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跆拳道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2017-03-10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南通22601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24期
关键词:跆拳道素质课程

□ 郝 佳(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1)

高校跆拳道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 郝 佳(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1)

跆拳道是一项目以手脚并用,以手为辅助,以脚为主的搏击运动项目。跆拳道注重健体防身、崇尚礼节,通过练习跆拳道能有效地、系统性、全面性的对于高校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反应能力多方面都有较强的训练性。能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当前,跆拳道已是当前各大院校中,较为普遍的且具有较强活跃性的体育选修课程之一,但是在教学训练当中却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等,对高校跆拳道训练中所遇到问题展开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旨为进一步促进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质量与效果的有效提升。

高校跆拳道 教学训练 问题 方法

跆拳道的起源是韩国,随后不断发展进入中国,受大广青少年的追捧喜爱。跆拳道主要是通过双人之间手脚格斗,有助于锻炼身体,缓解压力,是提升一个人身体素质的不错的体育活动。随着跆拳道不断地发展,各大高校开始引入了跆拳道课程,跆拳道课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全面性,对于身体素质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多方面的能力之间相对平衡,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跆拳道课程是一个长期学习的项目,不是学生能够在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而高校实施跆拳道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想要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以跆拳道为手段,长期科学从事体育锻炼,从而发挥积极向上的精神贡献健康的体魄为国家的发展事业提供力量。但现如今高校跆拳道课程教学方式和训练方法都没有较大的变化,还是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跆拳道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把握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相对应的教学计划,提升高校跆拳道教学的质量,才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综合素质人才。

1、跆拳道教学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1.1、跆拳道的教学方法体系不完善

高校跆拳道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过程中只注重对于学生技巧方面的教学,只有一些格斗方面的技巧,不注重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教学,缺乏素质练习。例如,在跆拳道教学过程 ,教师应该注重动作的攻防作用的讲解,最大程度发挥示范的功效,教导学生如何进行防守、进攻让学生能够从中能够掌握跆拳道的技巧,发挥跆拳道的魅力。在另一方面,教师教学缺乏创新,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也没有新意,导致学生在选择跆拳道课程时满怀希望事,实却不尽如人意,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跆拳道的训练方法上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缺乏完备的教学理论知识为指导辅助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根据自己平时经验和自己对于跆拳道技巧理解教学,所以导致跆拳道教学中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经过具体的知识理论体系的指导,个人的理解对于跆拳道方面的出入较大,表现能力不同,甚至在教学中存在于跆拳道精神或者动作技巧上完全背离的情况,对于学生跆拳道方面的学习产生较大偏差,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对于跆拳道精髓把握上更是大相径庭。

1.2、跆拳道教学师资量较为薄弱,教学水平低

跆拳道课程作为高校的新兴课程,以全校任选课程的形式出现,导致学校对于跆拳道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对于跆拳道教学场地、设备、师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对于跆拳道课程来说,对于教学场地要求比较特殊,而跆拳道的教学场地基本是学校针对其他体育课程兴办的,教学设备比较不完备 、学校所配备的跆拳道教师可能身兼数职并不是经过专门学习,达不到专业教学水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对于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叙说,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只能够一知半解,自己进行摸索,跆拳道教学变得随意,技巧性缺乏,学生无法进行系统全面的训练。教师的教学水平导致跆拳道教学动作缺乏难度,跆拳道教学内容的创新和突破更是难上加难,学生在平时的跆拳道课程练习时容易发生肌肉扭伤等问题。所以对于高校跆拳道教学,完善教学体制,配备专业的教学措施和师资对于跆拳道课程的发展至关重要。

1.3、跆拳道教学中缺乏对于跆拳道精神的教学

跆拳道名称来源于道学,“跆”指的是用脚踢打,“拳”使用拳头击打,“道”指的是格斗的艺术和一种原理。跆拳道教学的训练的关键就是跆拳道的十二字精神: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所以,礼仪是跆拳道运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理解是跆拳道学习必须具备的行为规范。练习跆拳道重要的是正确的认知态度,对于跆拳道的历史来源、内容特点、作用意义应该全面了解,不仅要培养学生强健的身体素质,还需要让学生具有坚韧的意志,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对于现代的高校跆拳道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于学生技能教学,忽视了跆拳道的教学宗旨和跆拳道学习应该掌握的精神。跆拳道教学主要是由于其礼仪方面的优势,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于这方面的教学,教学的内容就失去了跆拳道本身的意义,学生对于其精神 的领悟也就将不复存在。例如,在训练场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行为举止方面的要求,在比赛开始时,双方队员应该行礼,礼始礼毕。教师对于学生的衣着方面要严格要求,进训练场时不能大声喧哗,教导学生在训练之余打电话或者与他人交流都要按照一定的礼节进行,将礼仪意识带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各个方面,锻炼学生克己礼让、宽厚待人和恭敬谦逊的道德品质。

2、跆拳道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常见的解决方法与对策

2.1、完善跆拳道的教学方法体系

在跆拳道教学中,教师应该完善对于跆拳道训练教学方法体系,让跆拳道教学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跆拳道的学习技巧。在以往的跆拳道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教学内容不系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全面掌握跆拳道的动作要领,动作学习缺乏连贯性。与此同时,高校对于跆拳道教师进行系统性培训或者是选拔一些具备专业跆拳道知识的教师进行课程培训,提高跆拳道教学的师资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新课标的理念突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于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一切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发挥学生激发潜能和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带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引导、组织、观察,做好在跆拳道素质比赛中的评教工作。通过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尽可能的做学生喜欢的运动,不受他人的干扰,完善的教学体制,教师教学内容更加完整。

2.2、加强素质训练

学生在进行素质练习时,教师要根据每个人的素质情况不同,进行自由训练,因为,随意训练只会给学生带来身体损伤,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根据不同学生的条件进行循序渐进的安排,有规律的学习跆拳道,避免学生盲目的追求效率和速度,造成不可恢复的运动损伤,影响学生对于后续跆拳道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在比较冷的天气,一定要做好对身体的拉伸动作防止学生在训练时发生身体扭伤。剧烈的训练活动容易发生脖子关节,肩膀手肘、腿部关节膝盖以及胯骨之间的损伤。

2.3、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跆拳道训练对于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都有一定的要求,心理素质决定着学生的综合素质练习的发挥的稳定性。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学生在训练当中,或是在参加跆拳道比赛中的临场观察能力,对于战术的分析能力。而通过训练前的准备活动能有效调节学生的身心,因此,教师在进行跆拳道训练教学前应该指导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在训练之前,教师应该让学生身体达到一定的平衡的兴奋状态。跆拳道教学应该与体育教学的目的相一致,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为目标,利用利于教学改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抗压力,从学生的身心将康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局基本的运动技能。通过跆拳道教学,给学生提供科学的锻炼方法,培养学生课外锻炼的习惯增强自生素质等。在体育教学后,学生难免会因为运动而产生课后疲劳,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鼓励改善学生课后休息问题,真正的完善学生的问题。做到从身心的帮助学生改善的身体素质。

2.4、要以学生为主体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高校跆拳道教学当中,不少教师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授,被动的学习,这样学生的参与较差,教师往往也不能注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教师要转变这样的教育理论,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尊重学生,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样一来才能全面有效地提升,学生整体的跆拳道学习水平。

2.5、要不断创新教学的内容

在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中,应该摆脱以往的教学模式,引进的新的教学内容为跆拳道课程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是,要提高学生对基本技术和战术训练方面的练习。而就基本技术来说主要包括进攻、防御、反击三方面,战术训练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战术方法和战术手段等方面。二是,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训练。跆拳道的速度和灵敏度、力度是教学的精髓,只有具有较强的素质,在学习跆拳道的过程中才能事半功倍。这几个方面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制约,能共同提高学生跆拳道的技术水平。因此,教师在跆拳道教学训练中,要不断创新教学与训练内容,同时也要注意对于学生之间的实战训练,才能让学生得到实际运动的经验,不断地掌握实战技巧,以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提升。

3、结语

高校开始跆拳道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从跆拳道学习中,锻炼自身的意志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达到学生能终身参与锻炼的目的。但就跆拳道教学创新这件事来说,是任重道远的,而且创新是跆拳道适应快速发展社会所进行必要步骤。每一项体育课程都应该本着“探索创新、与时俱进”的原则,培养学生自我意志能力。探索出适合学生素质发展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身心素质整体水平。既然开设了跆拳道的选修课程,就要把它做好,所以,针对于当前高校跆拳道教学中的问题,学校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应积极反思,要充分加强对于师资量和教学设施配置上整体优化,才能有效提升跆拳道教学的发展水平,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着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

[1]刘敏.人文精神视角下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运动,2014(14).

[2]黄世光,焦峪平.兴趣社团打造对跆拳道教学的影响研究[J].运动,2016(10).

[3]陈日兴,李军.广东省男子跆拳道赛前训练机能监控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11).

[4]张修昌.中韩高校跆拳道教学策略对比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09).

[5]郝佳.跆拳道的分层教法和教学实施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2).

[6]李佳静.高校跆拳道“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方法研究[J].运动,2015(14).

G886

A

1006-8902-(2017)-12-LXY

郝佳(1983-)男,汉,沛县,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跆拳道。

猜你喜欢

跆拳道素质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嘻哈跆拳道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嘻哈跆拳道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