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肯定及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2017-03-10喻雪玲

菏泽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娜拉鲁迅故乡

喻雪玲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肯定及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喻雪玲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鲁迅复杂而深刻的思想不仅对现代文学产生影响,对现代中国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复杂表现在一方面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剧烈批判甚至全盘反对;另一方面在深刻批判传统文化的表象下,他又与传统文化有着斩不断的联系,这在作品中有着一定的表现。鲁迅这种批判中有继承的深刻复杂思想不仅仅在二三十年代产生深重影响,甚至对整个二十世纪的现代中国仍有巨大影响。

鲁迅;复杂思想;传统文化;影响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开山人物,一直被不断探究、不断阐释着。他的《狂人日记》等一系列具有深刻思想意义的作品,开创了现代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文体新范式。此外,鲁迅复杂而深刻的思想蕴含丰富,也值得后来者挖掘、探索,并在探索中不断得到新的价值。鲁迅复杂而深刻的思想经得起后来学者持续性关注与研究。

一、鲁迅的复杂灵魂

一提到鲁迅,都会将他与反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鲁迅在“五四”时期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摇旗呐喊、激烈反传统的新文化战士形象,他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万般的深恶痛疾。但鲁迅作为“五四”新文化战士的同时,他灵魂的深处也是万般痛苦与焦灼的。他的这份痛苦来自他与他所厌恶的传统文化其实有着深刻感情。

新文化运动时期,整个文化界力主反传统,鲁迅是其中反传统大将,他是识时务者。但是与出生于新时期的年轻的知识分子一代相比,鲁迅却是出生于并成长于传统文化的滋润下,对有着哺育之情的传统文化一个人是无法完全断绝关系的,于是他只能将这份感情表现得隐晦甚至不被人发觉。对鲁迅内心对传统文化的隐含的认可与肯定,已有知名学者作出论述。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台湾学者林毓生就指出“在明显的、难辨的意识层次上,他对传统的攻击超过了口号的呐喊,达到了对传统中国文化黑暗面与中国人性格症结的犀利而深入的了解;而在隐示的、未言明的意识层次上,他能认知一些尚存的传统道德价值的实质意义。”[1]181除此之外,林毓生认为“在鲁迅的心灵中,作为一项他所信誓的,全盘性或整体主义的反传统主义与他对于中国传统中一些优美质素的真切而具体的了解,是同时并存的。因此,他的意识之中存有深重的思想矛盾与精神上的紧张。”[1]486鲁迅内心深处并不仅仅对传统批判,也有对传统的认可与肯定。当代鲁迅研究者田刚认为“鲁迅坚定执着的价值理性使他发现那种隐示的“传统”的精神老是时不时地侵扰他,并对他的历史行动构成了某种腐蚀的作用,因此他称之为“鬼气”和“毒气”。鲁迅的这个“发现”使他颇感沮丧,这当然在他的灵魂深处引起了复杂而强烈的冲突。鲁迅作品所表现出的那种深刻性与震撼力,就来自于他这种处于历史的“中间物”之中的精神困扰。”[1]9由此可知,在鲁迅深刻而复杂的思想中,他对传统的认可与肯定也是他思想中重要一隅,这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理解。

二、鲁迅对传统的认可与肯定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肯定,在他的作品中有或显或隐的表现。我们可以通过大家熟知的作品《故乡》、《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感受到鲁迅对传统乡土文化的念旧之情;通过《自题小像》等作品看出鲁迅对传统文化质素如爱国主义、孝文化的继承。

(一)对乡土故乡的念旧

恋土重亲是农耕文化的特点。自古以来,思念故乡就是传统文化中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思乡之情的佳作络绎不绝。鲁迅也写了这么一系列表现故乡的作品,其中《故乡》最具代表性。故乡,就是指自己出生或久居的地方。我们每个人对我们的故乡从小都建立了一种情感联系,这种感情一旦建立,以后无论离别多长时间,距离多远,都会怀念、向往我们的家乡。鲁迅笔下的《故乡》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里的故乡,一个是现实的故乡,一个是理想的故乡”[3]。尤其是回忆里故乡的描写,写了儿时故乡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在海边沙地上是一望无垠碧绿的西瓜田,在这田地中间站着一个手捏一柄钢叉的小男孩——闰土。此时的闰土,圆脸,项戴银圈,头戴一顶毡帽,展现给我们一个活泼可爱的乡间小顽童的形象,还写了少年的“我”与少年闰土一起相约夏天去海边捉贝壳,红的,绿的,观音手也有,鬼见怕也有;以及闰土约“我”与他一起晚上瓜田看瓜,可以刺猹、獾猪等;以及雪天自制陷阱捕捉麻雀等趣事。这一系列昔日故乡美好场景的描写都满含着鲁迅一种对于乡土故乡的念旧情感。虽然长大后感受到的故乡已不再是这般温暖,但是鲁迅笔下描绘出这么温情脉脉的昔日故乡,正代表着他对昔日故乡的念旧情怀。写的虽然是故乡,但故乡并不是只有鲁迅小时候才有,而是一直都存在,鲁迅对于童年欢乐记忆部分来自少年闰土,而在少年闰土的背后是昔日的故乡,而在这么美好的昔日故乡背后又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构成故乡乡土风情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乡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鲁迅将昔日故乡描写的这么美好、精彩,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同与认可、肯定。

对乡土故乡的刻画描写不仅仅表现在《故乡》中,在《社戏》中,鲁迅同样写了少年们一起掘蚯蚓穿在铜丝上做成小钩子钓虾,一起乘船去赵庄看社戏,看到“老旦”心里惧怕,一起看了社戏都去阿发家的豆田里偷豆子,在船后舱里生火烧豆子吃,还有人偷了八公公船上的盐调味吃豆。在文章末尾,作者说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再吃过那么好吃的豆。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关于故乡的特殊的味道,那是属于故乡的味道,它将深深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并伴随我们一生。

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了百草园“乐”的生活: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这其中有各种植物,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皂荚树,桑葚……还有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以及冬天的百草园一下雪时拍雪人、塑雪罗汉、用竹筛子抓麻雀等等有趣的乡土记忆。这些文笔都传达出了鲁迅对乡土故乡的念旧情怀。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质素的继承

被说成全盘反传统的鲁迅“在观念、制度层面对儒家专制主义体制、纲常伦理、 家族制度确实予以猛烈的抨击,但在生活实践层面,却是传统家族伦理的身体力行者”[4]。鲁迅作品中有很多细节都描写了中国传统文化质素,比如《祝福》写到了鲁四老爷对祖先的祭礼,要在祭礼之前彻底打扫卫生,这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因此落魄的祥林嫂不能得到擦洗祭台的机会;《故乡》中鲁迅去接母亲回城,这是传统的孝亲文化,对双亲敬之以孝,甚至为了孝道,听从母亲的安排,娶了朱安为妻,对父母包办的婚姻竭力维持;作为家里的长子,鲁迅自觉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还写信推荐周作人,为周作人谋工作,对兄弟事之以悌。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质素的继承不仅表现在他身体力行的道德价值方面,还表现在他那种爱国主义精神上。不难看出,“贯穿鲁迅杂文的思想是“我以我血荐轩辕”,他和我国历史上处于民族多灾多难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和作家屈原的心是相通的。他们都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走完自己战斗的一生的。”[5]写于1903年的《自画小像》表达他对国家的深切热爱,也概括了鲁迅这一生的战斗目标:为了国家而战,为了民族而战。屈原被称为楚国的“国魂”,鲁迅被称为“民族魂”。这是对他那种爱国精神做出的最公正的评价。鲁迅如匕首般的杂文与屈原的《离骚》一样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林毓生先生说:“鲁迅那强硬的心灵对中国是不是能够生存下去的怀疑以及对于其他事情的怀疑,使他心中形成了一项罪恶感,这项罪恶感只能借着他一再强调为国家民族奉献、牺牲来缓和;为国家民族牺牲、奉献是他自从日本留学以来一直萦绕于怀的。”[1]497

鲁迅以他自己手中的笔不断创作面对中华民族的各种险峻的政治境遇,他不必大声说明自己是爱国主义忠臣,而是以实际行动来体现他的爱国热情。虽然在“五四”时期他作为反传统的战士呐喊反对传统,但这么做的出发点也是为了挽救中华民族,是处于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担忧而付出行为。正如学者田刚所说“实际上,鲁迅对于启蒙事业的那种责任承当及他在这种承当中所表现出的道德力量,是与他身上天然具有的传统士大夫那种“弘道”、“济民”的责任承当有着深刻的精神呼应的。”[2]8“鲁迅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在全盘性反传统的情况下 , 他能辩证地指出中国文化传统中某些遗留成分具有知识和道德的价值”。[6]“拯救整个中华民族,才是鲁迅一生的目的。”[7]

三、鲁迅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鲁迅对于传统并不是全然摒弃,而是在隐晦层面对于传统文化认可、肯定并在一定程度上是继承的,这正是鲁迅深刻、伟大之处。鲁迅的心灵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与挣扎,正是这份挣扎与痛苦使他能更加清醒与理智地来看待中国。只有拥有理性的头脑才会对中国的现状做出相对客观的认识与评价,因此鲁迅的作品都是相当犀利与峻峭,如匕首一般。这种犀利在某些程度上来说是给现代中国开的一味良药。鲁迅对现代中国的深刻影响主要是其深刻清醒的批判精神以及居安思危的精神。

(一)深刻清醒的批判精神

鲁迅犀利峻峭的运笔风格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风格,而这样犀利的语言一定出于拥有强烈批判精神的头脑。“中国人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2]5通过他的作品《娜拉走后怎样》我们可以深切感知。“当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易卜生的“娜拉”名字时,唯有鲁迅最清醒,他提出“娜拉走后怎么办的”问题。妇女解放、个性解放的“模范”娜拉,她告别丈夫走出家门后,靠什么吃饭?没有饭吃,哪来的自由?[8]80鲁迅在大家都崇拜易卜生笔下的新人物“娜拉”的出走,都为她的勇敢出走拍手叫好,认为这是一种勇敢的行为,但没有人多问几个为什么,鲁迅会考虑身无分文的娜拉出走后又会怎么样,问题往往都是出在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时候。娜拉出走后要么回来,要么堕落,这是鲁迅的深刻的思考,现在看来仍不过时。娜拉在当时没有自己社会地位,经济没有独立,仅仅是身体的独立自由并不能达到真的自由。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最起码的物质生活问题没有解决,其他的问题一定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鲁迅提出的妇女独立问题至今仍然都存在,女性经济独立是独立中的头等大事,之前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过。

鲁迅笔下唯一一篇写爱情内容的《伤逝》也是一篇值得我们深思的文章。《伤逝》里的女主人公子君的爱情悲剧某种程度上与出走的“娜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谋求自由的女性,子君最后因为没有饭吃而保不住爱情凄惨死去。这个“多少有一点像娜拉。你看她从父亲家里出走,来和爱恋中的涓生同居,你听她的表白:“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可是问题首先出在钱上,涓生没法筹到维持两人生计的钱,终于不得不分手,她终于回到父亲冰冷的家中,终于凄苦地死去。这也就是娜拉出走以后的一种可能的结局吧。”[9]83

鲁迅是少有的一直坚持用批判思维思考中国问题的清醒的作家之一。他的这种批判精神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二)居安思危的精神

鲁迅面对中国的境况总是保持一份冷静与客观,以一种批判的精神直击事物的本质,并能从中意识到居安思危。《娜拉走后怎样》也体现出鲁迅一种居安思危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在现代中国更显弥足珍贵。因为人们大多数只为了眼前利益,而不做进一步的思考。

总之,在鲁迅深刻而复杂的灵魂深处,有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肯定。“在文化史和文学史上,有些作家是过眼云烟,有一些作家会青史留名。鲁迅自然属于会青史留名的一类作家:20世纪的中国作家如果说还有文学大师的话,那么第一人无疑就是鲁迅。”[10]186鲁迅作为现代文学大师可谓实至名归,鲁迅深刻的思想不仅仅在二十世纪前页有影响,在整个二十世纪甚至现代中国都仍然具有深刻的影响,他的思想蕴含丰富,熠熠生辉,值得一代代学者刻苦研究。

[1]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换[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2]田刚.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王富仁.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J].语文教学通讯,2000(21-22):4-8.

[4]陈汉萍.全盘反传统抑或改造传统:重审鲁迅与传统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2010(12):108-121.

[5]杨信义.鲁迅杂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与创造[J].盐城师专学报,1986(4):27-32.

[6]宾恩海 .试论鲁迅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40-44.

[7]高旭东.鲁迅与中国文化传统[J].山东社会科学(双月刊),2000(4)94-96.

[8]刘再复.共鉴五四[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9]朱正,邵燕翔.重读鲁迅[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10]高旭东.走向二十一世纪的鲁迅[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谭淑娟)

Lu Xun’s Affirm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s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a

YU Xue-li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2, China)

Lu Xun’s complex and profound thoughts not only influenced modern literature, but also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a. On the one hand, he criticized and even opposed all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his thought had a constant connection with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had a certain performance in his works. The profound and complex ideas inherited from Lu Xun’s criticism not only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1920s and 1930s, but even had a great impact on modern China throughout the twentieth century.

Lu Xun; complex thought; traditional culture; influence

1673-2103(2017)04-0026-04

2017-05-20

喻雪玲(1990-),女,新疆昌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

I210.96

A

猜你喜欢

娜拉鲁迅故乡
故乡的牵挂
走在故乡
勇敢出走的娜拉
鲁迅,好可爱一爹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鲁迅《自嘲》句
我眼中的希林娜拉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爱一条狗需要理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