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3-10吾加阿卜拉麦提肉孜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大学生

吾加阿卜拉·麦提肉孜

(新疆大学政管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论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吾加阿卜拉·麦提肉孜

(新疆大学政管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进入21世纪,网络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交往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成为恐怖主义者通过网络进行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了潜在威胁。因此,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带来巨大的冲击作用,如今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必须加快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重要性

网络给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2016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网络安全信息化工作做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古往今来,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1]。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无线网络覆盖明显提升,网民Wi-Fi使用率达到91.8%。[2]由此可见,中国公民大多数已经享受了网络的方便,尤其是大学生,因为他们比别人很使用网络,比如:在网上查资料、学习,聊天,网上购物等方面现代网络快速便捷大学生的生活。

一、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重要性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各高校以教育学的原理为指导,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对大学生系统的讲授网络道德知识,并使其内化为自身网络道德规范,从而指导和约束网络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3]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有利于他们辨别是非,认识到网络的利弊,学会合理的利用网络,尤其是反恐,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现代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一)有利于实现大学生角色转换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不仅仅是需要扮演学生的角色,而更应该充分准备扮演将来作为合格公民的角色,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理解,学习各种社会角色的关键时期就是大学阶段。大学生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面准备对未来担当的各种社会角色进行各种猜想和预设。因此,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道德,有助于实现大学生角色向公民角色的转换。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跟现在一样的网络时代。

(二)有利于大学生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社会化

所谓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5]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所创造的政府公共平台来充分地实现政治角色的扮演。这些网上新闻和评论文章对上网大学生政治信息的获取,政治文化的学习以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实现大学生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的社会化。人的一生当中一分钟也离不开政治权利,如果剥夺政治权利可能他活不了几天。

(三)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和个性养成的需要

网络对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匿名、平等咨询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更容易与网络咨询员合作,并接受心理健康咨询,甚至可以进行各种心理调控活动,表现出轻松、主动和积极的心态,也评论对方的各种观点,互相交流,开阔视野。例如:在他们个人的博克、微信朋友圈、微博上都有着属于其自己的虚拟空间,他们可以在自己的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审美观来设置自己的风格。

二、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已成为我国网民的主体之一。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信息资源,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网络同时暴露出虚假的,色情的,暴力恐怖的,网上犯罪等负面问题,尤其是恐怖分子利用网络,在网络上大肆宣传恐怖主义思想,进行恐怖主义活动等,让网络恐怖主义成为国家安全领域一个新的重大安全隐患。所以,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很有必要性。

(一)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全球有各种各样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在这里会聚交织。[4]大学生使用网络能查找各种学习资料,提高学习效率,可以结交更多不同民族、文化、生活方式的朋友,开阔视野,培养综合能力等等。但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又极大地助长了人们的侥幸与放纵心理,许多学生由于忽视网络道德文明而导致网络道德失范,这样的坏习惯对大学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主要存在于:

1.降低思维高度。计算机网络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构成一种立体化的传播形态。网络必须将要严重影响学生的思维程度和理性的发展,而大学生接受的信息有大幅度比例来自境外媒体,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对很多事物、观点缺乏辨别能力。更多的时候利用网络、抄袭论文和作业。

2.异化人际交往。人际情感是需要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来维持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流,长此以往使人们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下降,人际关系淡漠、疏远。面对面交流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较弱。单薄了亲情,我们经常看到朋友亲戚见面后,没有交流,只看手机。人际感情日益下降。

3.误导行为越轨。近年来,新闻媒体上披露的网上违法、违反法律法规案件数量日益增加,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大学生所为。如部分大学生,受网络不端思想影响走向犯罪的道路。网络违反社会的行为,大多是因为网络行为的错误认识所导致。如崇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追求感官享受等会减弱大学生理性关怀和集体观念、爱国意识和爱国之情。

4.加剧多元文化的相互冲突。网络是一个庞大的空间,世界上各个民族和国家由于自然条件、历史、信仰宗教,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等因素的不同,导致文化的差异:其一,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互联网的主导国家是美国,互联网上运行的信息包含着美国的意识形态。其二,文化市场治理的能力和文化体制方面的发展能力也面对挑战。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方便了交流,但同时也容易使恶意的“垃圾”信息的广大流传。

可见,网络负面影响对大学生的冲击很大,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道德问题是值得人们深思。

(二)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堪忧,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有一定的差距。大学生没有很强的预防意识,很容易迷路。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主要表现在:

1.诱导部分大学生违法行为。现代网络的力量是一种不可逆的力量,恐怖主义者招募高智能的“恐怖斗士”,针对具有高学历,高智商,毕业于名牌大学的高智能人才,通过各种网络吸引高智能的人才,想各种办法蛊惑大学生。有些大学同学识别不了他们的狼子野心,往往上当受骗。

2.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在网吧经常会看人满为患,甚至部分大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在网吧里过,连吃饭都在网吧里吃,有时甚至忘记吃饭,在网吧里打游戏到通宵。大学生因沉迷于网络,导致成绩下降,甚至留级,拿不到学位证时有发生。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而留级的同学比比皆是。更严重的是有些大学生沉迷于在网吧通宵玩游戏,饭也不吃,觉也不睡,最后导致死亡。

3.一部分大学生网上聊天成瘾。大学生上网大部分时间用于聊天,只有很少时间用来查资料,浏览有价值的信息。虽然上网聊天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要注意适当,合理,要有度,而且把时间浪费在聊天上是不科学的,更要注意的是网上聊天充满了虚假和欺骗等不道德的行为。

虽然微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但逐渐也出现各种不良的行为,如在微信上当的,玩微信整夜不睡,导致身体不适。据调查部分同学已经被微信控制,身边没有手机,手机没有微信就觉得缺少什么,甚至上课时间也玩儿微信。过于依赖网络,忽视自己健康。

4.极少部分大学生加入了黑客的行列。目前,我国高校为使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的需要都开设了计算机和外语两门公共课。极少部分学生利用自身在计算机方面的才华成为了网络黑客。他们在网络社会中忘记了自我,忘记了道德,恶意侵入他人电脑,盗取他人隐私信息。

三、推进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在网络科技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仅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所体现,还向约束性相对较差的虚拟网络世界延伸,网络信息环境开始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新时期必须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进行探索和创新,强化教学效果,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教育支持。

(一)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必须建立一套符合时代要求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积极探索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新理念。一是在高校道德教育教学总的课程体系中,增加网络道德课程。对大学生的道德思维进行启发,使他们自主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理念,最终到达培养,形成良好网络道德行为的目的。二是积极构建健康的网络文化。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自身教育的水平得提高。三是提高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知识与技能。道德教育工作者要想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果,就必须先保证自己能够熟练地掌握系统的网络知识与技能。

(二)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

现在我国还是网络立法与网络建设的速度相比国外相对落后国家之一,存在着禁止性和强制性要求过多,而防范性和激励性范围偏小,权利与义务互相不适应等问题。因此,要根据网络自身特点和大学生个性发展特点,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已有的法规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并制定相关网络管理规定,如网络信息发布规范,网络信息审查和监管机制,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等新的法律法规。强化对网络违法和犯罪的认定,利用法制手段来杜绝网络犯罪。对于那些散布网络谣言,侵犯他人隐私,恣意人身攻击,扰乱社会秩序等侵犯他人权益,违法乱纪的行为,要严加惩戒,让法律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压线”,确保网络可管可控。

(三)建立健全网络执法队伍

拥有完善的法律体系,还需有强有力的执法队伍。网络违法是一种新兴的高技术,高智能的犯罪。我国应该建立综合网络执法专业队伍,加强网络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定期培训学习相关的信息政策,法规条例,不断更新网络执法队伍的专业知识。网络法律的健全,为大学生网络教育提供明确的底线。在教育实践中,高校相关部门的教师应该仔细分析学生的日常行为,准确把握学生的日常心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尽可能正确看待网络上传递的相关信息,并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提升网络事件处理能力。[6]

(四)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教育

首先,高校需要对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进行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大学生恶意地破坏他人网络信息,传播病毒等不良信息,这些都涉及到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这就需要高校对大学生应加强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教育和尊重知识创造的价值观教育。

其次,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大学生作为国家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应该能够知法,懂法。高校在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既有理论传授,又有案例剖析评价,从而达到阻止大学生在网络中行为失范,避免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最后,高校需要培养大学生文明使用网络的心理。高校应该认真的研究大学生因网络引发的心理问题疾病,例如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患上了网瘾,这对于他们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会有不良的影响,对于高校的领导和教师来说,他们需要积极加强学生的道德引导,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五)社会应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氛围

人是社会环境的创造者,同时又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个体道德人格的培育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整治和优化。同时,加强净化校园网络环境能够更加有效和直接地筑建起避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防火墙。此外,文化和信息产业等相关的国家职能部门也应该积极主动行动起来,加大对网络环境的日常管理,特别是对大学生上网环境的治理和监督,积极开展大学生文明上网环境的建设工作,创造大学生文明上网的环境和条件。

(六)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应该加强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校,家庭及法律规章制度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减少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虽然这些措施在表面上是阻止了学生们的上网行为,但是因为互联网存在着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点,所以完全阻止这种行为也是不可行的,而且这些措施只能够是治表不治本,如果需要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首先是培养他们自身的道德素质,让他们有自觉意识,只有转变了他们的观念,才能够进一步转变他们的行为,大学生需要严格要求自己,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七)确立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主体的主体性意识和责任观念

首先需要确定大学生自身主体性的意识。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尽管网络是虚拟存在,但是它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知识分子,需要了解自身存在的意义,在网络使用中需要对自身的言行负责,不能够做一些有损于他人的行为,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素质极为重要,它已经不仅仅是大学生群体的需要,更是整个社会的需要,伴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谐社会的建立已经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所以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必不可少。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道德建设面临着更大重要性的事情网络道德建设应该从网络道德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搞好大学生自身网络道德建设,家庭的网络道德教育及社会应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氛围的综合视野出发,建立一个和谐的,科学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建设机制。我们应当始终坚持以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为本,以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健康发展和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1]新华社.在网络安全信息化工作做谈会上的讲话.2016.04.25. 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6-04/25/content_12466890.htm?zh=avs69,最后访问期2016年12月10日.

[2]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6/201601/t20160122_53283.htm,最后访问日期2017年1月10日.

[3]孟卧杰.高校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有效对策[J].高教论坛.2013(2).

[4]张文峰.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2).

[5]王浦幼.政治学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57.

[6]贾友枝.高校德育教师推进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之路径[J].学理论.2015(26).

2017-03-30

吾加阿卜拉·麦提肉孜(1991-),男,维吾尔族,新疆大学政管学院政治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大学生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大学生之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