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2017-03-11张梦珂山西财经大学
张梦珂 山西财经大学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张梦珂 山西财经大学
存款准备金其作用关键在于实现支付的需求、货币政策工具等方面。文章通过简要叙述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并探讨该制度在中国的实践发展情况,进而详尽地探究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中国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以期能够更高效地发挥存款准备金指的的作用。
存款准备金制度 准备金率 发展 实践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
(一)实现支付的需求
这一作用是存款准备金初始的也是最根本的作用和职能,是金融实现其流动性的要求。
(二)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制度现如今,已然发展为掌控信贷和实现货币供给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可以经过调整准备金率进而调整货币乘数的数值,以实现扩张或收缩信贷并且调节货币供给的目标。
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概述
从我国来说,存款准备金制度有两个阶段,在1998年未进行改革时,中国的商业银行需要在中央银行设置备付金以及法定准备金的必要的账户,前者重点进行日常清算时进行使用,后者则重点由央行进行使用,譬如发放贷款等用途。而在1998年改革落实后,将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结合起来并为一项账户,并且准备金率也下降了五个百分点,依据法人进行统一考察。而这种改革,充分发扬了存款准备金的作用,在当前时期,充分落实其调控的能力;并且增强了央行同金融机构之间的金融联系,克服了之前金融机构进行大规模缴存,同时大规模向央行实现贷款的不利情况;金融机构自身也促进了法人落实其管理,进而加强了经营管理程度。
三、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中国实践的关键问题
(一)落实差别准备金率
从中国现在的状况来考虑,落实差别准备金率,还具备一些问题。
1.技术层面的问题。中国现在的规定中,金融机构需要每天日结、旬后5天之内依据普通存款旬末余额的留个百分点进行准备金储存并编制相关报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准备金的执行拥有一定滞后性,加之存款旬末余额的具有较高的波动性,因此无法肯定实际的准备金是有保障的。并且因为在统计技术方面、通讯方式不发达以及金融电子化进展缓慢,导致准备金执行期滞后性更加明显。假如更高层次地进行相关计算办法以及存款日平均余额法的同步,就会增加金融机构对于准备金头寸预测困难,中央银行使用此类精确度匮乏的消息源头,很难实现高效的政策应对方式。
2.金融市场当前状况。因为体制、政策等很多情况受到限制,我国金融市场在金融工具等方面的研究发展并不彻底,市场相关管理以及风险防范水平也较低,即便落实了差别准备金率,相关机构也不可能推动资金大规模地进入金融市场。再加之货款回收情况仍旧没有明显的进步,因此金融机构针对放款的情况也有所顾忌。此种环境之下的差别缴存率其弹性无疑是极低的。除此之外从差别要素进行思考以及金融机构自己担负的负债管理目的具备相似性等特征也使得法定准备金制度同货币供应情况的关联不那么紧密。
3.金融市场的规范性。通常来说,因为准备金同资金析出具备一定的利差,金融机构必然具备降低准备金要求的趋势。落实差别缴存率很可能推动存款资金实现地域等的转移,这就造成了准备金管理方面的阻碍,伴随金融手段等方面的创新进步,金融机构脱媒趋势是必然存在的。虽然落实金融机构制度化是势在必行的,但实现风险管理更关键的是金融机构自发性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准备金存款就失去其资金来源的唯一性地位,所以落实怎样的缴存率所带来的影响就不断缩小,针对今后准备金制度所拥有的作用,将在下面进行叙述。
综合以上讨论,中国现在在许多技术能力都并不完善的状况下,落实统一的比率可以说是比较可靠的办法,如果准备金要求具有多重性特点,就会弱化准备金同货币总量之间的关系,为货币管理带来更多的困难。进行准备金比率的统一化会使得货币政策的落实更加便利,而目标总类不同致使对准备金需要进行预判时错误率也会降低。同时,我们也并不能完全避免粗线条地进行差别准备金率落实情况的尝试。
(二)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的作用
其一,存款准备金制度自身不能看作是能够频繁运用的金融货币工具。因为准备金比率即使发生很小的波动都将经过货币乘数,几何倍增地对货币供应量造成重大作用,所以存款准备金对当前市场的调节以及干扰性是十分巨大的,常常在实现一项政策的过程中,会造成更明显的不利冲击。伴随着市场地位显著提升,计划的作用不断降低,存款准备金制度这种金融工具的使用也会产生一定变化。其二,存款准备金制度所针对的是金融机构的存款,并且将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是存款业务这一条件作为基础。因此现在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可以保持对货币供给的必要管理。然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存贷款业务已经失去了其主体地位,因而这种情况下存款准备金制度并不能发挥其更加重要的作用。第三,商业银行本身资产负债管理状况。金融发展初期对商业银行进行管理的主力是资产管理,主张落实资产结构的优化。而在六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负债管理理论表明商业银行针对负债的不断上升状况具备一定管理能力,能够从市场调度资金等。而当前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则要求经过调节资产负债项目,进而达成最优组合。
如此看来,法定准备金制度在未来一定会进行其作用以及地位的转变,并且其将来发展的情况会产生新的特征:(1)在应用存款准备金制度时更加谨慎,在合理范围内降低准备金率,以促进金融机构的自我平衡水平的提升。(2)从发展态势这方面来考虑,存款准备金比例即将会出现下降的态势。
四、总结
伴随中国进入WTO并且利率逐渐走向市场化,存款准备金制度需要具体落实其本身具备的功能。本文通过对于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中国实践情况的分析,表明在未来伴随我国金融的进步和发展,准备金比率逐步下降是必然趋势,我国金融机构应合理预测并利用这一趋势,规范并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进步。
[1]解红.存款准备金制度变革背景下基层人民银行加强存款准备金管理的分析与思考[J].黑龙江金融.2016(12).
[2]李星星.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分析[D].延安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