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投资的协同创新网络探讨

2017-03-10梁结欣

环球市场 2017年34期
关键词:创业投资协同主体

梁结欣

华南理工大学

引言

随着“双创”的深入发展,我国创业投资活动空前活跃,除了越来越多创投机构成立,政府、上市公司、银行、保险等主体也纷纷入局,参与这场市场盛宴。一方面,创业投资市场的蓬勃发展有利于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激活社会创新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另一方面,我国创业投资在极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竞争过度的现象,带来社会问题的隐忧:创投市场骤然涌入大量的参与者,创业企业融资热情高涨,虚假数据和天价估值层出不穷,滋生估值泡沫;同时,投资者快速决定的要求提高,在同样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情况下,投资者看一家案例的时间将没有那么充足,投资者更可能投入更多精力在选择源源不断的项目而不是项目的投后增值管理上。这两者带来的企业估值偏高、投后管理关注减少等问题,对于创业企业的真正发展没有益处,也需要得到市场参与者的重视。竞争是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但是创业投资存在其自身的独特性,本文提出解决上述问题,创业投资参与者要从传统的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中摆脱出来,建立协同创新的网络关系,探讨创业投资的协同创新路径。

一、创业投资的特性

创业投资想要健康发展,在竞争以外更需要合作,这是由行业的特性决定的。

(一)创业投资是一个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市场

投资者是否投资一个项目取决于自身对该项目信息的获取、甄别、判断能力,而与其他创业投资者、行业专家等交流信息能增加其判断的准确性,更能做出正确选择。创投与企业、上市公司、政府、投行等金融机构相互分享信息,能有助于其了解该候选企业的团队情况、技术前景、相关政策、企业的信用情况等,缓解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二)创业投资的核心价值是投资后管理的增值服务

相比于其他融资方式,创业投资能为企业带来其所需的投后服务。包括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招聘管理层和关键人员、确立人事制度)、委任(解决负责问题、列席董事会)、战略发展设计、指导(参谋、提供非正式信息)、咨询(行业、市场、技术、竞争信息收集)、运营(经营计划、风险管理、监控公司绩效、决策机制、信息收集机制、提高管理和财务竞争力、提高专业化);以及公司外部的:认证功能、外延功能(帮助获取外部融资、介绍潜在的供应商和顾客、更易建立行业联系等专业人脉关系、打开国外新市场)等。可见,创投提供的服务不是仅靠自身,而是通过杠杆传递作用,将与各资源方的信息整合传递到企业身上创造价值。

(三)创业投资的高风险带来羊群效应

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市场环境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商业世界瞬息万变,创业投资随着企业创新成功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风险,这些风险源自市场环境、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同时,面对不确定性,投资者和企业都存在盲目追风的弊端,创投参与者具有明显的羊群行为,在市场繁荣阶段,投资者严重的投资模仿行为导致市场高涨;在市场衰退阶段,则导致市场大幅下挫,加速了泡沫的破裂进程。

可见,单方面的竞争与创业投资的发展相悖,创业投资参与者需要转变观念,不仅要合作,还需要广泛的、共信的、一致的合作,建立协同关系网络。

二、创业投资的协同创新网络的涵义

创业投资的参与者包括创业投资机构、创业企业、政府、大公司、金融机构、孵化器、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以及其他相关主体,在创业投资的整个价值链条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他们之间的协同创新网络,是以助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潮流的创业企业发展为共同目标,以创业投资机构为资源传导核心,以信息流或资源流为联结,协同其他创新主体,基于互惠互利、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对创业企业进行投资和服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帮助创业企业成长并实现各方协同效应的开放性网络。

三、创业投资协同创新的协同路径

(一)基于自组织的协同有序——信息共享、资源互补

协同创新网络,为政府、创投、企业、大公司等提供了资源交流的环境和平台,是基于自组织的协同有序,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途径使得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以及科技成果资源能够有效地在各网络节点之间传递,通过交互式学习产生的创业企业价值增值。资源共享机制、沟通信任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推进协同创新网络的高效运作,消除或降低在非协同状态下出现的一系列负面效果,减少或避免内耗和重复行动,充分利用资源。

(二)基于企业发展推进价值创新链的协同——共同目标

协同创新网络梳理创投中各利益主体的目标,将之凝聚在共同为了通过创业企业发展促进区域创新的统一目标之下。各主体在参与创投时会有自身的战略目标规划,创投机构为了退出获利,商业银行有在投资业务和贷款业务之间寻求互补性利益需求,大公司在创业企业中找寻创新因子,补充自身创新动力,政府发展创投是为了经济转型。本质上各方的利益并不矛盾,创业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各方的利益都能得以实现的源泉,因此各方在共同目标的驱动下,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价值创造,打通内部资源传导通道,推进价值创新链形成,形成协同创新的生态平衡机制。

(三)基于主体间的深度合作——公平互惠的分配制度

创投协同创新网络中各主体行动遵循公平互惠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流过程中,任何一方都不是单纯的接受而是进行物质或信息的交换和互惠,即在双方互动中分享利益,而不是把自己的利益单方面建立在其他主体的单纯付出的基础上。只有公平互惠的分配制度,调动各方积极参与价值创造的积极性,在互动过程中,实现各自资源的统筹规划,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总之,在新形势下,创业投资行业也需要从粗放向集约式发展,从盲目竞争向协同网络转变,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网络的聚合效应、共担效应和反馈效应,从而使创业投资在我国创新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其“引擎”和“杠杆”作用。

猜你喜欢

创业投资协同主体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创投新政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