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的途径

2017-03-10浙江省临海市回浦实验中学胡晓燕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初中生意识科学

浙江省临海市回浦实验中学胡晓燕

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的途径

浙江省临海市回浦实验中学胡晓燕

一、问题意识的概念

问题意识是指人类在进行认知活动时,大脑会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大脑在遇到难以认知的事物时,就会产生疑惑、质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从而形成怀疑情绪,这种情绪会促使人对事物进行探究。而科学是一门需要进行不断质疑才能获得进步的实践性学科。所以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只是在这门学科上将技能进行运用的最终目的而已,但提出问题不仅需要对专业知识技能有熟练的运用,还需要发挥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提出问题才标志着学习的进步。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科学的课堂教学时,更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初中生问题意识现状

虽然我国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受多年以来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较为深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由教师提出问题再由自己解答或由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并且这样的练习往往都只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这样的封闭式教育首先会给学生建立起教师就是权威的印象。

同时,由于初中生处于心理发展和独立人格建立的初期,心理状况较为敏感,十分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所以当初中生提出问题时,如果教师回应较为冷漠,学生就会误认为教师不认可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影响其自信心。

除此之外,由于初中生的来源较为混杂,所以学生知识素质参差不齐。学生之间存在基础和思维能力的差异,这也对课堂提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基础和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碰到问题时不知如何描述其问题,导致其提问意识较差,难以跟随课程进度。

大多数初中生都缺乏问题意识,对于教师来说,教育是一项广泛的课题,不仅应当将书本内容传授给学生,更应该帮助其培养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在初中科学学科的教学中,应当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主要培养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养成主动探究的好习惯,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以后的课程教学打下基础。

三、科学教学培养问题意识的实践

(一)营造和谐课堂环境

1.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会遇到差生不敢问、优生不想问的情况,这样不仅对课堂氛围有一定的影响,还会导致差生越来越跟不上学习进度,而优生在不提问的情况下无法对课程延伸内容有所了解,导致成绩下滑。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当经常鼓励学生勇于提问。例如一位教师在工作中,发现一名学生从不举手回答问题,即使在课堂上教师指点其回答问题,他也只是支支吾吾不敢说。后来,这位教师与他单独进行了谈话,发现这名学生有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他在小学时成绩较差,受到同学的排挤,导致其现在在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怕再受同学嘲笑。这名教师对这名学生进行鼓励,让其明白人的思维方式以及思维能力是不同的,有问题要及时提出来,不要有所顾忌,在学习中遇见困难和问题是正常现象。在后来的教学工作中,这位教师又与这名学生进行了多次单独谈话,这名学生逐渐变得愿意回答问题了,考试成绩与日常作业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2.构建现代教学课堂

初中生通常处于青春期,有极强的好奇心,并且求知欲旺盛,是培养其问题意识的大好时机。但是在传统教育中,大部分教师往往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极大地扼杀了青少年问题意识的发展。所以在现代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从人格上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消除教师对学生造成的权威感和压迫感,师生之间应当营造出融洽、平等、合作的现代化教学课堂,使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意识得到充分发挥。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渴望得到他人,尤其是长辈的认可。所以,教师应当在课堂提问中灵活使用一定的激励手段,为每名学生都提供一个体验成功的机会。当学生提出良好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及时的肯定;但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合理,教师不能直接打压学生,要肯定学生愿意主动思考的态度,然后与学生一起对不合理的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自主对问题进行改正,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引发认知冲突,促进问题意识的形成

1.创建问题情境

研究表明,当情境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矛盾时,就容易产生问题思维。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着重创设一个良好的矛盾环境,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矛盾的课堂环境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矛盾内容应当尽可能简单,避免学生难以找到矛盾点。

例如,一名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实验时,让学生自行通过吸管朝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学生观察到现象后,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对这一现象提问。学生在实验后有了极高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自己提出了“吹入的是什么气体?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三个基础问题,还提出了“为什么经过一段时间,试管中的沉淀会溶解,经过多久会溶解?”这样更加深入的问题,教学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选择也是现代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传统的重教轻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对问题结果的认知,对探究问题的过程不够重视。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具备强烈问题意识的创造性人才。所以现代教学应当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现代课堂应当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应当扮演课程的主导角色,从而体现出新型的教学模式特点。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主探索,注重问题的探究过程,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活化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问题思维的发展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对于初中生来说,世界的许多事物都是新鲜且富有吸引力的,当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时,学生就能够看到更多难以理解的事物,学生对知识的感受程度也更加敏锐。这种现象大多体现在“一题多解”时,如一名教师在进行溶液的配置的教学时,提出了“如果想要将100克5%的NaOH制备为10%的NaOH溶液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这样的问题。由于这一问题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因此立即创设了的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在课堂上,学生提出了在溶液中加入固体Na,加入固体NaO2,将溶液中的水分煮沸蒸发等多种方式。学生提出这些问题,证明他们的思维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散,但是这名教师又根据学生所给出的答案继续提问:“如果加入固体Na或固体NaO2,则需要加入多少克?如果蒸发水分,则应该蒸发多少克水才能使溶液满足要求?”这样不断的提问,可以使学生的思路从各个角度进行发散,从而对同一个问题获得多种不同的解法,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2.鼓励求异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自身的权威抛开,鼓励学生凭借自身的能力和智慧进行学习与观察,敢于对同学甚至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能够做到积极独立地对问题进行思考,主动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性延伸。

一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鼓励学生质疑,虽然短期之内没有效果,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这名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甚至有学生为了提出一个具有创意的问题,会自觉对课文进行预习和思考。这种方式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想要培养初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在课堂上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建立其自信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只有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教师才能够了解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这样学生在积极的探索过程中,能够利用以往散乱的知识,形成一套属于自身的知识体系,这也提高了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能力。

在进行科学探究时,最重要的是对科学原理和内容提出问题,并在相应的实践经验上对其进行研究。而初中科学教学是一门有较强实践性和探究性要求的学科,学生想要学好这门学科,就需要对科学知识内容提出质疑。但是就目前来说,初中生往往处于心理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初步形成期,对课堂提问十分敏感,害怕犯错,导致不敢提问的现象较为普遍,给科学课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科学教师需要不断地对学生强调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和探索,并运用自身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科学探究型人才。

编辑/佟馨E-mail:1010381257@qq.com

猜你喜欢

初中生意识科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