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2017-03-10雷鸿斌
雷 鸿 斌
(湖州师范学院 商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雷 鸿 斌
(湖州师范学院 商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当前高校实验队伍建设存在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实验岗位需要,不稳定,作用不强等诸多问题。实验室要发展,离不开实验技术人员的奉献,只有以人为本,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人,给人尊严,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价值,在人际关系上下功夫,使关系更加协调和谐,营造积极奋进、向上发展的实验室文化氛围,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发挥最大潜力,才能整体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水平,才能以创新驱动实验室发展,使高校实验室的发展上新台阶。
以人为本; 高校; 实验技术队伍
一、前 言
(一)“以人为本”理论机制
1.激励机制 人的合理需要是什么,就想尽办法满足它,然后最大程度的使这些措施和组织目标成为统一体。
2.压力机制 竞争使人如临深渊,有危机感,接受各种挑战,驱退懒庸,使人不断拼搏向上。有了目标,就有了责任,它使奋斗方向更加明确,责任更加清晰,使人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下尽职尽责。
3.约束机制 制度是强制、有形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它是使人遵循的法规,在它的规范下去做并做对。伦理道德不是强制的,通过自我和社会舆论实现,是一种无形的约束。
4.保证机制 法律保证主要是指通过法律保证人的名誉、利益、人格等基本权利不受侵害。社会保障主要是保证人在病、老、伤、残及失业等状况下的基本生活。
5.竞争机制 主要指人有职业的自由选择权,自由应聘、辞职和选择新职业;与此同时,单位也有选择和解聘的权力。
6.环境机制 融洽、和谐、友善的环境,会使人心情愉快,在合作、友好、互相关怀的环境中工作动力更足。
(二)“以人为本”在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中的应用
实施以人为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根据校情,从实验技术队伍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有的放矢,这在新形势下显得越来越重要。分管实验室的领导,内心深处要“把人当人”,不要本末倒置,行动上更要“目中有人”[1]151-154。实验技术人员是开展工作的基础,是开展实验室工作的中心,对实验技术人员要更多人文关怀、更多物质和精神激励、更多尊重理解,使管理更加的人性化。
二、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技术队伍结构不合理
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年龄梯队、学历、职称结构等几方面[2]8-10,26。在年龄梯队方面,实验任务日益繁重,压力与日俱增,没有很好的年龄梯队,没有很好的身体素质,是难以很好适应的。年轻的,缺乏阅历,缺乏锤炼,缺乏工作经验,思想如果跟不上,认识就不到位,实验教学效果就难保障。学历结构方面,层次偏低,部分人员不是科班出身,或者来自其他专业和岗位,一些引进人才的亲属虽然只有高中、大专学历,也安置到实验室,导致实验技术队伍学历层次偏低。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很少愿意在实验岗位工作的。职称结构方面,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而且,实验技术人员晋升高级职称非常困难。
(二)实验技术队伍难以满足岗位需求
首先,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各个高校每年都会分好几批从社会上招聘高层次优秀人才,但大多是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实验技术队伍的补充极少,据调查,有些高校的实验中心,十几年没进过人,实验室却在不断增加,忙碌程度可想而知。其次,质量上也不能满足需要,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加上很多人对实验室工作不了解,在他们的观念中实验室工作就是开关门,和保安一个样,认为本科生就能满足实验岗位的需要,近年陆续引进了一些研究生。随着高校实验室的快速发展,实验技术人员如果不创新,将不能满足日益复杂和繁重的实验任务。知识面狭窄,缺乏工程设计能力,不会使用新型仪器,没有掌握现代化教学工具,这些更高要求,对大多只是本科学历的实验技术队伍而言是很难完成的。
(三)实验技术队伍不够稳定
观念上,实验技术人员总给人一种无足轻重的感觉,受到的认可度和关注度不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也矮人一截。政策上,有些学校从队伍稳定的角度考虑,做了这样规定,凡是新进实验室人员,几年内,不得转评教师系列职称,岗位也不能转。实验技术人员工作一直沿袭坐班制,没有太多的激励机制,工作热情逐渐消退,丧失了斗志。坐班制必然是时间长,不自由,工作也不轻松,常常需要牺牲休息时间。有了这些政策,实验技术人员与专任教师已被差异化对待,很少有专任教师会去做实验员。思想上,一部分高校实验技术人员思想波动很大,没有静下心来做事,这其中就包括一大批骨干,他们走了,也带走了经验和技术,而新进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在实验室留不住,他们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安心工作,无时无刻不想着离开,人才流失不可避免。留下的又干不好,缺少必要的技术创新意识,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
(四)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不强
高校实验室的快速发展,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很多高校,教学软件的购置普遍存在盲目性,导致资金浪费、设备闲置,浪费和损失极大,如果实验技术人员之间能够群策群力,在购置前充分研讨和论证,学校相关部门从整体宏观把握,加强实验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协同合作、一起探讨、一起研究,能使教学软件投入与产出成正比。实验技术是个技术工种,具有时间长、重复性高的特点,工作枯燥,没有乐趣可言,这些工作都属于基本的实验室管理,在一些高校,很多年轻的实验技术人员满足于此,认为干完这些事情,就万事大吉,在思想意识里,不会想着也去做些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科研,导致他们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造成一些高校实验队伍业务能力、实验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整体上偏弱。
三、“以人为本”解决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以人为本,完善实验技术队伍结构
年龄结构,表现为老、中、青呈现梯形结构并各占合理比重。年长者对实验室有感情,阅历多,有经验,长期的工作中形成良好的作风,是晚辈们可以学习的长者;中年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基本已是实验室的骨干,是引领实验室发展的中坚力量;年轻人是未来实验室发展的后备保障,不断磨练,逐渐成长,有了这些传人,实验室才不会后继无人[3]142-144。
学历结构,首先,应依靠内培,高校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鼓励实验人员继续深造,很多的实验技术人员一直以来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和爱好,自行选择进修的专业和学校,有专科学历的通过“专升本”攻读本科,有本科学历的,继续深造研究生学历,有了这种氛围,学历结构就可得到改善。其次,可通过外引,高校每年在制定人才招聘计划时,给实验室一些高学历人才的指标。
职称结构,制定合理的并具有特色的实验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条件。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评价、要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区别于专职教师,有自己的特点,更加客观、公正,有说服力。近年来高校实验队伍建设有了可喜的变化,一是实验技术人员要有业务培训学时,培训好坏列入职称参评条件;二是增加实际操作水平考核,评审专家观摩作为评聘条件;三是一些省份和部分高校陆续增设正高级实验师。
(二)以人为本,满足实验管理、教学和科研需要
数量上满足,科学合理定编定岗,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择优录取。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人才的供过于求,为数量上的满足提供了保障。通过对实验管理、教学和科研需求的调查研究,结合现有人员配置,高校人事处每年都会给各二级学院一定的实验技术人员名额和编制,通过对社会公开招聘,征求最广泛的意见,保证制定的各种计划、各项措施切实可行,责任落实到人,逐级负责,大量高学历人才引进到实验岗位,有了数量保障。
质量上满足,可以派实验技术人员到外单位学习,将其他院校在实验管理、教学和科研中的先进做法和创新经验引入到本单位,使本单位更有创新活力。举办各种实验论坛、培训和讲座,邀请长期工作在实验战线,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实验管理、教学和科研上颇有心得的专家给实验技术人员讲课,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拓展知识面,使实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特别要求勤学习,勤思考,勤动手,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己;平时与同事多交流,应经常一起探讨,解决疑难杂症,共同提高。日常工作中,除管理好自己的实验室外,也要试着学习其他实验室的管理、教学和科研,使自己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以人为本,稳定实验技术队伍
组织上,学校层面成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宏观把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各二级学院由教学副院长分管实验室工作,有了组织保障,才能形成实验技术队伍日益稳定的局面。业务上,实验技术人员的勤杂工、服务生角色要转变[4]1-5,引进学生管理员,那些开放程度高,工作量大的实验岗位,一些重复性的劳动(如开关门窗、开关电源等)可由学生来完成。时间上,双休日一定要保证实验技术人员能够很好的休息,实验技术人员待遇和地位本来就不高,周末休息也算是一种福利,能够在工作日完成的工作,千万不要拖延,要改进实验技术,提高效率,减少劳动强度。科研上,做科研有两个好处,提高待遇和科研水平。实验技术人员能多做科研课题,会迸发出极大的工作斗志和热情,一旦完成一项科研项目,会让你觉得很有成就感。津贴分配上,与实验技术人员的出勤率、实验课的工作量挂钩,要根据个体的能力和业绩,收入合理差异化,对于在工作岗位有突出贡献的给予特殊奖励。健康保障上,关心实验技术人员的身心健康。因岗位和工作环境不同,根据国家的劳保规定,可以发放适当的劳保用品,并按规定享受一定的保健补贴。评奖评优上,学校设立了“优秀实验技术人员奖”“实验技术成果奖”“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奖”“优秀实验室主页奖”和“实验室优秀教学奖”“优秀实验室科研奖”等奖项[5]9-12,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工作风气,实验技术人员力争上游,先进激励落后,把实验室工作做好,更有归宿感。
(四)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实验技术队伍作用
政策上,有好的政策,才有利于实验技术人员更好地服务于实验管理、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如果能够走出去,服务于地方和企业,实现双赢,一方面企业可以最先获得最新科研成果,对实验室也是锻炼提高。业务上,主要针对一些长期在实验室工作的同志,有丰富的实验操作经验,有大型设备维护经验,要积极探索,不断改革和创新,要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上多下功夫,掌握最新实验手段,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真本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的最大潜能。科研上,要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实验技术人员的科研热情,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在工作之余积极投身到实验科学研究的探索、实验设备功能的开发与利用、特色自制设备的研制等相关课题研究中去。通过自己的摸索,逐步提升科研能力,能够独挡一面,要多学习,学习课题的选题、课题申报书的填写等,提高科研课题申报的成功率,提高科研课题的级别,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由量变到质变,实现自我社会价值[6]19-21。待遇上,特岗特批,使关键岗位实验技术人员能静心工作,刻苦钻研业务,为高校的实验教学、科研贡献力量。和谐环境上,人际关系和谐,工作环境宽松,创造有利于实验技术人员发展的环境。让他们觉得从事实验室工作并不低人一等,认识到个人对集体的存在价值,增强事业上的成就感,激发主人翁意识,工作斗志更加旺盛,全身心投入工作。
四、结 语
高校实验室的快速发展,对建设一支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实验技术队伍的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塑造一支思想素质过硬、技术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队伍尤为重要。有了这么一支稳定而充满活力的队伍,才能把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做的更好。同时与时俱进,通过调整、内培、外引等方法,使实验技术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将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循序渐进地推向深入,才能真正发挥好他们的作用。
[1] 常安瑛,毕建杰,李圣福.以人为本,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
[2] 杨 安,胡新平.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快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步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8).
[3] 王桂玲,应安明.以人为本建设高校实验技术队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3).
[4] 林明河,贾延江.转变观念,加强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8).
[5] 赵庆双,闻星火,李 明,等.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实验室队伍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
[6] 王小逸,陈永宝.以人为本,建设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师资队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0).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Experimental Technical Teams Based on the Ideas of Humanism
LEI Hong-bin
(School of Business, 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313000, China)
Problems including unbalanced structure, inability to meet the needs of experimental jobs, instability and weak functions are now fou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experimental technical teams. The development of any laboratory relies on the dedication of its technical personnel. Only by holding the ideas of humanism,i.e., putting people at the first place, giving them respect and esteem,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ir work value, creating more coordinating and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generating an active and positive atmosphere, can everybody fully display his talents and realize his full potential. In this way, the general level of experimental technical teams can be improved, which will encourage innovation and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aboratories to higher levels.
humanism; university; experimental technical team
2016-11-10
本文系2016年度湖州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对策研究”(2016XJXM21)的成果。
雷鸿斌(1982-),男,畲族,浙江建德人,公共管理学硕士,实验师,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研究。
G472.3
A
1672-2388(2017)01-00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