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课程评价模式改革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应用课程为例

2017-03-10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校企高职

李 师 君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外事与港澳台办公室, 浙江 湖州 313000)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课程评价模式改革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应用课程为例

李 师 君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外事与港澳台办公室, 浙江 湖州 313000)

与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实施等相比较,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上开展校企合作尚显不足,缺乏合作的长效机制,尤其体现在那些很难将教学现场完全迁移至工作现场的文经管专业上,更体现在那些很难对应某个具体工作岗位技术标准的课程上,如英语类课程。而当下数字化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的应用,使得借助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企业作用成为可能。通过改革课程评价模式,将企业对教学效果评价由学生毕业上岗后提前至在校学习阶段,使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等功能更具实效,从而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使职业教育教学更贴近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混合式学习; 课程评价模式; 高职教育; 商务英语应用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满足学生就业需求与企业用人需求间的“零距离”对接。因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教学体系实现全面开放,在教学场所、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资源的构成等诸多方面都应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方向[1]56。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积极推行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等,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办学和教学过程,如校企共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建课程、实训基地、共同开发教材等[2]45。但与此同时,对教学活动起反馈、导向作用的教学评价体系却相对封闭,依然呈现评价主体单一、角度狭隘、方式简单、功能滞后等弊端。教与评在改革步调上的不一致,直接影响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之所以产生这种状况,首先,在于企业缺乏作为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意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来体现的。当下,这个满意度高低,仅是在学生毕业、学校教育结束之后被动地交给企业、交给市场去评判。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身份仍然是单纯的用人单位、学校教育产品的最终使用者、鉴定者,其主体作用发挥有限。其次,在于缺乏经济、有效、延续性强的校企合作教学评价模式。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不管是提供实训场地或岗位,还是指派专人现场指导,任何对教育教学的投入对企业而言都是额外增加的生产成本。在主体意识缺失又看不到即期效益的情况下,这些额外成本自然会被逐渐压缩,不可持续。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给各个层次的教育领域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信息技术催生教育创造,各种教育模式创新不断发生,如数字化学习、慕课、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等等,也颠覆、重构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网络教学不应也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但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把传统教学方式与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各自优势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创建一个数字化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环境,是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进程中正在开展的有益尝试。网络这个开放的环境,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开放,也应该包括教学评价体系的开放。混合不仅仅是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教学环境与教学方式的混合,从广义的角度,也可以是“学”与“习”的混合、“教”与“评”的混合。信息技术应用浪潮在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的同时,是不是也能推动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使“评”追上“教”的步伐?本文试图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职院”)商务英语应用课程的改革实践,探讨企业参与教学评价的可行性,与同行共勉。

一、改革背景、条件与目标

(一)背景

商务英语应用课程教学评价模式改革,是在湖职院省级示范建设专业、优势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校内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背景下开展起来的。商务英语应用课程是湖职院省级示范建设专业、优势专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省级特色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作为一门职业用途英语课程,它主要培养学生在对外贸易工作岗位上使用英语开展工作交流的职业能力。课程特性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形式以英语口语会话为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面临一些语言类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受目前班级人数规模与课时数的限制,学生参与课堂的空间和时间少,在课堂上的演练非常有限;教师对作业尤其是口语对话的测评往往只能采取课堂内抽测点评,无法保证完成度和完成效果,而优秀的作业又无法在课堂外保留和展示,发挥带动效应;此外,由于课程本身并不对应某个具体工作岗位技术标准,外贸行业的特性又限制了批量学生开展顶岗实践的可行性,使得深入工作现场开展实践教学、技能训练、成果检验等都很难实现。这些问题成为了课程建设过程中亟待突破的瓶颈。

(二)条件

1.师资条件 商务英语应用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学院一开始就十分重视专兼职教学团队建设。一方面吸纳具备英语教育背景及业务实践经验的企业业务骨干加入教学团队,另一方面派送校内专业教师到本地区代表性工贸企业轮岗挂职、深入工作一线,“师从”业务能手与行业专家开展岗位实践,为改革实践的开展完成了师资准备。

2.硬件条件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所在学院有国际贸易省级示范建设实训基地,经过两轮建设与改造,已建成会展谈判综合实训大厅、本地特色纺织品外贸展厅、国际文化交流与商务礼仪实训室、英语口语测评微格实训室、移动商务实训室、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以及运用虚拟现实视频成像技术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为课程教学、实训、微课视频制作等提供系列仿真环境及技术支持。

3.网络教学条件 学校为所有专业核心课程提供Blackboard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可藉此整合教学视频库、电子教材、教学课件、项目案例、互动习题、动态评价系统等教学支持资源,为构建数字化在线教学创造条件。

(三)目标

1.评价主体多元化 企业是高职教育成果的享用者,因而企业或用人单位必须是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1]45。校企合作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本课程教学评价模式改革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将企业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身份,从单纯的用人单位、学校教育最终产品的使用者、鉴定者,转换为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这一“生产过程”中的“QC(质量控制员)”“技改员”,转换为教学评价活动中的多元主体之一,借助他们的力量,按工作岗位实际要求,结合教学实际,与课程教师共同设定教学评价目标、构建教学评价体系、参与教学评价活动,从而对教学过程产生正面的反拨效应。

2.评价方式过程化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是基于工作过程划分学习单元的,不同的学习单元,其学习活动形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与之相符的教学评价也应强化过程性评价,不能局限于固化成果的终结性评价。“评价应当被‘嵌入’到职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评价活动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整个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56。因而,要形成一种动态的、能够把评价过程和实践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的教学评价方式[3]22。

3.评价内容职业化 这里的职业化,不仅指评价内容需涵盖职业活动中所需的各项专业技能,同时也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要求列入评价范围[4]49。这就更需要专业教师与企业行家,首先作为设计者,在对应测评内容的工作任务设计中就要将职业化内容融入进去;而后,作为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从职业角度进行有意识的关注。

4.评价手段信息化 如前文所述,不论是将教学或实训场地迁移至企业工作现场,还是请企业专家来校内指导实训,都会给企业带来时间、用人等管理成本上的额外增加。要形成经济、有效、可持续的校企合作教学评价模式,就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消除企业专家参与教育教学的时空界限,降低其人力物力成本。

二、校企合作课程评价考核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坚持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近年来,湖职院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学校对接地方产业、专业对接行业企业、师生对接职业岗位”的“三层”对接工程,为实施“教学做评”一体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商务英语应用课程组教师带着课程建设的任务,问计于企业,与企业业务骨干和兼职教师一起,按分解—梳理—设计—确定—实施—反馈的路径,共同完成了课程评价考核体系的建构。

(一)分解外贸业务员岗位任务

在前期专业建设及就业调研中,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明确了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的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三大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又经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反复论证,提炼出了12项以外贸业务工作流程为主线的典型工作任务。经分析,课程组将其中的贸易参展、商务接待、业务洽谈(其中又分为口头洽谈与书面洽谈两种形式)三大工作任务对应到商务英语应用课程,再将每项工作任务分解为若干项小任务,每项小任务则分别指向完成该任务所需的英语及职业能力,制定出“外贸业务员岗位任务及职业能力对应表"。

(二)设计并细化教学活动内容

明确了要锻炼培养的各项职业能力,就明确了培养这些职业能力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也就可以设计出对应该项能力训练的教学活动内容。课程组根据岗位任务及英语能力对应表,通过收集、遴选、整合真实工作案例与教学素材,按工作流程进行编排,形成项目化教学内容。以“贸易参展”这个任务模块中的子模块“参展准备”教学为例:

教学模块:I 参加交易会

子模块:1.1 Preparing 准备参展

教学目标:通过本模块的教学,学生学会为参加交易会做出适当准备

单元活动背景设计:

小王是浙江瑞丰纺织有限公司的一名业务助理,刚工作半年。明年二月杜塞尔多夫国际服装展将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办。公司决定派进出口业务部的周经理和小王一起前往参展。

活动说明:

活动共分为7个训练项目,以工作流程及情节发展时间顺序编排,环环相扣,形式多样,以具备多媒体语言训练条件及小组化学习条件的语言实验室为教学场所,便于项目训练中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训练的开展。

☆ 重点 ★ 难点

活动准备:

小任务1. 通过对一段介绍贸易参展的短文进行选词填空、大意解读等语言训练,了解贸易参展的目的与作用;

小任务2. 通过对具体信息点设问,要求学生上网收集有关CPD Global Fashion Fair杜塞尔多夫国际服装展的真实信息,自主了解展会的大概情况,为项目活动做好铺垫。

★ 学生训练项目1

教师提出项目任务:“离交易会还有6个月时间。业务部周经理要求小王做好相应安排。小王想到了许多件事,请你帮他整理出行动计划。先将下列工作内容的中英文进行配对,而后将它们按时间顺序排列,填进表格并标出所需时间跨度。”

教师提供素材:打乱的各项准备工作的中英文名称。

学生填制工作进度表:小组商议共同完成。

结果评价标准:①对展前各项准备工作名称中英文匹配无误,并能熟练对应互译;②对展前各项准备工作流程安排合理,符合工作实际需要。

评价方式:组间对比 + 教师点评。

★ 学生训练项目2

教师提出项目任务:“周经理给了小王几份公司介绍的中文材料,小王要将这些零散的文字材料组合起来,写一篇英文的宣传介绍稿。他在一些地方遇到了困难,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教师提供素材:企业简介常用句型。

学生补充空缺信息,完成完整企业简介文本翻译----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结果评价标准:①能正确使用给出的常用句型,并能根据上下文在语法、措辞上作出相应变动;②能结合具体内容,对企业简介通用部分做出正确翻译;③能顺利解读企业简介英文版本,基本掌握企业介绍行文规范。

评价方式:学生互评+ 教师点评 + 范本展示。

(三)设计过程性、表现性评价方案及评价标准

在以上的教学活动设计案例中,每项学生训练项目都附有训练结果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但这些训练项目毕竟是在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过程中由教师带动完成的。要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吸收和掌握这些教学内容,还需要通过课程作业和课程考核来完成。为此,课程组按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方式,开展了项目化作业方案设计,改革了课程考核方式。

1.作业方案设计 课程作业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落脚点。没有“作”便没有“学”,有了“作”法才有“学”法。学生的学习成就最终反映在其作业质量上,而其“作”的质量则取决于作业方案的精心设计。在本课程作业方案设计过程中,依然按教学活动设计案例中的项目化、流程式来设计:学生组成小组,以虚拟企业、真实产品为载体,以课内项目为“模板”,重新收集、整合、翻译各种语料来完成,作为对课内学习成果的补充和巩固。同时,在完成作业的方式上,充分考虑多种媒体的运用,要求学生以电子稿形式完成书面项目,以视频录像形式提交口头对话项目。录制对话视频的形式使得学生课后人人都要开口说、甚至演,对非小班化的英语课堂教学及口语训练起到了极大的补充作用。项目设计还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了学生利用网络检索信息和利用电脑进行文字、图片、表格处理的能力,增强了他们对文档规范化的意识,有助于职业素养的养成。评价方法则以语言规范性为主要关注点,针对不同作业内容及要求,采用不同评价方法。以上述教学案例中的“参展准备”为例,设计了一个以“收集展会信息”为主题的课外综合性作业:

作业二:展会信息 Trade Fair Info

步骤一:针对本小组企业、产品类别,网上检索对口的国际展会信息,遴选出一个最适合参加的展会;

步骤二:收集该展会详细信息,并加以整合,形成小报告;

步骤三:分组课堂口头汇报。

成果形式:某展会信息的REPORT

评价重点:①内容完整性(是否涵盖参展商所需了解的各项必要信息);②内容时效性与针对性(是否为最新近信息,是否适合本企业);③表述条理性(是否合理运用文字处理方式有条理的呈现信息);④语言规范性(是否符合英文基本语言规范)。

2.考核方式改革 除了作为形成性评价的课程作业,本课程还对作为总结性评价的期末考核做了改革,要求学生分组、分角色,自编剧本、自行拍摄,按教学项目流程,完成一段涵盖所有主要学习模块的视频短片。其实这仍然是课程作业的一部分,只不过是对前期过程作业的一次总结和升华,就像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训练过了画图、打版、裁剪、缝纫等各个工艺环节之后呈现出的一台时装秀。口试历来是对学生英语学习成效最直观的检验方式,但操作不易,时间成本较高,单个教师考评不够客观,多名教师又较难安排,因而往往很少被采用。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以自编、自导、自演并录制成短剧的方式来考核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有职业场景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具备多方面的优势。首先,学生能在录制前甚至录制过程中充分准备,压力减轻,同时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点滴时间而无需在集中的时间段内完成全部评价,考评的时间成本降低;再者,视频文件得以保留,便于在存疑或难以把握时反复查看,优秀的作品还能在课程在线教学平台上展示、分享,甚至作为案例资源,对学生自己而言也是一段难得的学习记录;最后,也为多方评价提供了可能,尤其是为企业专家不用亲临现场就能参与评价提供了便利,使原来偶发式的企业评价能趋于常态化。

(四)实施专兼职教师共同评价

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在线课程教学平台为教学评价的开放起到了很大作用。在线课程教学平台支持多种学习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档案袋评价、集体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以及自我评价[5]211,可以让评价贯穿整个课程始终。随着学生学习成果呈现方式的数字化、信息化,使得企业兼职教师藉由在线平台参与评价更为便捷,成本投入相应减少,但收获却可能更丰富,因为在这个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提前接触到学生,相比招聘会上收集到的简历和匆匆几次面试,会对这些未来的、可能的员工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就相应有更客观的用人选择。同时,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见证学生成长,也让学生直接接触到他们所代表的企业和企业文化,这种创造社会效益的成就感也是非常宝贵的。因此,企业更有可能提高校企合作的参与度,学校的课程教学也更容易实现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展的“复合式”评价。

(五)多渠道多形式反馈教学评价

评价应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其目的是要通过发挥导向、诊断、反馈等功能对教学进行调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评价的结果要及时、准确地反馈。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教学与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反馈的形式自然也各不相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评价反馈可以通过师生即时的互动完成;在在线学习平台上,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除了平台自身所带的数据分析反馈功能,还可以通过公告、留言、讨论区、作品展示对比等进行及时、多样的人工评价反馈,并形成完整的个人学习成果电子档案袋。通过评价反馈的信息共享,可使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公开化,因而也更加客观。

三、结 语

本项课程教学评价改革,是在贸易类专业在校学生不能全面深入企业工作岗位接受工作现场测评的局限性下,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在线学习平台的帮助下,将企业原本只在招聘用工阶段才发生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活动,由人才培养链的末端提前到中段乃至前段,使之转变为具体课程的教学评价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找到了参与高职院校教学的契合点,实现从“用人”到“参与育人”、从“客户”到“QC”的角色转换。角色不同,则角度不同,发挥的作用也大为不同。企业全过程参与到课程教学评价活动中,使得课程教学评价过程充分体现职业导向性、评价结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不再滞后,校企合作得以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得以保障,学生、高职院校、企业都能够从中获益,实现三方共赢。

[1] 杨 延.改革教学评价模式 促进工学结合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12).

[2] 徐 芳.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4).

[3] 王 英.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评价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7).

[4] 尚雪艳,吕桂玲.对中职学校教学评价的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1).

[5] 景宝华.基于moodle平台的《数据库应用技术》网络课程构建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6).

On the Reform of Evaluation Mode in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on Business English Course in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LI Shi-jun

(Foreign Affair & Hongkong,Macao and Taiwan Office,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Huzhou 313000, China)

The cooperation on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betwee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ndustries has not been carried out as sufficiently as those on course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practice due to the lack of a long-term mechanism, especially for the programs and courses, for instance, English courses, wher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annot be completely transplanted into job sites or there is no technical standard to follow.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kes it more workable to engage enterprises and businesses in education by creating a blended environment of online and offline learning. By reforming the mode of evaluation of students' performance and competence,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iciency can be brought forward from the stage of employment to school education, hence it can work in a more effective way in terms of guiding, diagnosis and feedback, meanwhile,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can combine learning with working and meet the demands of industries more effectively.

blended learning; evaluation mod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usiness English Course

2016-11-22

本文系2015年度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教学改革项目“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校企合作课程评价模式改革----以高职商务英语应用课程为例”(2015kg05)的研究成果。

李师君(1974-),女,浙江湖州人,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研究。

G712

A

1672-2388(2017)01-0020-05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校企高职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