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构建大德育体系的基本思路*

2017-03-10赵汝坤

菏泽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德育思想文化

赵汝坤

(菏泽学院,山东菏泽 274015)

高校构建大德育体系的基本思路*

赵汝坤

(菏泽学院,山东菏泽 274015)

菏泽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渐明确了人才培养的“一体两翼、三经四纬”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体设计和“12345”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思路。在德育教育中,形成了“12345”德育工作思路,即:培养目标上的“一个规格”,培养内容上的“两个核心”,培养理念上的“三个融合”,培养路径上“四位一体”,培养措施上的“五个保障”。

大德育;应用型高校;教育体系;人才培养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智育美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体现教育的社会性阶级性,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长治久安、后继有人具有重要意义。

十八大以来,菏泽学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汲取国内外关于德育体系研究的理论成果,结合地方新建本科应用型高校德育体系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解决地方新建本科应用型高校德育困境问题的可行性路径,构建大德育体系。

一、培养目标上的“一个规格”

培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含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表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横向上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公民,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人格健全、心理健康,遵纪守法、履职尽责,勇于探索、创新创造。二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示范者和传播者,努力学习掌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三是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梦人,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拥有国际视野世界眼光,熟知国史国情,自觉维护国家荣誉、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四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积极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确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

纵向上体现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适应转变阶段。此阶段是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转折和过渡时期,自主意识和成人感增强,关注自我及自我发展,但主体意识薄弱;对专业认识模糊,专业思想尚未确立;对大学生活理想化,期望值高,面临学习生活新环境挑战的挑战和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转变;正确分析和判断事物能力较弱,从众倾向明显;思想单纯,情绪易于波动,理性思维相对较低。为此应以心理调适教育、养成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为重点教育内容,使其尽快适应高校生活,初步掌握马列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正确分析和判断事物的能力;树立公民意识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明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各项要求,能较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初步树立专业思想;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初步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努力方向,为今后的思想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巩固提高阶段。此阶段是学生对所学专业有进一步了解,专业思想初步确立;自我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增强,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逐步提高;非正式群体活动增多,思想活跃,个性品质不断完善;学习、思想和心理发展趋于分化,个人成才紧迫感逐步增强,但心理耐挫力薄弱;规则意识、法律法规意识较弱,遇事冷静思考不够。为此应继续努力加强马列主义教育,并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和国情教育为重点内容,使其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倾向;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主动用社会主义道德标准规范自己;具有较高的自我心理调控能力;确立专业思想,具有良好的学习策略,随时调整学习方案,掌握一定水平的职业技能;具有科研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开拓进取、公平竞争、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观念;能正确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民主权利,自觉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主体意识觉醒,主体发展目标明确,并外化为自我的主体行为;成为具有民族精神、国家观念和国际视野的当代青年。第三阶段,全面发展阶段。此阶段学生的思想已基本成熟,并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知识水平,较全面地掌握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面临就业,关注社会发展,关心个人前途;自我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明显,个人成才紧迫感较强,自觉性提高;思想务实,注重自我调节与完善,理性思维发展,对社会的认识逐渐实际、深刻,思想心理趋于平和稳定,但心理矛盾重重。为此应以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为重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强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具备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明确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树立遵规守纪,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道德风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

二、培养内容上的“两个核心”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两个核心。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2]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强调要适应青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在4 000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形成了足可引以自豪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浓厚的道德色彩,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与理论中充满了道德观点,道德甚至成了他们全部思想的聚焦点。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派,儒学从其整体上说就是一个道德学说。尽管中国古代思想家观点各异,但重视道德却是共同的。传统思想文化的重心,是伦理道德的学说。传统思想文化的突出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它的道德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3]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要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取向,深情领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传统,“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民本思想,“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积极心态,“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坚贞操守,“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自强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平等思想等传统伦理道德,成为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培养理念上的“三个融合”

按照培养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树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育融合、协同发展”的基本理念,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

(一)德育与智育的融合

优化德育课程体系。将德育课程的设置与智育课程结合起来,进行结构优化、无痕融入,形成由必修课与选修课组成的完善课程体系。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的德育课程设体系。在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外,逐步扩充德育课程种类和层次,强化德育课堂内外教育。提高师资力量,鼓励教师借鉴国内外优秀德育课程,开设经典导读类、方法类、素质类等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社会科学教育中融入知性德育要素。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道德知识的认识和把握是其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通过相关知识的传播,让学生增强对德育知识的初步感知,奠定从感性到理性转化的基石。一些文史类课程中的许多内容本身就是德育的良好教材,通过学习使大学生从中了解我国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道德品质。同时,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哲学教学中,将政治理念培养融入政治学中,将法制教育融入法律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心理学教学中,等等。通过主动融合,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传播过程中对德育基本知识进行直观的解释和讲解,为道德实践奠定基础。自然科学教育中融入感性德育要素。自然科学本身的客观性实证性特点,对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将德育内容融入到智育中,在掌握自然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运动观、物质观、矛盾论等基本观点的理解,培育务实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将自然科学讲授与日常生活、人生发展等相结合,将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等融入其中。整合社会资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增强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完善教学评价体制。德育教育不仅体现在专门的德育课程上,更在于优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体现出的卓越品质,言传身教方能将德育教育的效果发挥到最大。要将德育教育融人到教师的教学评价体制当中,设置教师在专业知识授课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考核标准。充分整合师资力量,组织鼓励学识渊博的教师进行德育课程教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完善德育智育协同机制中的教学实践环节。

(二)德育与体育的融合

挖掘体育项目的德育元素。要善于挖掘体育训练中的德育素材,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品德素养。如:在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运动项目时,强调战术协同配合的重要性,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在中长跑耐力训练中,进行意志教育,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忍不拔勇于拼搏的品质;在体育舞蹈项目中,进行表现力创造力教育,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克服困难和互助等品质;在体能测验项目中,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心态的能力,塑造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永不服输的心理素质;在教学比赛项目中,进行纪律教育,增强公平竞争意识、守纪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德;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进行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家国情怀。提高专任教师的德育修养。教师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生活、工作、社会的态度,教师个人的理想、信仰、追求等,通过言行表现出来,从而影响全体学生。提高广大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加强教师队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身示范、言传身教,规范教师的行为,塑造教师完美的形象,用教师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加强体育活动的道德锻炼。要用优秀运动员奋勇拚搏、为国争光的先进事例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坚持上下课仪式,培养学生规矩意识。在教学中组织各种有益有趣的集体竞赛;在身体练习中组织不同的啦啦队,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情绪、士气。

(三)德育与美育的融合

丰富教学课程体系。德育课教师做好备课工作,用艺术化的手法处理课堂教学,先以情感己、再以情感人;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时代道德楷模形象的光辉展示、案例教学道德事例的生动演绎、美文赏析道德情操的含蕴渲染、艺术藏品道德意蕴的张力阐释、影视作品道德魅力的积极传播,增强道德教育的直观性感染力、形象性说服力、艺术性震撼力。教师通过自身优雅言行举止、道德品行示范、科研创新能力等“重言传更重身教”,“做经师更做人师”。在美育课程教学中,挖掘德育教学元素,赋予艺术作品高昂的道德激情、向上的道德进取、靓丽的道德色彩,促使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审美观,增强他们对于自然美、社会美、行为美和艺术美的审美能力。发挥文艺社会团体作用,开展主题文艺汇演,举办文化艺术节,激发学生审美兴趣,融美育和德育于日常。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等人格因素,打通师生间的情感通道,将学生自身的情感与认知统一起来,实现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的相互促进,追求更高的道德审美境界。尊重学生尊严,提升人的品德修养,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四、培养路径上“四位一体”

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学科专业课融合渗透、校园文化熏陶培育和实践活动感知体悟“四位一体”有机统一。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

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和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有机结合的教学观念,紧紧围绕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综合改革,切实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必修课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感染力。严格使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建设立体化教材体系。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辅助教材,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建立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素质,建设教学人才体系。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培养,实施国内外学习参观考察计划,实施教学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资助计划,建立校际之间的教学协作与交流合作机制。创新教学方法,建设课堂教学体系。培育凝练优秀教学方案,深化教学研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构建以教学总目标为轴线的一体化教学专题群,探索慕课与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行“教学相长”课堂管理模式,探索适合课程特点的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

(二)学科专业课育人

以德育目标为核心,修订完善专业教育教材,优化课程设置,做好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深入挖掘专业课蕴含的德育内容,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德育中的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充分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专业课程教学是增强学生专业认同,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和培养专业兴趣的重要渠道。要根据专业课程设置特点,有的放矢的把德育思想、理念和内容融入教学大纲之中,充分挖掘学科专业中蕴藏的德育元素,瞄准不同学科的育人定位和目标,聚焦不同专业塑造人才必备的职业道德、基本素养和创新品格,梳理提炼出明确清晰可操作的德育实施目标与措施,切实运用和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强化学科专业的德育教化功能,着力解决“只教书不育人”和德育工作与专业课教育教学“两张皮”的问题,提高德育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要对学生进行人生理想、行为品格、社会责任、敬业创新、勇于奉献等德育内容的教育。

(三)校园文化育人

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立足点,以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主流思想文化对学生价值观引领和心智塑型的双重功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与当代价值,教育引导大学生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洗礼,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行动。在途径上,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实践教学等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过程中。适时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增设国学经典、书法鉴赏等选修课程。实施校史校训校风涵养育人行动。深入挖掘“修德笃学求是创新”校训文化内涵,组织开展校训主题宣传活动,通过视频展播、网络专栏等形式,集中展示校训、校徽、校歌。深入开展“知校情、爱学校、兴校业、以校荣”主题教育活动和“校训校风大家谈”“我的校训故事”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享行动。整合现有文化资源共享信息平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和在线学习,集中展现学校的历史积淀、办学传统和建设成果。推进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加强网络文化发展研究,推动学生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创作和推广。开展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传播行动。依托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省校级教学科研平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齐鲁传统优秀文化研究传播,进一步挖掘整理齐鲁文化、黄河文化、牡丹文化等地方文化,以及孔子、孟子、庄子等知名人物的精神内核,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引导大学生社团积极参与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组织开展征文演讲、书法美术、文艺表演和沙龙讲座等活动。不断修正和完善校园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科技、体育活动设施和生活服务保障设施,净化、绿化、形成崇真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文化氛围,努力建设绿色校园、人文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和文化校园。加强校内舆论宣传阵地建设,占领舆论制高点和先进文化话语主导权,切实做好网络文化建设。立足校园网开办一批贴近师生学习生活的网络名站名栏,把校园网打造成学生学习、生活、服务的重要平台。建设主题教育网站,做好学生理论学习交流、心理健康辅导等工作,积极占领学生网络德育工作主阵地,提高育人的成效。加强传统德育工作与网络德育工作的互动,鼓励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设博客微博微信,引导支持学术大师、教学名师、优秀导师参与网络德育活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研究,构建一站式网络服务平台。鼓励教师发表优秀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章,探索其在科研成果统计、职称(职务)评聘等方面的激励机制。积极融入社会与家庭文化建设。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沟通与合作机制,互为补充、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辅导员走访家长制度、信息沟通反馈制度,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良性互动的交流和合作机制,进一步架起学校与学生、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密切联系的桥梁,把助困与助学、帮助学生就业创业结合起来。

(四)实践活动育人

不但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感和责任感。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培育学生理论骨干和理论社团,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担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专家,举办理论学习夏令营,开展“理论之星”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品质,实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学生理论学习的主体作用。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建立实践教学网站。创新实践教学形式,明确各类实践教学目标,实施分类指导,确保实践教学工作全面开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支持和引导班级、社团等学生组织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健全组织管理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研究与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体悟行动。深化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领会和传承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过好传统节日,陶冶思想情操。推动学生社团经常开展“品读经典”“读书节”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名著的良好习惯。依托大学生“三下乡”“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遗址遗迹、地方戏曲、民间故事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

五、培养措施上的“五个保障”

建立健全与学校发展目标相统一、与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与规章制度相衔接的工作体制,建立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院系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上下共同推进”德育工作保障体系。

(一)组织保障

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主抓、分管领导紧密配合、上下统一下调的德育工作体制。校党委要充分发挥在德育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学校德育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工作原则、工作目标等重要问题的研究和指导。校长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负责,教育广大师生员工树立“立德树人”的意识和理念,并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校党委成员根据各自分工,负责落实所分管部门的德育工作。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任主任,有关校领导任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等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全校大德育体系的推进和协调工作。各二级院系建立相应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实施小组,由二级院系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院系领导任副组长,各二级院系党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为成员,统一领导实施本院系德育建设。

(二)队伍保障

思政课教师队伍。实行思政课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按照要求选送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学科研骨干参加全国全省培训研修,全方位开展校内培训。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到二级院系做兼职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学生政治辅导员的配备要坚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按照师生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强化辅导员(包括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双重身份认同。制定辅导员培养发展规划,建立辅导员上岗培训、日常培训、职业培训、专题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完善辅导和班主任队伍管理考核办法,强化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细则,细化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任务,促使每一个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能深入到学生中,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心理教育和就业指导课专兼职教师队伍。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按学生数的一定比例配备就业指导专职教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兼职教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将师资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经费预算。优秀青年教师队伍。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要求,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学习师德规范纳入青年教师培训计划。优秀校友代表队伍:定期选取一定数量的优秀校友代表作为宣传和学习典型,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工作的内涵,拓展德育工作的空间。

(三)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条例和相关规章制度。坚持德育工作例会制度,健全德育工作联系点制度,坚持党委委员接待日制度,建立学生座谈会制度,实行现场办公制度。各二级院系要根据本院特点,建立健全贯彻落实学校德育系统工程的配套制度。各职能部门根据本部门特点,制定相应德育工作规范。

(四)经费保障

按照国家和山东省的有关规定,将德育经费设立专门预算科目,经费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学生社会实践等德育活动所需费用,构建适应学生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德育环境。

(五)条件保障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刻理解把握“立德树人”的重大意义、本质要求、丰富内涵,建立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实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与教育的全过程。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和全局思维,聚合各方面、各层次、各类型教育协调推进的正能量,促进高校德育各种信息、资源和成果的整合、融通与交汇。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德育思想与发展成果,为自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注入不竭动力。要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汇聚文化、宣传、教育、法制、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多种力量,形成育人合力。要实现多领域的协同创新,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重视养成教育,使家庭教育合理化、科学化;立足社区教育和环境优化,发挥社会教育优势,探索社会教育途径;突出学校德育的主体地位,牢记学校是大学生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教师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责任人,不断丰富和拓展高校德育模式。优化校园德育资源,完善校园基础设施,添置文化设施,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重引导、重督促、重强化,形成多渠道、多时空德育体系,提高德育教育工作水平。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02).

[2]强调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N].人民日报,2015-10-14(01).

[3]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4]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06).

[6]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01).

[7]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moe_772/201508/t20150811_199379.html.

[8]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1/201404/166543.html.

[9]姜同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菏泽学院学报,2017(03):98-108.

(责任编辑:陈光磊)

Basic Thought of Constructing Overall Moral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O Ru-kun

(Heze University, Heze Shandong 274015, China)

In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applied talents, Heze University has gradually set the overall reform design of One body with two wings, Three vertical& Four horizontal mod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12345”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The “12345” program in moral education refers to One standard in training objective, Two cores in training content, Three combinations in cultivation idea, Four- in-one system in training path and Five guarantees in training measures.

overall moral education; applied university; education system; talent training

1673-2103(2017)04-0092-07

2017-04-18

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学专项)(YBX15002);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Z2016Z034)

赵汝坤(1963-),男,山东巨野人,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猜你喜欢

德育思想文化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思想与“剑”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