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迎来重大战略机遇
2017-03-10
撸起袖子好好干,青山绿水在眼前。
2017年2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上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会议强调,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要遵循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
这意味着水环境治理将步入一个认识更加科学、责任更加明确、法制更加健全、保障更加有力的阶段。
日前,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刘苏社就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战略机遇接受了《财经界》的采访。
科学认识
水环境的治理不是简单地把原本黑臭的河水、湖水变清,这是简单的机械唯物主义认识。
经过20年的治理,人们逐渐认识到,水环境的治理不等同于污水治理,不是简单的种树养鱼,而是从根源出发,以科学认识为指导,从黑臭水体逐步恢复水体活力,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
刘苏社表示,进入十三五时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办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措施,从践行生态文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方面指明了方向。
他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十三五》规划要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规划坚持维护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着力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他说,认识的深化和落实使水环境治理的有了科学依据。
201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水环境治理的关键就在于要有科学、合理的认识。
引导有力
2016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十
三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规划》。这是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更加明确、更加有力地指导水环境治理。
据悉,《“十三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规划》范围涵盖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七大流域,近岸海域中的环渤海地区,以及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闽江、九龙江、九洲江、洱海、艾比湖、呼伦湖、兴凯湖等其他流域。
2015年,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积极拓宽治理领域,强化流域综合治理,要对江河湖海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这就为全面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设计了工作路线图,为各地区制定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行动方案指明了方向。
刘苏社说,地区司将指导地方加快推进规划实施。“我们将强化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督促地方分解落实规划任务,加强问题识别,有针对性地编制相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进一步统筹工程、非工程措施,集中‘打包推进项目建设,多管齐下推进流域综合治理。”
刘苏社表示,将指导部分地区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示范,强化政策引导,总结有效做法,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实践经验,提炼推广模式,完善政策机制,以点带面地推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工作,促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据悉,试点工作将以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和绿色发展为目标,以流域地方政府为主体,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在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强化流域水环境约束,以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发展等经济社会活动,以生态良好、绿色生活引领经济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二是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相关治理工作,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实现治水“三位一体”;三是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公众各类行为主体积极性,在地方层面实现跨部门、跨地区协调联动,严格环境执法监管,落实各方责任,整合各类政府资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广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强化政府引导、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实现水环境主体“三者共治”。
多措解“渴”
我国涉水投资欠账多、涉及面广、资金需求大。今后,水环境治理领域可能会成为企业竞相进入的“红海”。据人民银行测算,预计到2030年,我国水污染治理、城镇节水排水、地下水修复等涉水领域资金需求规模将达10.7万亿元至46.5万亿元(低、高方案)。
虽然“九五”以来国家不断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投入力度,但与流域治理资金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缺口,调动社会资本投入水污染防治的机制还不健全,与此同时,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重复投资与建设、投资效益难以充分发挥等问题。
刘苏社表示,“十三五”时期要保障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亟待完善资金筹措办法,支持PPP等社会投资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政府、市场、公民和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治污。
国家发改委正携手其他部委解决水环境治理的资金难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分类推进项目实施,对于基础性和公益性强的项目,将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作用,保障规划重点储备工程建设;对于具有一定收益的项目,将充分發挥市场作用,鼓励采用PPP等模式开展建设运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流域水环境治理。”刘苏社表示,针对“十三五”时期投资总需求超过万亿元、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非常有限的问题,需要在鼓励地方落实主体责任、自主实施项目的同时,积极研究完善适应环境基本公共服务需要的新型投融资体制机制,为加快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