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体育经济的运行模式和对策分析

2017-03-10冯年娣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8期
关键词:体育馆运动经济

□ 冯年娣

(淮安市淮阴师范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我国高校体育经济的运行模式和对策分析

□ 冯年娣

(淮安市淮阴师范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随着近年来高校体育教育的迅速发展,不同地区高校体育经济的运行模式出现一定的差异和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大多数教师学生和社会群众都普遍存在高校体育附属于高校教育的经济理念,产生既然属于教育范畴就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想法,这种陈旧的思想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并应该增加对体育经济的认识和改进运行模式。很多高校都已经建设了具备大量精良器材设备的大型体育馆,对高校优秀体育馆进行合理管理可以发展高校体育设施经济、体育劳务经济和体育科研经济等,各个高校可以根据本校情况进行发展体育经济的规划和设计有特色的高校体育经济运行模式。

高校体育 体育经济 运行模式 对策分析

在社会体育经济体系中体育馆是体育产业收入来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的体育经济运行中对优秀体育馆的规范化管理也可以有效发展高校体育经济,通过不断完善体育设施和教练人员对本校和周边高校经济产生辐射性的影响。高校体育馆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广和活动区域大,要充分将体育馆利用起来则要在满足本校学生的体育教育和日常使用的前提下,拓展高校体育经济的路径,如承办大型赛事和面对社会群众开放等。高校体育教师和运动特长生本身具备着较为丰富的运动实践经验,这时高校本身具备的优势资源,优秀运动员和体育教师在完成自身工作和学习外后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高校体育市场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本文将根据目前高校的体育经济运行现状分析促进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策略。

1、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表现在课程的多元化和技能的规范化,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高校体育教育与高校体育经济任然处于分离状态,高校体育教育管理者没有形成先进的体育经济理念,就无法发挥高校体育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社会的先进经济理念也无法应用到高校体育中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校体育的有效落实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培养社会优秀人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家政府和高校管理者都非常注重高校体育教育,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教学环境和完善教学设备,但是不同高校的学生受不同学术氛围的影响对于体育项目有不同的偏好,例如,艺术院校学生更偏爱舞蹈、体操和球类运动,而中医药类院校学生更偏爱太极拳、武术和太极剑等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运动,体育类院校的学生更偏爱篮球、长跑和跳高跳远等竞技性运动,在没有体育课程的情况下会造成大量体育资源处于闲置而不能发挥价值,高校体育资源的浪费会阻滞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群体人数都在增加,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使高校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产品更新速度迅速快,高校体育经济要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需要依靠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校体育经济模式和主要发展方向。但是我国高校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培养以研究方向的人才,缺乏有经济管理能力人才很难使高校体育经济在市场经济具备竞争力,也就无法取得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高校体育设施经济的发展策略

根据高校部分体育设施闲置而阻滞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现状,高校管理人员应该学会发挥体育设施发展高校体育经济。高校中体育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即体育场和体育馆,开发高校体育经济的主要载体即体育场和体育馆,高校管理人员与体育教师可以组成一个团队,探究对高校优秀体育馆进行合理管理和经营可以有效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进行体育馆开发利用时可以提供日常对外开放、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等,经营高校体育馆的运行模式有利于实现“以馆养馆”的高校体育经济基本目标。

人们的健康意识和锻炼意识越来越强,社会群众在业余时间对体育运动的需求有所增长,高校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和把握商机提供优质的服务。例如,在不影响本校学生正常体育学习的情况下,高校可以将体育馆出租给周围的社区进行体育比赛和文娱活动,对于有更高要求的社会运动爱好者高校可以在日常中进行有偿开放,这样可以将高校部分闲置的器材和设施充分利用起来。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本校的场地优势,开办各种具有特色的体育运动班以提供多元化的健身途径,这样在增加学校体育经济收入的同时为教师增加收入,并且可以有利于节省公共体育设施资源。有的高校具备高质量的体育场地,这时为提高本校体育项目的知名度并打造品牌,可以申请高级别的体育运动赛事和邀请专业运动团队入驻,充分将高校体育设施利用起来增加体育经济收益。

3、高校体育劳务经济的发展策略

高校体育教师大多数都具备丰富的体育运动经验,并受过高等教育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生理结构知识,如果高校体育教师在满足高校体育教育的需求后,能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为体育市场提供优质的服务,更有利于促进体育劳务经济市场的发展。同时,高校具备的优秀资源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在高校中正在培养的优质体育人才也具备较高的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只要专业技能到达较高水平的学生也可以鼓励他们走到竞技运动的市场中。高校要发展体育经济必须以人为本,仅仅依靠体育场地与体育器材是不能将高校体育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的,具备高素质的体育运动员和教师可以提高更有利锻炼的运动培训、技术指导和体育保健建议等。

例如,艺术类院校具备舞蹈室、音响等基础设备,如果本校的舞蹈教师和舞蹈专业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定期对外开舞蹈培训班,就能够将器材闲置时间利用起来,高校的舞蹈教师无论是从专业水平还是文化水平都具备较高的水平,可以满足社会人群对舞蹈更高的需求也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而中国文化氛围较为浓厚的高校,武术指导教师和武术特长生是社会上缺乏的人才,这时高校可以开办武术特色的运动保健班,为社会群众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武术训练。在高校中发展体育经济要从各方面出发,以人为本的体育经济必须考虑体育劳务经济的发展才能将体育经济长久的发展下去。

4、高校体育科研经济的发展策略

大部分高校都有自己的体育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这符合国家社会对高校体育的期盼和要求,这些科研成果包括运动项目科研和体育科技产品相关科研,充分利用高校的优秀资源开发更多体育科研成果可以更好满足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对运动项目进行仔细研究并将运动多元化可以让运动适合更多的社会人群,同时,高科技的体育用品开发可以辅助运动训练和对竞技运动进行科学指导,如运动式蓝牙音响和运动记录仪等。高校本身具备的浓厚学术氛围为体育科研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只要高校各个部门改进传统的经济理念并积极寻找发展体育经济的道路,就会发现高校在发展体育经济中并非想象中的那样举步维艰,而是占领着人力和物力等优势。

例如,受地区和天气影响原因,黑龙江高校的冬季体育运动主要是滑雪滑冰,黑龙江高校教师可以开展以冰雪运动为主题的体育科研项目,将冰雪运动科研结果转化到冰雪旅游和体育产业中就可以逐步实现创收,只要科研成果得到转化就能带动冰雪运动在当地带来的效益,高校体育教师、学生和滑雪教练员都是推动这项科研成果转化的个体。除此以外,南北方各大高校都有地方特色的体育研究课题,例如南方利用端午文化研究的划龙舟运动项目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划龙舟自古以来就是南方人民的一项水上体育运动和娱乐活动,在民间流传着关于龙舟的各种说法,高校将这项运动进行研究并逐步规范化可以有利于这项运动的传承和推广,利用原有的文化背景将研究成果成功转化为市场体育经济的概率非常大。

5、高校体育的合理运营模式

高校体育经济中的主要场地是体育馆,体育馆的管理一般由本校体育学院、后勤等部门共同管理,因此共同管理体育馆的人员是发展本校体育经济的团队,体育学院的教师学生可以利用体育人际关系为体育馆承包企业或大型体育活动带来经济受益,根据本校体育设备和资源的综合情况将学校的体育场地划分为有偿开放和无偿开放等区域,因为有的设施是基础体育设施,可以进行无偿开放,而有的群众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更高,基础设施的体育场地不能满足他们的活动需要,因此通过有偿开放和无偿开放两个方式可以满足学生需要。

高校运营体育馆时应该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在运营过程面对的群体是本校教师学生和社会人士等,在有偿开放的场馆中所有的体育运动指导服务人员应该对所有进场运动的人员一视同仁,对本校教师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优惠,但是总体情况不能有太大区别。可以进行适当的宣传吸引更多的外界人员到场馆运动,一方面提高场馆和设施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增加学校体育经济方面的创收。

例如,广州大学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建立了相对稳定管理体系,为其他高校运营体育场馆提供了榜样,广州大学经营体育场馆实行了有偿开放的模式,除了具备较为完善的体育设施外还落实服务人员的储备工作,在体育场馆中体育教师兼职有6人,学生兼职有5 0人,后勤人员有1 3人,所有的服务人员都有自身的任务和工作,从而对前来运动的人提供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以及提供专业的运动指导。具备一定运营规模的高校体育场馆可以逐步实现“以馆养馆”,从而减轻高校和政府的经济负担。

6、结语

总而言之,发展高校体育经济的有效运行模式具有巨大的开发空间,高校要认清体育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需求和地位,以及高校体育馆经济相对具有更多的优势,应该充分利用高校本身浓厚的青春气氛和学术氛围来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有效经营高校体育经济必须有专业的体育人才作为后备支撑,为高校体育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同时借鉴体育馆管理中建设场馆管理中心的经验实现“以馆养馆”的高校体育经济运行模式。

[1]张斌.高校体育经济运行模式与发展路径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

[2]孙东山.浅谈高校体育经济的形势与对策[A].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3]李雷,张颖,赵宇.关于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

[4]杨军,苟清华.对中国体育经济及人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A].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

G80

A

1006-8902-(2017)-09-ZQ

猜你喜欢

体育馆运动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既有体育馆场地扩声系统提升改造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迷宫弯弯绕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体育馆的考验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