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十月革命的两个必然性

2017-03-10孙晓莉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210000

理论观察 2017年8期
关键词:布尔什维克十月革命俄国

孙晓莉(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210000)

略论十月革命的两个必然性

孙晓莉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210000)

文章阐述了十月革命的两个必然性,包括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和十月革命胜利的必然性。十月革命之所以爆发一是因为1917年二月革命之后俄国社会矛盾尖锐,十月革命的形势已经成熟;二是大多数工农群众聚集到布尔什维克的旗帜下,革命的力量已经充足。十月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俄国革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是党的正确路线和策略指导着十月革命走向胜利;三是工人运动和农民战争联合起来,使得革命的力量锐不可挡。十月革命的两个必然性对于当今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胜利的必然性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已经过去了百年之久,而有关1917年十月革命的“解释大战”仍在继续。在纪念十月革命一百周年之际,对其必然性做出新视角的论证也仍然是必要的。笔者在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科学回答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十月革命的必然性应该也包含两个方面的必然性。一方面是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是十月革命胜利的必然性因素。

一、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十月革命作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其发生的根源依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范畴。1917年2月,沙皇专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于是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然而,二月革命之后,社会矛盾依然不断激化并相继爆发了四月危机,五月危机和七月危机,革命的形势已经成熟。得不到和平、土地和面包的广大工农群众聚集到布尔什维克的旗帜下要求革命,革命的力量已经充足。

(一)社会矛盾尖锐化,革命的形势已经成熟

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政治局面,临时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掌握政权后倒行逆施,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在战争问题上,临时政府主张继续参加世界战争。然而,当时的国民经济无法长期支撑战争,交战使全国陷入了通货膨胀和物资短缺的状态。二月革命之后,人民指望着和平的到来,临时政府却坚持把战争进行到底,这不仅导致了全国人民的反感,更直接导致了军队的士兵哗变。三年的艰苦战争使士兵疲惫厌战,1917年10月,士兵对和平的要求已十分强烈,士兵拒绝实行战争的命令,开始大批的逃走。据统计在10月期间,有超过200万的士兵离开了土崩瓦解的军队。在土地问题上,二月革命之后,农民表达了他们在经济和社会上的强烈诉求,他们要求收回国有土地,没收大地主的土地并重新加以分配。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始终维护大地主阶级的利益,不愿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在其著名的242份委托书中表示了对资产阶级的不信任。四月初,农民们开始组织起来,村级和县级的农民委员会已经成立。四月底,农民开始暴动起来。至夏,农民开始焚烧地主庄园,纵火打劫。到了秋天,整个俄罗斯燃烧起来的农民造反的烈火彰显了农民革命运动的强大力量。在城市,经济萧条,物资匮乏,物价上涨,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夏天,工人占领工厂,强烈要求立刻恢复工厂管理。由此可见,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并没有解决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战争与土地问题,社会矛盾依然尖锐,革命的形势已经成熟。

(二)大多数工农群众聚集到布尔什维克的旗帜下,革命的力量已经充足

九月份,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和起义》的文章中提到起义获得胜利的条件:只有当布尔什维克党在两个首都的工人和士兵中间获得多数,革命先锋队的阶级跟着布尔什维克走;只有当形成全民的革命高潮,许多地方苏维埃掌握政权的情况下,才具备起义的客观条件。列宁深刻分析了俄国当时的社会形势,认为“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胜利的保证,因为人民快要完全绝望了,而我们给全体人民指出了正确的出路···现在我们具备了起义胜利的一切客观条件。”1〔p276-277〕

布尔什维克原来只是苏维埃的一个小派别,在工会和苏维埃中十分孤立,1904年他们的人数没有超过300人,1917年二月革命时也只有2.4万人。然而,8月份发生了科尔尼洛夫叛变。这就使处于地下状态的布尔什维克党以引人注目的方式重新返回了政治舞台。布尔什维克阻止了这场政变的发生,扭转了败局。这次事件深刻地改变了俄罗斯的政治版图。布尔什维克党拥有了挽救了革命的光环,其威望得到很大的提升,不久在俄国主要大城市的苏维埃中布尔什维克中坚分子成功占据了多数席位。9月,布尔什维克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五十多个城市的苏维埃中获得大多票数支持。不仅广大工农群众转向布尔什维克党,军队和士兵也逐渐倾向于布尔什维克党。俄国的士兵在十月革命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这是由于士兵大多数出身于农民或工人,他们殷切盼望能够结束战争,身为农民,他们更加期盼回家并分得土地。士兵们逐渐认识到,只有主张停战的布尔什维克是他们的希望,因此士兵哗变,投身于革命中。正是工人、农民和士兵都聚集到布尔什维克的旗帜下,才形成了由人民群众组成的强大的革命主力军,革命的力量已经充足。

二、十月革命胜利的必然性

历史上爆发过无数次的革命运动,但总的来说,革命失败的机率远远大于革命成功的机率。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不可避免的爆发不代表革命运动会不可避免的胜利。十月革命能够获得胜利并建立巩固的无产阶级政权,有其深刻的必然性因素。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俄国革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无产阶级革命必须由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作指导。在关于俄国革命道路的问题上,孟什维克忽视俄国的具体革命形势,认为俄国必须先完成资本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之后,孟什维克认为当前无产阶级不应当掌握政权而把政权转手让给资产阶级,企图走资本主义议会民主的改良主义道路。这时,以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的思想家们继承伯恩施坦的思想,宣扬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理论,否定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可避免性和无产阶级专政。他们认为资产阶级国家是由“统治的国家”变为“管理的国家”,因此无产阶级没有任何必要用革命暴力来推翻它。针对机会主义者歪曲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革命的方面,列宁在《国家与革命》的著作中恢复和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以正确的革命理论指导革命运动。列宁在这本著作中强调了恩格斯的论著中有关暴力革命意义的方面。他引用了恩格斯的论述“暴力在历史中还起着另一种作用(除作恶以外)革命的作用;暴力,用马克思的话说,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它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列宁恢复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俄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在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指导下,列宁结合俄国的具体形势,不失时机的提出武装起义的方针。10月1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议秘密举行,会议通过了列宁的决议案,把立即进行武装起义的任务提到日程上来。可以说,正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科学理论,指导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是十月革命胜利的理论基础。

(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方针和策略指导着十月革命走向胜利

布尔什维克党在第六次党的代表大会上制订了武装起义的方针,成立了专门的武装起义领导机构,这些正确的方针和策略有利于起义的进行和胜利。布尔什维克党在7-8月的第六次党的代表大会上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这个时期,各级党组织和全党对起义进行了全面的政治和军事技术准备,组建和训练赤卫队,吸收士兵群众参加革命。列宁在具体阐述自己的计划时建议“···一定要即从外面,又从内部,出其不意地,尽量迅速的对彼得堡进攻。”10月9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通过武装起义的决议,并成立了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作为十月革命准备和实行期间公开的军事作战司令部。其主要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举行武装起义,保证起义的军事技术准备。10月16日中央委员会会议上成立的军事革命总部作为领导核心参加了军事革命委员会。正是布尔什维克党在关键时期确定了正确的革命路线和策略,果断确定武装起义的方针,成立专门的起义领导机构,这对十月革命的胜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917年10月25日凌晨,列宁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在布尔什尼维克的领导下工人赤卫队和士兵水兵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桥梁、火车站。邮电局、国家银行和政府机关等战略要地,武装起义取得成功。

(三)工人运动和农民战争联合起来,使得革命的力量锐不可挡

1917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的工人运动和农民战争联合起来,是十月革命胜利的必然性因素之一。俄国是一个农民占优势的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在十月革命的准备期间,布尔什维克党十分重视争取农民和动员农民运动的工作。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中首次提出了工农结成革命联盟是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反对地主资产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的思想。1917年十月革命准备前期,列宁始终秉承着这一思想。列宁根据二月革命后的形势特点和革命任务,及时地制定了党的土地纲领和斗争策略以争取农民。列宁在《四月提纲》里指出:“在土地纲领上,应把重心移到雇农代表苏维埃。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单独组织贫农代表苏维埃。”〔p15〕

其次,党在农民问题上提出了新的策略口号:“联合贫农、反对城乡资产阶级,中立中农、为社会主义革命而奋斗”。联合贫农,反映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贫苦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的思想。为此,党提出在农村应该单独建立雇农和贫农苏维埃,充分发挥贫雇农的革命作用,并通过它推动农民代表苏维埃的革命化,使农民代表苏维埃摆脱社会革命党的影响,转到布尔什维克党一边来。可以说,工人运动和农民战争的联合,使十月革命的力量锐不可挡。

三、十月革命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

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十月革命事业的继续。十月革命发生和胜利的必然性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一,重视理论的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列宁根据新的具体的时代条件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十月革命有理论的正确指导。中国的革命、改革与发展也同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实践是我们的看家本领”。〔p34〕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第二,重视政党的作用,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列宁党的领导思想最核心问题就是党的领导地位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当今中国,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有了党的正确引领,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中国要完成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第三,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十月革命之所以胜利,还在于革命代表着群众的利益和意愿,人民群众是革命胜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群众史观、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立足中国实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1〕列宁选集:第3版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

〔2〕列宁全集:第2版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3〕列宁全集:第2版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6.

〔5〕“十月”的选择——90年代国外学者论十月革命:〔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6〕沈宗武.对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必然性的在探讨〔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8,(6).

〔7〕寇清杰.列宁人民群众观及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理论究,2013,(10).

〔责任编辑:侯庆海〕

A219

A

1009—2234(2017)08—0035—03

2017—08—06

孙晓莉(1993—),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列宁主义思想研究。

猜你喜欢

布尔什维克十月革命俄国
十月革命发生在1月7日却为何叫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十月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苏联及俄罗斯历史教科书中的1917年十月革命
列宁对布尔什维克政党制度选择的探索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论苏俄红军的建立
试论十月革命前西伯利亚独立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的形成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
《20世纪俄国史》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