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药片剂薄膜包衣工序相关问题探究

2017-03-11刘立春中国人民大学

消费导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片剂制药工序

刘立春 中国人民大学

制药片剂薄膜包衣工序相关问题探究

刘立春 中国人民大学

制药片剂薄膜包衣工序与其他工序相比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工序,薄膜包衣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及后续包装的速度。虽然薄膜包衣技术在我国全面推广已有20-30 年左右的时间,但从整个薄膜包衣的技术上看,这项技术的发展在我国仍然比较缓慢。由于许多制药企业技术上的原因,在应用上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整个薄膜包衣工序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和改进,本文主要研究现有薄膜包衣工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思路,希望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薄膜包衣技术能更加完善,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片剂 薄膜包衣 问题探究 提高产品质量 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薄膜包衣概述

片剂薄膜包衣技术,是指多种类化学稳定性强的惰性高分子化合物利用物理性能的差异性及其结构和分子排列特点,通过科学比配,在温和加工条件下,不改变它化学性质, 并活化这类高分子化合物特定的基团,激活其表面活性,改变其原来单个物质的分子排列顺序,形成新的易成膜混合物薄膜包衣粉。在薄膜包衣粉中加入一定溶媒,并形成均匀分散的混合物,然后经喷雾包衣,在片剂素片上形成小液滴,干燥形成塑性强的薄膜包衣层,包衣层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一工艺过程被称之为薄膜包衣技术。

包衣技术原理,是指当片剂包衣素片在包衣锅里旋转时,利用喷枪将包衣溶液或混悬液的细小液滴均匀喷到片剂包衣素片片芯表面,当液滴达到片芯表面时,通过接触、铺展、液滴间的相互接合并干燥,在片芯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膜,在这一过程片芯及溶剂之间会发生两种作用,即溶剂的蒸发作用和溶剂对片芯的渗透作用,当溶剂的蒸发量达到恒定,且和溶剂喷入量相等时,包衣的过程达到平衡。

薄膜包衣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片子的外观便于识别、掩盖片子的不良气味便于服用,减轻胃肠道反应、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改变药物的释放曲线,隔绝空气、防潮、遮光、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将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分别置于片芯包衣层内或分别进行包衣然后统一压片,以免发生其它变化等。

薄膜包衣目的主要优点,质量好。薄膜片不但能掩味、防潮、遮光、耐磨,而且不易变霉,易于崩解,药物的溶出度大大提高、生物利用度及药物有效期也大大提高;增重少。片芯重仅增加2%~4%左右;干燥快。整个包衣过程操作时间短,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有利于高温易破坏的中西药的保存;形象美。色泽鲜艳,剂型美观,标志清晰,企业的商标可直接冲在药芯上,可以提高企业形象,同时还可起以到防伪作用;品种多。薄膜包衣有非常多的材料可以供选择,通过包衣配方的设计可以制成不同特点的薄膜衣;标准化。薄膜包衣的工艺、材料、质量等都可以标准化,这一点对于进入国际市场和GMP 管理尤为重要;污染小。工艺中能避免或减少车间内的粉尘,有利于环保及劳动保护,同时还可以防止车间内交叉污染,这对GMP 洁净要求意义重大;溶剂多。包衣剂一般用水配制包衣液,这不但使成本降低,而且安全,但对某些遇水易分解或、吸水快易变质的药物则不能用水溶剂;成本低。薄膜包衣材料虽然价格比糖及滑石粉贵,但用量小,劳动力少。

二、薄膜包衣工序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落后的生产工艺与先进设备的冲突

当今社会制药设备发展十分迅速,尤其国产设备受WTO 世贸组织、FDA、欧盟等思想理念逐渐影响,国产设备步伐正在不断向国际化发展靠拢。可以说整个国内包衣设备已经十分完善,而国内制药生产企业包衣生产工艺的创新缓慢及改进未跟上发展步伐,逐渐与快速发展的制药设备相脱节,尤其老的国有企业尤为突出,大部分固体包衣生产工艺都是以老一辈生产技术工人靠经验小试摸索然后再放大生产一点点摸索出来的,但随着市场发展受FDA、欧盟等思想观念影响我们的包衣工艺是否有确切数据支持,比如薄膜包衣机排风设置40度左右,39度或41度是否可行?没有确切数据支持,这样不仅对包衣工作带来难度也对药品质量存在一定风险,对未来自动化包衣带来难度。

(二)人为影响因素大

目前我们整个薄膜包衣工序基础操作人员水平普遍不高,主要以高中毕业、大专毕业等中等学力为主。这些人因知识水平受限,不懂设备原理及工艺原理,只是简单的机械操作,虽然能按照要求完成包衣,但包衣成品因人而异,包衣操作受员工熟练程度,工作经验影响 很大,第二种因素就是随着90后,00后步入职场,因生长环境等原因,90后和00后普遍个性比较强,做事不服从管理易于冲动,这给包衣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三)设备与生产相脱节

目前大部分企业对设备URS(用户需求标准)不够重视,没能真正的阐述阐明技术需求,造成包衣设备的采购常常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同时设备采购一般在设备部,大多企业管理者认为设备的采购及安装调试都是设备部门的事情,一部分企业采购回来的设备进行简单的安装调试达到使用标准即转给生产车间进行生产操作,对设备安装调试不都重视。另一部分企业虽然进行严格的安装调试,但缺乏基层包衣操作使用人员的参与,致使基层包衣操作管理人员缺乏设备原理认知。

(四)包衣设备缺乏维护意识

目前很多制药企业的药品生产实行三班倒,包衣设备每天都在高速运转,虽然也会清场,清洁但是整个设备的维护保养意识还不是很到位,处在设备坏了哪里修哪里的阶段。在故障发生或者安全事故之后才进行维修。大多数制药企业都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一方面包衣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发生事故后导致药品的包衣生产中断,药品的生产无法继续,影响制药企业的药品质量以及企业信誉。另一方面包衣设备发生严重故障或发生事故后部分产品需要返工或者直接报废,导致制药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利益受损,设备维护和更新成本无法保证,恶性循环。按照设备管理的先进理念,要求制药企业根据相关设备的运转周期及设备的各钟重要零部件的使用频率来制定相关的维修、检修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将设备故障的发生遏止在萌芽中。而当前我国的很多制药企业缺乏完善的设备维修保养计划,缺乏先进的手段以及必要的工具来对设备的辅助维修,有效发现问题和处理潜在故障的发生,以保证各个设备的正常运转,维持企业正常生产。

(五)设备操作sop 不够系统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包衣sop (即标准作业程序)都不是很系统和相对不够完善,基本是按照设备厂家说明书结合产品工艺由生产管理者制定,虽全面但不够系统。如果一个不懂包衣的人按照sop 很难操作下来,sop 的不系统直接就造成人为因素的影响,对经验要求 高,往往有突发问题,难以快速解决。

(六)专业培训不到位

第一,没有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培训制度作为管理制度中的一部分,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一个企业文化的好坏离不开好的培训的支持。对员工培训应科学化、程序化、信息化、系统化,建立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培训管理制度。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对员工的培训依然停留在感性认知阶段,没能根据企业员工的实际状况来进行培训需求评估,效果评价等。

第二,培训效果流于形式或培训评价滞后。培训成功与否,必须经过效果评估检验,计划和控制是相辅相成的,计划可以确定着企业未来的工作目标和采取行动的策略、步骤,进而控制监督计划执行的情况。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控制通过信息反馈来纠正偏差。但实际情况是,在企业培训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的进行控制,加上没有严格的评价体系,培训是否成功,能否为企业带来预期的效果与收益,便不得而知。

三、薄膜包衣工序相关问题优化与策略

(一)将专业知识融入生产 管理

目前包衣技术都是小试再放大生产,虽符合国家要求,但与国际化对标缺乏有力数据 支持,经查阅相关文献及资料分析发现包衣基本原理就是溶胶-凝胶原理,溶胶-凝胶法就是利用含高化学活性组分的化合物作前驱体,在液相下将这些原料均匀混合,并进行水解、缩合化学反应,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透明溶胶体系,溶胶经陈化胶粒间缓慢聚合,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凝胶,凝胶网络间充满了失去流动性的溶剂,形成凝胶。凝胶经过干燥、烧结固化制备出分子乃至纳米亚结构的材料。而薄膜包衣液喷到包衣素片上干燥形成一定硬度薄膜其实就是溶胶凝胶转换原理,我们可以根据包衣液组分、喷射速度、素片片径等建立模型推算包衣液喷到素片上最终干燥形成网状膜的溶胶-凝胶转换临界温度,只要找到临界转换温度就可以推算出包衣机进风或排风具体温度数值,如原排风40 度,经过测算实际38 度包衣稳定性最好,薄膜硬度最大,可以有效节约热能;如果可以算出临界温度具体数值保证在临界温度稳定性最强,可以保证包衣薄膜的硬度最大减少包衣磕边的现象发生,提高包衣成 品率,提升产品质量。

(二)减少人为影响因素

我们急需建立一批具备一定的药学知识技能,同时具备一定设备原理的复合型人才,让人才学有所用,将知识融于生产,只有懂设备、懂工艺才能更好的进行包衣工作。

(三)设备使用人员参与设备全过程

在企业URS 起草过程中要求有包衣基层使用人员参与,共同制定,从使用者角度详细阐明使用需求确保购置的设备符合生产需求;在设备安装调试时要有设备基层使用人员共同参与,使设备使用人员了解设备每一个细节,只有了解设备懂设备才能更好的操作设备。

(四)建立科学化维护保养标准

根据制药企业的特点及制药企业包衣设备的特性利用先进的手段制定科学的预防性维护标准,要求维护标准的制定应当具体并且具有针对性,可行性。通过对包衣设备的系统性检查,包衣设备的安全性测试等方法最大程度防止功能故障的发生,保障企业包衣生产的稳定进行。

(五)人性化、系统化sop 标准建立

包衣设备sop (即标准作业程序)的制定要结合精益管理思想,定制定位将所有指标 量化。要基层员工参与,从员工使用的角度去制定,结合工艺及设备特点将每一步操作系统 化,数值化,量化,使每一位操作员工都按同一标准进行操作尽量减少人为误差,保证每一 位员工都能生产出同样产品,减少人为影响因素,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而不是生 产部门直接制定冷冰冰的,空洞的操作标准。

(六)专业化培训

在企业的管理工作当中,应当制定详细的包衣操作人员培训与进修计划。有效的培训与进修促使包衣操作人员在大脑中产生反响,将不断更新的包衣理念和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将培训工作落实到位,有效提升包衣操作人员的工作素养。深入开展包衣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包衣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督促包衣操作人员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汲取相关领域最新资讯,深入分析相关工作,充分利用各方有效资源,把包衣工作做仔细做扎实。

四、结束语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互联网+的今天,国外先进的设备与先进的理念的冲击下,国内制药企业正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智能化,标准化,无人化的生产管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地进行革新,不断地提升思想,我们才能更好的与国际接轨。国外先进的制药企业正在祖国大地遍地开花,正在与我们争夺市场,我们的民族企业要不断的壮大,我们的制药产品也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包衣工序是制药企业生产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不断地提高包衣智能化水平、提高包衣设备管理能力、提升操作人员专业化知识能力,向先进的国际化标准靠拢,提高包衣成品品质,提高药品生产质量,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1]金义光.药剂学中的包衣技术[N];中国医药报,2000.

[2]周勤.片剂包衣质量问题的探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0(01).

[3]郑俊民.片剂包衣的工艺和原理[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5]于仲玲;片剂包衣操作工艺的探讨[J].黑龙江医学, 1999(12).

[6]林琳.我国制药企业人员资质与培训问题研究[J].中国药事,2009(23):12

刘立春(1986.5-),男,汉族,吉林松原人,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现就职于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片剂制药工序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大理石大板生产修补工序详解(二)
土建工程中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控制
三生制药集团
三生制药集团
人机工程仿真技术在车门装焊工序中的应用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HACCP在氯雷他定片剂生产质量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PP-100Ⅲ型片剂/胶囊瓶装包装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