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2017-03-11刘昊凡河北广播电视台050031

大众文艺 2017年13期
关键词:舆论受众建设

刘昊凡 (河北广播电视台 050031)

浅析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刘昊凡 (河北广播电视台 050031)

当今,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仍然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如何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壮大网络主流舆论阵地,让党的声音成为网络最强音,积极、主动地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型主流媒体,成为当前主流媒体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和使命。

意识形态建设;网络;传统媒体;主流媒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兴起,传统的收视收听群体生态环境已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以移动媒体平台为基础的自媒体生态圈。舆论的主体、传播的渠道和传播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和话语权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互联网信息监管、促进网络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已经成为互联网产业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目前,移动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受众使用互联网的第一选择。伴随着微博、微信、社交网站、各类APP、公交移动媒体等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出现并加速融合,影响力和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在自媒体时代,网络作为受众第一传播信息价值的平台,与传统媒体平台不同,它可以为任何主体服务,所有受众就是第一信息传播者,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门槛限制,这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挑战。

二、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的协调联动机制不够健全

经过多年的努力,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健全的管理体制,但由于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网络意识形态的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和多个部门,工作的协调联动是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二)管理部门的认识度和职业技能有待提高

近年来,党中央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互联网监管以及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等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文件,为我们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责任。但在执行中,仍然存在个别管理部门对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理解不深,认识不到意识形态争夺的严峻性;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对互联网环境下的意识形态领域职责认识不清、任务不明,缺乏斗争的本领和技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产品缺乏吸引力,还以传统说教的机械表达方式叙述,没有善用网言网语和适合互联网传播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在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上还处于滞后和被动的状态,这些都为意识形态的正确引导增加了难度。

(三)与监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

想要占据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离不开健全和完善的法律作为支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决不能留有死角。相关的立法部门要对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进行预先判断,对于可能威胁到我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行为提前进行法律约束。相关政府部门要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对互联网实施必要的监督和管理,防止网络谣言、网络思潮、网络暴力、网络色情和网络诈骗等网络行为的泛滥。同时,党和政府也要将法律治理和道德建设相结合,重视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净化网络空间环境,控制社会恶性事件的发生,将网络舆论向更加正面积极的方向引导,建立一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的网络生态环境。

三、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建议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在深刻认识形式的快速变化,准确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及时有效预测舆情,坚持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相统一,坚持依法治理与思想引导相统一,坚持尊重民主权利与优化网络秩序相统一。

(一)深化体制和法制建设是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的根本保证

一是要进一步确立党管媒体、党管网络。在建立健全各类网络单位,特别是商业网络公司及网站党组织的基础上,建立党领导下的、由网络监管部门、意识形态主管部门、技术部门及意识形态管理部门等相关人员参加的工作领导体制,按照“谁主管、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特别是要抓紧研究制定“网络签名”、“实名认证”、“实名刊发”等网络活动的监管办法。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努力在全网络领域,特别是移动自媒体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即时通信工具等平台,实现实时无死角监控。二是进一步打通社会监督渠道,加大社会举报监督力度。各级政府和互联网监管部门要在信息举报中心的基础上,细分各类工作平台的职责和管理权限,为形成全社会监督体系提供强大的多平台和多渠道支持。比如开始官方微博、微信和手机APP,接受群众举报并及时作出反馈。三是进一步强化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明确职责、联合执法权限,同时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和惩处力度。

(二)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首先要明确“该干什么”

要结合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技术特性,深刻认识网络意识形态在传播上的独有优势,充分发挥好网络传播的宣传教育、舆论导向、文化服务和民意反映等四项主要功能,使受众从思想认识到个人行为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及时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先机,掌握主导权;满足受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产品,增强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通过开设网络意见箱,通过微博微信等互动平台,及时反映民意、传递信息、发表言论、释放情绪,在可控范围内,使受众有序地在网上参政议政。

(三)加强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是强化网络意识形态的有力抓手

要强化全媒体人才培养这个重要支撑。一是要加强各级网络意识形态监管的领导班子建设,把思想政治坚定、业务能力突出、熟悉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富有创新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的优秀青年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二是着力强化现有人员的融合转型。要通过专题培训、实战演练、业务交流等多种方式实现全体人员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管理人才的转型,打通人才使用的通道,推动传统媒体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声,通过开办原创栏目或特约嘉宾等形式,使其成为网络传播正能量的“大咖”和“推手”。三是要加强队伍建设,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强、业务精湛、纪律严明的网络管理和信息传播的专业队伍,进一步加强对现有网络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增强网络信息舆情预判和应对能力。四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媒体融合发展需要的人才激励机制,在用人体制、人才环境、晋升通道等方面研究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员工持股等薪酬分配制度机制,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使其成为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中坚力量。

猜你喜欢

舆论受众建设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