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相关探讨

2017-03-10李秀霞平顶山学院体育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24期
关键词:体操动作教育

□ 李秀霞(平顶山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高校体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相关探讨

□ 李秀霞(平顶山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如何让学生从审美角度看待体操,进而挖掘体操之美、艺术之美,对相关教育人士来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阐述了审美教育的含义,说明了审美教育在体操教学中的作用,分析了当前教学环境下忽视审美教育的种种体现,并就如何开展审美教育工作、完善高校体操教学给出具体办法。

高校体操教学 审美教育 问题 对策

许多人认为体育运动只是展现了运动员的素质能力,殊不知体育应该被看成是一种艺术,而体操运动更是艺术中的代表作,一方面体操运动向人们展示了强大的技术动作,另一方面体操彰显了艺术之魂,体现出人们的审美价值。当前高校体操教学中过于看重技能教学,而忽视了审美教育,致使教学工作存在本质性缺陷,其教育意义也大打折扣。

1、审美教育概述

人们常常会称赞他人“眼光好”,也就是说他的审美能力是较为出众的,由于审美角度不同,看待事物自然也就与众不同,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审美能力是多么的重要。人虽然是万物的主体,支配着审美思想的活动,但是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精彩行为往往也会受到他人羡慕,因此在审美观的范围中,人也是一个客体。目前,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落实,审美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将审美元素纳入到教学工作中,能够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而体操教学和审美教育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学生达到了强身健体、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也起到了完善人格魅力的作用。

2、体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作用

体操教学和审美教育存在共性,因此实际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动作技能演练,还要将审美教学贯彻到底。审美教育在体操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在接受新事物时,都要考虑到自己是否对其充满兴趣,而作为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体操运动是一种刚柔并济的体美教学,而美又是每个学生梦寐以求的,审美教学又符合这一特征,从而让学生带着兴趣投入到体育活动当中,一旦兴趣得以释放,便为体操学习打开了方便大门;第二,实现了全面素质的提升。众所周知,体操运动具有节奏韵律,通过完成一连套动作达到教学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知晓如何发现美并创造美。此外,体操运动含有大量的高难度技术动作,这也是许多学生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而审美教育让学生明确了“追求美”这一目的,就必须具备排除万难、迎头直上的坚强性格,在无形中便培养了自己的心理素质;第三,为学生塑造了人格品质。人格是一个人的“第二张脸”,是精、心、神的一种体现,体操运动可以为学生带来身体上的强化,而审美教育使学生的精神层次得以提升,久而久之,学生具备了强大的自信心,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存在的种种问题,使人格品质得以完善。

3、高校体操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问题所在

目前,审美教育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与关注,是体操教学的核心要素,然而基于社会环境、教学环境等等因素,使得审美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并不高,一时之间,审美教育成为了教学难点,相关问题可以从以下三点中得出:

3.1、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

就高校体操教学现状来看,开设体操课程无疑是为了让学生提高竞技水平,从而具备竞争意识,在实际教学中便过于看重动作练习和技能掌握,审美教育相对来讲处于一个被忽视的境地。传统教学中,教师过多采用填鸭式策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致使动作技术较为僵硬,在动作驱使下产生的美与主观上探索的艺术之美完全是两种概念,这样便给学生带来了一种误解,认为审美就是动作美,审美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除此之外,人们往往对体操的美缺乏有效认知,觉得技术越高、动作越难,越能体现出美,这样一来,学生的确掌握了高难度动作技术要领,但是出于对美的曲解,有些细节工作处理得不到位,如脚尖没有绷紧、腰不直、探肩等问题,可以说,传统教学对审美教育工作的开展影响较深。

3.2、审美教学缺乏具体指导

审美教育观点自传入我国以来,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支持,由此也可以看出审美教育确实符合现代化教学理念。然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审美教学缺乏指导性建议,相关教材理论少之又少,这与体操教学中过于重视动作技术而忽视审美教育是有着很大原因的,为此审美教学很难在实际工作中开展下去。目前一些政策大纲往往也只是提及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但如何教学、如何评价、如何让学生理解审美的相关方式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体系措施还正在编制当中,因此在当前的体操教学中很难看到审美教学环节的“身影”。

3.3、审美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审美教育不受重视是根源所在,究其原因,与教师的业务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教师本身缺乏审美意识,再加上传统教学所带来的影响,致使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不具备自主思考能力,体操之美也无从谈起,时间一长,学生习惯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什么是美、美在何处都不甚理解,最终导致审美教育成为了一纸空文。

4、高校体操审美教育的身体要素分析

4.1、力量

可以说,力量是体育运动的基础,是运动员身体机能属性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最为明显的就是一些中短跑项目,100米、200米的个人团体赛或是接力赛,为运动员瞬间的爆发力提供了重要来源。体操运动也讲求通过力量之美展现出生命之美,当运动员站在场地中央,一种坚实挺拔、雄健宏伟的气势散发开来,便说明了力量的必要性。

4.2、速度

体操动作既有舒缓低沉的一面,也有亢奋激昂的一面,而速度则是某些技巧动作的前提,同时,当速度上升到美的层次,一种运动美、艺术美、形象美也能得以体现。

4.3、柔韧

柔韧性往往是衡量一个体操运动员的资质标准,赛场上,运动员利用柔美的身体线条勾勒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体操动画,或轻盈、或婀娜、或窈窕、或流畅,无一不在说明柔韧性是体操练习者的技术保障。

4.4、协调

初级体操教学中会涉及到技术动作分解,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完全掌握动作要领,能够自然协调地完成一整套动作,要做到协调性,不仅与肢体部位有关,还考验学生的精神系统反应能力。

4.5、平衡

比较典型的体育项目有平衡木、吊环、单双杠等等,平衡性是运动员能够维持重心的关键所在,良好的平衡能力有助于发挥全部实力。

5、高校体操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对策

5.1、挖掘审美教育的潜在基因

当前,我国高校体操教学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审美教育难以有效渗透到各项环节当中,造成了“动作为主,审美为辅”的教学现象。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必须要将审美教育重视起来,挖掘体操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潜在基因,换句话说,要求教师和学生明白内在美与外在美同样重要,抓住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种种联系,比方说某个动作练习后,“美”的感觉出来了,在此基础上能否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突破旧有思维,继续创造出更多优雅、美观的动作?这种由潜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收获审美能力,并开展对美的追求。

众所周知,在申办奥运会的过程中,我国众多体操名将成为了形象大使,一方面和他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脱离不开,另一方面体操运动员本身具有发自内心的身体之美、艺术之美。有些人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而有些人是通过后天培养的,但无论是哪种气质都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审美锻炼中收获而来的。因此在高校体操教学中,一定要避免学生盲目追求动作技能,加强审美教育的工作力度,让学生由内而外的发散出艺术气息,这对学生的人格品质来讲是极为有利的。

5.2、加强审美教育的理论指导建设

目前针对审美教育方面的理论指导缺乏具体性措施,有的也只是简单提及一下,具体的教学策略也没有给出,审美教育工作受到了较大程度的限制。所以对高校体操教师而言,必须要完善相关理论基础,对如何培养审美意识制定出有效的计划性建议。一个科学合理的审美能力体系构建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须知和教学评价,并健全相关制度内容,让审美教育工作有章可循、有律可依,具备良好的操作空间和实用价值。除此之外,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美学一类的艺术性讲解,让学生在重视审美教育的基础上认清一个人具备审美能力的作用,从而达到主动探索美、发现美、实现美这一过程。

5.3、提高教师素质,具备审美能力

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贯彻到各所高校当中,实现了学生从教学客体到教学主体的蜕变,在这个环境中,教师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认清自己的职能,做好教学的领路人、指导者。

之前提到过,人在审美过程中既是主体也是客体,在体操教学中,教师很明显就是那个审美主体,教师的言行举止往往对学生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样教师的审美能力强,学生自然也会从收获更多的审美信息。因此作为一名体操教师,在开展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若想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首先就要用美来约束自己、指引自己,加强审美功底,如此一来,教师以身作则,学生可以有样学样。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应该将自己调整至理想状态,用自己的精、气、神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使课堂表现形式放松但不放纵、教学严谨而不严肃,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结构合理的教学课堂。此外,教师在做出某一种动作示例时,需要避免过多的概念性陈述,转化为对美的追求,让审美教育完全与教学相适应,使学生在演练的同时能够从审美角度看待各种技术动作,与此同时还可以开设与审美教育相关的活动内容,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加强了对审美的认知能力,从而具备良好的美学意识,不仅起到了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作用,对学生未来工作生活的积极意义也是至关重要的。

6、高校体操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注意事项

传统体操教学多以动作技术为主,审美教育的功能体现得并不完全,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正确看待审美教育与技术动作教学的关系,一方面要扩大审美教育工作在课时中的比重,压缩冗余理论讲解时间;同时,还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避免出现因侧重于审美教育而忽视了动作技能的操练,使二者齐头并进,共同融入到体操审美教育体系之中;最后,完善现有的评价机制,将审美素质加入到评价环节,采取生生互评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他人的长处,这对审美学习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7、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审美教育作为出发点,结合高校体操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审美教育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说明了当前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病,并就如何在体操教学中浸透审美教育进行相关探讨。基于当前的客观条件,在体操教学中完全落实审美教育还有着不小的难度,希望有关教师对此给予重视,让学生看到体操的本质、体育的魅力。

[1]张学.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体育时空,2015(21).

[2]李梅.论健美操教学中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7).

[3]江丽.融入审美性,提升观赏性——谈在体操教学中融入审美元素的意义和策略[J].体育时空,2016(24).

[4]咸萍.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J].成才之路,2016(25).

[5]刘愉佳,涂绍生.浅谈高校艺术体操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体育时空,2017(10).

[6]孙红霞,殷学锋.“体操类”项目的审美特征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5,7(5).

G807

A

1006-8902-(2017)-12-ZQ

猜你喜欢

体操动作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体操
动作描写要具体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