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墨人物画的造型训练

2017-03-10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速写人物画形体

刘 勇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 云南 临沧 677000)

水墨人物画的造型训练

刘 勇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 云南 临沧 677000)

水墨人物画是以人物作为造型主体的绘画种类,所以造型更讲究外形的准确性与人物的传神性,通过大量的人物素描与速写写生训练提高基本造型技巧能力,再辅以人物画程式训练和理论知识涵养的提升,最终使水墨人物画造型能力达到较高水平。

水墨人物画; 造型; 素描; 速写; 程式化

水墨人物画是在传统人物画的基础上吸取西方绘画造型元素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画种,人物形象造型及造型能力的训练取向也是众多画家研习的重中之重;人物形象造型的训练,决定着画家艺术风格的形成。人物造型不同于山水、花鸟。山水、花鸟的造型,可以在掌握物象形态的普遍规律后,通过目视心记随意臆造,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山水、花鸟的形态结构在合乎规律的前提下,可以夸张类象,不必严谨,“似与非似之间”即可重笔墨精神而轻形。而人物造型要合乎“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人物形象则必须遵循人物的比例、结构规律,夸张而不能离形,形与笔墨并重,笔墨依附于形,以达神韵。人物造型相较于山水、花鸟,难度更高,必须要有一个长期的造型训练过程,以获得扎实的造型能力。造型训练的方法则成了水墨人物画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论题,特别是西方绘画方式进入中国画领域以来,众多画家都在研讨中国画造型不仅要具备中国画传统审美趣味,也要符合中西绘画基本规律与法则。以下就如何进行水墨人物画造型训练做如下探讨。

一、素描训练是水墨人物画造型能力提高的基础途径和方法

水墨人物画造型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造型能力问题,简单的说就是要能准确地刻画出人物的形体结构和精神特质。形体结构在水墨人物画造型中占有极高的比重,形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一张水墨人物画的优劣成败,人物造型上不能迁就,特别是在五官及四肢形体的塑造上甚至强调“一线之差”。水墨人物画的造型是通过观察方法、认识方法、情感意识、笔墨、章法等综合后所塑造出的画面形象。对于水墨人物画绘画者来说,所造之型倾向于内在的本质,必须要充分把握人物形体结构,不能只看到对象所呈现出的表面的形、表面的线,更不能见线画线,见形画形,要深入人体内部结构,这样的能力是建立在不断的人物素描训练之上的。

在人物素描训练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地分析理解人物的形体结构及其透视规律,研究由其内部的肌肉骨骼的解剖构造所形成的外部形态,整体观察,不能被人物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不能杂乱无章,空洞简单,有线无形,要寻找人物内在结构点、结构线,具有总体观察与归纳的意识,认识到画面上的点、线、面所反映的人物内在形体结构。结构是形体的内在本质,是客观存在的,理性的;形体是主观感受的,是感性的,是人体结构的外部呈现。在素描造型训练时我们要探索人物结构与形体的内在与外在有效结合,探索形体上的点、线、面之间的互相制约、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关系,使我们的笔墨可以依附,造型具有深度。这时画面上呈现的造型其实就是人物在画面上的组合与结构,是对人物形体的深入分析理解和对画面整体结构形状的把握。

人物素描训练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以造型严谨,科学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物的形体结构,遵循人体结构,合乎人物的形体特征。宗白华:“引中国画更近自然,回复踏实的形体感,未尝不是中国画发展的一条新路”[1]。遵循不是机械地描摹照搬人物对象,只是将客观人物对象视为参照物,更多的是以心写物,所造之形是谢赫所谓“应物象形”。以心造型不等于肆意妄为,胡乱变形,那种将错就错,明知有错而凑合了事的态度与无原则无条件的变形, 在造型中是极其错误的。在水墨人物画中笔墨的运用也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与塑造人物的形体结构,如果形体结构不准确,那一切都毫无价值。有些人在人物素描训练时错误地认为不画明暗调子就不是人物素描,如人物线描练习,人物线描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直是解决人物画造型的方法之一。人物画用线条来体现造型的规律,线面结合的造型方法一直是人物画最为主要的造型方式。线描更能体现水墨人物画造型的艺术精神“骨法用笔”,笔墨皴擦以塑造人物体块,线描与结构素描的交叉训练与相互结合,能准确把握人物形体的同时,既提高了造型,又能很好地解决笔墨塑造形体的问题,达到绘画形神兼备的目的。所以线面结合的结构素描是水墨人物画造型探索的方法之一,在这样的方式下用笔墨塑造的人物形体结构更加科学、严谨、厚重与充实,可以充分表达人物画的审美特征。

人物素描训练中为更好地理解和融合表达人物形体结构,要深入研究人物的形、结构、点、线、面、明暗、光影、调子等等关系,使水墨人物画造型更加准确与生动,笔墨运用更加得心应手,形体结构是骨架,笔墨是血肉。纵观中西历代艺术大师的绘画,发现他们都是极其重视形体结构在造型训练中的地位,并贯穿于整个艺术生活。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其通过对解剖、透视、比例、光影、构图、色彩等全方位研究后,使绘画从平面转向与视觉相一致的立体塑造。人物素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包含有画家的思想意图、情感观念的探索等等。人物画家只要动笔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人物素描关系问题,所以只有不断训练,解决它才是根本之法。

通过人物素描训练研究人物的形体,以积累多种造型知识,进而体现画家思想、意图、观念与技法,再通过典型的形象创造去反映生活,传达画家的思维、观念、情感,表现人物对象的内心、情感、状态。由于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多样,因人而异,素描训练时可以选取适合自身水墨人物画的素描方式来进行训练,如线面结合的结构素描更能适应中国画笔墨造型的表现力,也是众多水墨人物画家选取的主要训练方式,线表现人物结构,面表现人物体块,这样就能使水墨人物画的造型从线条表现的轮廓化逐步深入到后期表现有水墨层次、韵味的空间化深度发展。人物素描的训练主要就是通过研究人物内在形体结构从而向水墨技法延伸,综合提高水墨人物画的造型能力。人物素描训练是水墨人物画创作探索的形式基础,是水墨人物画造型艺术的根本,是绘画的根基,对水墨人物画造型能力的提高是快捷而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速写训练是水墨人物画造型能力提高的关键

水墨人物画造型能力的提高除了人物素描训练之外,还必须加强人物速写的训练。人物速写因受时间、空间等条件制约,以捕捉最富有表现力的瞬间形象,寻求高度概括、简练的表现形式描绘对象,描绘的是形体的主要特征,往往是以线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速写的概念,即快速写生。进一步讲,就是用快速的方法描绘对象”[2],人物速写就是简练迅捷的人物写生素描。同样水墨人物画由于受绘画材料与对象的特殊性,也受到时间与绘画方式的限制,需要在较短时间内把握人物结构与特征,能够用最准确的线条与笔墨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自己和人物对象的情感与心理,达到主客观合一。水墨人物画与人物速写在用线展现造型方面是相同的,水墨人物画线条所表现出的弯曲交错、错落有致、皴擦干湿等等,在人物速写训练时就需要充分而不断地反复练习与揣摩。水墨人物造型是意向造型,是用意向的表现手法和干湿浓淡的笔墨形态加之书法用笔的方式,相互结合,创作出来的,所以在以线造型的各个方面就要借助人物速写的不断研究与练习,才能不断提高与完善。

人物速写训练是人物素描训练与水墨人物造型之间的纽带,起到桥梁的作用,它能将稍纵即逝的“神”与人物素描习得后的“形”有效结合,使造型更加生动。人物速写中的“写”的内涵与水墨人物画中的“以形写神”,“得意而忘其像”等等传统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处,用运笔的“速”写出情感的流露与印迹。人物速写训练的内涵虽然是快速描绘对象,但不能单纯而片面地理解为“快”,这种速写是要做到意在笔先,要讲究“准确到位”,要对人物先观察思考,想好再动笔,行笔过程中才能心中有数、运笔流畅自然,线条刚柔相济与沉稳有力。这种“快”与“准确到位”的绘画技法,都是要经过严格而持久的速写与素描训练后才能获得的。另外,经过旷日持久的不断训练与摸索后,在用线上每个画家富于个性特点的表达会表现出区别,能形成画家鲜明的风格特色。只有在人物速写上花足够的功夫,才能在水墨人物画造型时做到用笔用墨得心应手,才能更加简练概括、准确到位,才能捕捉到生动的人物形象,才能塑造美好的画面形态。

人物速写是水墨人物画造型能力高低的体现之一,速写表现在眼、心、手三者默契配合下完成的,它不仅贴近了生活,也包含着绘画者的灵感和思路。人物速写训练的主要手段是人物写生,人物写生能使绘画者具有比常人更加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对水墨人物画整体造型的把握能力,同时也能使作品更加具有审美趣味性以及深远的意境。人物速写训练是需要深入生活,用生活点滴激发绘画灵感,以表现美好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用饱满的热情进行绘画创作,使僵硬呆板的造型变得生动感人,特色鲜明。李苦禅也说:“速写是向大自然求画稿的最好方法”。人物速写训练可以使绘画者的快速记忆力与默写能力逐渐提高,手、眼、思维的协调和配合能力得到加强,尤其是组合与记忆速写的锻炼,可以使绘画者的构图、创作、默写能力都有更好的提高。由于宣纸作画的特殊性,只有具有人物速写扎实功底,才能在宣纸上稳、快、准地挥写。吴作人先生说:“我们画速写的态度,首先是要不计成败地画,再则就要从感受出发,热情地放手地画,能画几笔就画几笔,日积月累,就得心应手了。”[3]水墨人物画造型能力的提高,笔墨造型技巧能得心应手,人物写生速写训练则是画家的日常必修课,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三、人物造型程式化训练与借鉴也是提高水墨人物画造型能力的方式之一

程式化:“艺术表现术语。指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经过艺术剪裁处理的规范性表现形式。它一般能明确地表达某种内容、情节,并形成特有的艺术风貌,不同民族的传统艺术相比较,往往表现得更为明显”。[4]程式化造型的训练是水墨人物画造型提高的方法之一,中国优秀的传统人物画造型和西方优秀的人物画造型,都是画家们经过对艺术语言的长期探索后提炼与升华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符号化意义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特殊性。在绘画中可以通过必要的临摹和对其造型程式化的训练来提高造型能力。如黄宾虹学画时说:“先摹元画,以其用笔、用墨佳;次临摹明画,以其结构平稳,不易入邪道;再临摹唐画,使学能返古;最后临摹宋画,以其法备变化多。”我们要广泛地借鉴与学习各个名家的各种造型方式与造型语言,再结合自己的绘画方式和绘画技法,取其适合而实用的,以提高自己的绘画造型技法能力;也要学习与体会各个时代独特的造型风格,如中国绘画中魏晋的飘逸洒脱,六朝陆探微“秀骨清象”,北齐曹仲达“曹衣出水”,盛唐的厚重凝练,吴道子“曹衣出水”,宋元的严谨,明清的写心,等等这些绘画程式的训练,能使画家的造型能力从内在得到提升。

水墨人物画造型能力培养的前期,研究、借鉴、临摹中西绘画中的人物画造型,能很好地掌握人物画的绘画技法与程式,通常的方法是写生训练与绘画程式训练同时进行。在水墨人物画领域不光要有人物素描、色彩、构图等西方绘画程式语言的训练,还要有传统中国人物画的墨法、笔法、章法等的训练,以及中国民间作品、汉画像砖、画像石、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等等中的人物造型程式化语言的训练,并把这些绘画程式融进写生中,通过写生来研究绘画程式的合理性,循环反复,不断地提高造型能力,探索水墨人物画中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

四、绘画理论学习是提高水墨人物画造型内涵的条件

水墨人物画造型能力的提高还必须要依赖与结合各方面理论知识的建构,只有理论知识丰富了,造型才能丰富,所造之型才能有意境,才能“气韵生动”、 “形神兼备”。在理论学习中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互促进。理论是实践的统帅,理论是实践的支撑;实践印证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正确性。

人物造型能力训练时要加强技法理论的学习,技法理论学习对于学画者来说,是解决造型问题的基础,是绘画实践必要手段。如果没有正确的、科学的绘画人体解剖学理论、素描知识理论指导,就难以把握人物形象的内在结构和精神面貌。所以要从人物的内在形体结构出发,画好形,造好型,要以科学的、严谨的、写实的态度对待水墨人物画的造型问题。

对于理论的学习是进行水墨人物画创作实践必备科目。水墨人物画造型理论的学习包含了水墨画技法理论、中西方人物画造型理论、中国传统画论、文学理论等等各个学科理论知识。水墨人物画中,要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去解读人物的形体结构、笔法、墨法、章法,以及笔墨关系及文化内涵等等。水墨人物画的造型要体现中国人文意识和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从中国传统画论中提取养分。如顾恺之的“传神写照”、“迁想妙得”、“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谢赫的“气韵生动”、“传移模写”、“ 一画论”、“骨法用笔”、“道法自然”等等理论。总结肖像画的专著如:元代王绎《写像秘诀》,清代蒋骥《传神要诀》、沈宗骞《芥舟学画园编·传神论》、丁皋《写真秘诀》这些论著都是前人绘画理论的阐述与经验总结,是水墨人物绘画造型中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与绘画训练法则。以众多的绘画理论知识作为指导的前提下,将理论结合实践,并勤加练习,水墨人物画的造型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水墨人物画创作才会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

水墨人物画造型能力是水墨人物画绘画的基础,造型能力的高低决定其艺术境界的高低。在造型能力的培养上要有法可寻、有法可依,法要得当,人物造型能力才会不断提高,才会有较高意境的作品出现。当然,水墨人物画造型能力的提高也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与技巧的理解与训练上,一幅好的水墨人物画作品不只是具有高技能的人物刻画,还需要营造一个好的意境和画境,要融入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要融入到生活中,以拓展水墨人物画造型的内涵,使造型更符合中国传统精神,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1]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79.

[2]赵德贵.速写探求[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86:2.

[3]吴作人.谈速写[N].北京:中国文化报,1997-07-19.

[4]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 1999:7.

责任编辑:胡栩鸿

How to Improve the Modeling Ability of Ink Figure Painting

LIU Yong

(College of Art, Di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Lincang Yunnan 67000, China)

Ink figure painting, taking man as the main character, more focuses on accuracy and expressiveness of the characters. The improvement of modelling ability shall be acquired by promoting basic skills after much practice, together with program training and knowledge learning.

ink figure painting; modeling; sketch; drawing; programmable

2017-01-25

刘 勇(1973-),男,四川内江人,艺术硕士,研究方向为美术学。

J206

A

1674-344X(2017)3-0030-04

猜你喜欢

速写人物画形体
《青年速写·归》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钢笔速写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蹲连”速写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张翔洲中国人物画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张自启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