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文核心素养看课堂教学走向

2017-03-10李亮

江苏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人文核心学科

【摘要】我们可以从语文学科、知识观转型、社会的演进等角度来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并据此期望,语文课堂教学在问题情境、人文属性、学习活动与学科张力等方面有所改观。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9-0054-02

【作者简介】李亮,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南京,210000)语文教研员,博士。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发布,“核心素养”已然成为教育的热点和焦点。对它的讨论也日渐丰富,这其中就包括学科核心素养的讨论。语文核心素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借助已有的讨论,我们对它的内涵做些个人化的理解,也可以借此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可能变化作些判断或推测。

问题一:如何理解语文核心素养?

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对“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解释包涵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可以看到,这四个方面并非是并列关系,语文课程的独特性就在于,后三者都要借助“语言”来达成。并且这种划分只是出于理解的便利,它们实际的样态是综合的、整体的。笔者以为,全面理解语文核心素养,还需要以下视角。

首先,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观是区别于知识型、能力型课程观的。这是与“课标”理念一脉相承的,并不是另起炉灶,都是一种素养型的课程观。知识型课程观所期望的是,把文字、语法、修辞等知识教得越系统越好,越完整越好;而能力型或者技能型课程观则期望一个技能一个技能地学,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加工,这才有了知识点、能力点的说法。但是素养型课程观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它并非抛弃了前两者,而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包容这两者。即语文的学习并不是“一课一得”,而极有可能是多课一得,一课多得。整体性、实践性、不确定性,是素养型课程观的基本特点。

其次,从知识论的角度来看,素养型课程背后反映的是知识观的转型。在工业革命之前,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就是为了知识、智慧,知识就是“关于什么”的探索。大约从1700年开始,技术的生长促使知识开始变得有组织、有体系、有目的,变为应用型知识,知识从第一阶段的“是什么”转变为第二阶段的“做什么”。这一阶段导致了工业革命的发生,知识被应用于工具、产品,继而被应用于劳动,引发生产力革命。而进入第三阶段,知识被应用于系统创新。仅有知识和能力行不通了。具有创新潜力的知识形态一定是素养型的,是具有生长力的,是审美、思维和文化等多维度能力的融合体,是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融合态。

再次,知识的发展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社会演进的产物,因此知识观背后是社会发展的现实状态和未来走向。无论怎样去判断我们的未来生活,它在今天都表现出更大的流动性、非线性、不确定性。没有人能够确定何种知识、何种能力能够应对未来的生活。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为了要提高学生非公式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对越来越不确定的未来。

因此,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逻辑线索可以表述为:知识社会的到来以及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知识观的转型,“是什么”与“做什么”的知识已无法应对当下及将来的生活,因此素养型语文课程观应运而生。语文核心素养层次和结构的划分尽管还可以讨论,但应该说,它对教学的现实指向更加明确。

问题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会有怎样的变化?

1.基于问题情境。当下的课堂中显然不缺乏问题,甚至可以说经常是问题满天飞,但是这些问题是学生需要的问题吗?学生对它们有兴趣吗?这些问题解决的路径应该是教师给定的吗?问题及问题之间有思维的关联吗?提升思维、激发兴趣,是核心素养视野中对课堂问题情境的要求。学生的思维发展,在一个充斥低思维含量的课堂中有可能实现吗?在一个没有兴趣的课堂中有可能提高吗?在一个求解路径都被设计好的课堂中,有可能经历真正的独立思考吗?基于核心素养理念设计的问题,应当开放寻求问题解答的路径方式,而不是按照教师的设计,一步一步不走任何弯路地直通答案。这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才有可能让学生保持兴趣与激情,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才有切实的抓手。

2.凸显人文属性。语文是人文学科,学习的过程有独特的人文性。这里的人文不仅指人性、文化,还包括审美、情意、道德范畴。可以说任何一篇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不是学习的最终指向,语文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人文化成,以塑造理想人性。《易经·贲》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指的是理想人性;文就是纹,表示划道道,留下痕迹。文而化之,指的就是这种培养理想人性的过程。理想人性是什么?就是精神,就是心灵,为什么知识型、技能型课程不行,就是缺了统摄知识与能力的精神和心灵。这个心灵的作用,就是要让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发展为一种共生关系。因此可以说,核心素养视野中的课堂教学中,人文属性的理解要突破单一的、机械的思路,它是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状态。比如背诵诗歌,既是积累,也有想象,也有炼字用句之妙,也有情感,更有人生体会和文化熏染。把任何一项割裂出来忽视其他,就不是人文。

3.重塑学习活动。这里的重塑不是抛弃原有的识字写字、读书、习作、背诵等学习活动,而是在设计这些活动时,就要考虑到并挖掘出其中的多重价值。最为基本的识字写字活动,如果不挖掘其中的感受力、直觉思维、形象性等因素,就变成了机械的动作训练,学生学起来不仅厌烦,效果也很差。素养是养成而不是灌输的,所以语文课上必须要有活动,思维的活动,语言的活动,肢体的活动。学生需要有接触语言、使用语言、感受语言的直接经验,需要有表达自己,展示自己,反思自己的心灵体验,才可能建构出自己的语感图式,才可能在阅读、书写、交际中使自己的语感图式得到丰富与发展。为什么知识型、能力型课程要变革,因为灌输和训练都是来自外部的要求,内在的需求没有被关注,生长的活力没有被激发。现在的课堂中也不是没有活动,但是活动中的多重素养意涵不够,往往失之单一,不够综合,学生在活动中的轨迹确定性太强,不确定性易被忽视。

4.保持学科张力。只要一涉及活动,就势必会超出语文学科的范畴,不仅是知识、能力,包括学生的情意、态度、品格等等都会在综合性的活动中得到发展。这些还是语文吗?在核心素养的视野中,它们是。核心素养的理念,是超越分科教学的思路的。每个学科各管一块儿,是无法形成核心素养的。因此,虽然我们提语文核心素养,但我们教育的是整体的人,是期待能够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學科核心素养恰恰不能是仅仅局限于学科的,它还具有跨学科的乃至综合各学科的张力,那就是整体的“核心素养”。语文学习是不是要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语文学习过程,是不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与发展意识?又是不是与社会有着广泛的联系,更期望能将所学运用于现实生活,参与学生的现实改变?这三个方面就是当下提倡的核心素养的三个基本维度。因此,语文课堂的学习与课外的拓展,书本阅读与生活体验,经典传承与现实思考等,都是张力的结构,是无法割裂的。因此语文的课堂教学,要在其间穿越,要向四面八方打开,要有学科思维但又不拘泥学科边界。非线性、不确定的生活就需要复杂性、有张力的思维,不是么?<\\Ysc02\d\邱\江苏教育\小学版\2017\02\KT1.TIF>

猜你喜欢

人文核心学科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人文社科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