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乡村建设思想及其立法实现

2017-03-10胡成华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农民农村建设

胡成华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湖北 武汉 430212)

论习近平乡村建设思想及其立法实现

胡成华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湖北 武汉 430212)

乡村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关键所在。2013年初以来,基于个人工作经历与学术历程,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我国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基本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的的乡村建设思想已获中央领导集体在政策层面的认同,当前需要开展必要的立法转化工作。

习近平;乡村建设思想;农村法制建设

一、乡村概念及习近平乡村建设思想的形成背景

为何称乡村建设而非农村建设?农村是乡村的主体,乡村地区的绝大部分是农村地区。但农村强调的是产业区域,乡村指的是乡政权管理的地区,其与城市相对照而言。而农村则与工商业相对照,乡村是指由乡(镇)及村两种社区所构成的社会生活范围[1]。从我国的实际看,乡(镇)集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与村一直就呈浑然一体的状态,难以谈得上二元分割,因此本文略倾向于“乡村建设”之提法。 “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自2013年初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外出视察等场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三农问题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讲话,虽直接提及“乡村建设”一词的场合不多,但乡村建设理论体系已经相当清晰。习近平认为,以乡村建设为重点的县域治理和城域治理同样重要,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其本身,而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乡村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其工作经历、学术历程及社会变革的大背景具有密切关系。

任何认识都来自实践,对中国乡村建设特有规律的准确把握尤其强调有第一手的体验。习近平于1968年底到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村)插队落户,至1975年赴清华大学读书,历时近7年。在此期间的收获,用习近平回忆录中的话说,“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和思想关;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习近平先后干过赤脚医生、记工员、农技员等活[2]。20岁时又当了村党支部书记,这是党务系统被称为“神经末梢”的最低职务,所有的政策都要在这一级具体落实,任务可谓千头万绪。此后习近平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习近平1985年首次访美时的头衔是河北省农业代表团团长。2012年,习近平在中美农业高层研讨会上说,“我当过7年农民,在中国河北、福建、浙江和上海等省市任职时也领导或分管过农业工作,对农业、农村、农民很有感情。”基于对乡村问题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他任省委书记时启动的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取得巨大成效,被树立为全国新乡村建设运动的标杆。在理论研究上,习近平的成果亦颇为丰硕,著有《摆脱贫困》、《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等书,主编了《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新世纪的选择-福建省发达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农村市场化的学术论文,其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亦以农村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大背景来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农民增收困难、农业人口流失、农村“空心化”、城乡发展不协调。中国乡村向何处去?如何建设?学界存在激烈争论。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与学术研究心得,就乡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出了明确回答。

二、习近平乡村建设思想的内涵

本文以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为分类依据,对习近平的系列讲话、批示从内容上进行梳理。本文搜集到的讲话场合包括在12个省的视察及3次中央工作会议。

(一)经济建设: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是主线,以城带乡,促进城乡一体化

习近平的系列讲话中关于乡村经济建设占的篇幅最多。他认为,要解决乡村发展滞后的问题,应在“地、人、技术、资金、生产辅助设施”等生产要素方面逐一寻找对策。第一,主线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把握好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同时着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第二,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第三,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第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大对乡村的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生产创造便利条件。

在乡村经济建设的问题上,当前学界有保守和冒进两种论调,前者认为中国农村人口太多,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缺乏实现全面现代化的物质资源基础,因此强调依靠乡村自然的演化,其典型的观点是农业生产越高效,农产品数量越充足,农民越处于弱势地位。后者认为政府的重点在于城市化,解决好农民进城居住的问题即大功告成,于是在一些地方出现土地流转人为提速、大拆大建、农民“被集中居住”、“被上楼”的现象。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论断:一方面,“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这是为了维护乡村稳定,实现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创造性地提出“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这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按照科斯的法律经济学理论,产权清晰是交易成功的前提。实行“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是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土地流转、城市化的必然要求。但是在社会保障功能短时间内难以从土地上剥离的前提下,习近平并不赞成对生产关系做出根本性的变革,因此他同时也强调要把握好农地流转的度,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人均自然资源过低这一短板,习近平认为可以通过加强农业技术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这两支队伍的建设来予以弥补。从总体上看,习近平的经济建设思想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要求。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马克思主义者解放思想的表现;依据中国国情,走内涵式农业发展道路则是实事求是原则的体现。习近平在谈到乡村经济建设时还多次强调“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要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处于实践一线的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智慧,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乡村经济建设有原则但无定法,习近平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告诫“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政府可以示范和引导,但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跃进、不搞行政瞎指挥、不刮风、不一刀切。”

(二)政治建设:一个村子建设得好,关键要有一个好党支部

乡村政治建设主要是指乡与村党组织的建设、乡级政权的建设及村民自治。衡量政治建设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尺是民主制度的真正落实。从历史上看,我国有正式政权不下乡(一般止于县)的政治惯例,但20世纪初之前的乡村一直由本地精英发挥治理的主导作用,因此乡村是基本有序的。进入21世纪后,城市化进程加速,乡村面临精英急剧流失的困境。针对农民群体长期存在的散弱等问题,习近平认为,在乡村政治建设的问题上必须充分重视“关键少数先进分子”的力量。2014年7月,他在一份批示中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各项村级民主管理制度,特别是选好、用好、管好村两委带头人,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保障”[3]。 2014年5月在与河南乡村干部座谈时又指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选好班子和带头人很重要。乡镇岗位锻炼人,你们要同乡亲们一起苦干实干,练就金刚不坏之身。”2016年4月视察安徽小岗村时强调,“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2016年7月,习近平在宁夏杨岭村考察时说,“一个村子建设得好,关键要有一个好党支部。”应该看到,受封建专制社会漫长历史的影响,加之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体制,村民自治制度在一些地方的执行确实不尽人意,如选举受到宗族势力甚至黑恶势力的干扰,决策扭曲、管理虚化、监督乏力。于是,学界出现了质疑农民自治能力、取消自治体制的声音。习近平认为,“实行村民自治是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管理形式,村民自治只有依靠党的领导,才能真正体现村民的意志,才能实现村民自治,才能保证村民自治沿着健康的轨道不断发展。”也就是说,基层民主建设之所以遇到了很多问题,恰恰是因为地方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力发挥不够。在要求基层干部发挥中坚作用之外,习近平视察安徽小岗村时还强调要“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守法用法,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发挥干部的堡垒作用只是一个方面,同时必须提高农民的素质,尊重其在乡村治理事业中的主体地位。

习近平乡村政治建设的正确思路来源于长期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在其早期的两篇文章中就已经有了近似论述,一是1990年的文章《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建设好农村党组织》,二是2002年发表的《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在此文中,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对外界精英参与乡村建设给予高度评价,赞扬了南平市向农村选派村党支部书记、科技特派员、乡镇流通助理三支队伍的做法。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全省推广武义县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经验,建立了村级权力的制衡机制。这些前期的探索与实践为乡村政治建设思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灵魂,注意乡土味道,留住田园乡愁

习近平认为,“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确实博大精深,但是要努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4]至于如何协调,他在江苏、浙江、海南等地乡村调研时反复强调,“文化建设要有主心骨,要有魂,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耕文化以守望相助为主要特点,现代文化以公平效率为主要特点。随着时代发展,传统农村社会中互助友爱的传统逐渐受到权利义务对等思想的挤压,农耕文化的内敛性特征面临消解的局面。农村空心化趋势的蔓延、农村精英人口的外流、城市化的巨大成就加深了农民应对社会变迁的无助感,农民的社会心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5]。在市场经济的竞争过程中,如果文化建设步伐跟不上,乡村的稳定就会遇到很大挑战。习近平很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他给出的答案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在各地视察时还反复强调,要重视物质文化的继承与保护,乡村建设注意乡土味道,留住田园乡愁。随后,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传承乡村文明”的新思想,要求“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

应该承认,乡村的物质生活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地方的精神文明建设却令人担忧。譬如搞封建迷信活动、聚众赌博、宴请大操大办、攀比造成的铺张浪费。有学者用“礼崩乐坏”来描述当今的乡村也许有一点夸张,但长此下去,“乡村将成为精神荒芜的故园”绝非危言耸听。贺雪峰等学者指出,其实中国农民早就衣食无忧了,大多数人的生活甚至比三百年前的皇帝还好,然而他们正苦于应对消费主义的压力(消费主义通常以收入来衡量人的价值),需要在房子、婚姻等多个方面展开激烈的面子竞争[6]。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急需要从文化上进行调适,加强乡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找回优秀的传统。“中华文明之根在乡村而不在城市,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如果不理解乡村的文化载体意义,就会在乡村建设中破坏乡村。”[7]习近平“乡村建设要注意乡土味道,留住田园乡愁”的告诫要引起城市中心主义者、乡村衰落论者们的注意。他们认为乡村是落后的,必然被城市所代替,乡村文明必然被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所取代,完全看不到乡村的优点和价值。在实践中就表现为“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引领农业”,“用建设城市的思路改造乡村”。这是一种机械的经验迁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要知道根之所在,如果在这个方面犯了错误,不但是乡村的传统文化难以保存,整个国家的文化建设也将失去方向和依托。这也是习近平强调留住田园乡愁的原因。

(四)社会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习近平十分重视乡村社会事业建设,2014年12月在江苏镇江农村视察时指出,“要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2015年4月,他在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强调,“要在统筹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2016年4月在安徽小岗村视察时说,“要形成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合力,让广大的农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推进平安乡镇和平安村庄建设,开展治安问题专项整治,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守法用法。”

当前,乡村社会建设的滞后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仅以乡村教育为例,有学者的调查表明:乡村教师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方法旧化等现象相当普遍;优秀人才不愿去、一般人才进不去、不合格教师退不出等问题突出。习近平已经指明乡村社会建设的目标和着力点,当前需要做的是在社会各界凝聚共识。在很多人眼里,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高,农民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不大,村落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因此在社会建设的财政投入上国家无需承担过多责任。习近平强调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上都能找到依据。第一,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在社会建设上“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道德制高点何以体现?第二,从法学角度看,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维护实质公平的要求。中国现代化取得的成果是以早期乡村的高强度积累向城市的转移为基础的,现在用公共财政补贴乡村社会建设,亦不妨视为“还债。”而且,农业提供给社会的是正外部性极强的公共产品,其潜在的、外溢的收益应该为国家所承认。第三,从经济学角度看,乡村社会建设的主旨在于强化人力资本。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的研究已经揭示: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的提高,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的多寡。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资本类型,其价值大小主要用劳动者的知识程度、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状况来衡量,需要政府在教育、卫生等方面进行长期投资。从中国实际来看,6亿人口长期呆在农村种田,替另外7亿多人搞饭吃,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是难以实现的。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的要求做好乡村社会事业建设,依靠扎实的人力资本建设尽快使富余人口转移到城市。

(五)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说:“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在乡村的视察中,习近平多次强调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严格的工作要求。2013年4月,他在海南农村考察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山绿水和碧海蓝天就是海南岛最大的本钱。”2015年5月在浙江省舟山市视察一农家乐小院说,“你们的发展印证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习近平关于乡村生态建设最为集中的论述产生于2015年1月在云南大理古生村的视察期间。他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要学会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和综合账,不能顾此失彼、因小失大、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很多人印象中,田园风光可以用“天蓝水碧、风清日丽”来描述,可惜这一景色在一些地方已不复存在。垃圾围村成为一种常态、秸秆燃烧屡禁不止、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触目惊心。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以往池塘之水即可饮用,如今即使通了自来水的村庄,多数村民也不得不转而购买桶装的纯净水。当前,乡村的生态破坏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化生活方式的污染,二是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主要表现为农药、化肥、地膜的过度使用对水体和土壤的破坏。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2016年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土壤点位超标率已经高达19.4%。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很难恢复,而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完全逆转的过程。据环保部门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量达到80多亿吨,占全国水污染物排放量的50%以上,但处理率不到10%,与城镇约90%的处理率形成强烈反差。对此,习近平告诫,“要转变发展观念,必须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乡村生产与建设要走符合本地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按照习近平的乡村生态建设思路,我们要抱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统筹考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另一方面尽快改变城乡二元分割的环境立法与执法模式。

三、习近平乡村建设思想的立法启示

从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的一些文件内容看,习近平关于乡村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已经得到了中央决策集体的认同,一些朴实的论断甚至被原汁原味地写进了文件。习近平乡村建设思想为政策所吸纳只是实际工作取得卓越成效的前提条件之一,还必须加强立法,将执政党的意志、行政机关的意志转换为国家意志。因为政策固然具有灵活性、原则性等优点,但其在稳定性、可适用性、执行的保障力等方面远不及法律。据此,本文就乡村建设的若干立法(修法)提出以下建议。

(一)关于乡村经济建设方面的立法

从农业生产要素的保障出发,制定(修改)下列法律,一是出台《农村土地流转法》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三权分置思想。由于法的功能限制,在现行《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难以设立专章,因此最好单行立法,规范在我国将长期存在的农地流转行为,明确流转供需双方、社会中介组织及政府管理部门的权利义务。另一种思路是直接制定更宏观的《农村土地法》,其中设立流转专章。从作用上讲,《农村土地流转法》既要能防止“被流转”,又要能解决“难流转”的问题,消解交易双方的后顾之忧,维护交易稳定。二是出台《农民职业教育法》,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提供保障。三是修订于1993年颁布、实施至今的《农业技术推广法》,重点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制。四是出台《农业保险法》和《农业补贴法》,明确国家财政对弱势产业的支持责任。五是出台《农村金融促进法》,解决好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异化所导致的融资困难问题。六是出台《小城镇建设促进法》。小城镇应成为美丽乡村中商品流通、信息汇集的节点,发挥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的支撑作用。

(二)关于乡村政治建设方面的立法

针对当前村民自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本文建议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大幅度修订,扩容更名为《村民自治法》,立法根本思路是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按照习近平的精英带村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乡村先进分子的作用,对乡镇干部驻村任职、大学生村官等行之有效的实践不妨在法律上予以确认。要明确规定村干部的任职条件,细化选举程序。依照中国乡村实际,要加强党在乡村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适当扩大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面。同时按照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要求,探索建立村级决策机构、日常事务执行机构、监督机构三权制衡的治理模式。

(三)关于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立法

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立法目前最为薄弱,政府的文化建设责任仍主要在政策层面进行宣示。进入21世纪后,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唯一专门性文件还是2005年11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习近平强调“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其中的农民富系指“口袋”和“脑袋”的双富有,只有如此才能算是新型农民。社会经济结构变动带来的乡村文化结构的变迁,给乡村治理带来挑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为目标,加强文化建设立法,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乡村基本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供给支持责任,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不妨引入“民办公助”和“公办民营”等多种实现模式。要下移乡村文化建设的重心,改革以前乡村文化管理以乡镇为主的模式,在行政村范围内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要的文化设施、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拓展村级文化交流平台,将村落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建设纳入村舍整体规划。乡村文化建设要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列为干部的考核指标。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十分丰富,它是习近平所称“乡愁”的重要依托和载体,从性质上可归为公益文化产品,应该纳入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

(四)关于乡村社会建设方面的立法

为实现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目标,应将教育和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建设立法的重点,做强乡村人力资本。基本逻辑是承认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贡献,以公共财政支出进行“补课”和“还债”。但要注意的是,习近平所称的“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绝不是城乡一样化、城乡一刀切,更不可搞平均主义。立法要遵循政治学家罗尔斯的“机会公平与差别对待”双原则,一方面,农民及其后代应有流动的能力,而非永久的农民工或永久的庄稼汉,出现社会阶层固化的严峻局面。另一方面,“补课”和“还债”有度,乡村固然要美,但不能对城市化进程的速度造成过多影响。在乡村教育立法方面,着重解决好学生过早辍学和师资队伍薄弱这两个问题。对于前者,我们要相信农民的理性计算,故最好通过大幅增加学生受教育行为的收益来给予刺激,近年来国家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做法就值得称赞。对于后者,要看到计划经济时代城乡教师水准基本一致的根本原因,是师范生分配制度较好地保障了乡村精英的回流。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探索如何建立吸引优秀人才从事乡村教育的机制。在这方面已有一些实践,如国务院启动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进行了定向的免费师范生试点。本文建议在《教育法》中设立乡村教育专章,针对乡村的特殊性进行制度创新。在社会保障方面,要认真总结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的经验,根据农民流动的特点,适时修改《社会保险法》,破除城乡二元鸿沟,建立城乡有效对接的基本保障系统。

(五)关于乡村生态建设方面的立法

习近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精辟论断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乡村生态保护立法工作应有全新的视野和紧迫感。一些省份已经出台专门规定,如2016年10月起施行的《河北省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条例》。基于我们单一制的国家体制,乡村生态治理需要中央出台或修订一系列的法律,基本思路是在产权制度上进行创新,尽量减少“公地悲剧”效应。同时鼓励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石油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建议修改现行的《水污染防治法》,将乡村水体污染的防治作为工作重点。出台《土壤环境保护法》,规范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做好和《食品安全法》的衔接,以此管好农产品的出口,倒逼农业生产者改善生态环境。修订《环境保护法》,促进环保执法工作重心的下移,建立健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问责监管,严肃查处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1]肖唐镖.乡村建设的概念分析与新近研究[J].求实,2004(1):88.

[2]习近平.我是黄土地的儿子[J].西部大开发,2012(9):109-111.

[3]郑平.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整改落实的重要任务[J].求是,2015(15):34.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1.

[5]林瑜胜.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成效四个维度[N].学习时报,2016-09-22.

[6]贺雪峰.乡村的前途[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4.

[7]朱启臻,赵晨鸣,龚春明等.留住美丽乡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5.

[责任编辑:吴祝平]

2017-02-09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6G328)。

胡成华,男,湖北荆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法制。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47(2017)01-0098-06

10.3969/j.issn.1672-1047.2017.01.26

猜你喜欢

农民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