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水质明显改善高原明珠重放光彩
2017-03-10
昆明市始终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头等大事和头号工程,
从全流域、从源头来科学系统保护治理滇池
2016年,滇池保护治理成效显现。
据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的数据,2016年1-12月滇池草海、外海水质由劣Ⅴ类转为Ⅴ类,是近30年来首次,其中,草海1月、10月、11月、12月,4次达到Ⅳ类,外海3月达到Ⅳ类。水体富营养状态持续改善,2016年1-6月全湖水体为轻度富营养。
国家发布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2015年度考核结果中,滇池流域考核结果为较好。
“目前,滇池水质趋稳向好,水环境持续改善”,《财经界》记者采访的昆明市相关部门、有关专家表示,昆明市始终把滇池治理作为头等大事和头号工程,从全流域、从源头来科学系统保护治理滇池。
为深入了解滇池保护治理举措,挖掘滇池保护治理背后的故事,2017年1月《财经界》记者团赴昆明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
滇池的污染不是一天形成的,要在短时间内恢复滇池的生命力也非一日之功。因此,滇池保护治理工作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并摸索出一套昆明经验。
滇池,由草海和外海构成,处于昆明城市的下游,承载着整个城市的发展,对于维系昆明的气候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昆明的“母亲湖”。
上世纪70年代,昆明人“向滇池要粮”,大举围海造田,加之生活习惯的影响,很快污染物超过了滇池的承受能力。进入80年代后,大办乡镇企业,电镀、制革、冶炼、化工、造纸等企业的有机物、重金属污染物不断进入滇池,使得滇池的生态环境日益受到破坏。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滇池保护治理工作引起了全國上下的关注和重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也被提上国家日程,“九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滇池治理作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标志性工程,并将其连续纳入四个五年规划中。
据了解,“九五”和“十五”期间,滇池流域的治理工作以点源治污、末端治污为重点,将工业企业、沿湖乡镇企业、小作坊等点源污染纳入重点整治范围,污水收集以末端收集为主,并关闭、搬迁“五小”企业,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滇池保护治理思路有了较大的调整。昆明市开始将滇池保护治理工作作为系统工程,工作重点从点源治理向全流域综合治理转变。
2007年,国务院“三湖”座谈会后,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指导下,云南省委、省政府,昆明市委、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进一步完善治理思路,采取有力措施,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滇池保护治理各项工作。
“‘十二五是一个关键时期,滇池保护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滇池治理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
这一点,在滇池保护治理的投入方面得到了验证。从“九五”、“十五”到“十一五”、“十二五”,滇池治理资金投入一直在加大,这既有国家和省层面的支持,也有昆明市举全市之力积极筹集的资金投入。
据统计,截至2015年,滇池保护治理累计投入509亿元,“九五”到“十二五”分别投入约25亿元、22亿元、172亿元和290亿元。
滇池水质的趋稳向好和水环境的改善,主要源于“六大工程”的全面实施。
“十一五”以来,环湖截污及交通、外流域引水及节水、入湖河道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清淤六大工程全面实施。
六大工程是一个系统、综合相关联的整体,缺一不可,其中,截污是核心。
截污治污系统已经基本建成。
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徐晓梅表示,通过环湖截污工程,使滇池流域入湖污染物负荷量占产生量的比例,从1995年的约95%减少到2015年的约30%,为滇池水质的持续改善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昆明市主城区现已建成并投入运行12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达到146.5万立方米/天,出水水质均达到或优于一级A标准;环湖建成了97公里环湖截污主干管(渠)及10座配套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55.5万立方米/天;敷设5569公里市政排水管网,旱季主城建成区污水收集率达到92%,流域污水收集率达到75%;建成17座雨污调蓄池,可收集储存21.24万立方米雨污混合水,减少了合流污水溢流排放。
生活污水由城市污水收集系统收集,输送到各水质净化厂进行处理,之后主要用于河道的生态补水,部分再生水用于绿化、道路浇洒、冲厕等杂用,进行资源化利用。
外流域引水作用开始显现。
昆明是一个极度缺水城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是全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之一,作为昆明市唯一的受纳水体,滇池的换水周期长,清洁水源严重缺乏,滇池的生态补水极为重要。
2013年底,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顺利完成,年均可补给5.66亿立方米Ⅲ类以上的清洁水。牛栏江引水工程的完成,不仅缓解了滇池水资源缺乏的状况,加快了滇池水质改善的步伐,同时,实现了从“与湖争水”向“还水于湖”的转变。
有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滇池流域引水工程的完成,滇池的水质得到改善和提高只是时间的问题。
生态修复与建设成效显著。
昆明市已经实施造林工程191.22万亩,使滇池流域森林覆盖率由1988年的34.1%上升到2014年的53.55%;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4.92平方公里;在湖滨一级保护区33.3平方公里范围内全面实施“四退三还”,完成退塘、退田3000公顷、退房152.1万平方米、退人2.5万人、拆除防浪堤43.14公里,增加滇池水域面积11.51平方公里,建成湖滨生态湿地3600公顷,历史上首次实现了“湖进人退”。
“四退三还”是构建滇池环湖健康生态系统、丰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工程,昆明市在这项工程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确保“湖进人退”。
据了解,500多亿资金中有约80多亿用于该项工程,在实现“湖进人退”的同时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和民族团结。
生态清淤等内源治理效果明显。
数据显示,滇池局部区域的淤泥深达4~6米,沉淀了昆明市自有人类活动以来的污染物。滇池底泥清淤工程自1998年开始实施,一期工程在国内率先采用环保疏浚方式,通过自然干化,共清淤642万立方米。二期工程自2009年开始实施,采用国际先进的土工管袋围堰专有技术,结合滇池环湖生态带建设,对滇池周围低凹地进行修复,达到处置底泥的目的。2010年,滇池外海主要入湖口及重点区域淤泥疏浚三期工程正式开工。目前,昆明市已经实施底泥疏浚18平方公里,共计疏浚淤泥1517万立方米,清除有机质56.4万吨、总氮约2.68万吨、总磷约0.67万吨。
另外,还开展了生物治理和蓝藻清除等内源污染治理工程,有效削减滇池存量污染。
201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何立峰在昆明考察时认为,滇池底泥清淤是消除内源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应当常态化。
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全面开展。
实施35条主要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完成河道4100多个排污口的截污及雨污分流改造,铺设改造截污管网1300公里,完成河道清淤101.5万立方米。
目前,35条主要入湖河道经过全面治理,河道水质明显提升。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为了准确掌控河道水质,建立完善了河道水质监测网络。在船房河水质自动监测站,记者看到,这里采用了国内先进的监测设备,每4小时采集一次数据,实时监控河道水质。
农业农村面源治理取得成效。
昆明市總结多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经验,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畜禽禁养、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农田减药减肥等措施。
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气候条件、水肥条件等,滇池流域种植业以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为主,这些作物种植效益、复种指数较高,造成施肥用药指数都比较高,随着水肥流失,氮磷等污染物输出也比较高,对滇池水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同时,周边规模化养殖场也较多,禽畜粪便无序排放也会对滇池水环境造成影响。
针对上述情况,昆明市在滇池流域实施了蔬菜花卉产业“东移北扩”,将滇池流域的蔬菜、花卉向流域外的东部、北部区县转移。目前在滇池周边主要是生态湿地、生态林地等,有效减少了农业污染。
针对养殖业,昆明市将滇池流域划为禁养区,对滇池补水区规模化养殖场开展了禽畜粪便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兴建大型沼气池,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目前,昆明市已全面取缔流域规模化畜禽养殖,完成1.8万户养殖户的680万头(只)畜禽禁养;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1万公顷,累计实施配方施肥14.9万公顷,累计减少化肥施用7万吨;建成885个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立农村垃圾“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置”的运转机制。
昆明市政府出台了政策,支持和鼓励畜禽养殖企业到滇池流域外发展,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保障城市肉菜供应。
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有效控制了污染物增量、削减了污染存量,滇池水质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水体富营养程度明显减轻,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016年,滇池的蓝藻水华明显改善,蓝藻爆发的时间较往年推迟,持续时间较往年短,频率较往年少。
昆明市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和政策法规的建立完善,确保滇池保护治理各项综合措施能够行之有效。
从20年的治理看,前两个五年规划侧重于点源和末端治理。目前滇池流域已经没有重污染工业企业。“十一五”、“十二五”从全流域、从源头系统综合治理,通过六大工程进一步削减入湖污染物、修复生态环境。随着水质的好转,滇池流域的治理工作进入巩固现有成果、迈向新目标的阶段。
从总体策略上看,昆明市按照“科学治理、系统治理、依法管理、全民参与”的原则和定位,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各级党政的“一把手”工程,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治理管理体系中,充分认识到滇池治理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法制上,昆明市重视依法保护治理,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规。由云南省人大颁布了《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在此基础上,昆明市先后颁布了《昆明市河道管理条例》、《昆明市城市排水管理条例》、《昆明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制定出台《滇池分级保护范围划定方案》、《昆明市环滇池生态区保护规定》等,不断建立和完善滇池保护治理法律法规体系。
组织体系上,云南省确定了由一名昆明市副市长专职负责滇池治理,并成立了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昆明市滇池保护委员会和滇池管理局;成立了省、市政府两级水污染防治专家督导组。2008年起在滇池流域实行河(段)长负责制,发动公众参与河道保护治理。
考核方面,昆明市政府从上至下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将考核结果与河道管护资金、干部实绩、评比奖励挂钩,并实行严厉的问责。
在政府系统工作之外,昆明市充分利用媒体传播,使昆明市民充分认识滇池治理未来的前景,动员全民参与。
利用新媒体,比如“滇池清”网站、官方微博及“滇池”微信公众号等,向市民及时发布滇池保护治理信息,结合群众关心关注的话题,全方位展示滇池保护治理各项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昆明市组织了滇池阳光艺术团巡演、关爱滇池·春城志愿者在行动、“最美湿地 生态滇池”摄影大赛、志愿者和“市民河长”巡查河道等各类活动。仅2016年共组织专项宣传活动57场,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滇池保护治理的关注,动员昆明市民参与到滇池保护治理中来。
可以说,昆明市已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联动整体,系统地推进滇池流域的治理工作。
滇池水质的改善给滇池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滇池周边环境正在持续改善,湿地公园、岸边成为昆明市民、中外游客赏景休闲的好去处,生态文明的潜质开始显现出来。
滇池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韩亚平介绍,据调查,目前滇池湖滨湿地植物共有290种,较2012年增加49种,并在滇池南岸出现了喜清水性的苦草、海菜花等物种。滇池现存鱼类23种,土著鱼类5种,濒危物种滇池银白鱼和金线鲃等重现。现有鸟类138种,较2012年增加4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2017年1月,在滇池南岸湿地出现了10只中国一度绝迹的珍稀鸟类彩鹮。
每年冬春季,约有4万只红嘴鸥栖息在滇池,红嘴鸥目前已经成为昆明的特殊“市民”,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和大批市民前来观鸥。红嘴鸥驻足于滇池周边湿地、林地,甚至沿着河道进入城区搭建自己的安乐窝。落日余晖映照在滇池水面,无数红嘴鸥翩翩飞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据了解,目前滇池湖滨已初步构建了一个闭合的湖滨生态带,构建了滇池湖滨沉水、挺水、湿生到陆生的植物群落,使滇池湖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得到初步恢复,湖滨自然景观得到较大改善。
不仅如此,根据多年的调查结果,昆明市把滇池鸟类繁殖、迁徙场所,鱼类产卵场及土著水生植物生长的区域划定为重点保护区,并纳入已出台的《昆明市环滇池生态区保护规定》进行保护。
这一系列的组合举措,为保护和恢复滇池生物多样性,提高滇池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不久前,2016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赛、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赛、中华龙舟赛等赛事在滇池边成功举办,为昆明市未来的经济转型和发展添上了精彩一笔。
此外,充分利用牛栏江引水工程造就城市景观瀑布,成为昆明城市一景,是市民游乐休闲的好去处。
捞渔河是昆明市有悠久历史的一条河,结合这一特色,昆明市政府建设了开放式的捞渔河湿地公园,目前这里也是昆明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并且已经成为滇池湿地建设中的标志性工程。
滇池流域的治理给昆明市经济转型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未来,昆明市将大力开展生态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体验。滇池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大山大水浑然天成、湖光山色相得益彰,且周边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古滇文化的发祥地及数千年滇中历史文化最重要的聚集区,在确保生态优先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规划、精心布局和合理开发利用,滇池及周边沿湖地区有潜力被打造成为具有高原湖滨生态城市风貌的生态文化旅游区、休闲度假体验区,成为城市生态文明新窗口、城市创新文化新载体、城市综合旅游新地标。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当前,昆明已经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中心城市,成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上的重要枢纽,其对外开放的水平和程度将大幅提升,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特别是昆明市根据优越的自然秉赋走“大健康”之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昆明市经济发展即将迎来战略机遇期。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视察云南时指示“要算大帐、算长远帐、算整体帐、算综合帐”,嘱托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继续加大对滇池等高原湖泊的保护治理力度。
云南省委、省政府认为,要以更加科学的理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坚定不移、毫不松懈地抓好以滇池为首的九大高原湖泊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带动全省生态环境建设。
昆明市委、市政府认为,要树立滇池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把滇池保护治理工作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一面镜子,将滇池保护治理和城市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结合起来,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结合起来,坚持以水定城、量水发展,推进滇池保护治理工作。
“十三五”期间,昆明将从治理为主转向“保护治理并重”。围绕滇池流域空间、人口、资源等布局,以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为核心,對滇池流域生态、环境、资源、绩效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格局,形成水质、水量、水生态一体化管理体系,实现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效能提升,到2020年,使滇池湖体富营养水平明显降低,蓝藻水华明显减轻,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同时,昆明市将严守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红线,控制城市扩张,在全流域统筹解决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问题,优化布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成区及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依托滇中新区发展,继续以调整优化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与布局为重点,引导工业企业和人口向滇池流域外转移,让滇池休养生息。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滇池流域的治理工作也迎来了新阶段,并实现首战告捷。
“十三五”期间,昆明市将通过多种举措、多种渠道,巩固六大工程治理管理成效,充分发挥滇池保护治理各项措施效能。
完善污染物控制体系,继续削减污染负荷存量与增量。加强工业污染源防治、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建设、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工作;完善已建项目配套系统,完善流域885个集镇和村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加强运行管理,切实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全面提升截污系统效能。滇池流域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22.5万立方米,新增和改造排水管网560公里,改造35座老旧排水泵站,建设容量为5.4万立方米的雨污水调蓄池。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实现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突出对已完工项目的运行调度和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已建成治理设施的效益。
据了解,滇池的入湖水体水质还要不断提高,需要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昆明市将出台更严格的地方排水标准。目前各个污水处理厂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水质提升实验工作。“十三五”期间,昆明市将再建2个污水处理厂,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构建流域生态工程体系,恢复流域生态功能。查漏补缺,梳理河道上游与下游、主河道及其支流、河道截污管及片区管网工程,开展入湖河道支次沟渠综合治理,完善和确定湖滨入滇河道保护生态管理红线。巩固湖滨“四退三还”成果,恢复湖滨湿地生态系统,完善健全湿地管理长效机制。继续加大蓝藻清除力度,有效改善滇池水质;优化淤泥疏浚方式,实施淤泥疏浚工程;多措并举开展内源污染治理,改善湖体环境。
全面实施草海综合整治,昆明市紧紧围绕草海水质改善,通过增强草海治理的系统性,完善入草海河道水利调节工程措施,完善滇池补水运行调度方案,恢复草海生态功能。昆明市还将加强对牛栏江—滇池补水、污水处理厂尾水和水库蓄水水源的调度,建成草海生态补水通道,实现了牛栏江水同时补给外海和草海。
昆明是全国14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在巩固提升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海绵城市建设。
在机制和体制上,进一步完善,解决资金短缺的难题,提高干部群众的参与感和存在感,共同为滇池流域的治理和发展出力献策。
完善体制机制,推进流域精细化管理。全面深化河长制,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建立责任明确、监管严格、保障有力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及责任机制;提升监管能力,完善环境监管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等。创新水环境管理模式,引入“互联网+”的模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水环境物联网,实现滇池保护治理和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精准化。
创新融资模式。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导向,昆明市将建立生态补偿等相关政策扶持体系,通过政府政策及资源配置,强化企业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持续推进滇池治理主体企业债券发行等有效融资方式。同时,建立政府特许、企业经营、政府采购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污染治理与生态建设,实现存量吸引增量的新型投融资模式。
随着滇池保护治理工作的推進,昆明市以及周边环境将日益改善,昆明市的大健康战略、区域中心城市功能都将得以实现和发挥,因此,滇池人今日的辛苦付出都是在换取未来经济转型之后实现的回报。
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都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以前传统观念认为两者间相互矛盾、不可调和,如何统筹兼顾、共同发展,曾是世界性难题,很多发达国家,都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阵痛。
“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下更大的决心把滇池治理好”。
滇池保护治理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要有信心、有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凝聚更多共识、更多力量到滇池保护治理工作中来。
滇池保护治理任重而道远。昆明市坚定信念、众志成城,决心保护治理好滇池,重现高原明珠的光彩,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之路。
七彩云南,奇彩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