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的思考
——《半张纸》教学反思
2017-03-10
“预”的思考
——《半张纸》教学反思
《半张纸》一课是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一篇文章,该单元设定主题为“结构”,这是教材编写者对教师施教角度的一种预设,而授课后,我对这个“预”字产生了一些思考。
第一,目标之“预”应长远。外国小说单设一本选修教材,足见中外小说很多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编者希望我们在执教时凸显其各自特点,而外国小说中的“结构”无疑有很突出的特色。在整体分析单元所选的篇目特点后,我最后将要讲的结构特色选定为“留白”“呼应”和“以小见大”。因为在我的认知中,事实上整个单元应该成为一个序列,例如《牲畜林》中突出的时间艺术大有可讲之处,所以《半张纸》中虽然也在时间艺术方面有所体现,但是不应该再作为重点。由此,我想教学的预设不应该是只局限于一篇课文,而应着眼于长远,力求每篇课文解决一个或者几个知识点,而将教材教授完成后,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将教材的作用最大化,如果这样讲,那么现有的教学目标确实有一定的缺失,它难以反映一名教师对所讲篇目在知识体系中所处地位的规划。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虽然不能直接体现宏观视野,我还是进行了一定的取舍,从整个单元乃至整个高中阶段小说的讲授序列上进行考量,最后只分析三种结构方式及其作用,进而使学生对小说的“结构”有初步的了解并产生一定的兴趣,个人感觉本课比较顺利地实现了这一目标。
第二,备课之“预”要舍得。备课中,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组内的老师也给了我大量的素材供我学习,粗略地计算,上这一课之前,我至少查阅了包括英文原版在内的50多篇论文和教案,深入的学习和分析让我觉得自己有了大量的点可供选讲。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为自己有了一桶水而沾沾自喜的同时,我却不再满足给学生“一杯水”,总想拿瓢直接浇一个酣畅淋漓,最后还是组内老教师的当头棒喝让我清醒,“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在备课愈来愈精细的同时,我想我们还应该牢记,我们并不是要把学生变为这篇文章的专家,而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讲授让学生真正有所得;我们并不是要把自己看到想到的奇思妙想全盘托给学生,而是希望学生在自己的体会中去发现一些精妙之处,进而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比如我很喜欢马克·吐温的小说《丈夫账单中的一页》,便想方设法地想把它加入到练习中去,而后来的试讲证明,讲授完自己的核心内容后,时间根本不允许我再去领着学生做这样的练习,于是最后,我把它当成了课后的练习布置给了学生。备课时“进得去,出得来”说着轻松,当为自己差点掉进这个坑后怕的时候,才知道“舍得”有多么重要。
第三,环节之“预”该打破。教学环节可能每一位教师都要预设,然而事实上,如果自己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足够开放,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学生的思维是我们难以在宽度上覆盖的,你永远不知道他们在下一秒会引出一个怎样的话题来。最近越来越不喜欢幻灯片,觉得方便的同时有太多的限制,比如这节课设计了三个关于构思方式的问题,而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未必会对你预设的点感兴趣,他们关注的也许是另外的一些东西。当他们在探讨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已经谈到你设置的第三个问题,难道你愿意就此放过?可是直接跳到第三个问题,那我的幻灯片怎么办?公开课上难道要在幻灯片中翻来翻去?可就算是翻来翻去又怎样?总好过我们逼着学生必须走我们设置好的一条道路,总好过我们在学生走一步“错路”的时候就赶紧使劲拉那条无形的绳索。
我在试讲和做课班级都做了同样的调查,要求学生写出对这篇小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写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提出自己最想问的一个问题。结果令我意外,绝大多数学生印象最深的都是他们读完小说时的直观感受,这与我的想象完全不一样;他们最喜欢的一句话包含了文中的十多个句子;而最想提出的问题更是五花八门,甚至有一些同学关心“为什么修女从来不经过起居室”。学生大多数时候都能让你的思维都为之一扩,想要精彩纷呈的课堂,就不能把预设设得太死,然而在预设被打破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将更具难度和挑战性。
第四,答案之“预”宜宽松。一道主观题的答案是什么?是教师对问题的主观解读而已,我们能否保证自己解读的就是对的?又怎么去保证每个独立的学生解读的都和你完全一致?在组织教案时,我们的确需要为自己的问题拟定一个答案,但是这个答案仅仅是让我们自己先行思考,而不是替代学生的思考结果。所以,除非是知识性的内容,设定的内容是先验的,在何种情况下可能都不会发生变更;在知识性内容之外,我们也许应该更多顺应课堂生成性的内容,例如我在课前预设中,根本没想到学生会认为作者不写具体的情节是因为“半张纸太小,写不下”或者“不必要”,可是反思一下,学生本就是以一种极其直观的感受来解读文章的,只要说得有道理,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追求“高大上”?
此外,本次教学活动让我对“以教师为主导”的说法产生了进一步思考。学生无疑是课堂的主体,一切的课堂设计都是为了使学生达到某种目标,然而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当中不能有效地掌握好学生的水平甚至是学生的思维,那么自己的设置就必定出现偏差,此时教师是强行将学生拉回到既定的主题上来,还是因势利导,重新生成自己的教学目标?这种情况在真正开放式的教学中必定是大量存在的,即便教师再有经验,也不可能对学生了解到他们想什么都尽在掌握的地步,此时所谓的“教师主导地位”将得到凸显,但是毫无疑问,生拉硬拽会给整个课堂的流畅性造成打击,而总是因势利导则往往无法达成教学目标,此时的我们该何去何从?
编辑/李莉E-mail:lili7992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