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案例、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经管专业《运筹学》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2017-03-10殷志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运筹学案例理论

殷志平

(武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武汉 430081)

理论、案例、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经管专业《运筹学》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殷志平

(武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武汉 430081)

运筹学作为一门应用范围广,实践性很强的定量分析课程,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当前大多数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运筹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通问题是偏重于数学理论推导及有关解题算法,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培养。作为一门重要的定量分析课,这种培养模式显然有待改进和完善。应在提高理论基础教学效率的前提下,增加实践环节的训练,将教学内容发展为“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一体化的完整教学体系。

运筹学;定量分析;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上机实验

一、引言

长期以来,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象,使得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提高。定量分析课程由于应用性强,在新的形势下,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作为定量分析的主打课程,运筹学将工程思想和管理思想相结合,应用系统科学的数学分析的方法,通过建模、检验和求解数学模型等手段来获得最优决策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帮助决策者科学地制定方针和政策,以实现最有效的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本科阶段的运筹学应以理论教学为主,同时也注重实践教学,以符合高等学校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同时,由于运筹学在现代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企业和公共事业机构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该课程也成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必修课。

二、经济管理专业运筹学教学模式审视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由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组成,经济管理类专业运筹学强调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管理领域中的问题,其特征是将经济管理领域中产生的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描绘成数学模型,然后应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必要时辅以计算机模拟计算,最终为决策者提供支持。运筹学与经济管理实践领域的切入点是引入数学工具,从系统的整体角度出发,将定性问题定量化,构建经济管理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模型的最优解或满意解,最终确定最优的决策方案。

当前,各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学目的不清晰。当前的运筹学教学几乎以讲授为主,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很少涉及,老师和学生都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运筹学的理论推导与公式证明,过于注重模型的运算过程和求解结果,其结果是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无从下手。教学实践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授课教师往往通过有针对性的案例提出相关的数学模型,并从数学的角度对模型的算法进行详尽的公式推导,使这门重要的专业课演变成了枯燥的数学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所学知识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在实际中又不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久而久之对运筹学产生厌学情绪。

第二,方法和实例结合不够。运筹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固然重要,然而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运筹学课程,其重点在于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原理的掌握及基本方法的应用。特别的,运筹学的思想贯穿于社会经济与管理的各个方面,在企业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运筹学的理论分支和研究方法众多,但是在与案例的结合上,与经济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相去甚远。如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除了弄清对偶问题的形式及其求解方法,还应重点解释计算结果,即影子价格的内涵及影子价格在经济管理中的实际意义。此外,我们的教学注重模型的建立及定量分析,关于模型的有效性及决策环境变化产生的后续影响,课堂上却很少提及。

第三,实验教学模式单一。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运筹学课程的宗旨是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但实践中,由于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往往要解决复杂系统的各种优化问题,其中涉及的变量多,约束条件繁杂。因而实际的运筹学模型往往相当庞大,靠传统的人工计算几乎无法完成,很多理论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很难真正应用到实际。然而,作为独立教学环节设置的上机实验,却只是让学生采用课本上的例题或课后习题进行练习,上机内容相对简单、机械,缺乏互动性和挑战性。或者,学生仅把现成的变量及参数输入应用软件,得到了结果,但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导致学生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

三、理论、案例、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按专业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内容

传统的教学计划中, 运筹学课程往往被列入专业基础课范畴, 即运筹学的开设是为后续专业课提供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确实 ,运筹学为许多专业课程直接或间接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然而,与一般专业基础课不同的是,在经济管理领域中,运筹学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特点,大多数现代管理方法,如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JIT(Just In Time准时生产方式)、选址问题、网络技术、决策分析、库存管理、设备管理等,都是运筹学课程中的某个章节或知识点。可见,运筹学不仅属于基础课,还具有专业课程性质。由于经管专业运筹学教学目的是突出运筹学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故而教学内容设置中应考虑到专业要求。一般而言,线性规划(包括整数规划和运输问题)、目标规划、动态规划等应用较广,可为经管专业的通用讲授内容。而考虑到具体专业方向和教学学时数的安排,可适当补充其它教学内容。如工商管理类专业,增加决策论、图与网络等章节;物流管理专业,增加存储论、排队论等章节;经济类专业,增加对策论、决策论等章节。这种按具体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内容的教学方式,要求授课老师对运筹学研究中的前沿理论和应用保持高度的关注,及时根据新动向调整或补充陈旧落后的知识体系。

(二)案例教学与上机实验的结合

当前,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工作的各个领域,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无疑为运筹学提供了众多新的契机,越来越多的复杂问题借助于计算机得以完成,不可否认,现代化管理方法必然依靠计算机软件才能发挥其强大的作用。在案例的选择上,可以挑选与经济管理理论背景相关,能够反映实际的经济管理问题的案例,如:金融投资问题、员工调度问题、资源配置问题、动态定价问题、企业库存问题等。这些问题不仅与现实密切相关,也与经济管理类专业背景相关,从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己解决、分析问题,则能进一步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会有显著提高。

经济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及教学方案的设计与优化,以理论教学为主,配合案例教学及实验教学等辅助手段。在教学中,既要重视运筹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定量分析工具构建优化决策模型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解决具体优化问题的实践能力,以更加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按照专业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要全面掌握经济管理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验练习中去,并在上机练习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另一方面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连贯起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引入多元化考核体系

运筹学与经济管理实践的切入点是基于数学方法的应用,将定性问题进行量化,从系统的整体考虑,构建问题的数学模型,以得出模型的最优解或满意解,进而确定最优的决策方案。为此,在借鉴国内外兄弟院校及其他一些管理课程的教学经验,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引导学生从应试学习逐步向提高素质和应用能力方向转变。比如,将传统的闭卷笔试这一单一的考核方式向多元考核方式转变:课堂案例讨论成绩占10%,平时作业成绩占10%,上机试验占10%,卷面考试成绩占70%,这将有助于全面考察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此外,建立健全的运筹学试题资料库,实施教考分离,也是该课程多元考核形式改革的内容之一。

(四)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等相关赛事

以定量分析为主的运筹学课程的两大主要内容是建模和求解,建模是对具体的实际问题进行抽象简化的过程,求解是对模型进行分析再返回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两大基本内容与各个层次的数学建模比赛的要求有相通之处。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相关的竞赛活动,使学生将课本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加以灵活运用,不仅能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增强他们对运筹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迎战各项大赛和生活中各种挑战的能力。此外,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实战经历的积累反过来又会促进相关定量分析课程的学习。

四、结论

在教学相长的理念下,如何让运筹学真正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并能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实践提供帮助,是每个运筹学教学研究人员应深刻思考的问题。运筹学的研究已从重理论研究发展到重实际应用,以定量分析为主转化为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基于此,运筹学的课程目标将定位于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提高学生从运筹学的思维角度发现和提炼问题,运用运筹学理论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嵌入实践教学,促使学生尽早接触真实的生产实践场景,培养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素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根本目的。

[1] 《运筹学》教材编写组. 运筹学(本科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 郑冀,丁勇,马国普,刘一辛. 运筹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大学教育,2014,(2):73-74.

[3] 卞利花,杨亚. 管理类专业运筹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商业教学,2014,(1):187-188.

[4] 夏良玉.案例教学和上机实验一体化的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J].科教导刊,2013,(5):113-115.

[5] 李晓辉.经管类专业《运筹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11):89-90.

责任编辑:彭雷生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of Theory, Case and Experiment in the Teaching of Operation Research

YIN Zhi-p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81, China)

As one of quantitative courses with wide application and strong practice, Operation Researc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ents of economic management. It is a universal problem that in most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n economic management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and related solving algorithm are usually overemphasized, whil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s not trained and improved. A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training mode remains to be improved and perfected. So, it is neccessary for improving the students’s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o increase the practice training under the premise of enhancing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develop the teaching content into a complete teaching system of “theory teaching + case teaching + experiment teaching”

operation research;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tegrated teaching; case teaching; computer experiment

2017-02-01

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4x055 )

殷志平(1976-),女,湖北武汉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运筹学、统计学。

G642

A

1674-344X(2017)3-0103-03

猜你喜欢

运筹学案例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基于优化软件LINGO的运筹学案例实践教学研究
浅谈对运筹学专业教育的一些看法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