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试题对高三复习的启示*
2017-03-10
高考数学试题对高三复习的启示*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林运来
一、问题提出
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形势下,数学教育正经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直至今日“核心素养”的转型和跨越.相应地,高考试题命题范式已经经历了政治立意、知识立意、能力立意三个阶段,以后的命题趋势必转化为素养立意[1].钟启泉先生指出,新的学力概念——“核心素养”意味着课堂的根本转型,从“知识传递”到“知识建构”的转型.教学中,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在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补钙”.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精髓,提升数学思维品质,提高数学素养,确是一个值得探索与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同的知识内容,相同的能力要求,在不同年份的高考中从不同的角度和形式进行考查,这就需要学生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思维,也为高三数学复习角度的多元化、立体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当我们仔细去研读新课程高考下的试题,总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总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思考.如果只是去关注这些题目的解法考查的知识,将会使我们错过它们带给我们的精彩和对教学的启示.
二、高三复习“新”角度
1.从“联系”的角度拓展教学
例1(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科第5题)直线l经过椭圆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若椭圆中心到l的距离为其短轴长的,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解法2:如图1,|OB|为椭圆中心到l的距离,则|OA|·|OF|=|AF|·|OB|,即bc=a·,
图1
解法3:如图1,|OB|为椭圆中心到l的距离,即|OB|=所以∠OAB=30°,在Rt△OAF中,|OF|=|AF|,即c=a,所以e=.故选B.
方法1从代数角度寻求a与c的关系,方法2利用等面积法得出a与c的关系,方法3根据“已知条件集中于椭圆的特征△OAF”(三边长分别为a,b,c)这一特点,转化为求∠OAF的大小,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图2
解析:不少学生看到直线与椭圆相交就联立方程组,陷入符号运算的泥潭,不能自拔,无功而返.事实上,若注意到直线的斜率为,可得直线的倾斜角等于60°,画出椭圆的“焦点△MF1F2”,如图2,则椭圆的离心率这一解法刻画出问题最本质的几何关系,是对椭圆定义的灵活使用.可见,概念就是本质!命题人对学生“观察发现,多思少算”的思维品质的考查是刻意为之.
中学数学知识的联系比较紧密,数学知识的考查也注重相关知识之间的综合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对相关联的知识进行拓展,有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以上两题涉及“椭圆离心率”知识的综合,教学时可以围绕求椭圆离心率的方法引导学生构建如下的思维导图:
2.从“变式”的角度深化教学
例3(2008年高考江苏卷第13题)满足条件AB=2,AC=BC的三角形ABC的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
解析:本题的常规解法是利用解三角形的知识,建立△ABC的面积关于边长BC的函数,进而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若考虑到此题的几何背景——阿波罗尼奥斯圆,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充分发挥“形的直观”(AB是定长,问题转化为求动点C到直线AB距离的最大值)与“数的精确”(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求出动点C的轨迹方程)两方面的优势,问题便能快速获解.这样解题把握了题目的本质,也揭示了题目的真面目.
本题还有很大的变式空间.如针对动点的轨迹类型,教师可以通过搭建螺旋式上升的变式题这个“脚手架”,设计一串变式,“一网打尽”式地进行展示、解决题型.该形式能大大节约讲解时间,并提高效率,新课和复习课都适用,也适用于试卷讲评课中作为思考题留给学生[2].比如[3]:
变题1满足条件AB=2,周长为8的△ABC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答案:2)
变题4在△ABC中,若a=2,b-c=1,△ABC的面积为
变题5(2013年高考江苏卷第17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0,3),直线l:y=2x-4.设圆C的半径为1,圆心在l上,若圆C上存在点M,使MA=2MO,求圆心C的横坐标a的取值范围
这样就有助于揭示此题内隐的知识链,看清题目的来龙去脉,从而把握问题的本质.
3.从“创新”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无疑将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数学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的人才.教育系统应当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在考试中凸显对创新能力的要求,不仅符合社会对人才选拔的核心要求,也是数学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应有之意.一般来说,高考中往往通过设置综合性、开放性、探索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4].
例4(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科第16题)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B=∠C=75°,BC=2,则A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解析:此题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计算不可或缺,但是更注重对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题目中的动点D具有无限性的特征,若立足于有限与无限思想,可以考虑运用极限化策略进行解答.当D→A时,∠B=∠C=75°,∠A=30°,由正弦定理易求得AB=;当D→C时,∠A=∠B=75°,∠C=30°,由正弦定理易求得AB=,从而AB的取值范围是
高考中,对于较难的问题,经常需要“感性分析”和“直觉判断”,常见的题型是小题和探究性的解答题.上述分析过程将解三角形的知识和极限思想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问题的特殊认识形成特殊的解法(极限法),体现出“考数学思想方法而不是考知识记忆、考数学素养而不是考模式套路”的特点.数学背景的新颖才可以真实地检测应用数学知识、思想解决问题的水平,体现真正的数学素养的差异[1].
解析:一些考生看到判断函数图像问题,立即想到利用导数知识进行解答,陷入“大运动量”的计算困境.若注意到函数的定义域为{x|x≠0},当x→0+时→+∞,可排除B、C、D三项,应选A.利用极限思想解答既快捷又准确,几乎不用任何计算就能得出正确选项,显示出命题者对数学本质的执著追求.
变题2(2013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入学试题)给定抛物线C:y2=4px(p>0),焦点F(p,0).设过焦点F且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l1,l2,曲线C与l1交于点P1,P2,与l2交于点Q1,Q2.
(1)设直线l1的方程为x=ay+p,点P1,P2相应坐标为(x1,y1),(x2,y2),试用a,p表示y1+y2,y1y2;
(2)证明:无论如何取直线l1,l2,都是一个常数.
在解答第(2)问时可以先“遥望”一下问题的结果.当直线l1垂直于x轴时,直线l2就是x轴,此时线段P1P2是抛物线的通径,Q1,Q2中的一个点为坐标原点,另一个点为“无穷远点”,即|P1P2|=4p,|Q1Q2|→∞,则,因此需要证明无论如何取直线l,l12都是常数,这就为解题指明了方向.一个有科学素养的人,在研究一个问题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遥望一下这个问题的结果!问题研究的过程,从来都是“大胆猜想、小心证明”的过程[5].
4.从“素养”的角度回归本真
即将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明确了中学数学的6个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根据现行的课程标准下的高考,也可以看出以上核心素养的影子[1].哈尔莫斯认为,具备一定的数学修养比具备一定的量的数学知识更重要.教师在强调解题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思想性,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6].
在高三复习教学中,把简约出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教师要善于变“习题”为“问题”,变“问题”为“课题”,变“讲授”为“悟道”,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自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究、揣摩,悟出数学学习之道,提高学科素养.经验告诉我们,有时教师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而让学生自悟自得,效果会更好,这需要教师通过非常巧妙、到位的设计和智慧的引导,回归数学教育的本真——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教.
A.(-2,0)B.(-3,0)C.(-4,0)D.(-5,0)
这是我校高三月考选择题最后一题,讲解后,笔者进一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教学过程如下:
师:这道题是在“左特征点”这一“新定义”包装下的定点问题.近年来,定值定点问题是高考和竞赛的一个热点,其解法充分体现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运用坐标法逐步将题目条件转化为数学关系式,然后综合运用代数、几何知识化简求值.解答此类问题要大胆设参,运算推理到最后参数必消,定点、定值自然显露.观察发现此题的结论非常优美,这难道是巧合吗?是否还有更一般的规律有待我们去发现?这些问题促使我们去思考、联想.大家不妨研究一下,看有什么收获?学生很快探究得出:
师(追问):此时一个自然的想法是,若弦AB不是经过椭圆的左焦点F,而是经过x轴上的某个定点N(t,0),在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M,使得MN平分∠AMB呢?
师:结论2给我们的一个“信息”就是“定点M的坐标与椭圆方程中的b2无关”,而在椭圆+=1(a>b>0)中,只需把b2换成(bi)(2其中i是虚数单位),就得到双曲线C:-=1(a>0,b>0),于是可以大胆猜想:
学生进一步探究得到:
学生证明结论3后,笔者进一步追问:椭圆、双曲线、抛物线都是圆锥曲线,对比椭圆、双曲线,上述的结论对抛物线还成立吗?
学生探究得到:
结论4过定点N(t,0)(t≠0)作抛物线C:y2=2px(p>0)的一条与x轴不垂直的弦AB,则存在定点M(-t,0),使得MN平分∠AMB.
最后,笔者展示下面的高考题:
例6(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科第20题)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y=与直线l:y=kx+a(a>0)交于M,N两点.
(1)当k=0,分别求C在点M和N处的切线方程;
(2)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当k变动时,总有∠OPM=∠OPN?说明理由.
师:不难发现结论4与这道高考题的第(2)问“如出一辙”.例6难度不大,但内涵丰富.解答后,提出一些问题供大家课后探究.如:可以从结论入手,继续向下追问;也可以反思题目的条件,寻求问题的本源;还可以进行更深层次、更多元的思考:证明两个角相等有哪些方法?题目的结论反过来成立吗?题目的背景换成椭圆,或双曲线,结论还成立吗?……
这些有意义有价值的开放性问题,不仅有助于创造自主探究与发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也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4].上述教学中,教师本着“夯实基础、激发兴趣、着眼高考、适当提高”的原则,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在简单整齐的数学美的驱动下,通过对问题的结论产生联想,进而提出猜想,通过证明猜想,得出新的结论,从而把握问题的本质.这正是数学研究的一种基本套路.
数学大师华罗庚说过:“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领到合适的任务,在问题驱动下进行学习,“跳一跳,够得着”,实实在在地做一些事情,使学生回到真实环境中去积极体验和感受新知的构建过程.
三、结束语
罗增儒教授指出:我们可以通过有限的典型考题的学习,去理解那种解无限道题的数学机智.对学生来说,学会考试也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但品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终极要求,知识只是抓手.教师课堂上的任务则是透过书本知识,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深刻思想,这才是真正的教育[6].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能力而非“填充”当前的知识.对数学学习而言,掌握学习的策略与方法,以数学思想为课程,拥有学以致用的方法,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充分体现“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的目标要求.高三数学复习教学要在注重常规复习的基础上,根据考查的要求及方向探索不同的教学角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1.朱伟义,曹凤山.忽如一夜春风来素养之花遍地开——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看2016年浙江高考数学试题[J].中学数学(上),2016(9).
2.俞新龙.数学教师要尽快学会用变式教学[J].数学通讯(下),2015(10).
3.刘鸿春.轨迹问题的命题新趋向[J].数学通讯(下),2016(7).
4.林运来,杜锟.注重核心素养,引领数学改革——2013~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课标卷试题综述[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2016(10).
5.王雅琪.高观点下的北京高考解析几何试题[J].数学通报,2016(11).
6.曹广福.数学课程标准、教材与课堂教学浅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4).
2015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全国高考统一命题后高中数学教学的调整和优化对策研究》(ZPKTZ1500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