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7-03-10陆克珠孙其兵
陆克珠,孙其兵
(1.兰州文理学院社会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
陆克珠1,孙其兵2
(1.兰州文理学院社会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通过问卷调查、查阅有关资料、访问专家等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本文从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提出利用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大学体育;心理健康;大学生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年学生理性、敏感,具有激情、创造性和挑战性,但当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来自学习、专业、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时,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综观目前各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模糊认识和实践偏差。因此,正确认识和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思考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不断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是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调查法,以兰州大学、兰州文理学院、河西学院、陇南师范专科学校4所高校的普通本科、专科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利用兰州文理学院图书馆检索引擎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以及校图书馆,查阅大量与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有关的专著、文件及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根据以下内容设计调查问卷:(1)智力正常;(2)情绪稳定;(3)意志健全;(4)人格统一完整;(5)自我意识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良好;(8)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1];(9)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10)运动量与心理健康。在兰州大学、兰州文理学院、河西学院、陇南师范专科学校4所高校随机发放450份调查问卷,回收450份,回收率为100.0%,其中有效问卷430份,有效率为95.6%。
1.2.3 访谈法对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副会长、兰州文理学院心理学教授王成德及学院心理学教师、甘肃省各高校的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学体育课程的基本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总结其经验,为研究提供指导方向。
1.2.4 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访谈所得的有效数据,按研究内容、目的与任务进行分类,并根据体育统计方法的原理和要求进行相关分析,作为本文的研究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心理健康基本情况
2.1.1 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8.0%的学生有心理障碍,69.8%的学生有心理方面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不容乐观。
对这些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76.6%的学生抗挫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较差;87.0%的学生认为人际交往压力偏大,人际关系不和谐;10.9%的学生社会适应良好,89.1%的学生社会适应不佳,不能很快融入社会;87.5%的学生心理特点明显与自己的年龄特征不相符。
调查发现,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大学生有279人,其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有28人,占10.0%;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大学生有151人,其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有75人,占49.7%。表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的敌对、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状况要明显好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
2.1.2 资料查阅结果我国大多数大学生属于心理健康者,但有学者对全国12.6万大学生做过调查,显示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据统计,高校约50%的学生休、退学是因为心理疾患,大学少年班更有1/3的学生因心理障碍而辍学,许多人在学业途中被自己“绊倒”了[2]。据统计,天津市5万名大学生中,有16%以上的学生有恐怖症、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症状。心理问题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据对北京市16所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因心理疾病休、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退学人数的37.9%和64.4%[3]。
2.2 原因分析
2.2.1 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的偏离社会评价人才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学校和家庭把教育重心放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由于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中,体育课、体育活动始终较少,其他课程的学习任务重,很多学生已习惯这种教育模式,进入大学后一头扎在书堆里,不肯走出教室和图书馆,成了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2.2.2 学生成长过程存在缺陷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学生的许多意志品质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导致他们团队协作能力差、意志品质较薄弱、人际关系紧张,进而对其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社会负面现象影响了大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个性心理、心理品质、情绪情感、心理适应等,进而导致其厌世、自私、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力差等。
2.2.3 不适应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远离家乡、失去父母在生活上的照顾和教师在学习上的督促检查,进入一个既新奇又陌生的环境,大学生易感到束手无策、孤独落寞,产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虽然每个学生在入学前都做了大量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但由于环境的突然转换,许多学生仍然无法适应。特别是好胜心强而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遇到一点挫折就闷闷不乐[4],有的因找不到知心朋友而焦虑,有的因不被理解而烦恼,等等。人际交往的困难常常使许多学生把自己封闭起来,变得越来越压抑。
2.2.4 对未来的盲目憧憬和过分悲观受“国家的未来、时代的骄子”光环影响,大学生对自身认识不充分,容易高估自己,骄傲自满,一旦遇到困难和不如意时容易崩溃甚至出现心理障碍等。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导致大学生对毕业、就业忧心忡忡、过度悲观,进而出现抑郁、心理障碍。
3 高校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当下,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势在必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基础;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因此,体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如今,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在很多方面还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因此,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充分挖掘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发挥体育的潜力,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3.1 转变教学观念
(1)改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教师的任务的传统观念,树立广大教师都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者的新观念。(2)高校体育教学必须把提升学生生理机能、精神情感、社会适应能力融为一体。(3)学校体育改革必须尽快走出与健康理念相冲突或不协调的四大误区(体育教学内容竞技化、体育教学过程技术化、体育教学组织一体化和体育教学目标达标化),并实现“3个转化”(由社会功能性目的驱动的身体开发向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自主和谐转化,由外在强身的一种以“客体”为中心的形象性改造向以“主体”为中心健身为目的优化发展转化,由意志和毅力支撑的一种“刻苦锻炼”向文化心理丰满的一种社会化发展转化)[5]。
3.2 大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高度融合
大学体育教学目标是使大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这里的“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还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的完美结合。体育运动可使大学生身体健康,并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体育的本质功能在于增进人的健康,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实现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完美结合,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3.3 通过高校体育运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校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体育运动要按照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提高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自觉性,充分发挥体育修身养性的特殊作用并加以拓展,协助学生开发心理潜能,渗透以认知、个性心理、心理品质、情绪情感、心理适应为主的教育,指导与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困扰、克服心理障碍。
体育运动中表现出的民族精神和拼搏精神等,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寓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于体育活动,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6]。
3.4 加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健康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更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所以说维护健康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康来自于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多方面的复杂的相互作用[7]。大学体育教学要根据WHO定义的健康概念,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重新定位,进行实质性的教学改革。
(1)有目的地挖掘体育教材中有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的内容,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卫生、体育保健知识与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通过讲授、师生交流、观看心理健康教育视频等教学手段,达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体育实践活动要有的放矢地筛选,要把技能学习、身体锻炼、心理健康教育融为一体。
(3)改革原有体育理论课教学内容,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体育教学中,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教学方法要多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体育选修课的课时数。
3.5 提高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及其他教师的心理状况与行为。自身心理健康、懂得教育心理学理论、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的体育教师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因此,体育教师要通过培训、自学等手段,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教学方法,保持充满活力、坚强、乐观、自信等良好心理状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改革教学方法,打破僵化、死板的教学模式,营造快乐、和谐、自然、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氛围。
3.6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可见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体育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和理解学生,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会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基本条件。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被教师接纳和信任,享受到教师爱的温暖,发现自己的价值,得到教师的支持、体谅和鼓励,从而充满力量,增强自信。学生与教师真诚相处并进行情感交流,相信人世间的真诚和美好,从而喜欢集体生活,喜欢社会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这种愉快、安定、轻松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如善良、乐观、积极、进取、自信、自尊等。
4 结论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发挥自身潜力,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能够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能够使大学生情绪稳定,乐观开朗,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1]姚本先.心理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余学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刍议[J].体育科学,2002(2):131-132.
[3]傅白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犹抱琵琶半遮面[N].中国教育报,2002-04-02.
[4]杨天庆.体育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6):106-107.
[5]卢刚.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90-95.
[6]杨杰,周游.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174-175.
[7]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G429
A
1671-1246(2017)13-01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