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诚信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2017-03-10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诚信价值观道德

张 岱

(武汉大学,武汉 430072)

诚信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张 岱

(武汉大学,武汉 430072)

“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畴之一,既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灵魂,也包含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待人处世的基本道理,是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独立人格养成的起点,也是凝聚其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的基础。诚信教育可以作为当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的有效切入点,通过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对象上的针对性,内容上的时代性和制度上的规范性,能有效发挥出其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诚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面对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文化观念多元化的新形势,高等学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诚信”作为核心价值观的要义之一,既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灵魂,也包含着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待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应充分认识和发挥诚信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与独特作用。

一、诚信是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人格养成的起点

在中国文化里,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历来推崇的一种传统美德,尤其儒家的思想家们对“诚信”进行过充分的阐发。孟子有云:“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者,未有能动者也。”在孟子看来,诚不仅被上升到是天道和本体论范畴,它还是做人的基本规律和成功诀窍。孔子则说:“人而无信则不知其可”,在《论语》中30多次提到信字。在集大成者董仲舒那里,“信”和“仁、义、礼、智”等范畴一起被列为儒家伦理的“五常”,成为中国社会两年多年来重要的伦理道德准则。起初,“诚”与“信”是分开使用的。在现代汉语的语境里,诚,侧重于内心的真诚坦荡、真实无妄;信,侧重于外在的处事无欺、恪守信用。而诚信二字合用,就是指待人处世由内而外的,既率真坦诚,又恪守诺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文明社会而言,诚信不仅仅是对个人的道德约束,更是在各类分工协作和市场交易行为中成为需要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约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都须遵守诚信原则。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五层需求理论[1],他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尊重需求又可划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两种。内部尊重是人之自尊,是指不同情境下一个人能独立思考、做出判断、形成见解。外部尊重是他人之尊,是指每个人都希望受到别人的信任、尊重和肯定。马斯洛提出,人只有在尊重需求得到满足后,才能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才能找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大学生是社会精英群体,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实现是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需要。同时,从大学生的年龄和阅历层次来分析,他们在中小学阶段接受过多年的社会道德价值规范的引导教育,在认识上知晓社会倡导的伦理准则和道德标准,而将这些标准真正内化到心中形成深层次认同,是需要与个人的私欲、小利等杂念进行博弈的。

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正心诚意”和“反身而诚”,大教育家陶行知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针对大学生讲诚信,一方面要引导他们既学会对自我诚实,能正确认识自己,涵育理想人格,能够积极自觉地进行自我的品德锤炼和习惯改造,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另一方面,也要教育他们对他人、对社会做到言而有信,忠诚守信,从而铸就为人处世的第二张“诚信”名片,获得外界的普遍认同和赞誉,从而在内外尊重需求满足之后找到自身的人生价值。因此,诚信是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根本和基础;也可以为一个人塑造形象、创造声誉,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除了要进行必要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训练之外,更重要的是养成能遵守道德规范,诚实对待自我,信守他人承诺的内外兼备、表里如一之人格。

二、诚信是凝聚其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范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进步、社会的健康发展、全体公民的工作行为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准则。然而,“二十四个字”的表述既然是基于整个中国社会道德与价值标准“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它主要是一种方向性的指导,采取的是“一种开放而未定性和未定论的表达方式”[2],那么要促进它落地生根,入脑入心,还需要针对社会不同群体、阶层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和凝练。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理论,前两个倡导是指向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第三个倡导则着眼于个人层面。然后,即便是国家和社会层面,其价值范畴的主体仍然是人,要想真正落到实处,还是要依靠个人层面来发挥作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与国家、工作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基本价值取向的角度出发,取其最大公约数而得出的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总结,只有公民共同遵守这些日常工作生活、待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规范,塑造社会生活和交往的价值准则,才有可能做到在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更深层次的目标和追求。

单就“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个人层面的价值范畴来进一步分析,这四者共同强调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在国家民族和政治倾向、职业认同、个人道德品格以及社会交往准则等方面,应该遵循的一些核心道德价值。而诚信在其中的作用也是独特的。儒家伦理的一个核心要素,讲的是“推己及人”,先约束修炼自我,再扩大到外物。热爱祖国、敬业爱岗、友善待人,对于大学生而言,都是在主体之外面对他者和外部世界的行为准则。正如有论者曾指出,“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它以各种形式,历史性的出现在各民族的道德箴言中,出现在各民族的文化道德要求中,诚实守信是初始性的道德,是道德体系中的母德,一切的道德规范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使更高的道德也是以诚信为基础建立的。”[3]

爱国,是个人与国家关系问题的基本价值取向,它基于个人对所生存的地域、文化以及传统的认同依赖和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优先行为准则。社会主义国家的爱国观念,就是要求人们把自我追求同祖国紧密联系到一起,做到认同国家制度、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

敬业,是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语境中,敬业观念还特别强调奉献精神和集体意识,倡导公民“做一行爱一行”,在各自岗位上甘当“螺丝钉”,做到忠于职守、清正廉洁、服务社会。正如荀子所说:“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爱国、敬业是对全体公民、全体劳动者的要求,也是一个具有普适意义的基本要求,因此这两个范畴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第二位不是偶然,而大学生也必将成长为合格公民和劳动者,某种意义上说,爱国、敬业也是要求大学生对祖国的培养、对单位的信任守诺言、讲诚信、懂感恩、做贡献。

在个人层面排在第四位的友善,是希望倡导建立一种有别于资本主义国家人情冷漠的氛围,而是公民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和友好和睦的新型社会主义人际关系,从而共同塑造更为和谐、温暖的社会文明环境。总之,以上三种范畴的落实,如果没有诚信对自我修养、个人道德的塑造,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三、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的有效切入点

大学生是祖国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是知识分子和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一直以来有着“象牙塔”的美誉。高校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道德操守,植根于高校小环境中的文化积淀和良好氛围,也反映了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基本风气和道德水平。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高素质群体,理所应当地被视为社会大环境中诚信的模范和带头人。而大学生的诚信程度,也就像是社会进步程度的风向标一样,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到“八荣八耻”,从“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其中都不乏诚信方面教育内容,高校也一直都将诚信教育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大学生诚信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是,近年来,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及部分家庭教育德育缺失的影响,大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抄袭作业与论文、考试舞弊,借阅资料不按时归还等学习不诚信现象,高消费、借物不还,欺骗老师、同学,沉迷网络,捏造家庭收入情况申请助学金、助学贷款等生活不诚信现象和在就业过程中做假推荐材料、欺骗用人单位,或者单方面不履行就业协议等工作不诚信现象时有发生。北京大学钱理群先生曾不客气地指出,当前“大学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论断未必是空虚来风,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警惕。

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契约精神的高扬。注重诚信教育不是一个新论断,而是一个普遍共识。当今社会,诚信是大学生安生立命的关键,人们都越来越看中诚信的品质。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的过程,最终他们还会要走入社会,走入市场,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网络。仅仅在求职的检验中,诚信已成为很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帮助他们做诚信规范的身体力行者,既是针对大学生基本道德行为失范的有效匡正,也是纯化高校人文环境、引领社会良好风尚的迫切需要。

党和国家也非常重视现代社会公民的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之前,中共中央曾专门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份纲要中就明确提出,“明礼诚信”是全体公民需要践行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与此同时,很多行业和企业也都出台了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对从业者的诚信程度做出较为明确的约束。如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高校教师的职业操守和师德师风做出了明确规定。然而针对大学生,因为他们还不具备完全的社会人身份,所以诚信教育停留在口号与倡导层面。2015年,共青团中央学校部曾针对全国大中专学生,发出了一个“让考试诚信成为青春诚信的通行证”的倡议。武汉大学等高校也推出了“无人监考”等诚信教育的措施。但缺乏制度的约束,仅有氛围的熏染,诚信教育很难在大学生群体中入脑入心,真正落到实处。正因为如此,在当前全社会大力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环境下,以诚信教育为核心构建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既切准现实问题,也迎来良好契机。

四、新形势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诚信教育的重要性不乏共识。在具体操作层面,学术界关于在大学生中培育诚信价值观的对策的研究很多,但大多数是从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因子、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改善校园文化环境等方面入手。[4]但笔者认为,要以诚信道德教育为切入点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梳理问题,明确思路:一方面要把诚信教育做细、做深,做实,另一方面还要在培育大学生诚信的同时注重对其他核心价值观范畴的涵化、共进。

(一)在对象上,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加强针对性,重点抓住大学生道德心理活动的关键点,促成大学生对诚信行为准则的情感认同

大学生处在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准则意识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尚未最终形成。不同的家庭教育、中小学基础教育都会影响他们对世界、对他人、对道德的基本观念。同时,他们也是年轻人当中的佼佼者,具备较好的悟性和认知能力。针对他们开展诚信教育,就是要改变课上课下“被动填鸭式”、“灌输式”的模式,而要注重从日常行为中,从言传身教中,从良好氛围中对他们的意识和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熏染、影响,为其营造一个尊重个性、真实可感的诚信教育环境。加强诚信教育,可以先从提高教师的诚信道德水平,大力弘扬讲求诚信的文化氛围入手。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高校教育工作者不能自动将自己置于和学生不同的部分,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要注重以诚信为准绳不断进行自我道德素质的锤炼。教师尊重课堂,严谨治学,建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规范,才能让学生在思想上受触动,在行为上受影响,崇尚真知,勤奋学习,从而为学生树立榜样,形成示范,全面塑造学生的诚信道德素质。

(二)在内容上,大学生诚信教育应突出时代性,重点抓住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兴奋点,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诚信教育的内容要反映时代需求,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进一步丰富和深化。长期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行动指南,以此为依据改造国家社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就对于信用理论和信用制度的进行过详细探讨,这些论断对于我们理解诚信的本质,理解诚信在个人活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5]。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主力军,教育他们从理性的视角理解诚信制度的理论背景和历史意义,才能使他们深入了解,把握马列主义诚信的观念,从思想上武装自己。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坐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提出“中国梦”这一重大命题,在其后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做出了中国已迎来经济社会新常态的论述。对于当代青年而言,突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时代性,就是要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梦想作感召,用市场经济动力转变、结构优化这一现实做背景,用大学生符合社会需要、顺应社会主义建设潮流,实现自我价值做指引,开展爱党爱国、诚实奉献和守信互助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起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社会责任感,进而承担起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使命。

(三)在制度上,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强化规范性,重点抓住大学生成长成才关注的需求点,建立对大学生诚信行为的监督激励机制

道德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产物,道德规范的出现就是为了给人类行为提供一个规范和样本。但道德的约束是软性的,因而有了法律的硬性规定,制度的刚性约束。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也不能仅仅是以理论和案例的灌输教育,氛围的熏陶改造作为唯一方法。有时候,学生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困难时,还是容易做出有损诚信的行为。比如,有的学生家庭并不困难,但羡慕其他同学的高消费,就要申请助学贷款;有的学生平时不用功,考试来临了又担心“挂科”影响毕业、就业,就铤而走险作弊;有的学生为了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自造假的毕业推荐信、学生干部经历、实习经历和各类获奖证书。这些现象都反映出,目前高校的诚信教育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诚信监督激励机制的缺乏。为了改变这一状态,高校应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行为的鼓励和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对他们诚信缺失的行为进行惩罚与纠正。例如,学生层面,可以鼓励学生会、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发出“做诚信的当代大学生”的倡议,并根据自身不同特点拟定《诚信公约》《诚信守则》等约定性文件,成立学生诚信行为自查小组等组织进行相互监督。学校层面,也可以尝试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诚信状况的进行记录。将诚信表现情况与学生普遍关心的奖学金、入党、评优评先和就业推荐等成长需要相挂钩,从而对大学生进一步起到监督和引导作用。

[1] 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 王学俭,李东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要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

[3] 陈根法.儒家诚信之德及其现代意义 [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2(6).

[4] 蒋曼.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D]. 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4.

[5] 马克思.资本论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文献著录格式要求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2.期刊文章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格式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

[C].出版地: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报纸文章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5.电子文献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题名[电子文献类型代码/载体类型代码].(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取地址.

(本刊编辑部)

Thoughts on Integrity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Core Socialist Values

Zhang Dai

(WuhanUniversity,Wuhan430072,China)

It is evident that integrity not only inherit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contain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romo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n individual’s manners and behaviors. It is the key principle for students to form good moral character and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Also, it is clear that it is helpful for foundation of integrating other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egrity education can be used as the effective method of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core values cultivation system. By reinforcing pertinence of objects, epochal character of content and normalization of rules in integr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urely, it would play a unique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re socialist values.

integrity; college students; core socialist values

G641

A

1673-3878(2017)04-0052-05

2017-04-25

张岱(1985-),女,湖北孝感人,博士在读,武汉大学团委科技与实践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诚信价值观道德
我的价值观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