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质主义作为自我建构的工具:功能主义的研究视角

2017-03-11郑晓莹阮晨晗彭泗清

心理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功能主义主义动机

郑晓莹 阮晨晗 彭泗清

(1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 300073;2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

物质主义作为自我建构的工具:功能主义的研究视角

郑晓莹1阮晨晗2彭泗清2

(1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 300073;2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

物质主义通常被视为一种相对稳定、强调物质财富重要性的个人价值观或目标导向,对个人及社会均有负面影响。近年来,有学者指出这种定义的局限性,将物质主义重新定义为心理需求的表达工具,强调其作为构建和维持自我身份的手段和方式,从而拓宽了物质主义的表现形式和研究范畴。通过总结和对比上述两种研究取向在物质主义的内涵、成因及影响等方面的不同,提出未来研究应致力于整合不同理论视角,更加系统全面地理解物质主义全貌。

物质主义;价值观视角;功能主义视角;心理需求;自我

1 引言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既是经济迅速腾飞的30年,也是中国人对物质成功的欲望不断膨胀的30年。根据财富品质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5年中国奢侈品报告》,中国消费者在2015年买走了全球约46%的奢侈品,消费金额达1167亿美元[1]。尽管有评论认为物质主义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助推作用,但就个体而言,物质主义到底意味着什么?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对物质主义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上述问题。

大量文献对物质主义的概念内涵、结构测量、前因后果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尽管研究者们对物质主义究竟是个人特质,还是价值观,抑或是由外部动机驱动的目标导向等问题各执一词,但他们都或明确或隐晦地在“物质主义是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这一命题上达成共识,并且倾向于认为物质主义对个人及社会均有负面影响[2-5]。为了行文比较的方便,我们把这些相对早期的、将物质主义视为个体特征的研究取向统称为传统研究视角。

近年来,以营销领域著名学者Shrum为代表的部分研究者对上述传统研究视角下的物质主义内涵提出挑战。他们指出,传统研究视角对物质主义的定义过于狭窄,限制了人们理解物质主义这一复杂概念的多面性[6,7]。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先验性地假定物质主义是有害的,这不利于研究和了解物质的正面价值。事实上,有关补偿性消费的文献发现,追求物质拥有的行为并不总是对个人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有时也能帮助个体建构积极的自我认识[8]。第二,传统研究认为物质主义是相对稳定的个人特征,然而许多研究却发现人们的物质主义会随着实验情境的变化而暂时性地增加或降低[9,10]。因此,强调物质主义的稳定性将不利于深入探讨物质主义产生的根源。此外,将物质主义看作个体差异变量限制了人们对其背后动机因素的挖掘。基于上述分析,Shrum等人提出从心理需求与自我建构的角度重新界定物质主义的内涵与外延,区分由不同心理动机所引发的物质主义行为,从而拓宽了物质主义的表现形式和研究范畴。由于这一取向强调物质主义作为构建和维持自我身份的手段和方式,因此也被称为功能主义研究视角(functional perspective)[6,7]。

本文的目的在于,梳理和总结物质主义的功能主义研究视角的主要理论与观点,并将之与传统的物质主义研究进行对比,评述这种新的研究取向的优势与劣势,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2 物质主义的定义

2.1 传统研究视角下的定义

物质主义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1]。然而,由于不同流派的研究者的理解不同,学术界对于物质主义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例如,Belk认为物质主义是一系列反映个体物质导向的性格特点的组合[2]。Richins和Dawson将物质主义定义为一种强调拥有物质和财富的重要性的价值观[5]。Kasser,Ryan和Inglehart等人则从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的角度提出,物质主义是指强调诸如财务成功、物质享受等外部动机的导向[3,4]。

传统的有关物质主义的研究大多采用了Richins和Dawson的定义,将物质主义看作是一种对物质财富重视程度的个人价值观。Richins和Dawson还开发了专门的量表用以测量物质主义价值观(materialistic value scale,MVS),提出物质主义包括 “物质—中心论”(centrality)、“物质—幸福观”(happiness)、“物质—成功观”(success)等三个维度。其中,“物质—中心论”是指个体是否认为物质财富在生活中占据中心位置;“物质—幸福观”是指个体是否相信物质拥有是获取幸福的重要途径;“物质—成功观”是指个体在多大程度上将拥有物质和财富作为评价自己和他人是否成功的标准[12]。该量表由于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而被广泛使用。在这种观点下,物质主义者往往具有如下人格特征:(1)将物质追求作为生活的中心,而较少关注社会关系和生活体验;(2)自私小气,不愿意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与他人分享;(3)容易对他人所拥有的物质产生嫉妒[2,5]。

2.2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定义

以Shrum等人为代表的功能主义观点则将物质主义定义为“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试图通过获得和使用具有理想化的象征价值的产品、服务、体验或关系来建构和维持自我”[6]。与传统研究视角不同,该定义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第一,强调物质追求行为背后的自我需求与心理动机,而非其人格特征或外在表现。传统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在于区分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或行为表现是物质主义,以及物质主义者有哪些特点(如嫉妒、小气等)。而功能主义视角则提倡通过心理动机来辨别物质主义行为。根据动机的不同,同一行为(如奢侈消费)既可能是物质主义(如以向他人炫耀为目的),也可能是非物质主义行为(如以追求功能质量为目的);而某些看似非物质化的行为,也可能因为动机的差异而被认为是物质主义行为。例如,许多人常常热衷于畅谈自己与某些社会名流、明星人物的交好,以此来炫耀自身的社会网络与人脉关系。在Shrum看来,这种基于炫耀动机的攀关系行为也应算作物质主义,其功能也是帮助个体建构自我形象。

第二,功能主义视角强调物质的符号价值与象征性意义及其对自我建构的作用。正如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所指出的那样,消费已经不再是物的消费,而是符号消费,其本质是自我的建构与表达[12]。事实上,研究者曾对“工具性物质主义(instrumental materialism)”和“终极性物质主义(terminal materialism)”进行了区分:前者是指将物质消费作为实现其他生活目标的手段(注重“doing”,如购买昂贵的汽车是为了让家人安全出行),后者是指将物质财富的拥有作为追求本身(注重“having”,如购买昂贵的汽车是为了显示作为拥有者的地位)[13]。而在Shrum的定义里,物质主义行为是指终极性物质主义。由于工具性物质主义追求的是物质的功能实用价值,与自我建构无关,并不算是真正的物质主义行为。

第三,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功能主义视角的研究焦点从传统的“谁是物质主义者”更多转向“为什么会出现物质主义”以及“人们什么时候会表现出物质主义行为”。根据功能主义的观点,物质主义是人类基本心理需求的符号意向性表达,所以每个人都有潜在的物质主义倾向和动机,但这种倾向并不会随时表现出来。因为满足心理需求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种,物质主义只是其中一种。如果心理需求通过其他途径得到了满足,那么便不太会以物质主义的方式去表达。这一结论在补偿性消费文献当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实证支持[8]。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讲,有关物质主义的研究不仅要关心 “谁”的问题(who is materialistic),更要回答“为什么”以及“什么时候”的问题(why and when)[10]。

为了更好地说明功能主义视角与传统研究视角的区别和联系,我们通过图1的示意来辅助阐释。功能主义视角的理论基础是更广义的人类动机系统(human motivational system)[10]。这一系统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处于最核心、最基本的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和动机(need and motive)。尽管学者们对于这些基本需求的具体内容(如能力需求、关系需求、控制需求等等)有不同见解,但他们都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是,这些基本需求都与自我紧密相关[14-17]。如果这些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某些心理不适甚至行为异常(malfunctions)。因此,人们总是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满足这些需求。这些需求满足的手段和方式便构成第二层目标系统(goal system)。与需求系统相比,目标系统更加具体化、外显化和多样化。例如,满足自我能力的需求既可以通过实现内部目标(如任务成就感)完成,也可以通过追求外部目标(如他人认可)实现。对不同目标的长期追求便逐渐固化为第三层面的价值观系统(value system),表现为个体对不同目标对象赋予的权重。而这些目标追求与价值观念最终通过各种行为方式得以表达。此外,自身以外的环境因素(如情境、他人、社会习俗等)会与上述系统发生交互影响。

图1 动机系统示意图

基于这一动机系统划分,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传统的有关物质主义的研究重点是目标和价值观层面,以及由这两者引发的外在行为表现等方面的内容,而较少关注更深层次的与自我有关的心理需求的作用。与此相反,功能主义视角弱化了对物质主义表现形式(目标、价值观、行为)的关注,而强调驱动这些表现形式背后的自我需求与动机。事实上,功能主义视角所提出或提倡的部分观点在以往的研究中或多或少地被提及或探讨。然而这种讨论始终没有成为物质主义研究的主流,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对物质主义表象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更深层次的需求系统的关注越来越多。因此,Shrum等人将这些零散的研究思想归纳总结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逻辑体系,并加入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 物质主义的成因

3.1 传统视角下的相关研究

有关物质主义的传统研究多关注成长环境、生活经验、社会学习等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例如,Inglehart曾提出物质主义形成的社会化理论,认为在贫困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们由于长时间的物质匮乏,从而内化了一种主观的经济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持续存在,并导致他们对物质的欲望较一般人更高,最终形成了物质主义价值观[3]。这一理论得到一些实证证据的支持。一项针对英、德、意、荷、比、法等西欧六国的实证调查发现,相对于二战结束后出生的人们,在二战经济匮乏时代出生的人们的物质主义倾向普遍更高[3]。类似地,Kasser,Ryan,Zax和Sameroff发现,物质主义价值观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青少年当中占据主导地位[18]。

此外,还有研究者指出,家庭教养方式也会影响个体的物质主义价值观[18-20]。例如,采用冷漠、独裁、控制的养育方式的父母,其孩子长大后往往重视物质和财富的成功,而轻视其他亲社会性价值观。家庭环境对子女物质主义形成的影响还表现在家庭成员的榜样角色与社会学习过程。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作为儿童早期模仿和学习的主要对象,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并最终内化为自我的价值观与行为法则。Kasser等人研究发现,子女的价值观结构与其母亲的价值观高度正相关。如果母亲重视和追求经济成功,其子女往往也表现出较高的物质主义倾向[18]。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物质化的教育方式(material parenting,即通过物质给予和奖励的方式表达对子女的爱)会提高下一代的物质主义倾向[20]。

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社会习得途径还包括同伴影响和媒体传播。Chan和Prendergast研究表明,与同龄人的社会比较是促进个体物质主义形成的重要因素[21]。Gerbner等人提出的培养理论(cultivation theory)认为,电视媒体,尤其是电视广告常常让消费者错误地认为社会是普遍富裕的。这种观念在个体观看电视时不断得到强化,并被同化到个体价值观结构当中,最终形成较高的物质主义倾向[22]。Shrum,Burroughs和Rindfleish研究发现,个体物质主义倾向高低与其观看电视的时间长短呈正相关,即看电视越多的人物质主义倾向越高,且观看者投入的注意力越多,电视对物质主义的影响越大[23]。

3.2 功能主义视角下物质主义的形成机制

与传统视角关注价值观形成途径不同,功能主义视角强调引发物质主义行为的心理需求。根据Shrum等人的定义,物质主义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消费者建构和维持自我(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self)[6]。人们总是试图保持积极正面的自我身份感知(self-identity)[14,24],而物质、产品、经验和服务等是帮助消费者建构这些身份认知的重要手段和工具[25]。因此,人们的物质主义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心理需求。当某一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人们便会产生相应的身份建构或修复动机,进而促进物质主义行为的产生。

与上述观点一致,有关补偿性消费(compensatory consumption)的研究发现一些实验条件或情境确实会暂时性地引发物质主义动机,并导致物质主义行为[26-30]。补偿性消费是指通过消费行为来弥补某些心理缺失或威胁,强调消费行为作为满足需求的一种替代性手段和工具。例如,Rucker和Galinsky发现,当被试感知到权力缺失(powerless)时,他们会更希望通过获得具有地位象征性意义的产品来试图重塑权力感[31]。Sivanatha和Pettit明确指出,有地位象征意义的产品能够帮助保护和肯定被威胁的自我价值感。他们通过实验发现,在智力测验中得到失败反馈的被试更愿意为能够象征地位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32]。类似地,Lee和Shrum发现,被他人忽视的被试会通过炫耀自己所拥有的物质试图重新获得他人的关注[33]。

然而,在使用上述心理动机框架来理解物质主义行为的形成机制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物质主义行为并非是满足这些心理需求的唯一方式,人们也可能通过其他非物质性的行为实现同样的目标。例如,个体可以通过购买化妆品或进行整容手术来增加自己的外表吸引力,提高自尊感 (body self esteem);也可以通过锻炼和节食来塑造体形,达到类似的自我提升目的。功能主义视角认为后者并不涉及消费和物质获得,因此不属于物质主义范畴。第二,某一行为是否属于物质主义取决于引发该行为背后的动机,而不是行为本身。这种动机既包括社会信号动机(social-signaling motive),也包括自我信号动机(self-signaling motive)[34,35]。前者指为了在他人面前彰显某种身份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物质消费行为,如炫耀性消费;后者是指满足自己对自我的认知建构的需求而获取或消费特定物品的行为,如自我奖赏式的享乐消费。与传统研究视角关注由社会信号动机引发的物质主义行为不同,功能主义视角认为基于上述两种心理动机的消费行为均属于物质主义行为,而以纯粹的基本功能需求为目的的购买或消费行为并不属于物质主义的范畴。例如,前面所提到的如果消费者购买一辆昂贵汽车的目的是为了给家人提供安全的出行保障,那么并不认为该购买行为是物质主义的表现。

4 物质主义的影响

有关物质主义的传统研究大多认为,物质主义是不健康的价值观,对个体和社会均有负面影响[36]。从个体层面来讲,研究发现物质主义与自尊、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5,37]。物质主义较高的人往往有更大可能性出现生理性和心理性疾病[38],更可能进行冲动性购买等[39]。从社会层面上来讲,对物质的追求弱化了人们对人际关系、社会问题、生态环境等除自身以外的其他问题的关注与投入,进而导致更少的亲社会行为和公民责任感担当[37,38]。

尽管许多实证研究都较为一致地支持“物质主义降低幸福感”这一观点,但功能主义观点指出,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的明显局限:由于将物质主义作为个体稳定的价值观变量,且关注的是两者之间的长期相关,因此难以说明是物质主义导致了更低的幸福感这一因果关系。他们进一步提出,物质主义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正向还是负向取决于引发物质主义行为的动机是什么。他们区分了三个大类的消费动机:身份建构(identity construction),享乐/内在动机(hedonic/intrinsic motive)和满足基本需求(meet basic needs),并且指出:(1)当消费的动机是为了满足基本需求(如,购买昂贵的汽车是为了保证质量安全),这种消费行为会对幸福感有积极影响。但从功能主义视角来看,这种消费不应看作是物质主义行为。(2)当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内在的自我追求或自我享受动机(如,购买昂贵的汽车是为了向自己证明自己的能力或为了追求愉悦的消费体验),这种消费也会对幸福感有积极影响。(3)消费的身份建构动机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向他人展示身份 (others-signaling)和向自我展示身份(self-signaling)两种。基于向他人展示身份的动机的消费行为往往对幸福感有消极影响,因为此时个体对自我的感知完全依赖他人的评价,而他人评价往往难以预测且容易改变,因此不利于积极稳定的心理建构过程。而基于向自我展示身份的动机的消费行为被认为对幸福感会有积极影响。例如,以自我补偿为目的的产品选择行为确实能够帮助消费者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40]。

5 对功能主义视角的评述及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与传统的价值观视角相比,功能主义研究视角大大拓宽了物质主义的内涵与外延,强调了物质主义行为发生的心理动机,并且根据动机的不同区分了物质主义行为对个体幸福感的可能影响,肯定了物质主义行为在特定条件下对消费者心理建构的积极作用,对于理解物质主义和促进相关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视角,该领域尚存在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第一,物质主义的范畴界定。功能主义视角认为,根据动机不同,同一行为既可能是物质主义的表现,也可能是非物质主义的范畴。例如,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消费不应被看作物质主义行为。从概念上来讲,该定义突出物质的象征意义作为物质主义的核心表现,进而将日常消费行为与物质主义行为,积极的物质主义行为与消极的物质主义行为进行了有效的区分。然而,从研究操作上来讲,由于心理动机往往具有主观性和隐匿性,因此难以捕捉和识别。这一特点进一步导致测量上的困难:一方面动机的作用过程可能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个体自身往往对此毫无察觉,因此难以通过口头汇报表达出来;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社会赞许性等压力,个体常常不愿意承认或表达那些以向他人炫耀身份地位为目的的心理动机。上述难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者准确辨别物质主义的能力及相关的拓展研究。因此,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细化不同动机的外在表现形式,开发相应的测量方法和工具有效捕获引发不同物质主义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从而为引导消费者行为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第二,传统研究视角与功能主义视角的整合。物质主义是一个多成分、多维度的概念,单纯强调其作为个体价值观或自我建构的工具均不利于理解物质主义的全貌。传统研究视角过于强调物质主义的稳定性与长期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理解物质主义的形成动机,及可能带来的各种短期影响。相反,功能主义视角强调动机的可变性和动态性,重视情境性的目标追求过程及其行为表现,而忽略了物质主义作为价值观的可能形成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群体及他人所起的社会化作用。因此,未来研究应考虑如何将这两种研究取向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一个可能的突破方向是将物质主义观念与物质主义行为加以区分,既承认物质主义作为价值观念的相对稳定性,又肯定物质主义表现形式的动态多变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从情境性动机引发的短时物质主义倾向到相对稳定的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与机制。

第三,除了价值观成分和动机成分外,物质主义是否还应包含情感成分?事实上,现有的两种研究取向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享乐成分在物质主义定义中的存在性。例如,Richins和Dawson开发的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当中就有相应题项 (如,“我非常享受在没有实用价值的物品上花钱”)[5]。类似地,功能主义视角也将享乐作为引发物质主义的三大心理动机之一。然而,已有研究中只是将享乐作为物质主义的测度之一,而并没有将其作为和动机、价值观平行的概念维度。我们认为,情感享乐成分作为物质主义的重要内涵之一,理应与以价值观念为主的认知成分和以目标追求为主的动机成分共同构成物质主义内涵。其中,认知成分强调个体对物质重要性的主观信念,情感成分强调个体从物质消费中获得的愉悦感,动机成分体现个体追求物质背后的心理动机。这种由认知(价值观念)、情感(追求享乐)和动机(目标完成)三成分构成的研究视角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和深刻理解物质主义的多层次内涵。

第四,重塑社会大众对物质主义的认知与印象,引导居民进行合理健康消费。一直以来,“物质主义”是一个被严重污名化的词汇。提到物质主义,大多数人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铺张、浪费、奢靡、堕落、自私、小气等一系列负面特质。产生这种联结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传统研究视角下对物质主义的狭义定义所致。在这种污名化的社会包袱下,物质消费往往产生强烈的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出现各种中国式炫富、未富先奢等以“显摆”为特征的消费行为,这些消费者以奢侈的“物质主义”生活方式为荣,博取他人的羡慕与嫉妒;另一方面则出现压抑消费、过度节俭的以“克制”为特征的反消费行为,这些消费者厌恶甚至憎恨物质主义者。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极易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与隔阂,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根据物质主义的功能性视角,物质主义这个概念本身可以是中性的,其带来的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关键取决于其背后的心理动机。因此,如何改变和重新树立公众对物质主义的认识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只有人们对物质追求行为有相对客观的认识,才能有效地落实国家构建和谐消费社会的主张。

第五,探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下中国消费者物质主义的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正如上文所述,过去有关物质主义的传统研究多强调消费的他人信号动机,即通过物质的拥有和消费向他人展示身份地位。因此,许多物质主义行为往往表现出趋同性和攀比性,即“你有的我也要有”。然而,时下的中国社会,整体财富增长,物质丰富,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寻求个性化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这一点在年轻一代消费者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种背景下,物质主义的表现形式不是趋同,而是差异化,即追求自我独特性。这种对独特性的寻求既可能是出于他人信号动机,也可能出于自我信号动机。根据功能性视角的观点,这种物质主义表现形式根据其动机不同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如果是基于自我信号动机,则会对个人幸福感产生正面影响;如果是基于他人信号动机,则会对个人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

1 财富品质研究院.2015年中国奢侈品报告,2015.

2 Belk R W.Materialism:Trait aspects of 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85,12(3):265-280.

3 Inglehart R.Culture shift in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Princeton N 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4 Kasser T,Ryan R M.A dark side of the American dream:Correlates of financial success as a central life aspir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3,65(2):410-422.

5 Richins M L,Dawson S A.Consumer values orientation for materialism and its measurement: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92,19(3):303-316.

6 Shrum L J,Wong N,Arif F,et al.Reconceptualizing materialism as identity goal pursuits:Functions,processes,and consequence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3,66(8):1179-1185.

7 Shrum L J,Lowrey T M,Pandelaere M,et al.Materialism:The good,the bad,and the ugly.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2014,30(7):1858-1881.

8 郑晓莹,彭泗清.补偿性消费行为:概念、类型与心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14,22(9):1513-1520.

9 Kasser T,Sheldon K M.Of wealth and death:Materialism,mortality salience,and consumption behavior.Psychological Science,2000,11(4):348-351.

10 Kasser T.Materialistic values and goal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16,67,489-514.

11 Burroughs J E,Rindfleisch A.What welfare? On the definition and domain of consumer research and the foundational role of materialism.In Mick D G,Pettigrew S,Pechmann C C,and Ozanne J L(Eds.),Transformative consumer research for personal and collective well-being.New York:Routledge,2011:249-266.

12 让·鲍德里亚(Baudrillard,J.).消费社会 (刘成富,全志钢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3 Csikszentmihalyi M,Rochberg-Halton E.Reflections on materialism.University of Chicago Magazine,1978,70(3):6-15.

14 Steele C M.The psychology of self-affirmation:Sustain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self.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88,21:261-302.

15 Deci E L,Ryan R M.The“what”and“why”of goal pursuits: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Psychological Inquiry,2000,11(4):227-268.

16 Baumeister R F,Leary M R.The need to belong: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PsychologicalBulletin, 1995,117(3):497-529.

17 Williams K D.Ostracism.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7,58(1):425-452.

18 Kasser T,Ryan R M,Zax M,et al.The relations of matern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to late adolescents’materialistic and prosocial value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5,31(6):907-914.

19 Flouri E.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s’and fathers’parenting practices and children’s materialist values.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2004,25(6):743-752.

20 Richins M L,Chaplin L N.Material parenting:How the use of goods in parenting fosters materialism in the next generation.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15,41(6):1333-1357.

21 Chan K,Prendergast G.Materialism and social comparison among adolescents.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7,35(2):213-228.

22 Gerbner G,Gross L,Morgan M,et al.Growing up with television: Cultivation processes.In BryantJ,Zillmann D,and Oliver M B (Eds.),Media effects: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2002:43-67.

23 Shrum L J,Burroughs J E,Rindfleish A.Televison’s cultivation of material values.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05,32:473-479.

24 Swann W B,Bosson J.Self and identity.In S T Fiske,D T Gilbert& G Lindzey (Eds.),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McGraw-Hill,2010.

25 Belk R W.Possessions and the extended self.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88,15(2):139-168.

26 Kim S,Gal D.From compensatory consumption to adaptive consumption:The role of self-acceptance in resolving self-deficits.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14,41(2):526-542.

27 Kim S,Rucker D D.Bracing for the psychological storm: Proactive versus reactive compensatory consumption.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12,39(4):815-830.

28 Lee J,Shrum L J.Self threat and consumption.In Belk&Ruvio(Eds.),Identity and Consumption.New York:Routledge,2013:216-224.

29 Lisjak M,Bonezzi A,Kim S.Perils of compensatory consumption:Within-domain compensation undermines subsequent self-regulation.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15,41(5):1186-1203.

30 Rucker D D,Galinsky A D.Compensatory consumption.In Ruvio A A&Belk R W (Eds.),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identity and consumption.NewYork,NY:Routledge,2013:207-215.

31 Rucker D D,Galinsky A D.Desire to acquire:Powerlessness and compensatory consumption.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08,35(2):257-267.

32 Sivanathan N,Pettit N C.Protecting the self through consumption:Status goods as affirmational commoditie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0,46(3):564-570.

33 Lee J,Shrum L J.Conspicuous consumption versus charitable behavior in response to social exclusion:A differential needs explanation.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12,39(3):530-544.

34 Dhar R,Wertenbroch K.Self-signaling and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temptation in consumer choice.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12,49(1):15-25.

35 Richins M L.Materialism,transformation expectations,and spending:Implications for credit use.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rketing,2011,30(2):141-156.

36 李静,郭永玉.物质主义及其相关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8,16(4):637-643.

37 Burroughs J E,Rindfleisch A.Materialism and wellbeing: A conflicting valuesperspective.Journalof Consumer Research,2002,29(3):348-370.

38 Roberts J A,Clement A.Materialism and satisfaction with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and eight life domains.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07,82(1):79-92.

39 Dittmar H.Compulsive buying-a growing concern?An examination of gender,age,and endorsement of materialistic valuesaspredictors.British Journalof Psychology,2005,96(4):467-491.

40 Gao L S,Wheeler S C,Shiv B.The “shaken self”:Product choices as a means of restoring self view confidence.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09,36(1):29-38.

Materialism as a Tool of Constructing the Self:The 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

Zheng Xiaoying1,Ruan Chenhan2,Peng Siqing2
(1 Business School,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3;2 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

Traditional research often takes materialism as a relatively stabl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people place on material possessions and wealth,which poses detrimental effects on personal and societal well-beings.Recently,researchers pointed out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definition and redefine it as a way to express psychological needs.They emphasized its role in constructing and maintaining the self-identity,and thus broaden the representation form and scope of materialism research.By summarizing and comparing between the aforementioned two research orientations in term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anings of materialism,it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this review is to provide an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theoretical dimensions and provide a more complete picture for understanding materialism.

materialism;values;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psychological needs;self

郑晓莹,女,讲师。Email:xiaoying.zheng@nankai.edu.cn

猜你喜欢

功能主义主义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新写意主义
Development of Skopos Theory
近光灯主义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 Type and Translation Strategy: with Reference to the Reader and Translator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