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反思·重构:基于学生经验的研究能力培养
——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实验为例

2017-03-10刘永存王培喜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经验大学生

刘永存, 王培喜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武汉 430205)

实践·反思·重构:基于学生经验的研究能力培养
——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实验为例

刘永存, 王培喜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武汉 430205)

通过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五年的教学改革实验,结果表明,重视学生由前期经验、个性、认知范式等混合成的“先天禀赋”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采用“自我纠偏、同伴互助、专业书籍指引、教师答疑、重返研究场”刺激学生反思,从而为学生建立基于反思和自我经验的研究体系是有效促进学生研究能力提升的路径。

实践; 反思; 重构;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课程群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以下简称《研究方法》)是教育学专业学生必修而且非常重要的一门核心课程,但同时也是非常难把握的课程。如果按照传统的讲授模式实施教学,“课程学完了,理论和流程都熟悉了,依然不会做研究。”①即使是让学生边学习,边进行研究实践,“做出来的研究连自己看了都不满意。一是时间太紧,二是书上讲的跟现实中的差距太大。”

如何让这门最有价值的课程展现它无穷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将“研究”的精神带入未来教师的职业生活中?我们进行了为期三个学期的课程群建设实验。现在,将其中的一些经验呈现出来,以求更多的专家批评指正。

一、传统课程的深层次缺陷分析

首先,课程设置的前提假设是学生在“研究”领域里是从“零”开始。

传统的《研究方法》课程是老师先教,学生根据教的方法去实践,开展研究。传统的教学方法倾向于认为:《研究方法》课程是一门非常专业的课程,而且,研究方法重在“科学性”,因此,要遵守科学研究的流程,从一开始就要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研究思维。

概而言之,传统的模式里,学生在老师那儿是“从零开始”,“什么也不会,白纸上面好作画”②。

于是,过往经验决定了课程的模式:老师认为将已被论证过的、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教给学生,然后,学生模仿、操作。

事实并非如此。

大学生尽管从未接触过真正的科学研究,但他们并非对研究一无所知,就“研究”而言,他并非毫无经验:成长过程中,他有过无数次的好奇,并且对这些好奇有过自己的探索。正是这种探索过程积累了最原始的“研究经验”——“小时候,我发现蚂蚁在雨天来临的时候搬食物,趴在那儿观察,蚂蚁是怎么搬食物的。”、“我曾经记录过我的班主任在一堂课上会说多少个‘然后’”、“我观察过我的班主任在什么情况下会出手打人。只要他的脸涨得通红,嘴角开始不由自主地抽动,准保会有人挨揍。”

人类最原始的好奇心成就了“研究”,正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研究经验”。而且,这种经验潜伏在他的意识内,影响着后来的实践。

其次,教育研究的规范制约了教师的创新和突破。

授课教授经受过严格的科研训练,他们对教育研究的规范和程序深信不疑。而事实上,研究是一个创新的事业,它需要规范,但更需要创新——按照熊彼得的说法:创新就是破坏性创造。对于一个对规范深信不疑的老教授而言,在程序上,他可能连基本的怀疑都不会有:对于一个长期受益于这个程序的人而言,他是程序的获益者,因此,他也就缺乏打破这个程序的冲动或者说是内在动力。

而对于创新事业而言,有时候形式的打破显得比内容更重要。在研究领域里,研究方法的推进往往意味着一个新的研究时代的来临。

而这一点,对于尚未受过严格程式化训练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恰恰是天赐的“爆破手”——他们有激情,有想法,有灵动,没有流程的前置约束。

如果一开始就将他们这些原初的珍贵的“资源”用科学、流程、规范进行规制,这是对创新的淹没,也是对研究中“稀缺资源”的浪费。

最后,老师们倾向于认为大学生做不出好的研究。

一个在教育研究领域里有经验的老教授通常会认为,大学生阶段的研究是掌握规范、方法,至于“要做一个漂亮的研究”那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砺。

对于“好研究”的评估和价值判断因人而异。但在常规的大学校园里,我们通常用“发表论文的档次”、“引起的轰动效应”、“被哪个部门采纳”作为参考标准。

其实,这并不是评价一项研究“好”与“坏”的终极标准,也不是客观标准。对于一项研究而言,更重要的是“贡献新知”。

成年人,在做研究时,不可避免地会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长期程式化的研究,会造成人的主观定势,而这种主观定势又会以一种“潜在”却“有力”的方式进入到研究中来,影响人的判断。 而大学生什么都在形成中,有的是对世界一双充满“好想知道”的眼睛,一股“愿意知道”的热情,一种“想知道”的期待。在这里,没有人为的主观设限,没有潜意识的定论,一切都是探究和未知的。他们更能够用“已成年”但“未成熟”的眼光贡献不一样的“新知”。

二、实验过程

1.课程前置,学生自主研究

寒假和暑假是大学生开展研究最好的时期。因此,本课程的作业总是前置在开设前的寒假或者暑假。

首先,布置假期研究作业。

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造就的“通讯便利”,进行远程指导。

第一项作业为:请你回忆一下你曾经针对你的同学、长辈、老师、其他人员做过的一次观察、深度聊天活动,并请详细地记录这个过程。记录完这个过程后,请思考:你觉得你的信息是完整的吗?你还有没有想更深入知道的信息?你想用什么方法得到这些信息?

作业交上来后,老师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寒假和暑假期间开展一项长期跟踪研究活动。比如,对一个留守儿童假期的跟踪观察;再比如,对一个已毕业大学生两个月工作的跟踪访谈和记录。

所有的课程都可以接受。有些大学生选择的作业可能与教育无关,比如,一个留守老人的生活,一个家族的发展史等。我们并不限定大学生的研究范围和思维,一切都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调查和研究。有些大学生在外打工,可能观察一个工厂里的年轻人的周末生活。也都可以接受。 事实上,在接受他的命题过程中,就是展示一种开放的态度,表示能够接纳他“任何好奇想法”。鼓励他们大胆地去实践,凭着自己的已有经验加上智慧去开展研究。

其次,反思——对自己做的研究进行反思。

反思的步骤如下:

第一轮:将学生以8~10人为单位分成研究小组。每个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并指出研究做得好的地方和欠缺的地方,应该如何改进才能弥补这个欠缺。

第二轮:每个学生分享完后,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分享者提供弥补缺陷的方法,并指出分享者本人还未意识到的其他缺陷。

要求:提出建议时,先不说弥补的方法。而是由分享者本人自己针对这些问题做出反馈。如果分享者本人无法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则求助于问题提出者。对于分享者和问题提出者都无法给出回复的问题,记录下来。

第三轮:老师收集所有问题,尤其是针对那些还未得到正式回复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和分类。形成“问题库”。

第四轮:教师针对“问题库”中的问题,推荐学习材料,这些学习材料包括:教科书、针对某一类问题的研究论文、典型范例研究及其研究论文。学生在自学完这些论文后,再次对“自己问题库”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是否掌握了突破的办法?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

第五轮:教师针对仍然“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答疑和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创设了多个平台,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来反思,概括起来就是:自我纠偏、同伴互助、专业书籍指引、教师答疑。通过多维度的反思途径尽可能地让学生的反思由单薄变得丰满,由单一变得厚实,由片面达至全面,由表面到深刻。

学生根据这些反思的成果,制订一份深入研究的计划表(包括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所使用的方法、预案、研究呈现的方式等),在“合作互助组”分享后,实施下一阶段的研究。

接下来,学生要重返研究。

经过长达半个学期的反思,查找问题源,追求问题解决方案的艰难历练,利用周末或者长假时间,再或者利用教学实践周的时间重返研究场,实施新一轮的研究。

在新一轮的研究中,学生要详细记录他使用修正过的技术后所得到的信息,再与前面的第一次研究对比,信息在深度和宽度方面存在哪些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较之前一轮,哪些地方进行得更顺畅,哪些地方仍然没有突破,有可能突破的方法和技术是什么?……

事实上,我们从一开始设计这个教学实验的时候,就力图将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在对研究过程的反思和研究方法的掌握上,而故意忽略对其研究内容的深度追究。实验下来发现,内容成为研究方法的载体,正是通过研究方法的追根究底,内容反而自然而然“浮出水面”,甚至让学生都感到吃惊:“原来我以前看到的都是表象,如果要想了解真实的世界,我们必须自己睁大眼睛去看,掏空耳朵去听,静下心来去思索,“田野”(field)里有一个我们从未认识过的世界。”

最后,重构自己的研究体系。

本实验相信,由于人的个性、经历、知觉习惯、思维惯性不同,附着在他身上的研究秉赋是存在差异的,因此,研究的过程就是帮助他找到自己的研究倾向,并结合科学的、系统的方法论理论,重构一条属于他自己的研究体系。

在经历过对原初自我经验的回顾和探索、初始的研究实践、对研究的深度反思、再研究实践的漫漫历程后,学生对科学、系统的研究已不再陌生,开始在内心里建构一种“本己”的科学研究逻辑构架。

实验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用图示的方式建构“研究体系”——简单言之,就是画出一条基于自我经验和反思的研究范式结构示意图。

在此基础上,课程还要求学生针对其在实施某一具体的研究方法过程中的实际遭遇,给出一个案例。由老师对这些案例进行分类,成为研究方法课程的生成性资料,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实践性资源共享库”。往后的实验证明,这些基于学生经历或经验的案例所组成的实践性资源共享库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提升学生对相关研究方法的掌控,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他们在研究启动前的恐惧心理和缓解他们的畏难情绪。

三、实验结论与取得的成绩

截止2016年12月,该教学实验已进行五轮,从五轮学生的课程总结报告及他们各自的研究论文来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几个基本结论:

1.实验验证了我们原来的假定:就算没有参与过真正的科学研究实践,学生在“研究”上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潜藏着巨大的“研究惯性”。这种惯性,混合着他的个性、认知模式、情绪等固有的个体特性影响着整个研究进程。

2.对自有经验的反思是跃升新台阶的有效路径。通过自我纠偏、同伴互助、专业书籍指引、教师答疑,有效解决学生在研究中遭遇的疑惑,从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到自己带着问题寻找答案,从被动变主动,从接受知识到获取知识,这个过程尽管充满艰辛,但确实又体现了知识内化和技能习得的内在逻辑。

3.实验证明,每个人的好奇心驱动其产生研究的动力。然而,就整个研究的展开过程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些是从观察入手,有些是从阅读入手,有些是倾听入手……原因在于,常年的学习惯性养成了他们获取信息的个性化。而这种个性化成为个体展开研究的固有禀赋,凝着在个体身上。教学是顺从人的这种禀赋,利用这种禀赋,阐扬这种禀赋。因此,根据既有经验与禀赋,结合科学研究的规范,重构一条适合每个学生“自我认知逻辑体系”是成立的,也是可以操作的。

4.大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是可以贡献“新知”的——他们没有严格规范的研究范式,一旦进入到“田野研究”的现场,反而更能够发挥出自由、自主、灵活、变通的优势来。他们能够打破固有程式的规制,看到额外的信息。因此,要大力促进大学生开展科研,以科研来促进学习。

五年来,接受实验的学生包括2011级教育学、2012级教育学、2013级教育学、2014级教育学4个班,共计183名学生经历了这个实验。他们累计获得校级科研项目立项18项,获得湖北省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立项12项,撰写调查报告16份,发表专业论文4篇,获得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铜奖2项。

四、实验意外的发现

我们的课程实验发现,在“重返研究”环节最能够区分哪些是“好的研究者”。在重构环节会涉及到“成为好的研究者”的更深层维度:

1.毅力和勇气。经过漫长的反思,对研究不感兴趣的大学生事实上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好想这个研究快点结束,这简直是无边无际的节奏啊”、“有点坚持不下来了,我甚至动摇了我要考研究生的想法,因为研究确实太难了。”但那些对研究确实有着某种潜在爱好“追求”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却显得非常兴奋,“特别想知道,使用新方法以后会看到什么,我会走得进他们内心深处,看到在平时看不到的东西吗?好期待。”、“这研究做得有点意思了,还真是有意思了。没想到做研究有这么多深奥的秘密深藏其中。真是太有意思了。”不同性格类型、不同志趣的大学生在这个层面上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完全不一样。

2.指向自我的反思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许多大学生在“自我纠偏”环节,从一开始的“问题归因”环节总是指向外部:被调查对象不配合、携带的录音工具不方便、时间不够用。而那些成长比较快的大学生总是指向自我的:我没有注意他们的感受,只一味地想要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我的提问有些不礼貌;我的观察记录很零散,没有整合……

3.重视“我”的人更容易建构逻辑体系。在建构基于自我经验的研究逻辑体系环节时,实验发现,许多大学生并不了解“我”的个性、思维惯性、学习范式。因此,他们在建构自己的研究体系时,所得出的结论与教科书的既有程式一致性更强。而那些有丰富的关于“我”的知识的大学生更能够将“我的经验”与“我”结合起来,形成一条更多元、多彩的研究逻辑体系。

注释:

① 摘引自学生的访谈记录。

② 摘自对老师的访谈记录。

[1]彭正梅.经验不断改造如何可能——杜威的自我发展哲学及其与儒家修身传统的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3):4-13.

[2]燕良轼.学习:自我经验的投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4):80-83.

[3]李善良.如何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美国中小学教育考察报告[J].教育科学研究,2014,(3):56-61.

[4]王洪才.大学创新教学理念来源于实践反思[J].大学教育科学,2016,(2):65-69.

[5]潘海燕.重视自我经验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成才,2016,(3):30-32.

责任编辑:郑诗锋

Practice, Refl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Research Ability Training Based on theStudents’Experience — A Case Study of the reforming experiment about curriculum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Yongcun Liu Peixi Wang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uhan 430205, China)

Based on the teaching reforming experiment about curriculum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during the past 5 yea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students’ innate endowment which include by early experience, personality, cognitive paradigms, ect. It also illustrates the use of self-correcting, peer coaching, professional books, teachers’ question-answering and returning to the research can stimulate students to reflect. It is the way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research ability to establish a research system based on reflection and self-experience.

practice; reflection; restruc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courses group

2017-01-10

国家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师范生教学技能有效培养的实践课程模块创新研究”(鄂教高函〔2014〕20号)阶段性成果;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实践+反思+重构:MOOC视角下学生专业成长实验研究——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为例》(2014396)结项成果。

刘永存(1976-),男,湖南永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大学德育与大学课程。 王培喜(1970-),女,湖北荆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课程改革与音乐教育。

G650

A

1674-344X(2017)3-0078-04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经验大学生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大学生之歌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