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重点语句“咬文嚼字”
2017-03-11张玉梅
张玉梅
摘 要:语言品味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文字入手,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触摸文本,读懂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形象特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和精神熏陶。
关键词:语文品味 诵读法 比较法 语境法 体验法 导引法
语言品味的载体是文本。因为每个人的视角、认识和理解不同,他们对文本的解读也就各不相同。这种解读就是个性化解读文本的一种体现与特征。正如佐藤学先生所说,教学改革“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某些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
一、诵读法
对语言最直接、最基本、最简单的品味方法是诵读。而对文本进行解读则需要学生透过文字,理解内涵,在深邃的内涵中咀嚼和回味文字的独特魅力。学生应陶醉于作品之中,深入地读,带着想象读,带着思考读,读出意境,读出思想,读出感悟。在诵读中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受,读出文本背后所隐藏着的作者的内心世界。
我在讲《七颗钻石》这篇童话时,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以“朗读”来贯串。首先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读出童话的味道,实现整体感悟;然后启发学生选择一个或几个句子进行朗读,说说“读出了怎样的感情”。这种把读与品结合起来的方式,使学生可以在诵读中品味,在品味中朗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运用多样化的,如单独读、双人读、男生读、女生读、男女生交叉读等诵读形式,更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学生用低沉缓慢的调子读出了旱灾爆发时令人震惊的感觉;读出了小姑娘心情的变化过程;领悟到了北斗星能指明方向,而小姑娘则给人们指明了心的方向;由爱家人到爱别人,由小爱到大爱、博爱,实现了爱的梯度;有了宗教情怀,爱心成了诺亚方舟,拯救了全人类。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理解了童话的想象力,读出了作品的思想。
二、比较法
对一切词语加深理解和进行思维的基础是比较。在诵读中对各种不同的词语进行深入比较,可以从中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不同点,从而感受和体会到语言的魅力与精妙。
我在讲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时,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感悟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和作者乐观积极的心态,我出示了一组对比句,请学生品味。原文: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改文: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学生通过比较品味,读出了原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紫藤萝的繁密茂盛,表现了生命的绵远长久。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通过比较揣摩,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
我曾参加过初中语文基本功比赛,比赛的课题是张羊羊的《青菜》。我在第一板块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出了这样的问题:“在‘再次想起青菜的时候,我们都在聊着她这句中,能否把‘她改为‘它,如果不能,你读出了什么情怀?并从文中找出依据。”学生找到了“可青菜长大了也会开花……就没了兴致。”我用多媒体呈现此句,并将“兴致”去掉,要求学生填空,体会其作用。菜花是青菜的未来,作者不忍心吃掉菜花,体现了作者对菜花的爱与呵护,作者心存大善。第三节的前四行,作者把青菜称为米饭的“情人”“南方第一蔬”“所有南方人的记忆里,都有她的倩影”,这是作者对青菜的高度评价,可见喜爱之切。我用多媒体呈现“大头青”,引领学生体会“矮墩墩”“胖乎乎”“油亮油亮”“渗透”等词,活画出了大头青肥嫩、新鲜,带有当季独有的芳香、色泽与口感,这样的青菜,作者定会非常喜爱。通过比较,学生不仅了解了青菜的前世,也读出了作者对青菜的喜爱、怜惜、呵护、怀想。
三、语境法
阅读教学的“根”应深深扎在文本的土壤中。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内涵、感悟情感。在真切的体验和丰沛的感悟中,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
在教《青菜》一文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体会散文的情感,我提问:“青菜的前世是鲜亮的,今生堪忧,来世如何呢?”我用多媒体呈现了这个问题。学生会找到第六节的末句及第七节中写到的农民及孩子的语句。我于是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守旧”“憨厚”“餐霜饮露”,体会农民骨子里的质朴、憨厚,他们会顺应天时来种植庄稼,而不去喷洒农药。当作者有一天面对这样的蔬菜、这样的农民时,一定会被这自然的回归所打动。未开化的小孩听到“青菜”时,犹如听到了天籁之音,竟“欢跃”地“拍”,可见人的原初就与自然有着亲近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其中隐约闪现着的作者的理想与期待,呼唤着自然原初的回归。
结合上下文语境对语言进行品味固然重要,但对整个文本的大语境也应重点关注。如我在教梁衡的《夏》一文时,让学生对“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中的“凝成”进行品味。有一名学生提出:“是否可把‘凝成换成‘变成?”一名学生认为:“用‘变成就可以了,它写出了从春天到夏天。”另一名学生反驳道:“这儿应该用‘凝成,因为‘凝成写出了从春天到夏天的变化过程。”正当学生争执不下时,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文中的用词都是作者精心锤炼的,是为中心服务的。‘凝成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从春天到夏天的变化过程,更生动地展示了各种植物蓬勃生长的过程,突出了夏天的热烈,表达了作者的热爱之情。”
四、体验法
体验想象是我们理解语言文字的一种常用方法。对语言的感受过程就是体验,这种体验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知识、生活经验以及生活情感。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在日常交流中,很多人會因为他人的情感而产生共鸣,或者被他人的情感所影响和感染,体验也因此而形成。当我们阅读小说或看电视剧时,其中某些情节与我们自身的体验比较类似或有关联时,就容易引起我们内心的体验,并由此引发对自己人生的丰富联想和深刻感悟。情境的熏陶是产生情感的载体之一,初中教材的一些课文,很多场景都是学生在平常生活中能见到的,甚至就是自己的生活场景,教师如果刻意用这种场景来引导学生去体验与想象,他们一定会体味和感受到语言独到的妙处。
2016年3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刊登的《<小石潭记>教学实录及点评》中,有这样一段语言品味的师生对话:
师:很好,“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这个鱼游戏的场景你有没有见过?
生:(想了一下)家里的金鱼。
师:家里的是鲫鱼还是金鱼?
生:金鱼。
师:给大家描绘一下,家里的金鱼是怎样“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的?
生:我们家有个大大的鱼缸,长方体,水特别深,我在看电视的时候,鱼就靠在玻璃壁上,呆呆地看着我,我想鱼看着我,我就过去跟它玩玩呗,我走过去的时候,鱼怕我,于是就跑进假山里的水草中,不见了!
师:跑了!大家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吗?有没有发现唐代的鱼跟今天的鱼一样的活泼可爱啊!
这样的语言品味能把文本内容与学生的自身体验融为一体,文中的情景,鱼的样子,一下子离学生很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五、导引法
如李毅教师在教《再别康桥》时,引领学生抓住意象体味诗人情感之后,又引入徐志摩的一段话:“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我那时蜜甜的单独,那时蜜甜的闲暇。”伴着音乐,学生读2~5节,注意停顿、重音、语调的起伏,体会诗人蜜甜、惆怅、哀愁的情感。又如在《马说》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韩愈写的文章像江上潮,浪推千里,具有浩荡气势之美,我用多媒体出示了“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学生从文中寻找到了体现“如潮”气势的语句,并加以朗读,体会作者“如潮”的感情。
正如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所提出的“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多种阅读的方法,在阅读中使学生对文学作品能够初步地理解和鉴赏,以作品中的高尚情操来自觉熏陶、自觉思想,并促进个性发展,有效地丰富和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中徜徉,运用多种方法对语言文字咬一咬、嚼一嚼、品一品,使香醇浓郁的滋味从口角溢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宗璞.紫藤萝瀑布[J].福建文學,1982(7).
[3]向浩,端木春晓,苏立康.层层点拨 意趣盎然——《小石潭记》教学实录及点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