brown-Schmidt S.Influence of perspective and goals on reference production in conversation.Psychonomic Bulletin&Review,2012,19(4):699-707.
15 Brennan S E,Chen X,Dickinson C A,et al.Coordinating cognition: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shared gaze during collaborative search.Cognition,2008,106(3):1465-1477.
16 张恒超,阴国恩.不同关系复杂性和学习程度下参照性交流与个人学习的比较.心理学探新,2015,35(1):24-29.
17 张恒超.参照性交流与个人学习者学习过程和选择性注意的比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6):162-167.
18 Branigan H P,Pickering M J,Cleland A A.Syntactic coordination in dialogue.Cognition,2000,75(2):B13-B25.
19 Nicholas D D,Rick D,Rofer J K.Listeners invest in an assumed other’s perspective despite cognitive cost.Cognition,2011,121:22-40.
20 Rossnagel C.Cognitive load and perspective taking:Applying the automatic-controlled distinction to verbal communic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0,30:429-445.
21 Galati A,Brennan S E.Attenuating information in spoken communication:For the speaker,or for the addressee?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10,62:35-51.
22 Martin J P,Janet F M,Marina.Nonconscious priming of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5,58:77-81.
23 Nappa R,Arnold J E.The road to understanding is paved with the speaker’s intentions: Cues to the speaker’s attention and intentions affect pronoun comprehension.Cognitive Psychology,2014,70:58-81.
24 张恒超,阴国恩.关系复杂性对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2):193-200.
25 Beyer H,Liebe U.Three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to measure the social context dependence ofprejudice communication and discriminatory behavior.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15,49:343-355.
26 Frank M C,Goodman N D.Predicting pragmatic reasoning in language games.Science,2012,336:998-1007.
27 Jennifer E A,Jason M K,Giulia P.Audience design affectsacoustic reduction via production facilitation.Psychonomic Bulletin&Review,2012,19(3):505-525.
28 Ruiter J P,Bangerter A,Dings P.The interplay between gesture and speech in the production of referring expressions:Investigating the tradeoff hypothesis.Topics in Cognitive Science,2012,4:232-248.
29 Yu C,Schermerhorn P,Scheutz M.Adaptive eye gaze patterns in interactions with human and artificial agents.Transactions on Interactive Intelligent Systems,2012,1(2):13-43.
30 Bezuidenhout A.Perspective taking in conversation:A defense of speaker non-egocentricity.Journal of Pragmatics,2013,48(1):4-16.
31 Keysar B,Barr D J,Balin J A,et al.Taking perspective in conversation:The role of mutual knowledge in comprehension.Psychological Science,2000,11:32-38.
32 Brown-Schmidt S,Gunlogson C,Tanenhaus M K.Addresseesdistinguish shared from private information when interpreting questions during interactive conversation.Cognition,2008,107:1122-1134.
33 Brown-Schmidt S.Partner specific interpretation of maintained referential precedents during interactive dialog.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9,61(2):171-190.
34 Metzing C,Brennan S E.When conceptual pacts are broken:Partner-specific effects in the comprehension of referring expressions.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3,49:201-213.
35 Chambers C G,Tanenhaus M K,Eberhard K M,et al.Circumscribing referential domains during real-time language comprehension.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2,47:30-49.
36 Matovic D,Koch A S,Forgas J P.Can negative mood improve language understanding? Affective influences on the ability to detect ambiguous communication.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2014,52:44-49.
Comparison of Performance and Language Attention Feature between Learner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Referential Communication
Zhang Hengchao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Tianjin 300134)
The study adopted the referential communication paradigm with college students as participant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both performance and language of functional prediction task,it created virtual learning material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performance and selective att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ferential communic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There wa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block 1 and 2 between the high and low grouping.The high grouping was significant higher in the block 3-10.The score of high grouping rose faster in the block 1-3 and steadily rose in the block 3-10.The low grouping rose slowly in the block 1-5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block 6-10.(2)The dimensional number of language description did not appear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igh and low grouping.The dimensional number of language description changed in the block 3-6.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The score appeared imbalance between learners.The levels of selective attention appeared consistency.The overall change trend between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selective attention had something in common.
referential communication;selective attention;language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6YJC190029)
张恒超,男,副教授,博士。Email:zhhengc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