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文化建设的思维特质与实践取向

2017-03-10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师生大学精神

高 宏

(安徽工程大学教务处,芜湖 241000)

大学文化建设的思维特质与实践取向

高 宏

(安徽工程大学教务处,芜湖 241000)

大学的文明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思维。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思维特质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性、精神性思维,大学文化的开放性、引领性思维,大学文化的教育性、创新性思维。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取向表现在:需要着力注重精神文化、学科文化、教师文化,加强学生文化建设,突出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培养,建设开放包容的、富有个性的与引领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学特色文化。

大学;文化;思维;实践

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大学是文化的家园,大学人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作为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和发展新知的文化机构,大学是一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合体。大学文化在主要特征上属于精神思维的文化谱系,但它并非脱离物质条件和客观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指出:精神生产、精神活动的实现只能建立在其物质条件和与这种物质条件相适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之上。从思维特质的层面来正确认识和理解大学文化,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在影响师生方面大学文化所起的巨大作用。思维特质体现了大学文化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以及思维方式、道德情感等构成。这些条件和关系是大学文化的决定性因素。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智能劳动是和大量的物质条件结合在一起的。大学的文明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思维。大学文化的思考者与实践者,[1]因而需要从大学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和实践大学的发展。

一 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思维特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性、精神性思维

大学文化首先要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目出发,确立理想使命,设定核心价值,在提高与不断满足师生新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过程中,积极地影响与提高师生各方面的素质,如政治思想素质、道德修养和文化科技素质等等。坚持大学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主旋律教育是思想、政治、道德内容的综合,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成果。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旋律教育在我国的大学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积极开展通识教育,理解各类文明的意义和价值,加深对大学教育理解的整体性认知,以及对于促进学生培养创新创业素质的使命的正确理解。引导学生深入融入社会实践,促进其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通过国际化合作,扩展学生对世界文明的充分了解,使其切身理解变革中的当代文化形态。大学文化应当是既要吸收中外文明的精神内核,又要坚定战略定力,沿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轨道健康前进;培养既脚踏中华大地,又放眼世界和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既心系中华,又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实现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人。

大学文化是大学为了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围绕大学人在学校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文化,对于师生的健康发展发挥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大学文化会逐步凝练为学校独有的风格、气质与传统,形成由良好的作风、校风、教风、学风组成的校园精神、传统和习惯。大学坚守自己的特色理念,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大学文化是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有机统一体。大学文化是以大学内蕴的精神为核心的。而大学精神又以首创精神、变革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为其具体内容。大学一旦形成了大学精神,就会对学校教育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卓越的大学精神一旦转化为教育实践,必定会形成卓越的影响,成就为卓越的大学。从大学文化的性质来看,现代大学有最新的文化科技信息,有深厚丰富的文化知识,有代表先进文化的学术大师,还有热情进取的青年学生。大学文化传统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有着紧密的承继关系,也包含了发展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关系。因此,注重大学精神的建设、传统特色与现代创新的融合成为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应有取向。尤其是通过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对大学文化的扬弃、继承、鉴合,创造出一种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批判性、包容性、开放性、多元性相统一的先进文化,为大学的改革发展提供持续的强大的精神支撑。

(二)大学文化的开放性、引领性思维

文化的内涵是开放和包容的,其思维也是开放性的。开放性办学思维能够拓展文化主体的行为领域,也能推动文化生产要素流动。要素流动是大学文化繁荣和创新实现的关键。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文化的要素流动加速。如人才资源的流动与迁移能带来信息流、知识流、技术流、经验流与资金流,为保障各类文化和观念的交流提供了条件,对大学文化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坚持开放性思维既是大学文化从静态封闭向动态开放转变的生存选择,又是学校追求思想发展与卓越绩效的现实需要,同时还是经济新常态下创新文化的必然要求。实践一再证明,学校只有在动态开放的环境中文化才能充满活力和清新的气息,才能不断增强文化的影响力,并保持旺盛的活力。文化的自我封闭必然会使大学走向停滞和僵化。在科学知识不断更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边缘和交叉学科越来越多的信息时代,办学方式如果实行关门办学和闭关自守,只能会是给学校发展制造越来越大的障碍。大学文化理应具有开放和包容的性格。开放与包容是大学生命永恒的思想条件。开放的本质注重竞争性的学习、批判性的综合。以平等的、谦逊的心态去借鉴与学习他人的优秀成果,这是开放的前提。在平等与信任中涵养包容多元的价值观念、破除保守僵化的界限。如果没有开放和宽容的心态,高等教育要走向有高质量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作为体现了大学独特的精神风貌的大学文化蕴含着深刻的人文与科学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价值观与理想追求。大学师生的行为习惯和精神意识在一种自然而潜在的影响方式下得到改变,这个时候,共同的奋斗前景得以被个体自觉自愿地凝聚为整个组织系统的目标。依托大学文化形成的凝聚和引领的作用,大学师生的言行受到约束得以规范,大学师生共享的情感、信仰获得建立和实现。由此产生一种强大的组织向心力和卓越的精神激发力,进而内化为一种积极的精神合力,形成大学师生强烈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为实现统一的愿景协力奋斗。作为人类文明的酵母、人才培养的重镇、富含创造激情的学术殿堂,大学一直扮演着人类社会的知识权威。因此,从总体上讲,大学把握着先进文化的社会走向,成为人类先进文化发展的活力源泉,对科技进步和社会繁荣有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以批判理性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先进的文化模式等对社会文化和科技进步产生强大的引领力量。

(三)大学文化的教育性、创新性思维

在两千多年前,育人是“大学”的主要职责,而今日的大学,其主要任务在于育人与治学。[2]由于有相当厚重的科技人文积淀,知识创造和文化传承、传播、创新历来被认为既是大学的职责和使命,又是大学的生存方式和条件。大学成为塑造人的思想品德和培养生活技能的绝佳场所。威廉·冯·洪堡(William·von·Homburg)指出:科学是一种富有心智探索性的、能动创造性的活动,有助于涵养人的品质和提高人的修养的作用。而文化传承、传播、创新活动可以产生大学的信仰,如果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3]大学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磨砺合作精神、培养规则竞争意识,锻炼高雅的情趣,提高审美爱好和高尚情操。所谓“教育性”是指大学文化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是以教育活动来体现对于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即使是校园文化多是通过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开展的,因而校园文化也是具有教育性的。大学作为高深学问探究以及高级人才培养的场所,其基本职能是通过学术创新进行育人的,这成为大学与其它机构的本质区别。失去了学术育人这个根基和血脉,大学文化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大学的学术活动使得大学形成了浓厚的学术研究和创新氛围。大学文化的教育性、学术性特点使它对于质量内涵建设保持高度的自觉。质量内涵是机理性蕴含深层的文化,甚至在背后成为一种支配大学发展的群体性心智模式,使整个的质量活动形成为持续的质量改进,形塑为大学的质量文化。

创新特质蕴含了大学文化的力度。创新活力不强的大学很难引领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文化创新能力越优秀的大学,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就越强劲。反之,大学差强人意的创新能力,文化的生命力也不强。形成和保持创新的竞争优势是大学永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源泉,因而学校精神的核心离不开创新精神。无论是以“博雅”著称的中世纪大学,还是以“科研”立校的洪堡型大学,或者是以“社会服务”著称的克拉克式的“巨型大学”,都无不体现了创新的文化和创新的精神。大学中汇聚的名师硕儒、科学泰斗、优秀教师、富有心智的学生以及众望所归执掌航向的校长,都是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进步发展的动力。大学注重文化创新的努力深刻地推动和影响着大学师生的创新潜能、创新精神、创新方式方法。校园丰富多彩的学术讲座、文体、技能竞赛活动,包含了学术性、娱乐性、思想性、审美性、开创性的文化元素,对于大学师生的思想情操、文化领悟力、科学感受力都能够产生大智大慧的育人影响,也蕴含着新鲜生动的文化驱动力,激发着广大师生探索进取的创造活力。当前,随着新手段与新技术的普及,我国大学师生、生生之间对于教育教学、交流培训中产生问题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思考与研讨,一些广泛深入求解的问题被有效地被激发出来,并借助技术手段开展了深度的多向交流,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助推优秀的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

二 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取向

(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大学文化体系建设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并将其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将人类伟大精神与社会理想的文化育人理念嵌入到师生的内心,凝聚起教育兴国实现“中国梦”的精气神。伴随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高速化业已形成。在全球化背景下,更要发挥大学在传承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优势,增强大学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要加强与他国、他文化之间的合作交流。就素养而言,要高度重视大学师生新型公民素养的培育,及其交流与合作的行动能力。虽然传统的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形式,仍然起着很大的重要作用,但是,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大学要结合信息化时代的需求,适应信息技术特别是新的通信技术和新媒体的特点,生产与传播丰富多彩的、有大国强烈时代气息的先进和健康的文化,为大学人接受教育和获取有用信息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在网络信息不断聚集和更新的情况下,社会上的包括思想观念、宗教、哲学、艺术等的不良影响在网络病毒式的传播,极大的影响大学文化走向平庸化甚至庸俗化。海量的多媒体信息,良莠混杂,对于处在成长过程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学生来说,造成了信息选择、价值取向的迷茫困惑。列宁导师指出,“……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文化。[4]”因此,面对多元文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产生的影响,大学应善于利用信息化资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引导和发挥多媒体的积极作用,树立师生员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充分利用信息化社会的人际互动,构建积极的文化内涵,营造一种高雅文明、向善向上的网络生态。

(二)建设高质量的精神文化、学科文化、教师文化

建设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的大学文化,要发挥大学的文化自觉和创新潜能,使师生融入到教书育人、学术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进程,努力构建高质量、高水准的精神文化、学科文化、教师文化。一是精心培育精神文化。文化及其精神可以说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要积极培育和弘扬大学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寻求两者的有机统一。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人文之人与科学之人、人文之事与科学之事是紧密结合的、相互倚重的、相互渗透和互相转化的。学校要注重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的精神品格对师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发挥精神文化对师生的精神意识的统领作用。二是注重学科文化建设。高水平的学科文化和高水平的教授、学者是大学文化形成个性特色的重要元素。始终把大学文化的学术性、创造性和精神性合理地统一起来,使学科特色融入大学文化而保持永久和鲜活的生命力。大学发展的永恒的魅力主要是在于大学具有特色卓越的学科文化。特色卓越的学科文化滋生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因此要特别注重提炼优势学科的学科文化,并在大学文化之中融入学科特色。能够促进优势学科及其学科文化发展得更好,进一步彰显文化的本色。三是注重教师文化建设。高水平的教授、学者是学科文化的载体,是成就大学特色文化的支柱性力量。大学要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让教师树立起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理念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情怀,型塑大学的质量文化。一是要把握高等教育现代化路径下“质量是核心”的教育成人的文化要求。二是要把握高等教育现代化路径下“创新是重点”的科学研究的文化要求。三要把握高等教育现代化路径下“合作是关键”的服务社会的文化要求。

(三)着力培养高水准的学生文化

学生素养能力的培养,在文化育人规划建设中应处于突出的位置,并应当纳入制度化的规范体系。研究发挥大学文化的诸多功能,要切实注重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主渠道,但也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的育人作用。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文体艺术活动、竞赛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知识性、思想性、智慧型、教育性融入其中,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提高自我、锻炼自我、创造自我的广阔平台,促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培养善于和敢于追求创新的品质。还应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诚信素质和责任意识的教育,教育学生首先要把发展自我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履行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的责任,通过履行自己的责任进而实现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其次,要增强学生的法治精神、市场竞争规则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开展弘扬创新创业文化、合作文化和信用文化的教育。这既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最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当前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再次,尊重求新、求变的学生心理需求,以学生的经验系统与文化生活作为参照,结合时代发展对于先进文化的要求,让他们切身感受文化活动的德育价值。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入并结合生动新颖别致的教育方式,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实现自我教育的教育活动。充分加强校园学术活动,以校园活动科技节、艺术节为龙头,邀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展系列人文、科技讲座和创新创业辅导,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最后,教育学生把课程知识学习、学术研究、职业技能与提高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自己主动积极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等积极的社会情绪。众创时代要把培养人的心性知识融入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灵魂以及全过程,[5]提升本科创业教育的质量,促进大学创业文化的建设。

(四)以开放性思维引领社会发展

自大学诞生以来,大量的科技精英、文化精英,产生和聚集在大学校园贡献文明传承、传播和知识创新、社会服务的劳动。大学师生与社会的热情互动深刻地影响和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大学要负有规范社会行为、引导社会价值观的使命,继续以追求、探索、传播、捍卫真理与知识为其目的,为改善和提高人类素质以及推动经济社会文明施加重大的公共影响力。在全球化多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不会导入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进程。大学文化也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引领社会健康发展。这是大学生命得以永恒存在的价值。大学是文明教育与创新的重要场所。大学的理想主义承载着社会的理性与追求,大学不但要实践好传承文化之职,而且要发展好创造文化之责,使自身文化的发展始终处于人类发展的前沿,代表人类文化与社会文明的新高度。也就是说,大学要继续成为具有巨大推动力的学术组织与教育机构,继续成为科学研究和传授的殿堂,人类接受教育成长的世界,而且,更要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文化的希望、科学的脊梁、道德的良心和文明的灯塔。然而,在当前市场经济过度功利化的背景下,大学文化引领社会发展的状况不容乐观。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大学成了大众文化的“跑马场”,[6]大学文化的批判功能式微,有社会文化引导大学的风险。因此,在经济社会大潮中,大学文化要明确自身的优势,不仅要经得住功利诱惑,保持头脑的清醒,而且要对新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不随波逐流,进行客观的判断分析,不要盲目地迎合社会上的形形色色的需求,不要不加选择地接受五颜六色的“流行文化”,而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洞察力和批判思维,运用文化批判的力量,保持文化前瞻功能,以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创新力、批判力,引领社会的发展。

[1]眭依凡.大学:因文化而充满理性和温情的魅力[J].高校教育管理,2016(3):8-15.

[2]王建华,贾佳.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历史省思与理想建构[J].高校教育管理,2016(1):6-11.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44.[4]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8.

[5]汪明义,李咏梅.大学转型的本质是文化转型[J].中国高教研究,2016(7):67-72.

[6]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142.

[责任编辑舒 泳]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culture's energetic special characteristic displays in∶ the function of influences, the condensation, the innovation, eager anticipation. The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the university cultural reconstruction's strategic thought is∶ insisting that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direction, paying great attention to displaying the campus network culture the positive influence, the university culture of the open thought characteristic, the university culture educational, the academic characteristic, the university spirit construction the function, and so on. The university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needs from the strategic altitude, trying to pay great attention to energetic cultural, the discipline culture, the teacher culture construction, strengthens the student overall quality ability the raise, the construction rich individuality characteristic university culture, the opening containing university culture, as well as eagerly anticipates the social healthy development the university culture.

Key words: University; Culture; Thought; Practice

Thinking and Practice Orienta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Gao Ho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fice of Teaching Affairs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G640

A

1008-9128(2017)05-0085-04

10.13963/j.cnki.hhuxb.2017.05.023

2017-03-30

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高校创业型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研究(2016jyxm0088);安徽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项目(2016jyxm09);安徽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安徽工程大学校园文化育人内涵与实践机制的研究(2016gjzd008)

高宏(1973-),男,安徽芜湖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师生大学精神
“留白”是个大学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