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7-03-10薛永志韩丽莎
张 东 薛永志 薛 焱 韩丽莎
包头医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60
医学教育
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张 东 薛永志 薛 焱 韩丽莎*
包头医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60
目的:为提高教学效果,在卓越医师教改班(试验组)引入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方法: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改革效果。结果:从考试成绩分析看试验组考试成绩偏向高分部分,试验组与对照组总及格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和病例分析题成绩高于对照组;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学生普遍认同本次教学改革,认为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是可行的。
药理学;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法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是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联系起来的桥梁学科,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的医学基础学科,对指导临床医生用药具有重要意义[1]。但长期以来,药理学课堂教学多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学生普遍反映其内容庞杂、枯燥乏味、难以记忆。学完之后对理论内容理解不深刻,学过的知识和临床实际相脱节,无法做到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临床实际。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院在学分制教学改革同时,在卓越医师教改班药理学理论课教学进行改革,即进行案例教学法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兴趣性,以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我院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卓越医师教改班药理学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包头医学院卓越医师教改班(45人)为试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授课,同时将同年级和同专业的其他班级(共227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两组均为我院统一招生。
1.2 教材 采用石京山等主编的高等学校基础医学系列教材《药理学》,2014年出版。
1.3 研究方法 药理学教学由3位教师完成,在课堂上均采用了案例教学法。理论教学每次课2学时,教师可利用 1~1.5学时对药理学理论知识重点内容进行系统讲述,如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然后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时机将筛选的案例导入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熟悉案例,再将设计好的问题呈现给大家,分5组进行讨论学习,然后请同学回答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概括性总结并答疑。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主要以教师理论讲述为主。为评价一学期的教学效果,在期末考试试卷中设计了一道综合式病例分析题。
1.4 效果评价 课程教学完成后,对试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填写;组织期末考试,两组采用同一试卷,试题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设计,各章节均有涉及,难易程度适中。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反馈情况,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及格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平均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试成绩分析 考试成绩按5个档次来划分,即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从图1可见,试验组成绩分布趋向于高分较多,经χ2检验,试验组和对照组考试成绩在中等以上的学生比率((优秀人数+良好人数+中等人数)/总人数×1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班高分者居多;且2组总及格率((优秀人数+良好人数+中等人数+及格人数)/总人数×100%)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期末理论平均成绩和病例分析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病例分析平均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药理学的理论授课过程中,教师采用了案例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学生实际出发,深化了对药理学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见表1、图1。
表1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分,±s)
期末理论平均成绩病例分析题平均成绩对照组707±14236±08试验组748±12667±19∗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问卷调查 从调查结果可知,学生是赞同本次药理学教学改革的,认为改革后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增进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内部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可以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希望在传统的课堂上多结合案例教学法,提高学习效果。见表2。
表2 试验组对药理学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
3 讨论
药理学课程相比其他基础课程知识繁多,涉及面广,难以记忆,加之新的药物不断涌现,更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且该课程开课时,学生还未接触临床课程,对疾病的认识很浅,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老师教学的难度。长期以来,药理学教学一直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培养上比较欠缺,很可能会导致学生今后在临床工作上难以将学过的知识和临床实际结合起来,这也是目前部分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却无法胜任工作的原因所在[2]。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效果,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课题组在卓越医师教改班采用了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从图1可知,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试验组学生成绩偏向高分部分,经X2检验,两组中等及以上学生人数比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也说明试验组学生高分居多;两组学生总及格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试验组及格人数比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从表1可知,试验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和病例分析题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两组病例分析题平均成绩具有明显差异。从表3调查结果可看出,学生对本次教学改革是比较认同的,认为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在深化了对药理学基础理论的理解的同时还可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在小组讨论及和教师互动的过程中,增进了师生之间及学生内部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虽然学生赞同课程教学改革,从考试成绩和调查结果也看出以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要优于传统教学法,但是在在教学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也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教学过种中如何去寻找案例,这些案例能不能符合教学的要求,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讨论学习,这需要老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加之药理老师一般临床知识和经验相对比较缺乏,课堂中能否坦然面对学生针对案例提出的多样化的问题,这些都对老师提出了挑战,增加了老师备课的难度。其次,从学生的角度说,学生在改革后的教学学习中花费的时间比传统教学中花费的多,因为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老师会布置一些作业,需要学生课下自行查阅资料学习准备,而医学的学生学习负担都很重,所以有部分学生反映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学习负担,有可能造成部分学生的疲惫心里。
综上所述,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是可行的,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师的医学素养提升培训、案例的选择、考核方式等的建立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1]石京山,杨俭.药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王金红,毛淑梅,康白,等.临床药理学教学中病例分析模式的应用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83-84.
包头医学院学分制下课程改革项目,编号:bj201401-XK。
张东(1977-),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蒙药药理学和药动学。E-mail:zdong696@163.com
韩丽莎,女,汉族,教授,研究方向为复杂疾病病生理及药物治疗。E-mail:lishahan@sina.com
R197.323.6
A
1007-8517(2017)04-0129-02
2016-12-09 编辑:穆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