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策略分析

2017-03-10周小林苏州科技大学体育部江苏苏州215009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24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器材身体素质

□ 周小林(苏州科技大学体育部 江苏 苏州 215009)

关于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策略分析

□ 周小林(苏州科技大学体育部 江苏 苏州 215009)

现如今,全民运动之风席卷整个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民素质呈直线上升状态,同样对于体育认知也有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体育,并且重视体育。体育课程已经成为任何高校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意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受伤的情况屡见不鲜,让学生、学校、家长苦不堪言。据有关的数据显示,在体育训练时受伤的学生占到一半以上。更有的学生在训练时因为器材的损坏或者自己操作不当在或者其他的原因导致死亡。为此,该文将针对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策略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目的在于能让我国的体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高校体育 教学训练 防伤害 策略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体育课程已经被要求成各大院校必备的一门课程,并且相当的重视,当然,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受到的伤害和学校承担的责任等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来。让学生在训练中受到伤害的原因有很多,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根据现实情况分析原因找出应对方案,减少学生受伤的几率,让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又能提高身体素质。以下,是一些对于学生在训练中受到伤害的原因分析及相应的处理方案。

1、防伤害措施在高校体育训练中的教学状况

体育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助于学生训练一门技能,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使得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相当的重视,无论是从师资力量还是体育设备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教学工作者及相关部门应该及时意识到体育教学存在的风险性。并且随着体育项目的不断增加如拳击、散打、摔跤、射击、跆拳道等,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也有很大的要求。一般的身体素质不能适应强有力的训练,再者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安全意识淡薄再加上学校或者老师的监管不到位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受伤的现象频繁发生。这就使得学生在身体、身心、经济等各方面收到严重的创伤,在一些情况下学校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这种状况下,学校对于防伤害措施的加强更是刻不容缓。

2、高校体育训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2.1、教师的教育观念存在问题

教师在教学和体育训练中起到了绝对性的主导作用,在学生受到伤害时应付主要责任。通过调查及相关数据显示,很大一部分教师过分的追求教学成绩,而忽略学生安全。甚至出现平常教学消极怠慢,临近测试突击训练的现象,导致学生的身体不适应从而受到损伤。这与老师的综合素质高低存在很大的关系。安全意识是在平时的训练中慢慢渗透,渐渐让学生养成安全的训练习惯,而并非一蹴而就。以错误的观念教学,不仅导致学生的安全意识停滞不前,更对健康的教育事业发展埋下祸根。

教师对于安全的认知度不够。教师在日常的训练当中只是一味的求成绩从而忽略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受到的伤害。并且老师不具备专业的救治资格,不能及时的给予学生救治从而延误伤情,造成更大的伤害。

2.2、学生缺乏基本的安全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在进入高校之前大部分的学生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体育训练,并且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但是缺少体育锻炼,身体各项机能很容易受到损伤。再加上紧张的学习和新奇的运动项目,使他们在训练中超能力、超体力的发挥强行完成难度大、强渡大的动作,这样就极容易受伤。

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学生都是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的,这也使得他们认为任何事情都是无所谓的。比如训练完成后暴饮暴食或者骤然停歇等,在比如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不遵守老师的指导,擅自做一些危险动作等等,这些小事情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学生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在体育训练项目当中,有很多危险系数相当高的项目如摔跤、跆拳道、武术等等,在这些项目的练习中需要学生懂得自我保护,并且在训练中的护具等一些自我保护设备也要运用到位。

2.3、缺乏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

在现如今,我国高校还没有引起对于防伤害的教学管理机制的重视。一些教学管理机制仅仅流于表面,限于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关于防伤害的内容。甚至有一些仅仅是面子工程,仅仅只是应对检查。

从学校高层领导到基层老师仅仅是口头上的对于防伤害的重视,并没有相关的文件或者机制,起到督促的作用。缺少监督,会导致学生的直接训练老师对于安全意识的培养仅仅是敷衍了事,应付差事,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学校不能定期举行教师安全意识培养课程或者讲座,定期给教师进行培训。这样不利于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同样也不能建立起完善的防伤害教学管理体制。使得老师之间对于安全的态度不冷不热甚至消极怠慢,对于学生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2.4、教学场地和教学器材存在安全隐患

高校的体育训练是以教学场地及相应的相关的体育教学器材为前提。若没有场地和相关的教学器材任何训练都是无稽之谈。正因为它的重要性,所以不允许在这个方面出现任何的差错。但是现在一些高校偏偏在教学场地及教学器材上存在安全隐患。比如篮球架常年失修,螺丝钉生锈,出现倒塌砸中学生的问题;有的训练场地小,并且不注意保养,场地坑洼不平,出现学生摔倒的问题;对于这些安全隐患,有的学校视而不见,有的甚至认为这是正常的现象,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受伤害的可能。

3、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策略

3.1、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老师是学生安全训练的主宰,是安全训练的核心。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态度及课堂管理、动作的示范讲解、风险的预测和防范等方面作出合理的安排。

教学态度及课堂管理方面:教师在教学方面要有超强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素养。要提前备好课;准备好教材、准备好器材、准备好场地、准备好心情。要上好课;合适的教学方法、合适的教学内容、合适的教学氛围。要下好课;总结自我上课内容、总结学生上课表现、总结收获。

课堂动作的示范与讲解;动作的示范与讲解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细化自己的教学语言、要分解自己的教学动作、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让学生轻松的掌握训练的动作,才能避免一些危险伤害的发生。教师同样也要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的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风险的预估和防范;教师要在训练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监控,监管学生的课堂纪律,不能听之任之。在学生出现危险动作时要马上纠正,并说出其严重的危险性。教师要有风险防范的意识,把一切可能发生的危险都扼杀在摇篮中。

3.2、积极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的自身的安全意识对于体育训练的防伤害策略至关重要。学生是体育训练的本身,只有学生自身对于体育训练高度重视才能避免自身受到损害。

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很多学生不注意听从老师的讲解动作,平常训练中以错误的方式训练,这样就极容易造成后期的身体损伤。

渐渐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大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不能接受高强度的身体训练。教师在训练学生时,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慢慢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就既能减免学生的受伤概率又能扎实学生的基本功。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渗透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平常的训练中将安全铭记在心。在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训练项目中要做好自我防护,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训练的对象是学生,只有学生自身提高安全意识。才能大大的减免受伤的概率。

3.3、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教学管理机制

对于高等院校而言,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是首要任务,对于体育训练而言尤为重要。只有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才能从上至下的对于学生的安全起到重视及监督的作用。

学校应当定时举行安全培养讲座或者培训;让学生和教师全部参与其中,定时的去享受“安全”的熏陶。让学生和老师将安全训练铭记于心。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学校要实现一级一级监管机制,并出台明确具体的政策,让各级教职人员都能意识到安全训练的重要性。并严于律己让安全训练落实于实际的训练当中。

3.4、加强对于训练场地及训练设备的监管

在训练场地和器材的使用方面,无论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引起重视,要确保场地的干净平整,器材安全,无损坏,并且要提供给训练人员一个安静的训练环境,确保心情的舒畅。

要有专门的负责人来对场地及器材进行检查;学校要有对器材及场地的安全检查计划,并且定期的保养。切勿出现因为某个螺丝钉生锈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做好细节的管理。

对潜在危险的器材及场地要张贴警示标语;警示标语不仅起到警示的作用,更能从一定程度上规避责任。

对于一些场地及器材的使用教师要提前予以告知;在学生使用场地及器材时老师要提前说出器材的使用方法,及使用场地时学生应该配备怎样的衣服鞋子,预防学生出现危险。

4、高校防伤害策略的势在必行

“少年强则中国一定也很棒”只有年轻的一代将身体素质提升上去,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中国。体育锻炼是提高身体素质的一种方式,但当如果这种途径成为了伤害人的一种方式那该是多么的可怕。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受伤害的比例呈直线上升状态,如果有关部门依旧无动于衷,不积极的行动起来,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的体育教育事业也将岌岌可危。

5、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策略需要得到体育教师、学生、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把它切实的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并且要实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将教学中发生的运动损伤的概率降到最低,从而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使学生能够在安全的训练中增强体质,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样才能发挥出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只有高校体育工作者从思想和态度上高度重视;认真负责的完成课堂的每项任务,让学生轻松愉悦的完成体育课程。构建安全的体育教学体制,使学生的安全得到强有力的保障,我国高校任重而道远。只有构建健全的教学体制才能够充分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趋势。同时,学生自身树立起自我防范意识也将同学校的安全防范体系相契合,全力推动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的良性发展。

[1]范丽萍.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策略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14).

[2]张育明.高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与预防机制的法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G804

A

1006-8902-(2017)-12-ZQ

周小林(1981-),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江苏南通,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器材身体素质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