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其意义
2017-03-10曹路冯洲静昆明学院昆明6504沈阳师范大学沈阳0034
曹路,冯洲静(.昆明学院,昆明6504;.沈阳师范大学,沈阳0034)
新媒介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其意义
曹路1,冯洲静2
(1.昆明学院,昆明650214;2.沈阳师范大学,沈阳110034)
高校思政教育发挥着专业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功能,但在市场化进程中其特色功能曾一度被弱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新媒介背景下借助网络优势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的生态系统,以技术推动文化自觉,促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进而从根本上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和优化,也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高校思政教育;新媒介;生态系统
在高校教育系统中,思政教育集中发挥着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功能,在政治导向、价值判断和观念思维的多层次教学中形成立体的教育结构。在横向上以不同的学科知识逻辑为索引构成面的拓展,在纵向上与学生的前知识结构连接完成线的推进,思政教育在实际上建构着一个有机的教育生态系统,它发挥的教育作用也广于单纯的课堂教育。随着新媒介时代的到来,高校教育越来越深刻地受到传播方式革命所带来的挑战和影响,如何从文化和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研究思政教育的新维度和功能意义,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一、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的内涵
教育的过程涉及诸多变量,在宏观意义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与微观层面上的个体差异形成了一个整体,共同影响着教育的结果。用生态学的思路和方法来研究教育过程,将其视作一个唯物史观意义上的人工生态系统,内在诸要素在彼此之间、与周围的环境之间发生能量、信息、资源的交互运动,相互影响和制约,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进而具备结构的模态和功能的意义。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属于大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在广义上与学校外围的各种文化形式、社会力量互构形成社会化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在狭义上则特指高校思政教育的资源配置和优化。
将高校思政教育的发生视作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它除了具备一般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以外,同时还显现出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首先,从结构上看,思政教育具备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特点。高校思政教育以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健康独立的人格,形塑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树立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必然要建构一个稳定复合的知识体系,涵盖多个学科,覆盖面远远超过一般专业教学,广泛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法学、历史学等。不同的学科可以完成有效的资源互换与能量交流,并以立体式嵌扣的形式推动受教育者在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上不断突破认知的边界和深度,逐渐形成稳定的人格系统和思想观念。多元的文化形式不断提供广阔的文化视野和价值观念,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对传统价值评价体系提出新要求,大量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西方社会普遍盛行的存在主义、后现代解构主义和市场经济孵化出的市民文化、流行文化,均以跨地域、历时性和异质性的方式伴随着传播革命而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性的教学手段,这在结构上是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的。同时,教育对象也具有多样性特点。高校学生通过打破户籍和地域限制的高考进入大学,并且在不同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自觉建立或者加入半开放亚文化群体。受教育者的主体身份中本身已经具有的前知识结构通过性格、兴趣、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不断被优化,而大学教育为学生更多留白的自主性学习过程又使得这些多样性因素有延伸和突破的可能性空间。思政教育以这些变量为现实前提,一方面以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为依据,另一方面尊重主体个性发展的内在需求,结合当时当地的条件与资源展开教育活动,构成多重力量持续循环的良性运动。思政教育系统地覆盖了高校学生在社会化和人格完善历程中的关键环节,可以相对全面和成熟地指导学生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问题,也可以通过广袤的知识面为学生打开视野,在解决学生的认知、心理和社会关系的多样性问题上,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构成了针对性极强的多途径互动模式。
驳杂的文化产品产生于现实的历史条件,在大文化的背景中,以主中心和边缘、中庸保守和激进、共识与分歧、调试与变异等多种形式存在,且彼此交融构成有序的文化系统,形成主次和层次的差异。这样的前提对教育者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推动思政教育活动的良性循环,就必须厘清主次与优劣,让多样性观念同一在核心主流观念之中,在其引导之下展现丰富和生机,体现出文化观念中的地位与层次。因而思政教育必须紧扣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及时把握多元文化发展形势的同时,有效组织和管理它们在教育过程中的功能。
其次,从功能上看,高校思政教育发挥着模式维持的作用。生态系统的存在需要内在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的建立,由关系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就一般意义上的生态系统而言,生物与环境在彼此互构的整体中实现能量交换,并在自在世界意义上实现自发平衡,而人类由主体间性行为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在结构和功能上都远复杂于一般意义上的生态系统,功能体现上也更多元化。
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讲,思政教育同时在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三个领域发挥作用。在微观层次上立足大学生成长内在心理需求与健康人格系统的形成;在中观层次上关注准确的角色扮演,习得并内化规范、价值观、信仰及其他一些与行动相联系的观念,形成权利义务的行为模式,以至制度化身份与角色的复合体,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最后在社会制度与文化系统的宏观层面形成稳定的观念整合与模式维持系统,发挥文化自觉和价值传播的功能。高校思政教育以认知理性和价值观输出的方式提供社会行动的基本依据和目标实现系统,引导大学生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建立正确的社会交往关系模式,正确的角色扮演实际上是合理内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过程,同时也是以角色演绎的方式来输出价值观的过程。文化系统以教育为主要渠道形成个体与整体之间的信息回流,在教育、行为范式、资源整合的意义上完成对整个社会系统的维持与运行的支持,因而高校思政教育在政治上、理论上、思想上的跨学科兼容模式发挥着专业教育无法取代的整合功能。
二、新媒介环境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和挑战
今天,互联网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据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其中,网民中比重最大的群体是学生群体,随着校园无线网络接入设施的改善,大学生对手机QQ、微信、微博、人人网等自媒体都“了解并经常使用”,日常学习生活中登录自媒体的频率较高,对自媒体非常熟悉且依赖性较强。①丁凯/曹石亚.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交流新特点与高校宣教网络的优化.〔J〕.《江淮论坛》2014年第20145期其使用网络的形式诸如手机上网主导、网上支付线下场景以及在线教育等都标志着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到了web3.0的时代。从单向度信息发布的“读取”时代,到以平台为场域,形成人与人之间多对多的“读写”时代,再到大数据背景下建立人与网络的密集关系场,并以此完成网络对用户需求的精准资源配置,以云数据筛选构成人与人之间更全方位的互动时代,互联网发展策动着媒体的转型并带来了新媒介时代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网络的意义不再只是工具,而是新文化的符码,它具备多媒体性、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和同步性的特点②刘基/苏星鸿.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问题研究.〔M〕.中国文史出版社,使得思政教育的场域和语用发生了新的变化。
网络文化构成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在物质技术、政治制度、经济生活、精神意识等方面实现了由新技术导引的解构,并由此创建了非传统的生态系统。新媒介传播离开了象形文字的传统经验世界,因为后者不能进入一个低清晰度的视觉媒介世界,数字经过编码产生,经过解码阅读,简化的传播技术快捷简单,节缩了传播成本,维度多元,则更能适应学生多层次的需求;同时,作为新媒介的先锋平台自媒体,是一个以个体为信息生产单位,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向特定的个体或者由弱关系构成的不特定群体发送信息,在传播方式上突破了传统媒体上传下达单向度的中心—边缘结构,并模糊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边界,形成新的公共空间,在其中,人人都可以成为中心,信息传播日益扁平化,平民化①李强/胡宝荣.当代中国网络思想动态及其反思.〔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沪)2013年第1期.。网络技术在事实上整合了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并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支撑方式形成一个新的文化生态,也为思政教育打开了一个新领域。
首先,网络优势的到来。新媒介即万物皆媒,它运用数字化手段同时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领域进行新形态的互动传播,在互联网公共空间内,为用户提供高速度、大信息量、深度密集交往和多样性个性化传播渠道的新环境,形成线上与线下高频互动的生活世界,进而解构教育主体和对象,并最终创建新的符号系统与载体、异于传统的网络思政教育生态。具体表现在:第一、在内容上,网络文化提供了跨边界的海量快捷的信息,为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其能够始终保持不断更新的信息动态;第二,在形式上,网络文化以数字为载体,简化而突出的技术优势无论在传播速度、广度、形式和动态性上都有巨大的优势,同时以虚拟的方式渗入自由平等与个性互动的意识,不断开发着生活与工作的新观念和方式。这些技术上的优势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更生动有效的形式,在突破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的教育,形势报告、政治学习和主题班会等教育手段的基础上,借助大学生与自媒体技术之间的相关性来开发更能激活学生自觉性的传播平台和项目,从工具意义出发实现对超工具效应的追求。第三,在程度上,网络是文化全球化激荡和竞争的空间,尤其是虚拟技术的发展在各个行业内的拓展带来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使得虚拟世界前所未有地连接整个世界,每个人都被卷入全球化进程,都通过技术手段获得感知和功能的延伸。在此多元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和借鉴,也成为高校思政教育介入和作用的全新领域,发挥更有效的覆盖作用。
其次,网络危机的到来。第一,在意识形态方面。互联网搭建的公共空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网络世界是由弱关系构建形成的匿名性空间,有着极大的开放性,海量的信息中隐藏着大量西方化、自由化、功利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价值观,并有目的地对青年学生进行观念渗透,意图消解和颠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严峻挑战,也对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从思政教育的时效性看,由于长久以来的政治教育模式局限了思政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应有的内涵,甚至形成枯燥空洞的惯性说教模式,今天普遍采用的“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实际上反映的也只是工具意义上的对时代发展的适应,没有从根本上形成好的教育生态结构,因而面对网络文化中的泡沫化、碎片化、情绪化现象的时候,思政教育的反应被动而滞后。第三,从教育生态结构来看,网络文化的开放逐渐兼容各种文化样式、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念,因此思政教育则更应当在一个主次分明,共存共荣,合理平衡的文化背景中开展,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流行的是功利主义思潮和大众文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皆以市场取向为准,对思政课缺乏客观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并不充分,而思政课也放弃文化教育退守单纯的政治教育领地,脱离了现实降低了社会敏感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流行的大众文化本无可厚非,但是在试听时代,网络加速了信息的代谢,使得主流文化弱化、精英文化衰退、大众文化霸权,这样的大环境也给思政教育造成了难度②王志刚/王维.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及其优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2月第52卷第1期.。
三、如何在新媒体条件下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生态系统
只有在大教育的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政教育,才能达到教化育人的根本目标,显示大学教育的底蕴和大学精神的格局,也才能体现整个社会在文化反思与文化建设上的价值引导。所以,结合当代性建设文化教育的生态系统,是解决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和时效性的必要思路。
首先,以文化自觉为指导形成导向性大学精神
有历史使命感的、人类整体感的、时代敏感度的宏观关照是建设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逻辑前提,也是费孝通先生早年提出“文化自觉”的立意。“文化自觉”是在具有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文化的来源、得失的清醒反思。简言之,文化自觉是在跨文化交流的前提下对文化自我的一种自知之明。③高丙中.关于文化生态失衡与文化生态建设的思考①.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对文化的反思、自省和扬弃是一项长久的工作,尤其是当面对异己性的西方影响和全球化的压力时更需要有明确的民族未来发展的宏观意识。高校在整个社会系统中集中发挥着对社会物质文明进行观念研究和思维创新的学术优势,并在将合理的社会意识观念转化为健康人格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所以,文化教育生态体系的建立应当引起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视,从顶层设计开始制定以人本关怀和批判精神为指导的人才培养方案,使教育的动机和目标能统一在培养完善全面的人才而非单向度的人;在执行方面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整体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将教育生态的理念与新媒介的技术法则有机结合贯穿到每一个教育环节,最终激活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在成长和学习中自觉觉他,使个体在文化中诞生和群体在文化中觉醒。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既作出正确的甄别和选择,又能包容尊重,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外围的文化氛围与各个高校的发展相结合,构建符合国情与时代精神的话语体系,形成兼容自由的大学精神之时,也建构着互相尊重、公平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
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建立平衡的文化结构
健康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需要在内容上多元,更需要结构上的合理,主导性与非主导性的文化要素,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等关系需要达成内在的平衡与互构。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多元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涵上包括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以及在社会意识层面上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性文化成为文化生态系统当中的主导性要素,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要以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为原则,但同时也必须客观展现其他类型的文化内容;第二,自觉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成果。文化是一个活体演变的过程,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凝聚民族生命力的文化基因,需要重新发掘、整合与演进,而新的技术和制度优势也在规定着文化发展的新方向,因此,要求教育理念和环境以“文化自觉”的意识觉醒为主导建立囊括传统文化批判与现代性反思的文化环境与学术氛围,是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第三,有效吸收异己文化中的有益成分。近代全球化历史中,西方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展示了明显的技术优势,也暴露出了巨大的社会问题和道德灾难,西方学者对这些历程的反思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启发和经验教训,也进而形成一个开放深刻的思想世界,在他者与自我的文化激荡中,高校的思政教育才能保证时效性。
最后,开发有效的思政教育生态系统平台与资源
打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是构建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第一,优化主导型教育方式。课堂教学依然是文化传播和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准确地获取信息,甄别真伪,整合知识。优质的课堂教学需要多个环节的配合,不仅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还要在物质资源方面充分利用学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进行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因地制宜结合经济、文化、民族和地域的特点进行特色教育;第二,发展网络文化教育载体形式。广泛运用新媒介技术,建立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实践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与移动终端建立健康的网络文化,与线下开展的相关文化主题社团活动相呼应,覆盖传统高校思政教育的传播死角和盲区。同时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努力构筑功能完备、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积极开展重大主题宣传,形势政策宣传,先进典型宣传,唱响主旋律,把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①廖金香,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途径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1).,加强互联网发挥网络的正向导向功能,规避不健康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优质交流的网络空间。
建立高校思政教育生态系统,是在互联网冲击下大教育理念中对思政教育的本质及功能的再认识,文化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培养单向度的人,而思政教育正好体现着民族与社会未来发展的内在诉求,如果不从整体的历史发展的宏观视域出发,那么教育委身于市场的功利性片面化结果最终必然带来整个民族的危机,因而,构建一个合理的文化教育生态系统,不仅影响着大学思政教育改革的实效性,更关乎整个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健康发展。
〔1〕丁凯,曹石亚.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交流新特点与高校宣教网络的优化〔J〕.江淮论坛,2014,(05).
〔2〕李强,胡宝荣.当代中国网络思想动态及其反思〔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01).
〔3〕王志刚,王维.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及其优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
〔4〕廖金香,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途径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01).
〔5〕刘基,苏星鸿.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问题研究〔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6〕高丙中.关于文化生态失衡与文化生态建设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7〕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译林出版社,2011.
〔8〕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侯庆海〕
G641
A
1009—2234(2017)08—0133—04
2017—08—11
曹路(1982—),女,云南会泽人,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