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舞蹈的两个类型化创作方式
2017-03-1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067000
王 卉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067000)
满族舞蹈的两个类型化创作方式
王 卉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067000)
满族舞蹈作为少数民族舞蹈种类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民族文化价值。但是在现代,满族舞蹈却面临着生存危机。因此本文从这一现实出发,依据满族舞蹈创作的环境及人等因素,总结出“复排”式和“符号”式两种创作方式,希望对满族舞蹈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满族舞蹈;复排;符号;创作
满族舞蹈在我国历史悠久,其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有丰富的内涵,但是在时代的发展中,却没有像其他少数民族的舞蹈一样,自成体系,蓬勃发展。如何继承和发扬满族舞蹈的艺术价值,保留传统满族舞蹈的表现形式,是现在许多创作者思考的问题。
一、满族舞蹈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满族舞蹈并没有像其他少数民族舞蹈一样蓬勃发展,自成体系,反而走入低估,面临生存的危机,甚至出现同化和消解的情况。不过由于其自身蕴含的独特民族魅力和生动的民族文化,满族舞蹈并未失去不竭的发展动力。随着中国舞蹈的进一步发展,“回溯民族历史文化与重铸民族舞蹈艺术精神”,成为满族舞蹈发展的重要命题1。
在这一命题下,当代满族舞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艺术追求,从而发展形成了两个有明显差别的创作方式。建国之初,民间的满族舞蹈创作主要是对传统满族舞蹈形式的“复排”;而在新中国第一部满族舞剧《珍珠湖》创作之后,创作者不只是对传统舞蹈进行重现,相反更加注重对满族文化的理解,探寻一种新的创作方式,重新构建起具有满族文化代表的有鲜明艺术个性的现代舞蹈,逐渐形成一种“符号”式的结构意向2。这两种创作方式是共通的,都是为了满族舞蹈的继承和创新,都是为了守护满族舞蹈的文化内涵和审美风格,都是对民族文化的艺术个性思考。
二、对传统满族民间舞蹈的“复排”式创作
许多在抚顺及新宾地区的满族民间舞团,他们创作的作品有一种共同的特征:大部分的节目都是对传统满族民间舞蹈的“复排”。80年代,满族舞蹈即将失传,到了90年代各个满族民间舞团先后兴起,开始排演传统的满族民间舞蹈,复排现象逐渐形成。“复排”创作的来源和创作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参加满族民间舞蹈普查的人员的直接经验;二是根据一些图文记载和描述对满族民间舞蹈进行再创作;三是民间艺人对舞蹈的直接口传身授。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复排并不是简单地生搬硬套和纯粹的复制品,而是创新之后的新作品。这种新样式既具有传统满族舞蹈的特点和元素,又吸收接纳了新的内容2。所以,“复排”式的创作是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具有新时代的特征,是传统满族舞蹈在新时代的具体表现。
根据具体方式的差别,“复排”式的传统满族民间舞蹈可以四个创作层次来理解:一是忠于传统的整体复排。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满族秧歌”,其舞蹈气氛浓烈,节奏欢快,是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复排之后的满族舞蹈大多是在满族秧歌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从形式结构到人物内容,基本完整地保留了其原有的特征。比如二人的舞蹈小场反映出北方民族泼辣豪爽的性格;舞蹈表演中的官员“见礼”,与满族八旗在以前军事作战的“走阵”类似。二是与满族的民俗风情相融合。如《节庆舞》表现了满族的节庆生活;《八旗战鼓》表现了满族的图腾崇拜;《狩猎舞》既表现了满族狩猎骑射的民俗,又融合了莽式中“扬烈舞”的表现形式。这种与满族民俗风情相结合的创作形式,对满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三是从萨满仪式中抽取,并弱化原有的宗教旨意。民间舞蹈创作者抓住萨满仪式中各种神器之舞的独特形式,保留原来具有祭祀功能的舞蹈动作和形态造型,赋予满族舞蹈新的生命力。四是与满族人的生活细节相融合。例如《簸箕舞》中男子群舞表演用的簸箕,既是民众常用的生活用具,又是舞蹈表演中的打击乐器。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创作者在传统满族舞蹈的基础上创新而来,是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三、凝聚着满族文化的“符号”式创作
“符号”式的创作是现代满族舞蹈的另一种创作倾向。“符号”式创作是将传统的满族舞蹈形态和民俗文化象征物融入到现代满族舞蹈的舞台表演中,将其作为一种标志,让观众认知和辨别满族舞蹈。在舞台表演时,就会自然与观众产生民族认同的共鸣,慢慢成为象征民族属性的核心元素3。“符号”式的创作是创作者长期以来对传统满族舞蹈的个性探索中探索而来,对满族舞蹈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81年的满族舞剧《珍珠湖》就是典型的代表。该剧的主要依据就是对满族生产生活、民俗风情的概括。
“符号”式的创作主要与满族的四个方面相融合。一是与满族的服饰文化相融合。创作者根据《儿女英雄传》中满族妇女走路的姿态创造了“旗步”,并进而创造了具有代表性的舞段——寸子舞;又根据“旗头穗”这一重要装饰,创造出“三道弯”的体态,之后慢慢发展成女子舞蹈的基本体态之一。二是与礼仪文化的融合。满族是崇礼的民族,从礼节动作向舞蹈动作的转换,是创作者具有开创性的创造。如满族女子见面相互问好的“抚鬓礼”,就转化为寸子舞表演中的“抚鬓式”舞蹈形态;宫廷礼仪中的“请安式”;男子舞蹈中的“跪拜”等等,都是与礼仪文化的结合。三是与民间信仰文化的结合。萨满教是满族人民信仰的宗教,他们崇拜原始图腾,供奉神灵。创作者将神灵的形态特征和内在性格与舞蹈动作相融合,创造出独具满族特色的舞蹈形式。如《珍珠湖》中根据虎神、鹰神、蟒神创造出伸展、跳跃、盘旋等动作形态;又将萨满巫师跳神驱邪的舞蹈场面作为整场舞中的插曲,抑或是单独表演。四是与军事文化相融合。“骑射武功”是满族人民的重要文化,创作者根据骑马蹲裆、拉弓、射箭等的动作创造出采猎舞、扬烈舞,是满族男子舞蹈的基本风格特征。这种融合为满族舞蹈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成为以后满族舞蹈创作的重要参照。
四、结语
民间创作继承和丰富了传统满族舞蹈的样式和内容,成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舞台创作将满族文化的独特个性提炼出来,把传统文化与舞蹈形式相融合。虽然两者的创作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其对艺术的追求却是共通的,都是在传承和发扬满族的传统文化,守护满族舞蹈的审美风格,彰显文化的内涵。
注释:
1.李诺.论满族舞蹈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01):234-236.
2.傅艺澜.满族舞蹈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研究[J].大东方,2016(5):65.
3.周丹,高乙丁.浅谈满族舞蹈——萨满舞蹈[J].北方音乐,2015(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