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贵和”文化全景敞视
2017-03-10王璐
王璐
中国传统“贵和”文化全景敞视
王璐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江苏南京211168)
中国传统的“贵和”文化构建起了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特性及行为方式,进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个性。“贵和”文化思想具有十分精深的内涵,它不仅高扬“天人之和”“人人之和”的至高价值,而且其最可贵最精深之处还在于它的辩证思维,崇尚“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不弃争”的价值。
天人之和;人人之和;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不弃争
“贵和”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贵和”意识首先萌芽于原始先民在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物质世界的观察和认识。中国原始先民起初面对强大的自然力出于求生存的本性将整个自然界视作自己的崇拜对象,选择了顺应自然、与自然协调的方式以求避开自然力对人类的伤害,从而衍生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并由此催生出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念与追求。在适应自然、抗击灾难的过程中,在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过程中,先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靠个人的孤军奋战是无法有效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合作便具有了决定性的意义,“人和”意识也逐渐产生,由此便确立了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不与邻为壑”“四海之内皆兄弟”等这些信条几千年来铸就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民族性格。“贵和”文化思想具有十分精深的内涵,它不仅高扬天人之和、人际和谐的至高价值,而且其最可贵最精深之处还在于它的辨证性思维,即敏锐地体悟到了“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不弃争”的价值。
1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天人之和
《易经》云:“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与人乎?况于鬼神乎?”首先,“先天”是指在自然变化之前对自然加以引导,表现了人具有主体性的一面;其次,“后天”指人类遵循自然的变化法则,人的所作所为要效法天地普利万物,效法日月照明万物,效法四时适应万物从而获得发展并能随时变化,即人道要效法天地、自然之道,如此才能达成天地人之间最大的和谐与统一,表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和追求。先秦思想家们也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天人和一”的内涵与价值。孟子的“君子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的论说、荀子提出的以“天人合一”为前提的唯物主义的“天人相分”的世界观、墨子的“兼爱天下”思想等,说明人类与自然界都享有同等发展的权利,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存在与发展的资源和家园,人类也应该尊重、爱护自然界,彼此之间应相爱相利,而不应该相恶相贼。在人类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的条件下,远圣先贤的这种选择是人类摆脱生存困境的最智慧的选择。这种选择是对人类在自然界中客观处境的理性定位,表现出对自然客观规律和人类自然能力的清醒认识。
而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进,“天人合一”思想经后人传承深化与发展,到宋明理学时得到进一步弘扬。张载第一次明确提出 “天人合一”、程颐也认为“天人无间断”、朱熹的万物“无一不本于天而备于我”以及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等思想都是对“天人合一”思想境界的描绘和注脚。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缘起于人与自然的原始亲和关系,认识到了“天人相分”,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差别并要进行合理的调节,它考虑到并尊重人的价值,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其最可贵之处“在于当它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肯定了人的主体精神,又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规律。一方面,崇实的贵和文化清醒地认识到了人是天人关系的核心,人不是自然的奴隶,毕竟‘天命’也只有通过‘人为’来实现,这是人对人类自身认识的飞跃,是人对自身力量的肯定;另一方面,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人类只有遵守自然法则才可以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1]因此“天人合一”的根本便是在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达成自然与人类、宇宙与人生的共鸣与和谐。
2 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人之和
2.1 微观的人我之间的和谐关系
对于“人和”,孔子论述的最多,最有价值的就是其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行之于外则表现为“仁者爱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恕”是爱人的低层次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这是一种消极方式的爱人表现,但也可以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平和相处,个体恪守了在无法帮助他人的情况下做到不有害于他人的“恕”之道,也就能够“在家无怨,在邦无怨”;“忠”是爱人的高层次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凡是自己想要做的、想要追求的都要积极地为他人谋之。此时人我关系是一种左右横向的相对的关系,我待人以忠恕,人亦待我以忠恕,如果人人都有这样一种忠诚的精神和宽容的度量,大家就会在心理上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人我关系自然协调。所以孔子的“忠恕”之道,就将道德情感提升为道德义务并见之于道德行为中,体现了一种关照他人、推己及人的“群体和谐”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语道破了人与人协调合作的至高价值,只有“人和”“天时”和“地利”的价值能更充分更完美地彰显出来,才可能成就大业。同时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的论断也表明了“人和”的重大作用。荀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贵和”思想,“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也要“得其和”才能生存发展进步。墨子也提出了“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类“兼相爱”的主张,人与人之间互利互爱,以和致和,没有战争的侵扰,整个社会充溢着“其乐融融”的和谐的人我关系的氛围。
2.2 宏观的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
中国传统的“人和为贵”的文化思想除了指个体的人我之间的和谐合作以外,同时又能够跳出狭隘的人我和谐的小圈子,而将目光指向了国内各民族之间、国际各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建立与维系。在浩浩五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王朝的替兴、民族的纷争融合,孕育了这种 “协和万邦”“遐迩一体”的宽广胸怀,这种价值取向锻造了我们中华民族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宽宏气度和友善睦邻、热爱和平的气质。
有史料记载:“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2]长期残酷野蛮的原始掠夺战争的弊端终于为人们所认识,野蛮的杀戮并不能带来长远的利益,长远的利益需要不同部族之间的和谐相处。人们必须化干戈为玉帛,“耀德而不观兵”,使各部族平等共融、和谐共生。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时不是以战争、征服为目的,而是以“和”为旨归,面对差异和矛盾,战争并不作为主要的和首要的选项,他们认为“兵者乃不详之器”,而要靠怀柔、抚和的道德教化来使各民族之间融洽和谐。因此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也是历史上融合、同化了许多其他民族而形成的。
孔子的“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即来之,则安之”,也间接表达了和谐的民族关系的重要性。孔子在社会哲学中调整社会系统的具体目标是先使各种人际关系有序化而达到协调状态,进而使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组织有序化而达到协调状态,协调而后才有稳定,协调稳定才能发展。而其理想的目标则是整个社会系统最大的协调和最高的和谐,即全天下的太平。因此理想的民族关系就是以道德修养和教化为本,以治理好自己的邦族为前提,并以此去感化其他的邦国,以达到“协和万邦”的民族关系。
由“贵和”的民族关系推而论之,中国传统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也是追求国家与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和谐关系的维系。儒家的厚德载物、兼容并蓄的礼、乐、仁、义、忠、恕之道,推及到国际关系也可以用来规范国家的行为和国际事务,“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则能够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做到“近者说,远者来”“化干戈为玉帛”,实现国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
3 “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不弃争”的辩证思维
中国的“贵和”传统的最可贵最精深之处在于它的辩证性思维,即它所强调的群体的和谐意识是“推己及人”,也就是说它在考虑他人和群体的利益时并不抹杀个体的价值和独立的人格,也并不完全否定个性。
3.1 和而不同
“和”与“同”作为对立的概念范畴,在春秋时代就已经为人们所论辩和阐释。“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史伯从思辨的哲学高度区分了“以他平他”(和)与“以同裨同”(同)的本质差别,对“和”“同”这对对立的范畴做了明确的价值判断。“和”的基础是多、异,“和”是异质要素的有机结合,是相关事物之间达于一种动态的平衡,有利于充分发挥不同事物结合的整体功能。而“同”是同质要素的简单叠加,由于没有差异也就没有矛盾从而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不可能产生相互补充的整体效应,事物必然回归空无或走向衰亡。齐国的晏婴也用“羹”和“声”来说明为政之道,也“贵和”而“贱同”,以此实现君臣相济相成、上下相和、政治公平的局面。
此后,孔子把“和同”问题泛化到一般的社会伦理范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作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何宴的《论语集解》上说:“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其利。故曰‘不和’,由此可见,孔子将“和”与“同”看作是“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即能否在保持自己独立人格的基础上去求“和”。这就超出了狭隘的政治上的君臣关系,成为处理人际关系和对待不同意见的一个根本态度和原则。孔子“贵和”的含义是既要讲合作,重和谐,贵秩序,又要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去能动地实现彼此的互补协调,而不是随声附和、亦步亦趋地苟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种兼容万物的宽宏气度不仅是中国古典政治的民主性精华,也是中国古典哲学所能攀越的至高境界。
3.2 和而不流
为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古人也是讲究一定的原则和尺度的。在《礼记·中庸》里就有了“和而不流”的主张。子路问什么是强,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这段话大体可以这样理解:君子可以随和,但是并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啊!君子要做到和而不流,就要立定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国家政治开明,自己也不改变穷困时的操守;国家暴虐,没有德政,至死也不改变平生的志向,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啊!在孔子的答案中,所谓的强不仅是指“和”,而且还内含着“自强”的意思,这是能够做到“和而不流”的前提。孔子也强调君子“朋而不党”,合群但不搞宗派;“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即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是勾结而不是团结。强调做人应该坚持合乎正道的主张和原则,不能随波逐流,依正道选定的价值目标要有坚定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激励自己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勇往直前,以无畏的勇气、毅力和信心去实现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宋代的二程曾对此解释:“世以随俗为和,非也,流洵而已也。君子之和,和于义。”孔子非常讨厌那种不讲是非保持一团和气的好好先生,斥之为“乡愿,德之贼也”,说明没有是非的好好先生是足以败坏道德的人。孟子认为“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又说,“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说之,所以为是,而不可以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3]“和而不流”强调合作的原则性,既重和谐合作又必须明辨是非,坚持原则而不能同流合污,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价值取向。
3.3 和不弃争
中国传统的“贵和”思想也强调“和不弃争”“当仁不让”,以此来实现“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是以差别为前提的,有差别就有可能有矛盾,就可能有冲突,也就隐含着“争”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彼此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也就可能存在着彼此之间的竞争,君子求和而非尚同,所以离开了“争”,就可能会混同于小人的“同而不和”。
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这里的“不让”“夺”与“不可夺”就是一种自己与他人的竞争以及自己内在精神的抗争。因此,“和而不同”“和而不流”的君子要做到明辨是非,不同流合污,还必须具备竞争的意识和能力。“因为要坚持原则就必须反对和克服违背原则的思想和行动;要明辨是非,就必须肯定正确的,批判错误的;要不被流俗所污染,就必须与其抗争。‘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原则的坚持,是以不弃争为前提的,包含着‘和不弃争’的必然要求。”[4]“和不弃争”的原则表明,要实现最终的、最大程度的“和”的目的,就要以争为手段,在以“和”为归旨的同时也不抹杀“争”的价值和积极作用,即在“贵和”的同时也“贵争”。任何的合作都包含一定的“争”的因素甚至要倡导“争”,所以“争”是实现“和”的必要条件和手段,只有通过一定的争,才能避免“同”,克服“流”,保持“礼”而实现“和”。当然“争”作为“和”的手段而非目的,必然要受制于“和”,在“和”的前提下、并以“和”为归旨的“争”就是孔子所说的“其争也君子”。
中国的“贵和”文化不仅张扬天人合一,人人和谐,而且敏锐而深刻地体悟到了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不弃争的价值,这种贵和传统既是一种宇宙观、是天之道,又是一种价值观,同时也是为人之道。“贵和”传统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之中,渗透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根深蒂固地留存于现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之中,并无时无刻不在日常的人生实践和生活交际中彰显,成为人们正确处理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关系的一条基本准则。
[1]祝瑞开.儒学与21世纪[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153-154.
[2]陈奇猷.韩非子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1 042.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86.
[4]罗能生.儒家贵和思想与市场竞争——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2):24-29.
责任编辑:李增华
On"Harmony-initial"Idea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ANG Lu
(Jiangsu Institute of Commerce, Nanjing 211168, China)
The traditional"harmony-initial"culture of china influences our natives deeply in thinking and acting, so as to constructed up our natives′unique cultural character in the world.The idea of"Fu and Yu"has profound connotations,it promote the high value of"Unity of people and nature"and the high value of"Interpersonal harmony",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oint out the importance of"harmony but not sameness","harmony but not drifting","harmony but strive".
Unity of people and nature;Interpersonal harmony;Harmony but Difference;Harmony but not kitsch;Harmony and competition.
B21
A
1674-6341(2017)05-0134-03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5.046
2017-03-27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研究”(2015SJB697)。
王璐(1977—),女,江苏徐州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