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川仡佬族高台舞狮的文化研究
2017-03-10周天龙
□ 周天龙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务川仡佬族高台舞狮的文化研究
□ 周天龙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务川仡佬族高台舞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分析得出仡佬族高台舞狮的特征有:民族性、教育性、健身性和观赏性等;以及把高台舞狮引入校园和旅游业中解决高台舞狮濒临的问题。
务川仡佬族 高台舞狮 可持续发展
仡佬族是贵州土地的最早开拓者,至今全省还流传着“仡佬仡佬,开荒辟草”的名言;仡佬族对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较大的影响,它的发展历史,也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据历史文献记载,仡佬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有不同的族称;总的来说,仡佬族的族称也大致上发生了濮人、濮撩、夷濮、仡佬的变化。据史料记载,早就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仡佬族的先祖就在今天的贵州地区这一带活跃了,到了今人,仡佬族已经繁衍了几千年。发展成为了一个拥有人口5 7 9 3 5 7(2 0 0 0年数据)的民族了。作为贵州土生土长的民族,9 7%以上的仡佬族人口都居住在贵州省境内,是贵州省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有8.4万人,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石阡县、正安县、六枝、水城、黔西、织金、大方、金沙、纳雍、遵义、仁怀、清镇、普定、平坝、安顺、镇宁、关岭、贞丰、安龙、暗险、兴仁、思南、松桃、江口、瓮安、镇远等7 0多个县(市、特区)。贵州省务川县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今日发现一处史前文化遗址,遗址位于务川县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丰乐镇新田村一处崖壁之前,贵州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刘元恩等经过对崖壁下的沉积物进行调查,采集到数件绳纹陶片、打制石器、石锤、烧骨等标本,初步确认这是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当地属于首次发现。
1、高台舞狮的起源
高台舞狮作为仡佬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集民间杂技、民间舞蹈和民间体育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研究仡佬民族文化心理和艺术风貌的活态资料,同时也是节庆时深受群众欢迎的民间表演 。仡佬族高台舞狮源于目连救母的神话故事。目连的母亲因前世作恶多端,过世后被打入地狱,目连想救母亲脱离于苦海,于是目连拜孙悟空为师,历尽千辛万苦后找到母亲,目连用人间难以见得的孝顺和真诚打动了上帝,并得到天神的帮助,目连的母亲便重见天日。目连母亲为了报答天神的恩德,不畏艰难困苦到达了天国。于是,仡佬族人认为高台舞狮表演不但可以表达历尽千辛万苦救母的目连的孝义和不畏艰难苦难的精神,更是行教化之功和求吉祥之意。
2、高台舞狮的表演形式
高台舞狮又叫“狮戏”,主要由狮子、猴子和笑罗汉组成,并且高台舞狮是融娱乐、体育与杂技为一体的文体活动;他们除了在平地表演更为重要的是在高台进行高危动作的表演,其表演形式有“宝塔式”和“一炷香”两种。高台是以8至1 2张大方桌一层层叠垒而成,最上面的桌子四条腿朝天,总高度十余米,一个舞狮班子,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五人,一般同时登台表演的是4人。两个人扮狮子,把狮头狮皮被盖在全身,只露两脚;另外2人分别装扮成孙猴子和笑脸和尚。有时还有同时出场的小狮子,“孙猴子”和“笑脸和尚”挥舞手帕逗引大狮子逐层攀上高台,直至顶端。上攀的动作十分惊险,有正上、倒上、翻上,“小猴子”与“和尚”、“小狮”与“小狮”一正一倒向上;大狮子有直上、穿上、穿绕桌子螺旋上,到最高处还要四脚踩桌腿表演,不带任何保险绳索,最为惊险的是“踩斗”和“宝塔冲天”。高台舞狮整个惊险动作多大5 0多套,如“燕子翻飞”、“蛤蟆抱崽”、“鳌鱼吃水”、“雏鹰展翅”、“鲤鱼晒肚”、“蜘蛛吊线”、“仙猴摘桃”、“滚龙抱柱”、“冲天倒立”、“靠背翻”、“踩高桩”、“叠罗汉”、“旋风车”等,有些动作使人屏息,怦然心动,有些动作又因滑稽可笑而使观众忍俊不禁。然而表演一个舞狮的时间大概为四到五个小时。
3、高台舞狮的特征
3.1、民族性
仡佬族生活在贵州偏远的山区,海拔高、山路崎岖、交通不便、自然资源短缺,导致人们的生活受限,这样一复一日,年复一年使生活在这里的仡佬人养成了勇猛顽强、不畏艰苦、追求和谐的民族性格。古人云“舞狮上高台,仡佬攀高山,山高路途险,脚下出平川”。言外之意,同样都是舞狮,但只有仡佬族的舞狮是位于高台之上,并且在没有任何安全防护之下和不在固定的高台上进行表演,最主要的在于农村为了迎亲临时搭建的高台。因此,在登高台时,由于高台没有固定,仅只有粗糙的草纸防滑,高台必然会摇晃让观众惊心动魄,表演者变成为了勇士,不惧危险,在高台晃动的情况下仍然能顺利的施展各种绝活。在这种没有安全措施情况下仍然把表演完成,这不但可以表达仡佬族的舞狮和其他民族的舞狮不同,更能表现出仡佬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
3.2、教育性
高台舞狮是体育和民间杂技相结合的一种传统体育项目,不但能够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更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目连救母的孝道、奋发向上、勇往直前和拼搏进取的精神。高台舞狮是一种对人们的体能和平衡力要求非常高的的一种表演项目,与此同时,它更注重的是人们有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和胆识过人的要求。当表演者在高空表演时,在没有任何的安全防护下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有些动作是在桌子的一根脚上进行倒立和跳跃踩斗,如果没有较好的体能、平衡力和过人的胆识是没有办法进行表演。这样的传统体育项目在进行表演时不但可以锻炼人们的身体素质更是一种教育人们在历尽千辛万苦后表演成功的一种喜悦和成就感。
3.3、健身性
高台舞狮是仡佬族最为独特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高台舞狮是一项最能反映出仡佬族人的目连救母的精神和努力拼搏的净胜。在农民余暇的时间进行高台舞狮的表演和练习,这样可以让农民的上肢下肢和心理素质得到充分的锻炼,更有利于让他们锻炼其通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还能调节生活压力加大的紧张感。这也为农耕时提供浅见的体魄和健康的身体,还能减少人们生活疾病的发生。高台舞狮便成为仡佬族强身健体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他是一种可以强身健体和增强体质的一项体育运动。
3.4、观赏性
高台舞狮是一种在音乐下进行的一种体育与民间杂技融为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为了让观众观赏到原生态的狮子,舞狮者在表演时为了更好的表现出狮子原本的那种神态逼真,狮头和狮尾表演者的密切配合,这样导致表演者必须经常进行练习,才具有较高的默契,在具有较高默契下才能表现出狮子原生态灵活性与生动性。其他地方的舞狮都是在平地进行表演,然而务川的舞狮却是在高达十米以上的高台上进行高难度的惊险动作的表演,更具有较高的观赏性。高台舞狮是一项技巧性和危险性活动,其主要表现在高台攀爬和高台桌子的四条腿上进行表演,于是在高台上进行高难度和高险度表演时更能给观众带来极强的观赏性;高台舞狮是在锣声和鼓声下完成的技术动作,节奏的变化给观众带来的是招式和造型的变化,使观众在变化中感受到高台舞狮美的享受。
4、高台舞狮的可持续发展
4.1、高台舞狮进入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高台舞狮”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广泛,具有极强的民族性、教育性、观赏性、健身性等价值。高台舞狮主要流布在务川县泥高乡罗家村,泥高乡的群众基础较好,人们对高台舞狮都有一定的了解,这为广泛的推广和普及高台舞狮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高台舞狮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又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把高台舞狮引入当地的学校校园,这不但可以给学校课余文化生活增添了活力和丰富其活动内容,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还能使“高台舞狮”得到系统的传承与进一步的规范发展。
4.2、高台舞狮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务川本来就是一个旅游胜地,有中国·贵州(务川)旅游的美誉。曾在2 0 0 8年成功举行了中国·贵州(务川)文化旅游节,同年春节期间,务川自治县泥高乡罗家舞狮班一行9人赴浙江温州进行了为期1 1天的高台舞狮庆新春演出,这是该县着力包装高台舞狮走向市场掘到的第一桶金,也是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次积极尝试。
2 0 0 9年于同仡佬族三幺台习俗、仡佬族宝王祭拜习俗、仡佬族婚俗等4项被列为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上事实证明,高台舞狮在旅游胜地进行表演,让更多的有人观赏到仡佬族高台舞狮的风采,这对推广与普及高台舞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这更解决高台舞狮濒临灭绝的问题。
5、结论
在当地成立一个高台舞狮组织,主要负责收集关于高台舞狮表演图片和视频,在相应的时间组织“高台舞狮组织”一起集中的训练,并在当地的中小学和旅游胜地进行高台舞狮传授和表演,这样更促进高台舞狮传承与发展。
在2 0 0 9年仡佬族高台舞狮被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这样以来当地政府应该立法监管与倾力扶持。仡佬族高台舞狮将会得到更好发展,使其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和发展。
[1]陈天俊,赵崇南,民秀丽等.仡佬族文化研究[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9.
[2]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局编,务川仡佬族[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3.
[3]黄正廪.民俗体育高台舞狮文化初探[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季刊),2012,3.
[4]熊大宽.仡佬族文化百科全书[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9.
[5]韩洁.佗乡文化,在传承中发展[N].遵义:遵义日报,2010,4(7).
[6]徐丹.务川仡佬族高台舞狮的特征及价值研究[J].体育世界,2015,6(6).
G812
A
1006-8902-(2017)-09-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