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信心 知难而进 奋力谱写学校赶超发展新篇章
--------在学校六届一次“双代会”上的讲话

2017-03-10一七年五月六日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职学校发展

(二〇一七年五月六日)

周 家 健

坚定信心 知难而进 奋力谱写学校赶超发展新篇章
--------在学校六届一次“双代会”上的讲话

(二〇一七年五月六日)

周 家 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全体与会代表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六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了。

六届一次“双代会”,是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学校“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服务地方”各项工作的背景下召开的,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全面推进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期间,大家听取并审议了沈建民校长所作的学校工作报告。报告总结回顾了五届“双代会”以来学校建设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对今后三年及2017年工作作了部署,任务明确,重点突出,要求具体,对推进学校科学发展、赶超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会议还审议并讨论了《工会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大家紧紧围绕会议主题和学校整体工作,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强烈使命感。大家普遍认为,过去三年,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干了很多大事、实事,学校各项工作有了新进展,大家看到了学校今后发展的希望,进一步增强了干事创业的信心与激情。代表们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会后,学校将把大家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并推动落实。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六届教代会执委会和工会委员会。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当选的各位委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大会顺利召开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代表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既坚定了信心、鼓舞了干劲、振奋了精神,又明确了方向、理清了任务、强化了责任。各位代表、同志们,六届“双代会”的未来三年,是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最为关键的三年。可以说,这三年的发展水平、建设成效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目标和愿景能否实现。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关键的三年,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高职名校目标不动摇,进一步沉下心、练好功、发好力、使好劲,狠抓内涵攻坚,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坚定信心,知难而进,奋力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讲几点意见:

一、客观审视近年来学校发展取得的新业绩,坚定发展信心

近年来,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办学愿景,围绕“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的工作主线,以全面深化“八项改革”为发展路径,以“五个起来”为组织保障,全面推进内涵建设攻坚,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许多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成绩。

1.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2014年以来,通过深入开展“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服务地方”主题教育思想大讨论,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确定了八大重点领域的深化改革工作;制订了《“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制定了《学校章程》,修订完善了学校的核心制度。三年来,我们的改革力度是大的,成效也是显著的,特别是围绕“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一系列改革举措的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教师发展提升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平台。学校深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制定并实施了《教师准入制度》《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等制度规范,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主体地位,旨在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深入推进学生评价激励机制改革,成立创业学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学生创造更为多元的成长成才路径。通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和工作推进,我们欣喜地看到:“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服务地方”这三句话已经深入教职工的心里,已经融入湖州职院的文化中。这三年,我们通过推进深化改革工作,破解了学校事业发展的不少瓶颈和难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

2.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 我们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做足总量、优化结构、提升素质”的人才观,“做实基础、狠抓常规、补齐短板、强化特色”的教学观,全面推进学校内涵攻坚、转型发展,专业结构、师资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1)着力推进专业转型,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切实加大工科专业建设。按照专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切实强化专业与地方产业的对接,形成“6+N”的专业布局,建筑工程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旅游管理、国际贸易实务等4个专业获批为省“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商务英语等5个专业获批为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着力推进师资转型。按照引培并举的思路,深入实施“博士”工程、“双师素质”工程等项目,全面助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3)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成立了创业学院,全面推进了学生评价激励机制改革,为学生创造更多可以赢得出彩人生的机会和平台。(4)着力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狠抓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实施《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推出“湖职好课堂”建设项目,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稳步推进。

3.服务地方拓展新空间 作为一所地方性高职院校,学校始终以服务地方为己任,制定了《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服务湖州行动计划(2016-2020年)》,并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向全市转发,明确了服务地方的“十大”专项行动。成立了16家校级研发中心,充分发挥产业合作委员会的功能,政校行企研合作持续深入。学校积极探索推进混合所有制办学,湖州国际旅游学院、湖州市电梯职业技能测试培训中心等两个项目顺利落地,有效地推动了政校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协同发展。

4.从严治党呈现新气象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提出了“基层组织强起来、党务干部硬起来、党建工作实起来、党风廉政严起来、党建研究热起来”的“五个起来”党建工作目标,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在全省高职院校率先开展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切实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务、思政队伍和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学校党建工作水平,严肃查处和纠正违纪案件,以为学校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和根本保证。

总的来看,我们在过去的三年里清晰了一个愿景: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明确了一条主线: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确立了一个路径:全面深化“八项”改革;制定了一部章程:《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章程》;绘就了一幅蓝图: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了一个目标:建设区域性高职名校。这是一盘大棋,棋局已经展开,前景很美好,任务很艰巨。

二、深刻认识当前学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凝聚发展共识

面对学校未来发展,我们一定要看全局、明大势,深刻把握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充分认识建设区域性高职名校对于学校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在“十三五”发展中放宽视野、拉高标杆、咬住目标、砥砺前行,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力开创加快发展、赶超发展的崭新局面。

1.要充分看到当前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1)从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上来看: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要深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2017年4月初,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从完善高校内部治理、健全薪酬分配制度、强化监管优化服务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健全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的意见。教育部推进实施全国高职院校的质量数据管理和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推出了以诊断、改进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估改革,对高校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从学校所处的区域环境看:“十三五”时期,浙江省将做大做强八大万亿产业,湖州市将着力构建“4+3+N”产业体系,产业转型发展对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湖州市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支持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建高职名校”,湖州市委书记陈伟俊在(2017)党代会上进一步明确:“支持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办成区域性高职名校”,为学校推进“十三五”事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环境。

2.要充分估计学校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我们面临的挑战既有来自于外部的,也有来自于内部的。从外部来看,主要表现在:(1)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上的非均衡化现象更加明显。高职教育资源向优势集中的院校流动越来越明显。我校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较之杭宁温和省内其他行业高职院校有明显的差距,发展需求和投入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进一步增大了学校争先进位的压力。(2)高职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现在的高职院校竞争可谓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各校都铆足了劲,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努力争取发展项目和平台,极力争取发展政策和资金,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知名度。从省内来看,兄弟院校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已容不得我们有半点的懈怠和停步。学校面临着标兵渐行渐远、追兵步步接近的态势,各项可比指标承受较大压力。特别是最近公布的省教育评估院委托第三方开展的2015届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数据,其有关指标的排名我们学校相对靠后。社会、考生、家长等方方面面都会关注学校的排名情况,这样的数据可以说是很不理想。从内部来看,尽管近几年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我们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我们部分同志思想不够解放,工作没有激情,因循守旧,得过且过,无所作为,工作被动应付,管理失位缺位。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基础设施、教育信息化、师资建设欠账太多,加快发展的条件基础还不够厚实,离标杆院校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必须急起直追。

三、全面把握建设区域性高职名校的新任务,坚守发展目标

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一定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始终坚持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建设区域性高职名校的目标定位不动摇,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不动摇,始终坚持“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的工作主线不动摇,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我国的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总书记的讲话,深刻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是当前学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遵循。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守“崇德尚能”的校训,切实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全面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把立德树人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部过程、各个环节,渗透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今年(2017)下半年,学校将要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帮助青年学生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2.必须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个根本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最鲜明的特征,改革创新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校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和高校办学的内在动力。我们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是学校发展动力的认识,不断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用战略眼光和对未来负责的超前意识不断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过去三年,学校以全面深化八项改革为路径,推动改革措施的落地深耕,不断凝聚起学校内涵攻坚的强大动力,有效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总的来看,学校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工作都有具体推进,但还很不平衡。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的意识,认真研究,破解影响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要注重改革的前瞻性、系统性与协同性,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组织协同,努力构建与区域性高职名校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实现学校办学要素有效集聚,基层组织办学活力竞相迸发,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通过改革创新不断释放学校的办学活力。

3.必须牢牢把握师资队伍这个根本依靠 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要想办好一所高校,就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必须认识到广大师生员工才是创建高职名校的主力军,必须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广大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学校赶超发展。总体上看,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结构不断改善。但是,与省内兄弟院校相比,仍然存在数量不足,总体水平层次需要进一步提高等问题。我们的名师、在省内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博士学历的教师还偏少,这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块短板,将会影响我们学校今后的发展。我们要大力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千方百计加大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努力形成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搭建教师成长发展平台,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校广大教师要自觉践行 “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四个引路人”(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的要求,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4.必须牢牢把握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根本要求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的第一体现,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当前高职院校之间的比拼竞争,最根本的还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比拼。我们要牢固树立一个基本观念:没有教育质量,一切都是浮云。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离开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就成为一句空话,办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将难以实现。任何忽视和削弱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离开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做法都是与创建高职名校背道而驰的。学校的其他工作都不能冲击教学这个中心,都必须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5.必须牢牢把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根本导向 高校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不仅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自身不断发展的迫切需要。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学校只有更好地立足湖州、服务社会,才能争取更多的资源,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更大的价值作为。我们提出的“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的工作主线,其最终的落点是服务湖州。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的推进,其最终的目的就在于更好地服务湖州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学校的根本使命和职责所在。(1)要狠抓学校《服务湖州行动计划》的执行落实,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寻找更多的服务社会项目;(2)要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搭建更多对接地方政府、行业产业和企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平台;(3)要拓展社会培训市场,为企业、社会培训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全面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

6.必须牢牢把握确保校园安全稳定这个根本底线 安全稳定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没有师生的安全与校园的稳定,我们的事业发展就没有意义。因此,我们的各级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及全体教职工都要时刻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认真总结经验,深刻吸取教训,牢记师生利益是中心,牢记平安是最大的民生。我们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的人谁负责”“谁的事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工作责任,严肃工作纪律,加强督促检查,层层抓好落实,真正到底到边,确保师生安全、校园稳定。

7.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保证 中国的高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不断提升办学治校水平。深入落实“五个起来”的党建工作目标,把抓基层党建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工作方式,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四、从严从实明确推动工作的新要求,强化责任担当

建设区域性高职名校是我们的目标与追求,需要全校上下坚定信心、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的拼搏意志、只争朝夕的紧迫劲头,把美好愿景变成现实图景。全校党员干部、全体教职工一定要把思想凝聚到促发展上来,把精力集中到抓落实上来,落实落实再落实,坚定不移地把建设区域性高职名校的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1.要保持昂扬锐气,满怀激情去干 目标清晰,重点在抓;思路明晰,关键在干。应该说,未来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思路已经非常明确,能不能实现我们的愿景关键在于我们干得怎么样。不落实,再诱人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再美好的愿景也只是空中楼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各位代表和在座同志们都是学校转型发展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我们要带着一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争先进位,主动想事,扎实干事,奋力成事,把对党忠诚的誓言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上。对学校已经定下的事、认准的事、形成共识的事不旁观、不犹豫,集中精力,真抓实干。要始终以参与发展、服务发展、推动发展为己任,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主战场上主动作为,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事,让一个个阶段性目标变为现实,让师生直观地感受到身边的变化,久久为功,把学校发展推上新台阶。

2.要强化责任担当,知难而进去干 事业是干出来的,而不是喊出来的。不干什么都没有,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今天的湖职院来说,推进改革发展的每一步都是带着问题前行、迎着困难而上的艰辛攀登。我们应该有个充分估计,这次的优质校竞争失利,会使我们面临更多的困难。要想实现赶超发展,首先要勇于承认差距,迎头赶上,然后才能在拼搏中实现赶超。切不可因为竞争对手的此消彼长而妄自菲薄,一定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坚信爱拼才会赢。在建设区域性高职名校的征程上,再大的困难和挑战都不能成为阻挡我们前进的绊脚石,只能成为我们向上攀登的垫脚石,这要成为我们大家的座右铭。全校各级干部、各位代表必须树立起敢于担当的强烈意识,直面难题,勇挑重担,敢于负责,迎难而上,持续发力。要拿出与问题较真、与自己较劲的精气神,把学校的各项事业干实干好干成。学校也将建立鼓励敢担当有作为机制,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对那些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人和事,对那些敢改革、真干事的同志,我们要理解不苛责,宽容不非议,支持不掣肘,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3.要对标优质名校,放大格局去干 要在发展站位上登高望远,坚决摒弃惰性思维、封闭思维;要立足全局看学校,跳出湖职院看湖职院,更加自觉地把学校的发展放在全省、全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大格局中来审视,拉高标杆,向优质名校、一流院校看齐。要把看问题、想事情、谋发展的眼界打开,境界提高,找准差距,自加压力。要善于学习借鉴标兵的做法和经验,以标杆为标准,咬定目标,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实现学校新的发展目标,需要我们共同鼓起斗志、树立信心、知难而进、久久为功。我坚信,只要我们上下同欲、团结一心,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投身区域性高职名校建设,就一定能够谱写好学校赶超发展的新篇章!

中文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期刊、学术期刊、CN类刊物、ISSN类刊物简介

1.中文核心期刊是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简称《要目总览》)。

2.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3.学术期刊:一般来说,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学术论文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具体说来,《总览》学术与非学术不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

4.C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

5.ISS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现在许多杂志一般都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

2017-05-16

周家健(1965-),男,浙江桐乡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党建研究。

猜你喜欢

高职学校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学校推介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