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周恩来科技人才思想及其实践
2017-03-10朱继光
朱继光
(淮阴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抗战时期周恩来科技人才思想及其实践
朱继光
(淮阴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抗战时期周恩来科技人才思想的形成既与社会历史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也深受其早年教育经历中对科技认知的影响。战时周恩来根据国家抗战的需要,提出科技人才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主张充分利用国际现有科技人才,同时建议自主培养及中外联合形式相结合;主张对科技人才要求给予应有的尊重和优待,同时在政治上争取他们的支持。周恩来对战时科技人才问题的思考及其实践,尽管受当时社会条件所限无法较好的予以贯彻,但对于以后新中国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积累了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周恩来;抗日战争;科技人才;思想
科技人才思想是周恩来科技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抗日战争时期是其科技人才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抗战时期的特殊社会历史环境,为周恩来才能的施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也成为了解其科技人才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正是由于周恩来在抗战时期对科技人才问题的关注,其一系列实践为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目前中国学术界对周恩来科技思想和人才思想的研究已有不少论著成果出现,但主要集中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段时期,对于其抗战时期科技人才思想的梳理研究尚较为薄弱*主要研究成果参见徐晓红主编:《周恩来思想研究资料》,中央文献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本文试从周恩来抗战时期科技人才思想的形成背景、思想主张及其实践等方面略作考察,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周恩来战时科技人才思想形成的背景
(一)客观上,周恩来科技人才思想的形成与所处社会历史环境密不可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通过新一轮工业革命,逐步从机械化走向自动化,国家经济力量大为增长。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近代以来中国部分有识之士积极倡导“科技救国”理念。[1]但我国新式教育发展滞后,科技人才培养极为有限。直到抗战全面爆发前,经过数十年的本土教育、留学培养及引进外才,东部沿海地区才会聚了我国少量宝贵的科技人才。
日本全面侵华后,东部沿海工业城市接连沦丧。虽然经过紧张的工业西迁活动,但囿于种种因素,仅有少部分科技人才到达大后方。此种局面对支援民族抗战带来严重困难。中共领导的边区政府同国民政府直辖的西北、西南大后方一样,“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还远不足以应付工作发展中的需要”。由于技术人才缺乏,发展经济所需的重工业机器“自制不能,也难于购买”[2]。这不仅对边区发展、支援抗战不利,从长远看,对中共各方面力量的壮大也为掣肘。抗战时期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领导层核心成员之一,除指挥军队作战、处理党内外事务,对边区经济建设也负有指导和决策之责。在民族危亡之际,如何解决边区发展所需的科技人才,成为周恩来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此为抗战时期周恩来科技人才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二)主观上,周恩来在早年知识学习过程中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
周恩来早年在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学习,在学习新式知识的过程中,认为只有依靠科学才能使国家走向强大,提出“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10。就读南开学校期间,他坚定了科技救国信念,时常与同学至工业实验厂参观、实践。[3]19南开毕业后,1917年9月赴日留学,准备学习先进科技知识来实现救国梦想。求学期间,他感受到日本的强大是学习国际最新科技成果实现的,因此呼吁留学生“求真学问,就应该造成一种泰东西的民族样子去主宰我们自己的民族”,要拥有“科学的能力”。[3]28此时,科技救国思想已深植其心。20世纪20年代前期周恩来先后赴法、德等国勤工俭学,期间对西方的科技、教育均有深入了解。1922年他在《共产主义与中国》一文中,指出当今中国开发实业也成为“必然趋向”。对于如何开发,他认为先决条件之一即必须有“科学的人材与机械的自造”。[4]315他还指出,革命成功后,科技兴国为要务,须重用世界上的科学家来帮助开发实业。[4]319-320总的来讲,周恩来在早年求学期间对科技的认识,为其抗战时期科技人才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机理。
二、周恩来战时科技人才思想主张及实践
由于处于战争时期,各种事务较为繁忙,周恩来并无过多的时间对科技人才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思考。根据笔者对相关文献梳理,其战时科技人才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出科技人才是实现国防工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
进入现代社会,国防工业的现代化与否直接决定一国抵御外侮的能力高低。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初,鉴于中日两国综合实力的巨大差距,持久抗战成为国共两党高层的共识。如何坚持持久抗战的方针?1937年12月周恩来在抗日军政大学作了《目前战争形势和坚持长期抗战的军事方针》的报告。在谈到争取民族国家最后胜利的方针时,指出建立新的国防工业为其中之一,并且将“培养大批专门人才”作为建立新国防工业的关键要素。[5]771938年初周恩来在《怎样进行持久抗战?》一文中就此问题又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专门从国防工业科技力量上战胜日本的重要性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从军事力量对比上看,中国国防力量与技术条件大大落后于日本;经济对比也不相称,尤其是军事工业,我国居绝对劣势。[5]85要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工业,以便生产现代化的军事装备。没有装备好的现代化军队,“是不能最后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5]86。因此,科技人才成为强大国防工业、实现军事装备现代化、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关键。要提高军事技术,最终战胜日寇,“必须集中各种专门人才,建立统一的国防工业”。[5]89
(二)加大宣传,争取国际上其他对华友好国家科技人才的援助,实行“楚才晋用”。
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当本国科技人才不足时,利用他国现有人才是较为便捷、明智之举。周恩来认为在抗战期中要“尽量运用国际的有利条件,来增强自己抗战的力量”。同时他还指出,科技人才是“目前最能运用的有利条件”之一,即“扩大国际宣传,取得全世界工人阶级及一切爱好和平人民的精神上物质上乃至技术上的援助”[5]87。对于如何宣传才能更好获得国际上相关技术人才的援助,周恩来认为,首先要估计到国际上同情中国抗战的增长;其次,要以全国统一的对外宣传,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材料,向全世界供给;再次,要以各党派各团体联名的通电、联合的组织,派遣到海外去,配合华侨活动等。[5]91在中国科技人才暂时不敷使用时,争取国外专门技术人才援助,提升中国的科技水平,以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国民政府领导抗战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援华人士汇集之地。周恩来时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对外称中共中央代表团。副书记(另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任政治部副部长),在武汉主要负责统战和军事工作。他充分利用工作便利,为中共边区建设征集了一批科技人才。1938年1月下旬,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率加—美医疗队抵达武汉,要求赴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去工作。周恩来在武汉“八办”会见了他,向其介绍了中国抗战形势和中共的主张。此后,周专门指示武汉“八办”处长钱之光,派人护送白求恩一行乘火车至西安“八办”并转赴延安。[6]152同年10月初,多次会见抵达汉口的印度援华医疗队,其中有知名医生爱德华、柯棣华、巴苏等人。在得知他们将赴中共边区工作,周恩来非常高兴,表示八路军会给他们“最热烈的欢迎”。[7]这些国外医疗科技人员在前线努力救治伤病员的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医护人员,推动了边区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另外,周恩来多次会见、探望应宋庆龄之邀来华拍摄新闻纪录片的荷兰知名电影导演尤里斯·伊文思[3]416-420,并协助其拍摄了反映中国人民抗战的纪录影片《四万万人民》,在国际上宣传了中国人民抗战精神。伊文思为表示对周恩来给予的关照与中国抗战实情介绍的感谢,同时也为表示对周恩来“伟大、深谋远虑和文武全才”的敬佩,向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提供了一批摄像器材,其中包括伊文思自己使用的“埃姆”35毫米摄影机以及三盒胶片。[8]这些器材对延安边区摄影队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中共开创了边区的电影事业。*在尤里斯·伊文思将摄像器材捐赠给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后,周恩来动员摄影家吴印咸到延安,并将相关器材也送到延安。另外,周恩来又批准知名电影演员袁牧之、陈波儿到延安,并派人到香港买来一架摄影机和一些胶卷,交由袁、陈带至延安。以上列数人为骨干,后又吸收徐肖冰等青年建立了边区摄影队,拍摄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影片。参见童小鹏著《风雨四十年:童小鹏回忆录》第1部,第152—153页。
(三)科技人才应实行自主培养与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科技人才的培养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学校教育与现场实践为基本途径。在和平时期可以方便行之。但在战时这种培养方式局限很多。周恩来根据科技人才培养的现实社会环境,提出科技人才的养成,一要自主学习科技知识,二要借助外来科技力量为本土培养人才。
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武器装备十分落后,精通新式武器使用的人才几乎没有,即使在战斗中缴获了新式武器,也鲜有人懂得操作。对此,周恩来提出我军干部战士应主动学习现代军事科技知识,“学自然科学,学俄文和近代军事知识等,提高接受新武器的条件”,实现科技人才的自我养成。中共中央讨论了周恩来的这个建议,并获得通过。[9]521周恩来鉴于科技人才对于边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全力号召党内干部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为只有掌握了自然科学知识才有能力承担指导革命的任务。在他和李富春的积极倡导下,边区延安成立了不少科技社团组织,如自然科学研究会等。其他根据地也在其号召下建立了很多科学学会及科技学术团体。通过科技团体组织的建立,推动了中共领导的边区自然科学的发展,培养许多科技人才,发展了边区经济与军工生产,有力地支援了敌后抗日战场。
通过国内或国外可以借助的外部力量培养我党的科技人才,受到周恩来特别重视。1937年红军西路军左支队余部近400人抵达新疆。其后由苏联提供经费和师资成立迪化(乌鲁木齐旧称)军校,开设飞机驾驶、炮兵射击、装甲兵技术、汽车修理、无线电通讯等课程,对他们加以训练。1939年9月初,周恩来在赴苏治病途经新疆时,专门看望了在该校学习军事技术的红军官兵,会见了中共派在新疆航空队学习航空技术的学员代表,“要求大家抓紧时间,为争取抗战胜利学好军事技术”[9]458。为高质量的培养八路军专业科技人才,周恩来在苏联医病期间,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任弼时联名致信季米特洛夫,反映中共为八路军培养军事技术干部的迪化军事学校,由于缺乏军事技术和教员,导致教学难以进行,要求帮助解决,“或允许将学习较好的学员派到苏联办训练班”[9]458。尽管如此,乌鲁木齐军校在抗战最早的艰难岁月还是为中共培养了一些军事技术人员,对此后军队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10]
周恩来还积极动员国际社团赴边区合作办学,培养技术人员。1938年6月,新西兰友好人士路易·艾黎从上海到汉口筹划“中国工业合作运动”(简称“工合”)。周恩来接见了艾黎,并积极支持其活动,同时派一些党员和进步分子协助其工作。[3]424“工合”总会在汉口成立后,在大后方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工合在西北地区开办职业学校培训了很多技术工人,为边区发展输送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如工合延安事务所开设的青年技术学校及妇女纺织训练班,至1941年先后有160名人从两所技术学校毕业。[11]
(四)主张应优待、尊重科技人才。
抗战时期,在我国人才资源匮乏的情势下,科技人才是国家难得的珍贵人力资源。周恩来深知科技人才的重要性,不仅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同时要求对现有的科技人才予以应有的优待与尊重,对特种技术人才尤应如此。医疗技术人员是抗战时期紧缺特殊人才。有军事战斗必然会有伤亡,医疗人员对于伤员医治、军队战斗力的恢复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周恩来对医疗科技人员极为重视。如前文所述,周恩来在武汉中共长江局工作期间先后派人组织护送白求恩、柯棣华等国外医疗队前往边区工作。
对于为边区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技术人才,周恩来以实际行动给予其应有的尊重。如柯棣华医生在河北唐县病逝后,周恩来致电其家属表示慰问,称赞柯棣华“是中印两大民族友爱的象征,是印度人民积极参加反对日本黩武主义和世界反法西斯主义的共同战斗的模范。它的名字将永存于他所服务终生的两大民族之间”[9]563。
对于科技人才的优待工作,周恩来也较为关注。抗战初期,中共领导的边区科技人才极为缺乏。周恩来利用在武汉、重庆等地工作之际,通过努力为边区社会经济发展汇集输送了一大批科技人才。为使他们安心工作,充分发挥其技术专长,周恩来提出要尊重科技人才,学习科学知识,并于1942年推动边区以“尊重知识分子,提倡科学知识”为原则制定了《文化技术干部待遇条例》(该《条例》将机械、化学、农业、土木、水利、无线电医药卫生等科技人才统划入文化技术干部之列)。《条例》规定:根据技术干部资历和实际才能、现职和年限,分为甲、乙、丙三类待遇,并对其家属子女根据相应等级均作出安置。[12]604-607为明晰待遇标准,陕甘宁边区建设厅根据《条例》精神制定了《技术人员待遇标准》。《标准》将科技人才根据学历及工作经验年限分为四个等级,从生活津贴、衣食住行及工作所需的书报资料等方面予以优待。[12]601-6031942年10月边区卫生处又颁布了《关于所属各类技术人员待遇规定的通知》。1943年3月边区政府批准颁布了财政厅草拟的《民国三十二年度陕甘宁边区技术干部优待办法》[13]等。在生活上给予科技人才优待政策,保证其生活质量。另外,还建议奖励科学发明,鼓励科技人员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提高其科研兴趣。
(五)宣传党的政策,团结争取科技人才。
抗战时期生活在大后方国统区的科技人才,是一股特殊的救国力量。周恩来对这一群体极为关心,不仅从政治上推动他们配合抗战斗争,而且在工作上也予以热情支持。
周恩来在重庆工作期间,利用中共南方局直接掌握的新闻媒体《新华日报》,专门开辟“友声”栏目,刊登学界文章,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阵地。另外,他通过报社,联系科技界爱国人士召开座谈会,帮助他们成立学术团体等。如1939年4月周恩来嘱托《新华日报》社社长潘梓年协助在重庆的一批科学家组织成立“自然科学座谈会”。与会的有梁希、潘菽、金善宝、涂长望等知名人士。[9]449自然科学座谈会每两周开会一次,主要学习《新华日报》社论、专论,了解中共中央的精神,提高政治觉悟和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6]3011944年,在周恩来的帮助下,由许德珩、潘菽、黎锦熙等组成了另一个进步科学工作者组织——“民主科学座谈会”*后改名为“民主科学社”。抗战胜利后又改名为“九三学社”。。该会秉承五四精神,以反对独裁统治,要求团结抗日为宗旨。[6]303-304这些活动使科技界人士与《新华日报》建立了密切关系,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4年随着民主运动高涨,统一战线日益扩大,为团结更多的科技人才,需要组织公开的科技团体。为了争取科技界上层人士支持,周恩来亲自出面做李四光、竺可桢等著名科技人士的工作。其后,周恩来在重庆两次与李四光会谈,宣传我党政治主张,使其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李四光后来讲:“我从周恩来先生身上产生了一个最大的感觉: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14]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动议获得国统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响应。1945年7月1日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在重庆顺利成立,为我党团结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周恩来通过与科技界人士的交往,身体力行,使他们认识到中共是真正为国家民族及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政党,值得信赖,同时也改变了一些科技人才对党的疑虑和游离态度,使他们对中共的认识由疑惧到信赖、由疏远到亲近、由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到参加民主运动,进而接受党的领导,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发挥自己的专长。
三、结语
抗战时期周恩来对科技人才的认识,主要涉及科技人才的地位、培养、使用、待遇及团结等方面,构成了其一生科技人才思想的基本轮廓。由于处于抗日战争年代,中日军事斗争激烈进行,周恩来又身居中共高层领导要职,日常事务繁忙,对于有关科技人才中的一些问题尚缺乏深入思考,没有形成系统的科技人才思想体系。另外,在这段时期他的一些很有见地的科技人才主张为社会环境所限,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尽管如此,这些思想认识对于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决策,及其科技人才思想的发展成熟仍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科技人才为国防工业发展的关键,这一理念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的国家工业发展战略考量中进一步强化。由于对科技人才问题较好地解决,推动了我国国防工业的长足发展。其次,战时周恩来提出的本土培养与利用外才相结合的人才使用形式,为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人才问题的较好解决提供了思路,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的科技教育水平,扩大了与国际上科技经验的交流。再次,周恩来战时团结科技人才、尊重与优待科技人才的思想,使国内外的中国科技人员看到了希望,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储备了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正是这些科技人才的努力,使我国国家力量在短期内缩小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最后,战时周恩来科技人才思想的点点滴滴,为其结合建设实践形成成熟的科技人才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些点滴思想也反映了周恩来作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在国家革命与建设方面的战略眼光。
[1] 马洪林.康有为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220.
[2] 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G].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8.
[3] 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4] 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3册[G].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5] 周恩来军事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6] 童小鹏.风雨四十年:童小鹏回忆录(第1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7] 周恩来传1898—1949(修订本)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15-516.
[8] 高维进.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M].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2013:41.
[9] 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10] 张泽宇.全面抗战时期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共的援助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11(8):71-77.
[11] 卢广绵,秦祝衡,齐福霖,等.回忆中国工合运动[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135.
[12]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六编:财政[G].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13] 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7辑[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132-135.
[14] 于俊道.中南海里的肝胆相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13.
责任编辑:张 超
A84
A
1007-8444(2017)04-0340-05
2016-11-07
朱继光,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抗日战争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