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妇女政治参与研究述评(2000—2015年)
——以CNKI收录核心期刊及博士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
2017-03-10张轲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兰州730070
张轲(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兰州730070)
国内妇女政治参与研究述评(2000—2015年)
——以CNKI收录核心期刊及博士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
张轲
(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兰州730070)
2000年之后,国内学界加大了妇女政治参与的研究力度,研究成果呈现出匀速递增的趋态。应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呼吁,摸清15年来该问题的研究脉络显得迫切而必要。文章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15年来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其中,就研究的主要论域进行了回顾总括;对相关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作了简单介绍。通过上述整理,以期为深入研究中国妇女政治参与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妇女政治参与;妇女参政;社会性别
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改观”是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来实现的。因此,中国对于妇女政治参与的期许并非来自女性群体,而反映在国家层面,这种“期许”拉动了学界对妇女政治参与的系统化研究。但是,自上而下的动员无法有效获取社会层面对女性政治参与的理解,国家努力建构的“男女平等”的意识形态进而被公民架空,这也是为什么当前的研究绝大多数聚焦于社会现实问题而非理论探索之上的原因。总体来看,该项研究自源起至今取到了切实的成就,特别是2000年以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研究主题与研究内容也日益丰富。尽管整个研究在发展过程中问题重重,很多方面亟待改进,但妇女政治参与研究的整体前景仍值得期待。
一、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的主要论域
(一)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的现状:民主参与和权力参与
“民主参与”层面。刘伯红指出,当前我国女性政治参与整体状况良好,妇女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度提高,在公共领域开始崭露头角。她通过对比分析1990年至2010年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得出以下结论:参与单位组织管理和决策的女性数量逐步上升;女性对于社会重大事务的关注度日益提高。〔1〕张互桂等学者则对妇女政治参与的现存问题进行了反思。她认为,现阶段中国女性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都存在短板:意识层面,政治参与的自主性不足,缺乏参与和影响公共事务决策的意图;行为层面,反映为女性参与选举和竞选的形式性走动,特别在一些农村基层组织的参选和管理过程中,女性主动放弃自我话语权的现象普遍存在。〔2〕还有学者从民主参与的形式着手,探讨了妇女政治参与的不足。〔3〕
“权力参与”层面。张凤华从各级领导班子中女性所占比例入手进行分析。她指出,虽然自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以来,女性领导干部的绝对数量持续增长,但从全国人口基数的占有比来看,男女两性领导干部的相对数量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4〕李秋芳通过查寻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女性数量的相关资料得出,妇女权力边缘化的趋势扩大,面临着高层缺失的危机。她从两个面向进行了印证:其一,女性领导干部中的复职越来越多,正职日益减少;其二,女性领导的职权被弱化,职能范围受到了变相的压缩。〔5〕董浦善则着眼于农村基层组织妇女的政治参与现状,他指出,虽然农村妇女有参选农村村委会委员的权力,但现实生活中女性在其中任职的比例很低,女性干部在基层自治组织中甚至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7〕
(二)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缺失的成因
1.制度因素。阿梅着眼于政策本身,她认为当前的决策过程普遍为“三个为主”的意识形态所牵引,即决策意见以男性为主,对人的评判标准以男性为主,社会组织和机构的职员以男性为主,这无疑弱化了制度和政策的权威和价值。〔7〕有的学者则从政策制定、政策安排、政策漏洞三个方向对妇女政治参与困境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政策制定上,重经济导向轻人文关怀,这致使妇女的权益常常被作为经济发展的交易筹码;政策安排上,口头倡导性的妇女政策泛化,执行层面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和惩戒;政策条文中漏洞百出,冲突明显。〔8〕
2.经济因素。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生活格局造就了物质分配极大失衡的局面,这种社会资源占有不平等的现象,移驾于当代生活中表现为妇女经济上的弱势以及对男性的从属。长期以往,这种局面势必制约女性的政治参与行为,影响妇女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9-10〕
3.文化因素。社会性别结构以及舆论引导对妇女政治参与的影响不容忽视。首先,“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模式看似赋予了女性重要的社会角色,实则变相剥夺了妇女参与政治的权力。〔11〕其次,社会舆论对于女性角色的负面定位,为妇女参与政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12〕王凡将研究对象指向参政妇女,他指出,妇女参政的终极目标在于维护妇女自身权益,这意味着参政妇女与一般女性将通过建立特有的政治默契而相互“扶持”,但现实生活中参政妇女往往潜意识的跟女性群体划清界限,这使得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被打破,参政女性开始失去女性群体的政治支持,力量逐渐弱化。〔13〕
4.主观因素。于芳、高银玲关于妇女的主观局限性的介绍比较全面,概括起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受教育程度偏低限制了妇女政治参与能力的挖掘和进阶;其次,政治理论素质的贫乏削弱了妇女自身的政治效能;再此,特殊的心理、生理素质影响了妇女政治参与的广度与程度;最后,多重社会角色瓜分了妇女参与政治的精力。〔14-15〕
(三)推进妇女政治参与的路径研究:多向共进
截至目前,国内学者围绕妇女政治参与缺失的诱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概括起来体现为四个字:“多向共进”。
制度方向。尹旦萍、胡萍站在参政妇女的角度,她们对当前以男性为中心的干部选拔标准进行了批判,提出了区别对待男女干部选任条件的制度办法。〔16〕杨银乔从制度建设的层面出发,认为必须加快完善妇女政治参与保障制度,拓宽妇女的政治参与渠道,提高妇女政治参与的广度。〔17〕湖南省妇联也发表文章,充分肯定了妇联等社会组织在妇女政治参与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其中指出:要以点带面,通过组织宣传引导,优化妇女政治参与的环境;加大妇女教育力度,提高参政女性的素质和能力。〔18〕
经济方向。董浦善以推进妇女解放和社会发展为引子,极力论述了实现妇女经济独立的重要性。他认为,经济独立既有利于女性摆脱对男性的从属,也有助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进而实现男女两性的政治平等,而妇女经济地位的上升依托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因此,要切实鼓励妇女积极参与社会生产,为女性参与政治创造条件。〔19〕
文化方向。将“性别意识”融入到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各级领导层要将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自觉融入决策过程;其二,女性领导干部与女性群体之间应达成一种相互扶持的政治默契。〔20〕重视舆论媒体的正向引导作用,积极鼓励妇女政治参与,为其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21〕
女性素质方向。妇女自身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政治参与的成效,对此应给予重点关注。陈燕、李影等学者将女性自身的素质归结为三个层面: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并充分肯定了“三项素质”对妇女政治参与的积极影响。特别强调,发挥文化素质的基础作用,身体素质的保障作用,心理素质的调试作用。〔22-23〕
综上,学者们关于妇女政治参与路径的探索,依旧承袭了前文中的四个方面,即制度面、经济面、文化面和女性自身。当然,也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眼前,即目前运用“性别文化”分析妇女政治参与的做法是否需要重新审视?长久以来,学界始终认为性别不平等是导致妇女政治参与缺失的罪魁祸首,但是纵观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中都存在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尽管各个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相近的措施用以改变现状,但都未从根源上彻底化解,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因此,不得不承认男女两性之间一些切实的差异,以及这类差异所催生出的一些“必然”的不平等。基于此,当我们探求妇女政治参与的有效路劲时,与其一味的呼吁女性权利,不如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从价值理念出发,培养起男性对女性的责任意识以及女性对自我的个人期许。
二、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研究的理论视角
早期传统女性研究视角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为主义”,一类是“制度主义”。前者通过观察个体行为的动态变化,实现对未来行动的预测,研究客体即人的政治行为;后者注重对制度、机构和法律做静态的分类比对,并探求其在女性政治参与过程中发挥的作用。〔24〕虽然这两种理论视角最早运用于政治参与的研究之中,但它们同样充当着妇女政治参与研究的具体指南,并为早期介入该项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了直观的引导。有些学者还套用女性人类学的分析模式,对当前针对妇女不加区分的整体研究进行了批判。他们认为个体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受制于地域的差异、宗教的影响、阶层的定位及经济发展的程度,因此需要对研究对象区别对待。当然,这种研究依然没有突破以女性为中心的一元分析模式,对女性政治参与过程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也缺乏深入的透视。〔25〕
由于传统女性研究视角的局限性,从“社会性别”出发研究女性政治参与的学者们开始崭露头角,特别是2000年之后,该方面研究成果的出产呈现出“井喷”之势。人们通常用“生物性别”(sex)来区分“社会性别”(gender),前者针对个体的生理特性而言,而后者则强调社会文化及社会体制对不同个体的塑造和建构。因此,社会性别研究视角本身暗含的是一种多元式的哲学思维取向,放射到妇女政治参与研究中,它既否认了男女两性的异质,又为妇女政治参与的缺失提供了多维度的解释。当前,大部分研究还是基于两个方面展开。一些研究者着眼于女性政治参与缺失的成因,他们将“缺失”现象的本源归结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后天搭建,而这种微观意识经过社会渲染进而演变成为宏观的制度、经济问题。〔26-27〕另一部分研究者从男女两性的社会认同度的异同出发,主张在社会中建立起公平、正义、自强的性别文化,同时也提供了一系列关于改善妇女政治参与的操作路径。〔28-29〕研究当中反映出了一种“去性别化”的迷思。
可以看出,从传统视角出发所做的研究凸显了研究对象及客体的局限性,相比之下,“社会性别”理论视角则为妇女政治参与研究提供了多元的切入点,尤其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它提供了更具解释力的分析框架。当然,社会性别理论本身也存在其缺陷,正如王政所言,它“忽略阶级、种族及文化的冲击及影响”,在整个历史语境中同样受制于时代的变迁。
三、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上,呈现出从经验性的理论推演到实证性的事实研究的转变趋向。
早期的女性政治参与研究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没有真正意义的上升到学术研究的层面,这源于当时的国内外环境。一方面,国内社会变革引发了对妇女政治参与的思考;另一方面,民主政治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拉动了相关理论的现实需求。因此,当时的研究始终作为站在国家宏观层面之上服务于政治的一种工具。这种政治性的涌入致使学术研究呈现出研究视野的宏观化、研究内容的理论化、研究方法的传统化等特征(文献分析为主)。
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抽身于政治性的理论研究,将视角转投到社会及女性群体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之上,研究视野从宏观转变为微观,研究内容由宏大理论转向具体个案。伴随着女性政治参与研究的整体调节,研究方法也推陈出新,系统分析(主要研究政治参与的环境、客体对主体(女性)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30〕、比较分析(主要比较国内外及国内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妇女政治参与的机制)〔31-32〕、定量定性相结合(以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为主,选择特定地区就妇女政治参与的问题、诱因及对策做针对性的研究)〔33-34〕等研究方法开始泛化于研究之中。妇女政治参与研究实现了从传统经验性描述向实证性研究的过渡。
目前,大部分学者主要还是运用描述性的方法进行研究,整个研究过程仍以经验分析和价值判断为导向。尽管近些年国内学界在研究方法上推陈出新,采用结构式访问,运用数据的统计和比较进行定量研究的文章有所增加,但大部分实证性研究成果缺乏理论升华,系统的理论研究执行起来依然阻力重重,研究方法尚待进一步完善。
〔1〕刘伯红.简析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3,(04).
〔2〕张互桂.当代中国妇女的政治参与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1,(04).
〔3〕师凤莲.社会性别视角下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0.
〔4〕张凤华.农村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参与意识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4).
〔5〕李秋芳.加强妇女研究促进社会协调发展〔J〕.妇女研究丛论,2004,(05).
〔6〕〔19〕董浦善.中国妇女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与改善〔J〕.理论与改革,2004,(02).
〔7〕祖德·豪威尔,师凤莲.中国妇女的政治参与——为谁而选举〔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01).
〔8〕于筱莹.基于社会性别与分层视角下我国女性问题的思考〔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08).
〔9〕那金华.中国妇女参与公共行政的制约因素及改变其弱态发展的政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03).
〔10〕陈婷.影响妇女政治参与程度的各因素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9,(03).
〔11〕杨小英.中国女性参政的主要障碍及对策思考——浅议加强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J〕.理论与改革,2003,(03).
〔12〕张晓利,林美卿.我国女性政治参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04).
〔13〕王凡.对妇女参政中“权力尖端缺损”现象的透视〔J〕.甘肃社会科学,2002,(02).
〔14〕于芳.中国妇女参政:问题、成因及对策〔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5).
〔15〕高银玲,齐卫马,荣娟.影响妇女参政的女性自身因素及对策〔J〕.前沿,2010,(10).
〔16〕尹旦萍,胡萍.论女性参政〔J〕.党政干部论坛,2003,(01).
〔17〕杨银乔.论当前我国妇女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02).
〔18〕湖南省妇联.发挥妇联作用,推动妇女参政〔J〕.中国妇运,2003,(05).
〔20〕傅金珍.我国妇女参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0l).
〔21〕付翠莲.缺席与在场:当代中国妇女的有序政治参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2〕陈燕,彭健华.浅述女性参政现状及如何提高女性参政质量〔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
〔23〕李影.论当前我国妇女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01).
〔24〕谭三桃.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妇女的政治参与:一个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学术论坛,2010,(01).
〔25〕张翠.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研究——基于女性人类学的视角〔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26〕王立.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性政治参与〔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5,(03).
〔27〕许丽娜,张晓琼.社会性别视角下对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状况的考察〔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03).
〔28〕牛天秀.性别正义视域下当代中国女性参政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29〕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择〔M〕.北京:三联书店,1998.
〔30〕丁娟.开发妇女政治参与的潜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进程〔J〕.妇女研究论丛,2006(03).
〔31〕闵冬潮.关注配额超越数字:比较中印两国妇女参政中的配额制〔J〕.妇女研究论丛,2012,(01).
〔32〕张莲波.1922年前后中国妇女参政的特点〔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33〕孙继虎,刘军魁.藏族妇女政治参与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34〕辛湲.妇女政治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黑龙江省调查数据〔J〕.学术交流,2014,(02).
〔责任编辑:张港〕
D442
A
1009—2234(2017)08—0060—04
2017—08—10
张轲(1993—),男,甘肃平凉人,硕士研究生,行政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