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心彷徨

2017-03-10王戴眷如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书山枷锁巴尔扎克

王戴眷如

独自走在校园小径上,看那茵茵绿草无忌地蔓延着,仿若我心头那片不断扩张的阴云。

理想丰满而现实骨感,这莫不是高中学子的宿命?心仪的大学似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学业繁重,虽然很想翩然起舞,却“枷锁”在身。但是,我依然渴望听到神秘的幽弦,企盼看到明媚的心光。

姑且抛开高水平的学术讲座、高大上的科技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单是漫步在精美的校舍间、风格迥异的走廊上,涉足于黄叶飘零的石子路、杨柳拂水的河边,我想很多人都会暗暗定下一个目标,希望能以一个高考胜利者的姿态,跨入那知名高校的大门。

不可回避,这个念头在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就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而且这种感觉似曾相识。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横着一道坎。这道坎,或浅或深,都取决于我们的志向与行动。

有了一个宏大的理想,那么,“退而结网”或许是沟通理想与现实的唯一桥梁。子曰“行必果”,果断的行动,优于漫天的空想,事实也终胜于雄辩。初中时的梦想,因为我的努力付出终于实现,而今,我不能说我一定会是少数的胜利者,但半年后,我至少可以说,我曾经为之努力,全力以赴。

踏上征程,我义无反顾,脚下铺开的却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泥泞坎坷。案前堆满的各式练习册使我眼花缭乱,终日疲于应付;接二连三的月考、联考、学考、选考又使我惶惶不得安宁,繁重的学习压力是无法逾越的障碍,是压弯脊背的“五指山”,將我禁锢其中。

禁锢之中,是无尽的挣扎。芸芸众生如运食之蝼蚁,拖着沉重的枷锁,在苍茫的天地间碌碌而苟活,却嘲笑着那些“疯子们”——那些戴着镣铐,却忘我地起舞的人。

箪食瓢饮,家徒四壁,潦倒的生活却孕育着一颗逍遥的心。不奢求成为大鹏翱翔九天之上,不屑做井底之蛙醉生梦死,却渴望化为彩蝶翩然而去。两千年后,我们依然能看见庄子在《逍遥游》的字里行间,套着他的枷锁,梦着他的蝴蝶,忘我地舞蹈,阐释着心中的真理……

偶尔从书山题海中抽身而出,我在心灵的世界里舞兮、蹈兮。

抿一口清茶,在休息时抬头细赏云卷云舒;凭案而立,暂时放下厚重的书卷,细嗅空气中第一丝桂花的清香。

然而,在短暂的轻松之后,“压力”这块千钧巨石却还是实实在在地压在肩头,单纯的逃避,无法解决实质性的问题。何处是路?何以解脱?我伏案苦思,一如巴尔扎克曾经也是个欠下高额债务的穷人,坐在简陋的居室中,思索着自己的人生。沉重的债务压在他身上,却让他如一块海绵,流出汩汩不断的文华,浸润其干枯的表面,流入漫漫历史长河。生活的重压,并没有让巴尔扎克沦落为苟活的市井小民,而是让他在压力下破茧化蝶,终成一代大文豪。

反观在高三的书山题海之中艰难前行的我们,不也是如此吗?负重担而不垮,临挑战而微笑,每个人都如一部长篇小说,时间以恒定的速度翻动书页。我们悲观急切,当面对生活的百般折磨,因为再没有心情翻到下一页,而强行在小说中间画上一个无力的省略号,让生命在潦倒的剧情中终结。殊不知,那个原本属于我们的最好的结局,就再也没办法上演,只能随着小说未被翻阅的后半本一起变灰、消散。

黯然也好,彷徨也罢,过程而已。让我们怀着一颗平和的心,耐心地读完每一页。当我们翻到最后一页,就会欣慰的发现——原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指导老师:刘明玉)

点评

高考就像一次长跑,需要毅力、勇气和良好的心态。一句“我心彷徨”,写出了多少高三学子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一群内心迷茫、矛盾、不安的高三学子形象。可面对高三的一切,作者同样有着理性的思考,并最终得出结论:要义无反顾地踏上征程,在荆棘和坎坷中前进。本文情感真挚,言为心声,同时作者还选用中外文化名人的事例为自己加油鼓劲,可谓阳光、积极,读来使人感觉无比温馨,回味无穷,心生“希望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之祝福。

猜你喜欢

书山枷锁巴尔扎克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书山有路“趣”为径 学海无涯“乐”作舟
文坛巨匠 巴尔扎克
它是用来挡风的
命运的枷锁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巴尔扎克的旷世姐弟恋
枷锁 ——阿伦德(荷兰)▲
巴尔扎克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