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接地气的教育
2017-03-10彭佳景
彭佳景
【卷首语】
寻找接地气的教育
彭佳景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8个字说明了12个月,表述了365天,相传了2000多年,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为什么这么精确,为什么这么精练?因为它是大众的文化,是民族的智慧,是实践着的真理。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如何在节气里寻找接地气的教育,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应该忘记的课题,也是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的应有之义。本刊本期策划的主题《节气里的教育》,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无不具有启迪意义。
不可否认,教育很多时候是抽象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寻找人文物质作为承载,将教育的精神溶解其中,二十四节气不失为上佳之选。因为它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因为春分、谷雨、惊蛰、清明等一个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串起了属于中国人独有的一年光景,彰显了中国人独有的人文精神。
反观我们孩子现在的生活,被钢筋水泥所包围,被分数高低所困扰,何曾关心过身边的每一片绿,何曾倾听过枝头的每一阵鸟鸣?我们的孩子如果不能怀抱一颗玲珑心,不去睁眼好好地看看世界、感悟自然,他们怎么能有立春正启梅花香的敏锐、雨水始华海棠红的豁达、惊蛰过后一溪月的儒雅、春分寻访木芙蓉的质朴、梨花清明染春深的隽永?没有了这些,怎么能感受中华文化的情怀与妙处呢?
教育要想唤醒孩子的心灵,润泽他们的生命,就必须回溯自然本身、生活本身。而回归本源,就应顺天时、接地气、蕴人文。不能让他们囿于一室书山题海,一年年错过四季的流转与风景的交替。而要让他们知道,植物从不因外界的原因拼命赶路,它们自顾自地萌芽、生长、开花、结果、凋零,永久地活在自己的节奏里。所以,植物的世界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智慧:让我们的孩子缓缓地走在教育的生命里,“依时而动”“尊时守位”,切不可违背成长的规律。
教育是要培养精神的,用时代热词来说,就是要培养“核心素养”。二十四节气里,有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农耕时代,靠天吃饭,就要掌握气象、适应气候。在工具极为有限的条件下,靠双脚追踪候鸟、凭双眼观察作物、用双手记录冷热,困难重重,但先人们不屈不挠,一代又一代反复试错、完善,终于总结出天地呼应、人物相宜、时空顺畅的二十四节气。有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二十四节气“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联想到大数据,二十四节气堪称鼻祖,2000多年前就能预测未来。这是精益求精的结果。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我们不知道二十四节气是谁总结的,只知道它是无数人的集体智慧结晶,而这恰恰体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功成不必在我。正因这种奉献精神,才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有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也才有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先民们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击壤而歌”的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方式正渐行渐远,但二十四节气中呈现的育人智慧不能淡出我们的视野。比如育人如莳花,泥土以下的归家庭教育管,泥土以上的归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管。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根,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之开花、结果。两者之间谁也离不开谁,只有各自找到各自的位置和价值,才能实现融通和互补,才能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