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场馆产业化经营管理探析

2017-03-09陈慧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贵州惠水5506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体育馆产业化赛事

□陈慧(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贵州惠水550600)

高校体育场馆产业化经营管理探析

□陈慧(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贵州惠水550600)

高校体育馆属于高校设施的一部分,在整个高校发展设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同时它本身高投资低回报的情况也带来不少麻烦。除了在投资回报方面的不平衡,如何经营管理以及发挥它的作用也是一大问题。本文将着力探讨这方面的问题,寻找能够将高校体育馆产业化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方法。

高校体育馆产业化经营经营管理

前言

高校体育馆的效用繁多,基础的可以满足师生的上课需要。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满足师生非上课期间的体育锻炼。甚至有些经营优秀的体育馆可以满足校内外人士的体育活动,比如市内的体育赛事,体育馆可以用来作为赛事场地。

1、高校体育馆的重要性

1.1、高校体育馆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高校的发展并不仅限于该校的师资力量建设以及生源质量等软件,一个发展良好的高校,拥有完备的硬件设备也同样重要。在诸多硬件设备,诸如多媒体设备、艺术活动室、学生宿舍楼之外,高校体育馆是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突出的硬件设备。首当其冲是师生的体育课教学环境的变化。当下教育界分外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体育作为以往被忽略的一方面,近些年正在逐渐提高自己的分量,各地的教育局也纷纷响应中央号召出台文件提高体育教学的地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体育馆建设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就体育馆的基础用途来说,它本身具备的专业的运动场地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加高效率的体育运动体验。它封闭的环境对与羽毛球、乒乓球这类容易遭到天气影响的轻球类运动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保障,极大改善了学生在但凡有风的天气就不能进行轻球类运动的尴尬局面。体育馆内完善的地面环境、墙面环境将提高学生的运动安全性,而它良好的收音效果将改善学生运动产生的噪音对周围教学楼的影响。

1.2、高校体育馆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

高校体育馆的建设不仅对校内的体育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它也是学校发展校外建设的一大突破点。高校体育馆不仅对学生开放,很多体育馆同时也对校外人士开放,这种开放大多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所有旨在运动的校外人士开放,上文提到,体育馆内有完备的环境和硬件设施,作为体育运动的场所,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喜爱,在非上课期间,时常能够看到校外人士在体育馆内进行锻炼,这也是体育馆的另一种经营方式,毕竟体育馆本身有很大用处,但也无法改变它投资大收益小的现实。另一种则是很多体育馆建设的终极目标,那就是将体育馆在闲置时用作各种赛事的场地。作为赛事场地对于体育馆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是全面多角度的要求,但是作为赛事场地就意味着租赁费和知名度,这两点对于回报低需要资金多的高校来说都是一大助力。体育馆带来的收益能够弥补它本身的高投资,还能一定程度地补助高校建设产生的消耗,使得高校更加迅速发展其硬件设备。知名度的提高则是提高了高校在一定区域内的地位,在招收生源的时候有一定的优势。

2、高校体育馆的产业化经营面临的问题

2.1、利用率低下

高校体育馆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但是现如今许多高校的体育馆在建成后除了用于师生的体育课教学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这种情况是对体育馆资源的极大浪费,大部分都发生在学生不上课的夜晚,双修,节日等时间段。对此,高校也有自己的考量,毕竟现在许多高校采取的管理方法都是禁止校外人士入内,这也是为了学生的安全着想。但这也是体育馆经营不善的结果,体育馆内缺乏有质量有效率的体育指导,校内的师生在非体育课时间都不愿意在体育馆内进行体育锻炼,即使不进行严格的对校外人士把控,体育馆也发展不起来,更不用提作为赛事场地使用。同时也存在着一个学校领导层没有意识到将体育馆朝着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的重要性,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一直有着最大效率的优势,发挥这一优势将极大提高体育馆的发展能力。然而高校体育馆缺乏这样的市场化产业化经营,内部没有形成体育中介市场、中介公司、经纪人的连环模式,自然在非课程使用时间就只能闲置,浪费资源。它本身还需要维护和保养,体育馆的投资无法回收,自身还在不断产生消费,久而久之即使不成为一个极大的资金黑洞,也会成为一个逐渐失去效用的设备。

2.2、经营管理办法落后

通常,高校体育馆的建设由该校自主进行,所以其管理也是由高校本身自主解决。许多高校采取的管理办法就是和其他校内建筑一样的方式,保持不犯错,不进步的状态,并没有给体育馆制定与之发展前进相适应的管理体制。高校体育馆的经营管理与校内其他建筑物有着极大的差距,实际的经营管理却体现不出他们之间的差异。许多高校体育馆处于闲置状态,而多数进行了一定的经营管理后,他们的经营管理方法也十分落后和单一。将体育馆作为训练的场地出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方式,然而出租给谁、出租的时间和频率又开始成为问题。对于出租的对象,经营管理者大多秉承着无所谓的态度,似乎给谁都一样,然而这其中是有差别的,长期的和短期的差别不仅体现在租金上,还有稳定性的考量。有名的无名的队伍的租赁之间的差距也不是租金那么简单,还要考虑到对校内学生的影响以及该队伍的规范性。

当然,高校自身的条件也是制约经营管理水平的一大因素,能否有条件支撑起体育馆的建设十分重要,可能高校本身希望提高体育馆的产业化经营管理水平,但是他的条件达不到那个水平。而且体育馆可以发展的方向种类繁多,田径类、球类、水域运动、器械健身,在这么多种类中,找到合适高校发展方向的也不容易。许多高校在发展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己的硬件条件,盲目发展,导致根基不稳,后继乏力,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3、高校体育馆产业化经营管理方法

3.1、提高体育馆利用率

对于体育馆利用率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校内学生使用率如何提高的问题。校内学生在非体育课期间不进体育馆,不仅是思想上没有树立起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而且也有体育馆无法满足他们的运动需要的因素。所以,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教育,让学生重视自己的身体锻炼。对此可以通过多进行运动赛事的安排,多鼓励学生参加运动活动,将班级集体运动和个人运动都加入班级评比中去的方法。在进行体育馆内部建设的时候,多考虑学生的运动需求,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征求学生的意见,在学校能够承担的范围内进行合乎学生要求的设施建设,并且定期对体育馆继续的维护。

而对于校外人士使用体育馆,结合校内学生安全问题的考量,可以让体育馆的管理和门卫、校内安保队伍结合起来,在体育馆和教学区域之间安排安保。这样既能够发挥体育馆的效用,也能够保障学生的安全,还能够在体育馆内发生事件的时候第一时间得到安保队伍的支援。同时,要积极联系校外有需求的体育队伍,将体育场空闲的时间租赁出去,给其他队伍用作训练。这时候要与租赁的队伍协商好相关的内容,不能让体育馆的租赁影响到校内学生的正常课业,也不能对体育馆造成损坏。这就需要体育馆有一个较为完备的经营管理体系,所以体育馆还需要有自己的管理团队、领导人、管理制度。

3.2、优化管理体系,加大开发力度

对于体育馆管理体系的优化,将有助于提高体育馆的产业化经营管理水平。首先需要有经验的领导人对体育馆的发展前景做出方向性的指挥,然后需要高水平高效率的管理团队掌握体育馆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具体到每一个措施上去,最后还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指导和约束。这一套管理体系旨在对体育馆本身有细致而完备的把握,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体育馆本身的条件和学校能够提供的支持,实施能够最大程度发挥体育馆效益的发展措施。比如该校校内环境如何,主打哪一方面的运动设施建设,在联系校外队伍的时候主要联系哪一种运动的队伍。这些都会影响到体育馆的方向建设,同时,这些条件的符合也会提高体育馆的利用率和开发程度。不仅是体育赛事,与之相关的类似舞台表演、大型活动需要场地的时候,都可以将体育馆作为一种选择,这样体育馆就能够充分地开发利用起来,增加学校在这方面的收入,用这份收入再提高体育馆的设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些基础上,学校还可以接洽一些校外的大型运动会,将体育馆作为一种资源利用,不仅用在回收投资,还用在提高学校知名度方面,会引起更加意想不到的效果。

4、高校体育馆产业化经营管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4.1、特色化经营

高校体育馆的产业化经营管理在大范围内看,总体较为落后,这是机会。许多高校都力求把握住机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许多高校都采取了差不多的模板。成功的模板的确有借鉴的地方,但是千篇一律的方式使得高校的体育馆没有自己的特色,自己发展还好,在竞争环境中就失去了潜力。实际上每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发展的方向、方法都不一样,有些南方的高校在游泳池的发展上有天然的需求优势,而北方的高校则是在冬季运动赛事上有比较强的环境优势。这种特色化经营才是高校应该着力进行的方面,如果都采取同样的发展模式,那么在争取租赁的时候就平白失去了许多优势,难以发挥自己的特色,在将来做大做强的时候想改造,就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现在高校发展迅速,同一个地区有许多高校,同样拥有体育馆的高校也有很多,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赛事或者训练要落脚某一个高校,就需要该高校在硬件设备或者软件管理水平上有着超过其他高校的地方,否则双方就无法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失去特色经营的高校只能够在租金方面争取更加低廉,但是若是租金放低,就无法支撑起高校的内部运作,而且这种竞争方式并不利于高校体育馆的建设发展。

4.2、注意不要舍本逐末

高校体育馆的建设确实有利于高校发展,但是高校作为学校,其本职仍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若是高校太过着力于体育馆的建设开发,而忘记了本职工作,那么将会失去其立身的更本。比如高校体育馆若是对外开放并且作为赛事场地,那么其带来的人流量和声音都会影响到周围教学楼。在校内生活的学生如果不能好好学习,那么将会极大地打击学校作为学习地点的名声,降低以后招生的生源质量水平。学校必须在这方面合理安排时间,错开学生上课与校外人士活动的时间,前来租赁体育馆用作训练的队伍也不能影响到学生对体育馆的正常使用,跟不要提作为赛事场地的时候应当安排在学生不上课的周末和节日期间。高校需要时刻谨记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并不在体育馆建设的多么高级上,时刻做到协调教学管理和产业化经营之间的平衡,只有这样,才是健康的产业化经营管理方式。

5、结语

高校体育馆的产业化经营管理还在发展中,期间产生了不少诸如利用率低下和管理方法落后的问题,还有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分主次、模式化经营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谨慎处理,多考虑学校自身的条件,合理调配,才能够有效率地、无后遗症地提高高校体育馆产业化经营管理的水平。

[1]师灿斌,葛超.普通高校体育场馆产业化经营管理初探[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2]肖志艳,文万金.试论高校体育场馆产业化经营的特点及对策[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0(02).

[3]张林中.影响高校体育场馆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03).

[4]杨雨丰.关于市场机制下高校体育场馆产业化经营管理的策略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G818

A

1006-8902-2017-(02)-HX

猜你喜欢

体育馆产业化赛事
本月赛事
既有体育馆场地扩声系统提升改造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迷宫弯弯绕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体育馆的考验
系统产业化之路