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城镇化建设下的乡村规划建设

2017-03-10

环球市场 2017年34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城镇化村民

郭 忱

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

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使得各省市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同时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使乡村规划建设成为了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城镇化建设与乡村规划建设的概述

城镇化建设与乡村规划建设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其涵义主要表现为:(1)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是以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主线的城镇化推程。近年来国家对城镇化推进做出了重要部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第一,扩大内需、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第二,城乡融合、统筹,文明和谐发展;第三,建设和谐、生态、环保的新型城镇。乡村自然风光十分优美,乡村规划设计要充分运用村落地理环境与自然风光的条件,进行有风格和特色的建设,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2)乡村规划建设。乡村规划建设不仅指完善环境、建立景观带、视觉村,除了合理规划基础设施,改造生态环境之外,还应统筹乡村发展情况,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规划发展。新乡村的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配套环境建设等等都要统一规划发展,以达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需求。

二、城镇化建设下的乡村规划建设理念

城镇化的乡村规划建设理念主要有:(1)重视传统建筑保护的规划建设理念。我国各地区的村民和村干部,都存有一定思想误区,认为传统建筑已经过时或者落后。规划者在实际规划乡村发展过程中,为顺应民意,拆除传统建筑,根据现代风格建造新住房,与此同时,建造新住宅用房比修缮传统旧房子省力省时,很多规划者都为减少麻烦,拆除了老式住房。乡村规划者应该把老住房当作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规划乡村发展过程中转变以往的规划理念,保留价值较高的传统老建筑,进而体系乡村文化传承。(2)以村民为主题的规划建设理念,构建新型乡村建设模式。由政府与村民共同规划和主导,以村民为主体的模式。主要实施的方式是:首先,在乡村规划建设之前,用走访和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建设乡村的新点子、新办法,从村民的需求和愿望出发,满足村民为主要目的,实现以村民为主体的规划模式;其次,规划部门应该了解和掌握该乡村的宗族管理情况,土地、房屋产权、使用权等权责归属关系,避免出现各种纠纷问题。

三、城镇化建设下的乡村规划建设要点及其要求分析

1、城镇化建设下的乡村规划建设要点。主要表现为:(1)乡村卫生环境规划建设要点。乡村卫生环境是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乡村环境卫生的建设、治理、长效保持清洁和维护的机制、专项管理的监督和检查。例如:专人负责公共场所的清洁、居民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和定点清运、专管人员的流动监督、居民卫生保持的宣传。通过卫生环境的管理和整治,为乡村营造健康、舒适、放心的宜居生活。(2)建筑群布局要点。基于城镇化的乡村规划建设除保证房屋建筑质量外,还应在建筑群布局的合理性、外观的整体性上保有自身的特色。民居住宅风貌直接决定了乡村的外在形象,给人以第一直观的印象。居民住宅应与当地的生活习惯、自然环境、文化氛围融为一体,技能体现地域特色,又能彰显美丽新乡村的风貌。(3)精神文明建设要点。国家十分关注乡村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大力度的投入乡村文化事业。乡村文化事业的繁荣标志着一个新兴乡村的文化建设效果。所谓乡村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要凸显出本乡本土的人文特色和风俗习惯,例如:少数民族风俗、文化遗产等。在宣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让村民从自身文化感受和熏陶中获得乡村集体的归属感和满足感。(4)乡村生态规划建设要点。多数乡村都独立的坐落于山、水、平原之间,与诸多自然因素融为一体,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在乡村间极少有工业污染等。乡村规划建设必要立足于本身的自然风光和地理条件之上,营造有特色、有品位、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环境。

2、城镇化建设下的乡村规划建设要求。主要表现为:(1)结合实际进行乡村规划建设的要求。乡村规划建设一定要考虑各镇的历史文化、人员成份、地形特点和经济发展等因素。要因地制宜,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归类,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征求村民意见和充分考虑村民合理述求的要求。乡村建设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农民为本,尊重农民的意愿,以农民为基本依靠力量,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村委会要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及并选出具有强大号召力的村民代表,再多次召集村民代表进行讨论,吸收村民关于建设个人住宅、公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各方面的具体意见。(3)突出特色与保留传统的要求。特色和传统是一个地方长期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原动力。乡村规划建设一定要表现当地建筑风格、民俗风情,这样既可突出特色、保留传统,又可为将来开发旅游创造条件。另外要注意保护古村落文化。古村落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景色美丽、遗产丰富,是民间文化的宝库,在进行乡村建设时必须加以很好的保留和保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很多乡镇的乡村生活方式逐步接近城市。而城镇化建设下的乡村规划建设不仅要使农村具有美丽外壳,还要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真正提高农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因此对城镇化建设下的乡村规划建设进行分析非常重要。

[1]谢萍.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3)

[2]杨黎.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探讨[J].低碳世界,2016(09)

[3]孙慕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03)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城镇化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贵安新区葵林村乡村规划探究
休闲旅游型乡村规划研究
关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深入思考
家乡的城镇化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乡村规划、建筑与大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