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怼
2017-03-09谭松珩
谭松珩
地方政府不敢轻举妄动的真正内因却是两个字:反腐。
在新年伊始的时候,我曾经撰文展望2017年,称中央对金融业和实体经济泡的不信任感不断加重,在通货膨胀风险不断积累,金融市场杠杆危如累卵之际,中央对“金融去杠杆”已深感任务之紧迫,2017年定是去杠杆、回归本源的一年——2016年底财政部重提地方政府债务划断的43号文,便是明证。
只是这话还没落地,地方政府便“噼里啪啦”地过来做我这论断的反例:新疆自是“一路”的中心,喀什更是中国未来油气中心,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无可厚非,也算是师出有名,其他省市凑热闹可就有些说不过去,已经上报的省市报送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加总就已超过了40万亿——你除了感叹钱不是钱以外,真不知道要感叹些什么了。
不过,不知道感叹什么不要紧,关键的是,你还得问这么一句:钱从哪儿来?
40万亿,可真不是个小数目,去年我国GDP为68.91万亿元,这40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就已经接近去年GDP的60%——多个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这一项就已经超过去年的GDP,这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单看这数据,要么以为中国经济又已经进入到2008年的委顿之境,不得不加大刺激规模;要么以为今年中央定下的GDP增速目标是10%抑或更大。
这里面各种原因,说穿了,不外乎一条——换届。
2014年底,预感经济过热的财政部,一纸43号文,要求地方政府举债新老划断,除了发行地方债之外,地方政府已不得违规担保或负债。果然,地方政府融资受限之后,在没有地方政府基建投资“护航”下,2015年中国经济果然萎靡不振。
仅从字面理解,这是一向爱“怒怼”中央的地方大员对财政部的一次屈服,但实际上,43号文虽是表因,地方政府不敢轻举妄动的真正内因却是两个字:反腐。
反腐浪潮引得地方政府没法再做刺激,更不敢如往常那样“怒怼”部委,自然只能乖乖听命,甚至于2015年后期经济已出现颓势,国开基金开始释放资金提振需求的时候,地方政府也是畏首畏尾,不敢加大力度去刺激经济。综上,2015年地方政府需求萎靡可并非43号文一家之功,反腐才算是幕后功臣。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仅凭财政部处罚几个典型、重提43号文,并不一定会让地方大员们“束手就擒”,地方与部委的“怒怼”传统还将持续。
不过,追根溯源,算上人民银行不断收缩货币供给,中央财政、货币两大部委均已释放紧缩之意,與地方政府呈“怒怼”态势,总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而这原因,便是通胀来袭。
国外经济已成顶牛之势,美国、欧洲的通胀数据皆有回升,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国力不断增强的美国,其通货膨胀率早已超过美联储设定的目标,加息预期已经愈演愈烈,而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上任之前并提出一揽子刺激计划以提高本国收入水平;而欧洲虽然面临难民问题和分裂,但主要国家德国、法国与英国的经济数据显示其已走出低谷。
对于全球最大工业国而言,外部经济的好转对中国意味着外需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外贸的增加和国家财富的增加: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外部进口增加也被我们称为“输出通胀”。
而看看国内,就更加明显了:且不说今年1月的CPI数据已大超预期,单看社会消费这一趋势就已是一目了然了,作为社会大众消费的领先指标,香港消费、奢侈品消费数据早在去年就已回暖,而根据经济发展的惯性,不论现在是否刺激,社会消费在这半年内走高的趋势可算是板上钉钉——而从1月通胀数据上看,非食品指标早已大步流星,无非是食品价格不断下跌,才拖累了通胀的步伐。不过,虽说猪肉和生菜价格跌得欢,但生猪库存早已跌穿预警线久矣。如果经济回暖,大家猪肉消费一起来,食品价格很可能就不会再是通胀的拖累,而是通胀的帮凶了。
我的本业是做投资,说穿了即是预测经济周期、预测政策动向——财政部去年重提43号文,着实欺骗了我,让我忘了“怒怼”传统,没有预测到工业品在发改委和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下暴涨的这一波行情。不过,政策可以怒怼,经济周期可没法怒怼。如果政策上“怒怼”之势继续,今年通胀可就无法控制了——若真如此,房价可能又止不住了。
“怒怼”谁胜谁负,就在今年“两会”后揭晓,所以,如果你要买房,最好关注下两会的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