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美学观
2017-03-10孙全胜
孙全胜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8)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美学观
孙全胜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蕴含了马克思丰富的美学思想,主要论述了美的根源、美的规律和美感的形成等问题。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美,这是美的根源;美的规律在于物种尺度和人内在目的尺度的统一;美感来源于人化自然。马克思美学思想是《手稿》整体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美学观。这些富有启发性的观点为美学研究提供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前提和指针,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深化发展指出了正确的路径。
马克思;劳动美学观;休闲美学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关于经济学、哲学方面的一部未完成的草稿,马克思美学思想以零散的形式包含在他的关于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实践的论述中,特别是在“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这两章中有较多的论述。马克思美学思想在实践的基础上解决了美的根源、美的规律及美感的形成等美学问题。
一、美及美的规律
要研究美学问题,首先要问的就是:美是什么?对于这样一个基本的美学问题,从古至今,无数的哲学学者、审美家、建筑师、规划师等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见解,但都未能揭示它的本质。唯有马克思采用实践唯物主义科学地回答了美学的这个基本问题。马克思在涉及到美学问题时,是把美感和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考察的,而且把美感作为劳动实践过程中的构成要素,认为社会的运作模式、社会生产关系结构对美感的产生有决定性作用。马克思的美学思想具有自己的特点。其一,马克思超越了以往的美学家。在他看来,美感是始终不能离开人的劳动实践的,离开人的劳动实践来谈论美学问题必然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其二,马克思反复提到人的感受性。审美彰显着人的感官能动性,人的感官能动性的增强,拓展了审美的范围和内容。自然合目的性和愉悦心情的结合,呈现着美学意象。审美快乐只根据经验表象,而不是概念。合目的性,或者处于主观的愉悦,通过鉴赏判定;或者处于客观,凭借理性断定。美与崇高是令人愉悦的,是有普遍性的单个判断。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也就是探讨美的本质要与人的本质对象化联系起来,意义深远。
马克思在《手稿》中并没有专门阐述“美的规律”,但是详尽论述了人的美学活动的两个尺度,这其实蕴含了他对“美的规律”的理解。
美的规律是由“任何物种的尺度”和“内在固有的尺度”延伸而来的。这“两个尺度”概括了人类劳动实践活动的两个方面。“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1]由于这种尺度的存在,人就能够遵循美的规律来进行生产和生活。于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所理解的美学规律其实包含了先在自然和劳动实践两个维度。人是一种有自由选择、自觉意识的类存在物,一直把满足自身需要和征服自然及其生物体当作劳动实践目标。人的劳动领域是极其广泛的。也就是说,人从来不甘心做自然的奴仆、顺服自然的指令,而是不断把整个自然领域作为实践的客体。人听从自己内心需求的指引,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美感,才能彰显自由意志的力量。这些论述展示了马克思对人劳动实践本质的基本观点,也为我们理解美的规律提供了思想线索。
美的判断力无法构成认知,只能在知性基础上进行反思。美的判断力提供的是感觉,不能与道德混用,成为遵行的法则,而只能展望,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作用。康德把哲学分为理论的自然哲学和实践的道德哲学,自然哲学基于科学的实践法则,道德哲学基于自由的感性法则。人的认识有自然和自由两个领域,自然概念建构的领域和自由范畴建构的概念有着明显的界限,自由范畴的领域能够影响自然概念的领域,自然概念的领域却不能影响自由范畴的领域。自然范畴领域制定的法则应该呈现于自然的感性世界。马克思认为自然形式的法则与自由规则是可以对应的,美的判断力能使这两部分整合为整体。人能依据自身的条件,将客观规律的尺度和主观美学尺度用于实践活动中。美要符合这两种尺度:一是物种的尺度,即事物的客观规律;二是人的内在目的的尺度,即主体的客观实践,这两个尺度是能够结合在一起的。这里,马克思把“美的规律”当作人的内在尺度,而作为人内在尺度的美学规律,是有着内在的客观性的。
二、美与劳动实践
在《手稿》中,马克思凭借分析异化劳动和把实践观点引入美学领域,提出了一个美学的重要命题:“劳动创造了美”。[2]其一,劳动创造美的对象。人类凭借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自己控制和使用着自然,人化自然彰显着人自由意志的外在客体化内容,成为审美的实践和审美的内容。劳动在创造一个美的世界,既是使自然人化的过程,又是使人社会化的过程。证实人类本质力量的各种美的感觉即美感,只有在人对自然界的劳动过程中,才能逐渐形成和孕育出来。其二,劳动将人改造为审美的主体。这些美感只有凭借劳动这种人与世界的中介,才能使社会的物质生产丰富起来。马克思重视劳动,分析了生产方式的作用,考察了人实践活动的意义,需要用美学思想消解封建色彩浓厚的等级秩序,不能以消费异化为借口反对商品经济,而要让市场体制健全,批判拜物教理论。因此,审美不仅是人的一种本质,而且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就其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观照和作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现来说,美感是具体的、历史的、生动的并且是形象的,是在生产中生成又在生成后不断开拓新境界的无限发展过程。
人通过劳动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马克思论述了劳动是自然与人联结的纽带,人与自然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人要生存就要依靠自然。其次,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二者是同一的。最后,人与自然又是对立的,人依赖自然,也必然受到自然的制约。人类依赖自然得以生存、生活和发展。这段论述,充分表现出了人与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天然的状态,是人跟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依据。然而,由于私有制的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也不能按照理想的状态发展下去。异化劳动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更多地呈现为对立,破坏了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要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就要改变人与自然严重对立的局面,扬弃异化劳动,改变一贯的生产生活方式,善待自然,使得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启示我们要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人类发展到现在,世界范围内资本运作机制还广泛进行着,以往的发展模式问题显现,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可以从《手稿》中得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正视自己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开始在一定程度之内调整其发展模式。自我意识不断地通过批判实体来为自己开辟道路,改变现实的一切,创造一切,而这种批判的自我意识不是人人具有的,只有作为批判的对立物才有意义。“先将自己异化,然后从这个异化中返回自身。”[3]总之,批判是自我意识的本质属性,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展现,现实的劳动则是异化劳动。这就是说,物质财富是形成生产关系概念的重要一步。经济、社会、文化塑造了人的美学理念。人通过占有外在东西展示自己的美学存在。现实的美学实践者是自由的主体,体现人的自由理想。人在美学活动中实现着自己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认为,美学需要自由的创造。启蒙学者关于解放人类、建立理性国家、实行普遍幸福的理想并没有实现,而是以市侩的、鄙俗的专政而告终。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情况正是如此,这次革命只有对劳动群众来说是不成功的。鲍威尔一伙认为无产阶级什么也没有创造,既没有创造意识,又没有创造利益。马克思驳斥了这种谬论,认为只有通过不以资产阶级意志为转移的发展,才能实现人类解放。美学的基本问题是人的问题,需要拯救淹没在宏观叙事中的人,克服人的非人化情形。要克服异化和焦虑,要么放弃个人自主,选择服从权威,这也就是逃避自由;要么是在不否定个人自主情势下,与他人及自然建立创造性的自发关系,去创造性生活,这也就是自我实现。服从的方法最终效果是加重了不安全感,也导致了令人惊吓的反抗,让依赖的人成为反抗对象,造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应该采用自我实现的美学方法。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决定论将人归结为能动个体,强调人的自由也有具体的历史困境,自然具有优先地位,但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的一切。人的本质是完全的社会关系,实践影响了社会的一切。人类要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应该坚持独立人格,反对专制权威的大一统体制。
综上可以看出,马克思在《手稿》中将理论批判的焦点放在了旧唯物主义和思辨唯心主义上面,特别是剖析了鲍威尔为代表的唯心思想,并凭借人本主义哲学的引导,建构了立足于劳动实践基础上的美学体系。
三、马克思的劳动休闲美学
马克思进而提出休闲美学思想。休闲的本质是生命的自由。在休闲之时,人抛开外在的压力和束缚,解放内心,释放情感,展现个性,并充实自我;人不仅能休息、放松,更有机会自由地徜徉在艺术、科学的殿堂,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如何正确审视休闲的内涵,实现休闲的价值,值得我们关注和讨论。马克思通常使用“自由时间”“闲暇时间”等表述方式。广义的“闲暇时间”是指工作时间以外的“自由时间”,但事实上,除了工作,人还要从事家务劳动,还要睡觉、照顾父母子女,在这些所谓的“闲暇时间”内,人们并非完全自由,更称不上是在休闲。所谓休闲即是对这一闲暇时间的运用。休闲方式和劳动生活内容的差别并不明显。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会出于自身愿望,自主自由地进行劳动。“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4]休闲化社会已经到来。一旦有了充足的自由时间,个人就可以在休闲生活中依据自身的自由意志决定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道路,发展自己的个性,就可以抛开工作的纷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可以在休闲生活中领悟生存的自由和幸福,而不至于沉沦在物质之中。休闲产业是新型劳动服务型产业,有学者称其为新兴服务业。人们需要创造现实的一切美好东西,尊重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选择。个人身上体现着人类的一切,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美的能量,是能够不断进化的过程。“人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5]人们需要用普遍怀疑的美学精神获取真理和自由。人是被生理欲望和理想冲动推动的,欲望形成了人行为的动机。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休闲形式的多样化和休闲场所的普遍化,越来越多的旅馆、餐馆、游乐场、俱乐部、拓展训练中心出现在城市甚至是乡镇地区。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加,人们会把收入和时间更多地投入到健身、旅游、教育、艺术等消遣娱乐中。“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6]
过去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整体不高,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发展国民经济和房地产建筑等问题上,忽略了对公民个人休闲的投入,因而阻碍了休闲活动的开展。如今,随着休闲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人们对休闲活动的需求逐渐得到满足。以“十一”黄金周为例,自从这一假日制度实施以来,选择长途游、短途游的人显著增加,很多休闲场所都是人满为患、熙熙攘攘。实践证明,长假制度促进了休闲服务业的进步,对于提升个人消费能力、增进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
在马克思看来,闲暇时间对于人有积极意义。总体上,生产力发展了,人的闲暇时间增多了,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如今社会,人却越来越忙碌。这是由于技术化生存——各种休闲项目纳入到资本和理性的运行逻辑之中,各种休闲往往异曲同工,成为标准化的单元。“如果音乐好听,听者也懂音乐,那么消费音乐就比消费香槟酒高尚。”[7]古人灯下捻须吟咏,今人捧着话筒对着录制的视频画面抒情,显示这是技术复制的时代。现在的人不是缺少闲暇时间,而是因为各种原因,把本身属于自己、真正展现自己的时间去“标准化”地“工作”了,这实是对闲暇时间的自我放弃。
马克思认为,劳动被物化了,人们产生物化意识,当代社会和人都变成了单向度。社会和人本来应该有肯定和否定两个向度,但当代社会和人只剩下一个肯定向度,失去批判性向度,不再对抗。技术理性也导致个人与他人一体化,个人成了消费的一个环节,变成消费符号,个人失去独立性,人们彼此模仿,自觉追随潮流,盲目服从大众。技术理性还让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趋于一体化,让人更加相信技术理性,从肉体到灵魂都丧失批判能力。革命的目的已经不是改变贫富差距、让人过富裕生活,而是实现人的解放。在马克思看来,发达工业社会已经不需要革命,而需要实现人的自主,消除消费异化,达到完全的自由选择。技术理性让人们更加富裕,但压抑也更重了,人受到了全面奴役,尊严丧失,处于舒适温和的不自由,成为工具的物。无处不在的意识形态控制,让工人阶级从批判力量变成了肯定力量,主观上自觉放弃革命。社会需要非暴力的反对、拒绝技术理性的奴役,需要解放爱欲、艺术和自由意志。艺术能够挑战理性原则,使用禁忌的满足逻辑,是感性的秩序。艺术与本能满足保持着联系,它是自由的、现实的,利用创造性的自由消遣实现对现实原则的摆脱。艺术化的爱欲为了维持快乐的身体,不断完善身体的接受性和感受性,不断消除苦役、征服疾病、获得安逸的生活。这是为了快乐原则,把个体融合成联合体的努力。异化劳动也能获得快乐,但是是人性的丧失,这些满足与本能无关。时间的流逝让人们忘记过去的美好和美好的将来,文明要求人们用教育培育忘却能力,虽然促进了文明,但也增加了屈辱。人忘却过去的奴役,让现代不断产生新的奴役,让人们对造成奴役的力量漠视。死亡本能让人趋向毫无欲望的永恒满足,这种本能的破坏性也最小,它终止痛苦和消除张力,让生命更加满足,生死趋于融合。
在马克思的视域里,时间本身就不是一个单纯可以计量的抽象数字。由此,闲暇时间也不是可以靠理性能把握的,闲暇时间本身就包含着人的感性的一面,关于闲暇时间的具体感受也是需要人的感性活动的关照。闲暇时间所体现的不只是时间本身这么简单,从中折射出的人的总体性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的物质和精神层面、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等等。既然闲暇时间本身就体现人的生活方式,则探讨闲暇时间的现状必然要从人的现状入手。“‘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历史地产生的。”[8]马克思所说的人是“现实的个人”,一方面是活动,一方面是物质生活条件,可从现实活动和现实生存条件两方面考察。而通过对这两方面的考察,发现了其异化倾向。“闲暇时间的异化是商品拜物教的秘密。”[9]当我们逐步把自己塑造成一架欲望机器之时,闲暇时间也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属人,则闲暇时间的现状必然跟随人的现状,也被资本和理性层层驾驭,而人却不得知。不管是对闲暇时间的理论认识,还是对闲暇时间的现实把握,都进入了误区。现时代下,闲暇时间实被遮蔽了,我们处在被理性与资本控制的边缘。因此,单向度社会需要艺术变革。
美学具有外在历史和内在心理两个维度。美学彰显人的社会生活状态、精神状态和社会方向。不同历史阶段,人的美学理念是不同的。美学能成为突破社会秩序和精神枷锁的动力。美学的心理学维度是外在的经济因素等造成的。时代的变迁会让个体角色改变,能改变美学关系,获得主体地位。美学理念的发展,能让人把握自己和实现人格的完善。以前的思想家坚持抽象的人本主义立场,否定科技的革命意义,最终寄托于乌托邦式的幻想,没有为人类的终极发展找到真正出路。只有马克思所说的“现实的个人”身上才能显示闲暇时间的本真意义。而关于这个话题,在当今的中国,不管是理论界还是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都有争议。但不管怎样,休闲场所的开发、休闲设施的建立,带动着饮食业、运输业、房地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财政来源,创造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休闲产业已经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经历着较快的发展,加速美丽中国的构建步伐。注重休闲的质量,不断发展休闲经济,不仅可以构筑个体完满的生活状态,而且将会推动经济进步,增进社会和谐,这让休闲的价值展露无疑。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3.
[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6.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8–21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1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6.
[9]孙全胜.城市空间生产批判及其对中国城市化的启示[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6(6):79-92.
A8
A
1009-3605(2017)06-0039-05
2017-07-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科技伦理的应然逻辑研究”(项目编号:12BZX07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科技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8JA720004)。
孙全胜,男,山东临沂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曹桂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